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教学指导意见.docx
- 文档编号:5991814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2.10KB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教学指导意见.docx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教学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教学指导意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必修二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试行)》、《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的精神,有序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确保我省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语文学科指导意见》)。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按照“课程标准内容”、“专题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四个部分编写。
“课程标准内容”根据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有关必修课程的内容。
“专题目标”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材编写要求制定的整个专题的教学目标。
“学习要求”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个部分,采用表格式列出。
“基本要求”强调基础性。
侧重于对所有学生提出共同的基础要求。
强调掌握高中语文学习必需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发展要求”强调选择性。
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次提出的需要适度拓展的要求。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层次、分类别提出了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语文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说明”部分主要是为了对学习内容作适当控制,以防加重学习负担。
其中提出的学习指导性建议,学有余力或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行取舍。
学习要求以行为动词来提示,如识记层次的“知道”、“了解”、“明确”、“懂得”等;理解层次的“把握”、“理解”、“解释”等;应用层次的“探讨”、“比较”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词语,以明确不同维度的要求。
“教学建议”是按板块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所提出的参考建议,如课时分配、基于什么途径或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哪些学习要求等。
“教学建议”不是刚性要求,而是一个导向。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提纲挈领的,对关键问题作了简要说明,也有一些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内容
【阅读与鉴赏】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5.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7.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和用法,读懂文章内容;能评析鉴赏文章艺术形式;汲取先人智慧,传承民族文化。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名篇。
10.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11.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12.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表达与交流】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宇。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
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
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第一专题 珍爱生命
本专题通过“精神支柱”、“生命之歌”两个板块表达珍爱生命这个主题,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
教学时要把立足点放在语言文字上,通过阅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本专题的人文内涵。
【专题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通过对描写生动、富有哲理的句子体味理解文章内涵。
3.学习散文的一些常见手法。
4.揣摩真挚深沉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5.了解散文、小说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
板块一 精神支柱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理解《我与地坛(节选)》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2.找出《我与地坛(节选)》中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句加以品味。
3.找出具体的语言说出史铁生母亲在地坛公园寻找儿子时的心理。
4.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的作用。
5.体验欧·亨利小说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6.积累关于史铁生和欧•亨利的文学常识。
发展要求
概括《我与地坛(节选)》的“母亲”和《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贝尔曼”两个形象的共同性格特征。
说明
【教学建议】
《我与地坛(节选)》的教学要着重领会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入、独到的思考,弄清两部分的内在联系。
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
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研读这篇课文,要抓住这个重心,在此基础上品味课文的景物描写以及它与作者对生命思考的关系,品味作者对生与死的理解,品味“母亲”的爱和作者对母亲的爱。
此外,还应留意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散文,而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述的意味,作者真诚地投入到作品之中,坦诚地表现自己。
《最后的常春藤》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主题的作用,体味小说结尾的妙处。
研读课文时,要注意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注意品味作品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
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文中角色,通过表演体验课文。
板块二生命之歌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理清《假如我有三天光明》的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摘录喜欢的句子并加以品味。
体味作者在质朴的语言中洋溢出的诚挚美好的感情。
品析课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2.摘出《鸟啼》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体会其中意味,并解释得出这些哲理依据。
学习《鸟啼》拟人、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
3.积累关于海伦·凯勒和劳伦斯的文学常识。
发展要求
搜集并尝试写作有关做生命强者的格言。
说明
【教学建议】
《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文章篇幅较长,教学时要善于发掘课文的不同侧面进行研习,避免按段落次序推进教学。
教学的重心应放在体味亲切自然、出自肺腑的质朴的语言,在品味中感受作者对生活的满腔热情和美好愿望。
体味语言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玩味。
比如作者第一眼要看的是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而其中首先“长时间凝视”的是她的启蒙老师,“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长时间凝视”,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的心灵世界,不能略过,要细品;对世人的真诚规劝,更需要细细玩索,这样才能把文本研习引向深入。
