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摄颂略解.docx
- 文档编号:5969128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79KB
菩提道次第摄颂略解.docx
《菩提道次第摄颂略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提道次第摄颂略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菩提道次第摄颂略解
菩提道次第摄颂略解
宗喀巴大师造颂比丘法尊译优婆塞刘彭栩造科
安钦上师说解比丘观空度语优婆塞周叔迦笔受
於讲说之初,常先开示听经之法,请应如何发心,及以何想而谛听闻。
是中
有六种想,第一於已作病人想,来听法者身体健康,何以云病,所谓病者,非四
大不调之痛,乃烦恼增盛之病,吾人流转三界,莫不由於贪嗔痴烦恼,故称病人,
以听法者现具贪嗔痴三毒故,四大不调之病,亦由三毒而起,贪盛者水大不调,
嗔盛泛火大不调,痴盛者风大不调,由内三毒盛故外感四大诸病,是故听者於已
应作病人想。
第二於说法者应作医师想,善知识开示法药,犹如医师随所有病而
与其药。
第三於所说法应作药想,以有斯病故,应以斯药而为对治。
第四於如法
修行作服药想,若有良医,处以妙药,若不服食,疾终不愈,修行亦然,如法行
者,烦恼疾愈。
第五於正法作久住想,如有妙药则愿世间恒具足之,病者得愈,
佛法久住,可以疗众生烦恼病。
第六於佛作大师想,唯佛能救一切众生,馀所不
能,是名六想。
又应离三种过失,一者无垢,二者无漏,三者无覆,人之受法,
如器盛物,器若倒覆,天虽大雨,一滴不入,若有孔者,虽暂时满,不久漏失。
若有垢秽,虽能满足而不堪用。
受法亦然,覆者谓心散乱,身虽在众,心飞天外,
则一句不闻,故应一心专注谛听。
漏者谓善忘,虽闻而不能明记,故应明记勿忘。
垢者谓求现世名闻利养恭敬等,应当以清净心而听於法,所谓发菩提心,不求现
世名闻利养恭敬,不求後世人天福乐,不求声闻缘觉果证,唯为度一切众生而求
成佛。
是故听法应具六想,远离三过。
次明因缘,此菩提道次第摄颂乃宗喀巴大
师所造,远承於释迦如来,是故当知释迦如来教迹。
释迦如来所说之法虽多,总
说唯有三乘,一者声闻乘,二者缘觉乘,三者大乘,菩提道次第乃大乘摄。
宋时
印度阿底峡尊者通达三乘性相,曾造论名菩提道灯论,宗喀巴大师广为发挥而造
菩提道次第广论。
二师相距,约三百年,广论约有五百馀页,更有略论,亦宗喀
巴大师造。
此摄颂乃大师中年所作。
大师为青海人,年十二三即入西藏,其母念
之,割发寄书云,背别离时,我发尚黑,今已白头,冀近相聚,而大师在藏弘宣
佛法利乐众生,不能得退。
乃覆书云,念报母恩,应返省觐,而今不得行,况若
返行,亦唯愿母信受佛法,今寄此颂,愿依此修行,我所修行一切次第,皆摄其
中,乃成佛之要道,愿母成佛故,亦愿母修此法,其颂者即此本也。
大科分三:
初、序分;二、正宗分;三、回向分。
初又分二:
初、敬礼师承;二、明所诠殊胜。
初又分五:
初、礼敬释迦大师;二、礼敬慈氏文殊;三、礼敬龙猛无着;
四、礼敬阿底峡尊者;五、敬礼一切善知识。
一礼敬释迦大师
无边福聚所生身,无量众生乐闻语,
正观无尽所知意,释迦尊王我敬礼。
此偈归敬释迦如来而祈加被。
令无障难。
初句赞身功德,次句赞语功德,三
句赞意功德。
凡夫之身乃业报身,如来之身三十二相人十种好,乃福智所生。
言
无量众生乐闻语者,谓加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其解,即是以一圆音,遍
满一切众生所愿也。
言所知者即一切法,如实了知,故名正观,谓於胜义谛则知
一切法空,於俗谛则如一切法有,知一切法加观掌中庵摩勒果也。
云释迦者,印
度种姓之一,而释迦牟尼如来,为释迦种族中最尊,即是净舨王之子。
敬礼者,
头面礼足也,以己所尊之头,礼彼所轻之足,以示尊敬也。
二礼敬慈氏文殊
无上大师最胜子,荷负如来事业担,
遍游佛刹利有情,慈氏文殊我敬礼。
此偈赞弥勒文殊,所以赞二大士者,以加来教法总摄唯二,一者广大行,二
者甚深见。
广大行者,弥勒菩萨善为开示,甚深见者,文殊菩萨如实宣说。
言无
上大师者,谓释迦如来,以诸佛平等一切功德而无有更过於佛者。
言最胜子者谓
诸菩萨,以现证无上菩提者为佛,而诸菩萨发菩提心,即为生如来家而为佛子。
如来事业者,谓以身口意三业皆为利乐一切众生,加是重任,唯菩萨能作之,弥
勒文殊能遍游一切佛土,以利乐一切有情也。
三礼敬龙猛无着
极难悟解大般若,如义善释赡部严,
名称遍满三世间,龙猛无着我敬礼。
此偈赞龙猛无着,以此二大士中与甚深见与广大行故,皆曾蒙佛预记,为地
上菩萨故,所解说皆可依凭故。
佛法之中极难悟解者即是般若,此二菩萨能如实
解说故。
般若中义,一切法自性空而缘起有。
此二菩萨为南瞻部洲之殊胜庄严。
言三世间者,谓地下地上空中也。
四礼敬阿底峡尊者
从二大士善传来,深见广行二种道,
遍摄圆满无错谬,敬礼教藏阿底峡。
此偈赞阿底峡尊者,言二大士者,谓龙猛无着,而阿底峡尊者,能尽特此二
