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597678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91.17KB
110kV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docx
《110kV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
110kV线路工程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
1.1施工技术力量的组织
1.1.1人员组织
根据工程量以及工期的要求,选派1个施工队和1个汽车队进场施工和运输。
1.1.2人员配备情况
人员配备情况:
本工程计划投入管理人员10名,技术工人38人,合计48人。
施工队的技术工人配备如表1.1。
表1.1技术工人工种配备表
队
名
队
长
技术人员
送电工
压接工
测量工
起重工
材料员
焊工
修理工
专业机手
合计
施工队
1
25
2
2
1
1
1
1
34
车队
1
3
4
合计
38
1.2施工机具准备和管理
1.2.1施工机具配置
本工作施工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见表1.2。
表1.2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
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
能力
备注
1
小车
越野
1辆
国产
2002
77
5座
项目部指挥用
2
货车
5吨
2辆
国产
2002
99.3
5吨
驻队及工地大运
3
吊车
8吨
1辆
国产
2002
220
25吨
设备材料装卸
4
经纬仪及配套
工具
蔡司02013
2台
德国
2002
精度
6秒
测量施工及检查
5
凿岩机
YN-30A
1台
国产
2003
8.8
1.5m3
岩石开挖
6
机动搅拌机
0.15m3
2台
国产
2004
1.55
0.15m3
现浇混凝土
7
柴油机震动棒
ZKX
4套
国产
2002
4
现浇混凝土捣固
8
抽水机
本田3寸
3台
日本
2003
2
9
钢模板
3套
国产
2003
现浇泥水制模
10
发电机
FE—3800
2台
日本
2004
5
5KW
晚上连续施工
11
对讲机
10台
日本
2004
15Km
放紧线联络
12
手拖绞磨
3t
1台
国产
2002
8.8
3吨
组塔、放紧线
13
机动绞磨
3t
3台
国产
2005
1.4
3吨
组塔、放紧线
14
铝合金抱杆
口300×15
2付
2005
组塔、立杆
15
导线放线铝滑车
Φ200
50个
国产
2005
5吨
放导线用
16
避雷线放线滑车
SHT-2T
30个
国产
2005
3吨
放地线用
17
双钩
5t
30个
国产
2004
5吨
放紧线用
18
双钩
3t
12个
国产
2004
3吨
放紧线用
19
焊接工具
2套
国产
2004
接地线焊接
20
接地摇表
ZL-8
2台
国产
2004
测接地电阻
21
钢丝绳
Φ9.3—Φ27
6吨
国产
2004
组塔、立杆、放线
22
地线卡线器
SKG2-50
20个
国产
2005
3吨
紧地线用
23
导线卡线器
GK-3(150-240)
30个
国产
2005
5吨
紧导线用
24
光缆放线滑车
ф800
14个
国产
2005
2吨
放光缆用
25
光缆放线滑车
ф560
22个
国产
2005
2吨
放光缆用
26
牵引机
QJ3.5-6.0
1台
2005
放光缆用
27
张力机
TGZLJ-1500
1台
20054
放光缆用
1.2.2施工机具管理
1.2.2.1本线路工程由项目部供应队全面负责相应施工机具的管理,施工队设一名专职机具材料员负责调度和协调。
1.2.2.2施工队的机具必须在工序开工前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并在璧山维修完善,不合格的工具不准带到工地。
1.2.2.3进入工地的机具,施工队应监理台帐一式两份,自留一份,另一份送项目部供应股以便进行调节使用。
1.2.2.4项目部供应队掌握一部分备用机具,以供急用。
1.2.2.5常用的低值消耗工具(如:
铁线、麻绳、蓬布、箩筐、抬杠、扁担、水桶、油漆、撑木等),由施工队根据施工任务及工程量报计划,经项目经理部批准后,自己领用带进现场。
1.2.2.6焊工用工具由施工队焊工自己领用和保管使用。
1.2.3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见表1.3。
表1.3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计划进场日期
1
小车
越野
1辆
2017年10月25日前
2
货车
5吨
2辆
2017年10月25日前
3
吊车
8吨
1辆
2017年10月25日前
4
经纬仪及配套
工具
蔡司02013
2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5
凿岩机
YN-30A
1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6
机动搅拌机
0.15m3
2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7
柴油机震动棒
ZKX
4套
2017年10月25日前
8
抽水机
本田3寸
3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9
钢模板
2套
2017年10月25日前
10
发电机
FE—3800
2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11
对讲机
10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12
手拖绞磨
3t
1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13
机动绞磨
3t
3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14
铝合金抱杆
口300×15
2付
2017年10月25日前
15
导线放线铝滑车
Φ200
50个
2017年10月25日前
16
避雷线放线滑车
SHT-3T
30个
2017年10月25日前
17
双钩
5t
30个
2017年10月25日前
18
双钩
3t
12个
2017年10月25日前
19
焊接工具
2套
2017年10月25日前
20
接地摇表
ZL-8
2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21
钢丝绳