组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读”的习惯。
了解文章结构特点,理清文脉,领略课文大意,指导学生运用速读;品味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要与学生一道运用精读;体味课文语言质朴、亲切的特点,感受字里行间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人类的真挚情感,要指导学生朗读;对关键语言咀嚼鉴赏,吸收营养,则要让学生聚神凝思地品读。
各种“读”的方式错落进行,张弛有度。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的适当环节播放阿炳的《二泉映月》、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或激发阅读愿望,或加深对课文的体验。
研读《鸟啼》,还要抓住拟人、象征等手法的运用。
有条件的可以提供两篇文章的不同译本,比较不同译本语言的差异,就译文的优劣发表自己的看法。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围珍爱生命话题进行自由写作,教学要点是散文的立意与构思。
同时,专题中安排了采访活动,让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
1.本题意在让学生学会采访笔录并且整理成文,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关注人生。
2.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在关爱自己生命的同时,关爱他人乃至一切生命。
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3.本题意在让学生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一篇散文,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课时分配】
建议总课时为8课时,“精神支柱”3课时,“生命之歌”3课时,写作实践2课时。
专题二 和平的祈祷
本专题综合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三种学习方式。
要求引导学生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研习文本,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探讨问题,反思战争的危害;结合品评记录战争主题的图片,开展活动体验,感受战争中人的命运,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专题目标】
1.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认识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和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2.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3.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学生通过活动体验,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赏析。
5.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会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能起草简要的报告。
板块一 遭遇战争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能复述《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故事情节,体会作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波澜起伏的特点。
2.《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
能结合作品举例分析。
3.能说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小说标题的含义。
4.掌握《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如何通过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小说主题的。
5.积累整理重要词句。
发展要求
1.阅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能通过“我”这个浑浑噩噩的小人物的塑造体会作品视角的独特,能通过小说悬念的设置体会作品构思的精巧。
2.能比较这两篇同题材小说,分析主人公不同的遭遇,概括共同的主题。
说 明
广泛吸收20世纪以来现代小说的许多新手法,如内心独白、蒙太奇、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是伯尔的小说艺术的重要特点,可以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不要求学生深究。
【教学建议】
本板块用文本研习方式学习。
研习《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可以从索科洛夫的遭遇和他的内心活动描写入手。
研习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为什么索科洛夫能用那样平静的语气述说自己的不幸?
索科洛夫在述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他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指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出依据。
索科洛夫出身农民,在经历了战争后,他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对世事的观察和分析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可以请学生适当指出。
研习《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要引导学生理解: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小说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波澜起伏。
研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研习要点:
“我”是在什么状态下回到母校的?
为什么小说不厌其烦地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反复描述?
文学的真实往往在于细节的真实,小说的细节部分描写非常真实,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研习时可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出一些材料加以说明。
悬念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一直想知道究竟伤在何处,一直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母校,这个意思,一再在文本中出现,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最终一切真相大白,“我”一下子回到现实生活的巨大不幸之中,而作品也于此戛然而止,要体会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
研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要提醒学生注意作品独特的视角、成功的环境描写和人物鲜明的个性。
可以把两篇小说放在一起作整体研习,比较两篇小说的题材、人物形象和写法。
两篇作品篇幅较长,要抓住小说特点展开教学。
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把握作品主题和情节,再通过精读,品味精彩的细节和语言特色。
可以让学生朗读感人片段,进入人物心灵世界。
板块二 黑暗中的心迹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能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通过阅读《安妮日记(节选)》,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了解战争造成的苦难,了解引起战争的人性因素。
3.能了解安妮面对苦难时的乐观积极的态度,认识到《安妮日记》不仅是证实战争罪恶的史料,更是一个人真实的心灵历史。
4.能把握日记体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思想的作用。
发展要求
搜集材料,写文章探讨引起战争的人性因素。
说 明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安妮日记》全书。
【教学建议】
本板块用问题探讨方式学习。
教科书所选的9则日记,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展开探讨。
可先分组阅读9则日记,分别请学生谈一谈最令自己感动或思考的地方,并阐明理由。
接着,主要围绕战争灾难、引起战争的人性因素和安妮乐观积极的态度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
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15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她的日记记录了怎样的痛苦心情?
为什么她受尽痛苦却仍旧有自己的梦想?
