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 文档编号:597765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69.35KB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测试时间:
90分钟 评价分值:
100分 考查范围:
第一至二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亚里士多德说:
“梭伦对双方都加以反对,而且尽管他无论同哪一方妥协都有可能成为僭主(指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但他宁愿招致双方的仇视也要拯救祖国并订出最好的法律。
”这里的“双方”指( )
A.奴隶和奴隶主 B.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C.平民和贵族D.改革派和保守派
解析:
梭伦改革是奴隶主改革,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广大奴隶而言,民主是遥不可及,“双方”是指旧氏族贵族和平民,故A项错误;“被统治者”包含外邦人、广大奴隶等不享有民主的人,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故C项正确;梭伦本人是“改革派”,故D项错误。
答案:
C
2.梭伦这一法令,“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
“这一法令”是指( )
A.改革选举制B.废除债务奴隶制
C.建立陪审法庭D.实行财产等级制
解析:
改革选举制与材料中“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无关,故A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制度,解放了人民,且使“公民集体日益壮大”,故B项正确;建立陪审法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实行财产等级制,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参政权利扩大,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3.“梭伦建议取消掉所有市民的所有债务,不光是市民所欠公债,也包括市民之间的私债,这样既能重新给已经成为奴隶的那些人自由,也让所有财主取消掉了他们之间的烂账。
”对材料评价准确的是( )
A.解放奴隶,基本铲除贵族特权
B.取消烂账,彻底消除城邦矛盾
C.废除债奴制,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D.解放劳动力,加快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C
4.梭伦说: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下列改革措施最能体现他的这一观点的是( )
A.废除债奴制,各部落在五百人议事会里轮流执政
B.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财产越多者权利越大
C.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解析:
五百人议事会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中设立的,故A项错误;梭伦改革中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四等级不能参加“四百人会议”和担任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故B项正确;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均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B
5.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
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
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 )
A.颁布“解负令”B.划分四个选区
C.设四百人会议D.划分公民等级
解析:
“解负令”是解除贫穷公民的债务,因而是维护了贫穷农牧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划分四个选区是为了打破氏族贵族对地区的控制,因而维护了其他各派的利益,故B项错误;设四百人会议有利于让更多的公民参与政治,因而是维护了各派的利益,故C项错误;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有利于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社会等级的提高,因而维护了海岸派利益,故D项正确。
答案:
D
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梭伦的诗歌:
“我使许多流落外的雅典人返回他们为神所保佑的祖国……对那些留在家乡遭受奴役之耻,在主人面前总是因害怕而发抖的人,我也使他们获得了自由。
”取得以上效果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是( )
①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②颁布“解负令” 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梭伦改革按照年收入的多寡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作为其享有政治权利的依据,故①正确;经济上梭伦颁布“解负令”,使得因债务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故②正确;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保证了公民参政的权利,故③正确;实行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举措,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7.某学者指出:
“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
”这表明( )
A.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
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
D.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
解析:
据材料“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和“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
”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反对精英政治,寡头政治,提倡公民民主,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陶片放逐法,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主要涉及雅典民主制不是精英民主,而是公民民主,无法体现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制不是精英民主,而是公民民主,未涉及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故D项错误。
答案:
A
8.亚里士多德认为废除债务奴隶制是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特色的措施之一,以下说法可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这一措施( )
A.解决了雅典公民内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四个等级的公民都可参加四百人议事会
C.铲除世袭贵族的特权,促进公民的平等意识
D.确保了公民集体的稳定性,巩固了城邦的社会基础
解析:
废除债务奴隶制会缓解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但体现不出“是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特色的措施之一”,故A项错误;B项与废除债务奴隶制无关,故B项错误;C项是财产等级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制避免平民沦为奴隶,保障了公民的成员构成,稳定了城邦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
D
9.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应该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D.雅典民主政治的终结点
解析:
在梭伦改革前,雅典就有公民大会,由此可排除A项。
在梭伦改革后,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继续推行改革,他们的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由此可排除C、D两项。
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答案:
B
10.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有:
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
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
A.民主基础的扩大
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
C.阶级矛盾的缓和
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解析:
根据材料中“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以得出伯里克利在位时期,取消了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限制,积极鼓励公民参政,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A项正确;发放公职津贴和观剧津贴是鼓励公民参政,不是讨好民众,故B项错误;缓和阶级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推动公民参政,不是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11.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诸子分财)者,倍其赋”。
对此规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有利于小农经济形成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
据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诸子分财)者,倍其赋”可知赋税的加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诸子分财)者”可知分家后形成新的家庭,有利于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诸子分财)者”可知强制分家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未体现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12.《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
下列言论与该书思想一致的是( )
A.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B.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C.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析:
取法古代没有过错,遵循礼乐才能没有邪念,这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节俭的观念属于墨家,故B项错误;奖赏分明,人民自然勤勤恳恳工作,刑法严明,人民自然遵循法制,属于法家思想,故C项正确;道的观念属于道家,故D项错误。
答案:
C
13.《史记·商君列传》载,“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
‘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令行于民。
”商鞅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取信于民,树立政府威信
B.以此挑选有胆识者
C.建立个人威信,笼络人心
D.显示其权势,以警告反对者
解析:
变法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法令能否得到贯彻执行。
首先得建立起政府的威信,取信于民,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为变法作准备。
商鞅将五十金兑现给移木之人,旨在表明政府说话算数,千万不要将政府的话当儿戏。
因此答案是A项。
答案:
A
14.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制造的“商鞅铜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由此统一度量衡。
此举重大的意义不包括( )
A.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影响
C.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
解析:
材料中“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未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统一度量衡从而控制了地方赋税的缴纳,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15.《史记·商君列传》说: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一措施( )
A.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
C.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解析:
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废止,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按军功授爵制度,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也促使选官制度转变,故D项正确。
答案:
D
16.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A、B、C三项不涉及人际关系,D项加剧了人们交际关系的紧张,导致“薄恩礼,好生分”。
答案:
D
17.太史公曰: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以上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 )
A.个人品质B.客观效果
C.为尊者讳D.生产力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商(鞅)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从个人品行、道德的角度对商鞅进行了评价,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18.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 )
A.是受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推动了县制的建立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有利于加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高中历史 选修 单元测试 答案 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