Φ9.3—Φ27
6吨
2017年10月25日前
22
地线卡线器
SKG2-50
20个
2017年10月25日前
23
导线卡线器
GK-3(150-240)
30个
2017年10月25日前
24
光缆放线滑车
ф800
14个
2017年10月25日前
25
光缆放线滑车
ф560
22个
2017年10月25日前
26
牵引机
QJ3.5-6.0
1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27
张力机
TGZLJ-1500
1台
2017年10月25日前
1.3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
1.3.1需要编制的主要施工技术资料见表1.4。
表1.4施工技术资料编制计划表
序号
资料名称
时间安排
1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开工前
2
质量管理办法
工程开工前
3
安全管理办法
工程开工前
4
施工手册
工程开工前
5
基础施工工艺
工程开工前
6
杆塔组立施工工艺
杆塔工程施工前
7
架线工程施工工艺
架线工程施工前
8
导地线压接施工工艺
架线工程施工前
9
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竣工时
1.3.2施工技术资料发放范围及数量,按实际加工或施工的需要发至各使用单位。
1.3.3主要技术工程日程:
主要技术工作日程安排计划见表1.5。
表1.5技术工作日常安排计划
时间
开展技术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2017年10月下旬
1、组织施工图会审及技术人员熟悉图纸;2、参加线路调查,进行砂、石、水、水泥及基础钢材的采样并送有关单位进行原材料检验及做配合比试验;3、对特殊跨越及特殊塔位做详细调查。
2017年11月中旬
1、组织基础施工技术交底;2、对特殊工种进行培训。
2017年11月下旬
1、组织基础支模及浇制基础试点;2、基础施工质量及施工记录抽查;
3、检查基础施工执行技术措施落实情况,指导以后施工。
2017年12月中旬
1、基础工程全面安全质量检查;2、杆塔组立技术交底;
3、杆塔组立试点现场观摩。
2018年1月下旬至
2018年3月中旬
1、配合杆塔组立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完善杆塔组立措施。
2、检查铁塔组立施工执行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指导以后施工。
2018年3月下旬至2018年11月下旬
1、杆塔部分全面检查、消缺,检查杆塔施工卡片的填写并整理归档;2、对金具、绝缘子进行全面质检、试验,对导线、避雷线接头进行拉力试验;3、架线施工技术交底;4、配合架线开展安全、质量检查,完善架线施工技术措施;5、检查架线施工执行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2018年12月上旬
整理并完善各种技术资料及竣工图,办理移交。
1.4施工现场准备
1.1.1进行现场调查,确定施工运输道路以及部分道路需修拓,施工队伍进场后马上修拓道路,以满足工程材料的运输需要。
1.1.2施工队伍及材料站的选择见表3.1和附图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驻地选择考虑施工段的情况及物资材料的存放场地,以及良好的生活设施、环境。
1.1.3召开施工协调会。
工程开工前,召集沿线乡镇、村的有关人员,召开施工协调会,介绍工程的有关情况,以取得当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群众的支持、帮助,使工程顺利进行。
1.1.4根据工程工期计划安排,组织采购、加工工程材料,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需要。
1.1.5对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按工具表配备,配齐做好施工准备。
1.1.6对参加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在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1.1.7施工队、项目部与外界通讯联系采用当地的邮电、电话、传真等。
小车是项目部与各方联系的主要交通工具。
1.5施工方案
1.5.1本工程施工工序的划分
⑴复测分坑;
⑵土石方开挖;
⑶基础浇制(安装);
⑷杆塔组立;
⑸导线、避雷线展放;
⑹导线、避雷线连接;
⑺紧线;
⑻附件安装;
⑼接地敷设。
1.5.2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
1.5.2.1复测分坑
通过经纬仪和测尺,利用正倒镜法、三角高程测量法、视距测量法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杆塔明细表、断面图等设计资料进行现场复测,测量有关数据,并对现场丢桩的进行补测定位。
然后根据设计基础尺寸在现场进行分坑。
分坑测量前必须复核设计勘测时钉立的杆:
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一、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
二、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
三、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30″。
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核:
一、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的标高;
二、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
三、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复核值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时应由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位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0 kV 线路 工程施工 组织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