——探讨可以从这里开始。
探讨要从日记原文入手,要扣紧倾注了作者思考的语句,不要游离文本,不要忽略学习材料及问题的语文内涵。
可以让部分学生搜集相关材料,撰文讨论引起战争的人性因素,把探讨引向深入。
本板块为“选学”内容,也可以安排课外自读,并了解《安妮日记》的故事。
板块三 历史话外音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能联系时代背景,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进而总结出读图的基本方法。
2.能理解“画外音”(解说词)的基本写法——实(画面内容)虚(画后意蕴)结合地揭示摄影者的立场、情感、态度,学会撰写图片解说词。
发展要求
尝试写作摄影作品赏析文章。
说 明
【教学建议】
本板块用活动体验方式学习。
本板块是图片解读。
语文无处不在,能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
图片用形象发言,有着文本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
要指导学生学会了解图片的相关背景,尽可能准确地解读图片的内涵,通过画面了解事实真相。
本板块的两组照片围绕的都是有关战争与和平的主题——第一组图片着重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第二组图片的主题是欢庆胜利,表现了人民对和平的企盼。
在读图活动中,可以由学生讲述图片的基本内容,说出摄影者创作的意图。
在为图片拟解说词时,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图片拟写,再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在评价中既要注意对图片原意的阐述,也要注意有创意的表达。
本板块属于“选学”内容。
教师可以略作指导,请学生课外注意图片的搜集与欣赏,学会撰写图片解说词。
【写作实践】
1.本专题“写作实践”应重点训练学生搜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
2.对于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学生应能采取合适的叙述角度。
3.撰写图片说明、进行短诗仿写,是本专题片段写作的重点。
撰写图片说明要尽可能利用教科书上的照片,归纳出主题。
文章的切入点要巧,可以对照片内容作一定的叙述,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感想,能使别人在读过文章后对照片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仿写短诗,不但要注意内容和格调,还要把握原作的节奏。
原作的主题是反战,基调是忧伤的。
【课时安排】
本专题总课时为7课时。
“遭遇战争”3课时,“黑暗中的心迹”1课时,“历史画外音”1课时,“写作实践”2课时。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历史的回声”为文本研习专题,由三种不同的文体构成:
赋体史论、宋词、新闻报道。
要通过文本研习的方式,落实“历史的回声”这一主题内容。
建议采用理解文本内容、思考历史人事、鉴赏文本艺术的思路展开教学。
【专题目标】
1、文字:
偏重于文言积累。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的意义和用法,熟悉古文、诗词和通讯基本的语言特点;诵读古代诗文,背诵其中的两首词和《阿房宫赋》《六国论》的部分章节。
2、文章:
偏重于内容的理解和章法的欣赏。
基本把握文章所反映的史实,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史料;欣赏不同文体对史实的描述以及不同的呈现方式,如学习两篇史论,注意理解作者以古鉴今、针砭时弊,如何发挥赋体文章的特点,如两首怀古词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和情感。
3、文化:
偏重于培养史识。
解读前人对历史的沉思,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思考;体会作者在评述历史变故和人世沧桑时情理相融的特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素养奠定基础。
板块一 后人之鉴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研究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理解作者的忧患意识。
2.能够把握作者所论六国及秦灭亡的原因,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3.能掌握“论”“赋”的文体知识和关于苏洵、杜牧的文学常识。
4.能熟读、诵读本板块文言文,并说出其中名句的启示意义。
5.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发展要求
《阿房宫赋》: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的意义。
《六国论》:
能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角度,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能对《六国论》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与《阿房宫赋》加以比较研究。
说明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这一理念应该是本专题学习的出发点。
【教学建议】
《阿房宫赋》着重叙述秦王朝盛及而衰的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之”。
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比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秦朝迅速灭亡,研讨其中的历史教训,表达自己的见解。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史论,但又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
学习本文必须首先懂得它怎样“借古”,这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方法上要考虑到:
①让学生了解跟课文有关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理路是研习的关键。
首先要弄清全文的思路,领会作者为文的意图;其次要分清第二、三段的层次,了解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在基础稍好一些的教学班里可以用苏辙的同题文章(见“附录”)来进行比较研读。
板块二 千古江山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通过比较研习,说出《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词的相似点、不同处。
2.探讨《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如何将写景、咏史和言志相结合,来抒发作者复杂的情感的。
3.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及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4.通过诵读,感悟词的意境,背诵、默写这两首怀古词。
5.能掌握词的文体知识和关于苏轼、辛弃疾的文学常识。
发展要求
《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理解苏轼的历史观、英雄观和人生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情与景的结合、用典的作用等方面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词的方法。
《京口北固亭怀古》:
领会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鉴赏怀古讽今的写法。
说明
这两首词是个人对江山和历史的咏叹。
教学时要从词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出发教学。
【教学建议】
《念奴娇》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教学这首词要了解苏东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
二是写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
学习这两首词,要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板块三 永志不忘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认识历史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
2.了解消息、通讯等文体的基本特点,掌握这类体裁的一般写法。
3.学习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发展要求
《日落》:
要从一个中国记者的情感去体会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了解作者安排报道的头绪、材料以及结构的特色;体会对事件报道的客观态度以及蕴含于文中的胜利者的喜悦。
《消息两则》:
从形式、内容上比较异同点;比较德日对同一历史表现出的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高中 语文学科 必修 模块 教学 指导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