种道,如库藏也。
五敬礼一切善知识
能视无边圣教眼,趣向解脱最胜道,
哀愍权巧勤开演,敬礼一切善知识。
此偈赞一切善知识,得遇善知识,则能通达经教,无善知识,则不能通达,
故善知识如眼,能令行者趣向解脱城之路故,意虽总说一切善知识,别指宗喀巴
之二师,一任达洼(穴+洼),二虚空幢。
二明所诠殊胜分五:
一、明清净法源;二、譬喻称赞;三、明诠义殊胜;
四、总劝受持;五、明说听胜利。
一明清净法源
一切智者顶上严,名称幢幡极显耀,
龙猛无着善传来,圆满菩提道次第,
此偈赞菩提道次第,初二句赞龙猛无着。
云一切智者顶上严者,谓於通达五
明为智者,二大士为一切智者之所顶戴也。
二譬喻称赞
能满一切众生愿,故名如意摩尼王,
遍摄一切正法流,是故亦名善说海。
此共下土道共中土道上士道能满众生愿,以如法修行则得一切善果故,释迦
如来所说一切正法,无出於此,深行广见二道悉皆摄在此菩提道次第中,如海之
纳万流也。
三明诠义殊胜
通达圣教无相违,能知佛语皆教授,
速得如来甚深意,极大罪恶自消亡。
此赞菩提道次第具四种殊胜,一者通达一切圣教,知不相违,显密性相大小
皆至融通,不学菩提道次第则於此义不能了知,学已则知一切无违。
二者能知佛
语皆为教授,随修一法皆成佛因,於佛所说法能善教授者,则能满一切众生愿。
三者能速知如来密意。
四者自然不造谤法罪恶。
如昔印度大小显密性相互诤,如
大乘斥小乘为焦芽败种,小乘斥大乘为伪说等,宗喀巴大师以前,西藏亦然。
宗
喀巴大师以後,人知圣教互相尊重不复相讥谤。
昔阿底峡尊者入装时,密教甚盛,
多於戒行有所违犯,尊者为遮此失故,多说显乘,少说密法也。
四总劝受持
是故印藏诸大德,咸共依此胜教授,
由此三士道次第,宁有智人不欢喜。
此偈劝受特,以菩提道次第具四种殊胜故。
自阿底峡尊科造菩提道灯论,即
风行印藏,若於此不信,即是无智之人也。
五明说听胜利
总摄佛经心藏义,能得一次善讲闻,
说听一切正法福,悉能摄尽应思惟。
此偈赞说听功德,言菩提道次第总摄一切佛经之心要,若讲说或听闻一次,
其福即等於讲说听闻一切经之福也。
二正宗分分二:
初、依止善知识法;二、依止已修心之次第。
初、又分二:
初、意乐依止及加行依止;二、别修法供养。
今初
所有现后诸福聚,其能最初成就者,
谓由意乐及加行,如法亲近善知识。
二、别修法供养
纵至命缘终不舍,如教修行法供养,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此二偈明依止善知识法,若欲求现世後世诸福聚而愿疾速成就者,即应以意
乐与加行使止亲近善知识,所谓纵遇命难,亦不舍离,如教修行,不得外示恭敬
而内不修行。
於诸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胜也。
言至尊恩师如是修者,就宗喀巴大
师撰者说,即是指任达洼诸师,就后世持诵此颂者说,应念昔日宗喀巴大师如是
亲近善知识,我今欲求解脱,应当如是行也。
二、修心之次第分二:
初念暇身难得易失劝取坚实;二、受持心要之次第。
初中又三,初念暇身难得,二念死无常
暇身胜过如意宝,唯有今生始获得,
难得易失如空电,思已则觉世间事,
三劝取坚实
徒劳无益如扬糠,故应昼夜取坚实,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此二偈明人身难得易失,应取坚实。
言暇身者,谓有暇得修佛法之身,八无
暇者,地狱有寒热之苦,饿鬼有饥渴之苦,畜生有愚痴之苦,乃至长寿天定障之
苦等。
人身其八有暇十圆满,今但言暇而不言满者,乃克(克+寸)实而言,以
十圆满中五者自圆满,五者他圆满,他圆满之中如佛出世今非其时。
若引申言之,有如实宣说正法之善知识,亦与佛在世等也。
人身难得,有喻
有事,广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
修行佛法必因缘具足,以一切法自性空故,若
有自性者,则佛不假修成,而众生永不成佛。
今罪福皆由缘起,故修行佛法亦由
具缘,或由持戒布施等行。
应念人身难得易失,极小因缘亦可丧命,如遇毒刺等。
劫初人寿八万四千岁,劫末人寿十岁,一切终归无常,犹如闪电,世间之事,如
名闻利养眷属财物,死後无相随者,犹如扬糠,劳而无功,不能得谷实也。
加是
思已,则於世间福乐,不必贪求,终无有益,死则弃去,若能修行佛法,则能於
後世有所裨益,於世事甘其淡泊,而於佛法精进勤求。
二、受持心要之次第分三:
一于共下士道修心次第;二于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三大士道修心次第。
初又分四:
一念恶趣苦皈依三宝受诸学处;二思维业果如理取舍;
三净修三业;四依四力忏罪。
今初
死后难保不堕落,能救此畏唯三宝,
故应勤修正皈依,终不毁犯诸学处。
二思维业果如理取舍
复应善思诸业果,如理取舍乃能办,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此二偈初句明念恶趣苦,次二句明归依三宝,第四句明学诸学处,后一颂明
业果不虚,应加理取舍,以外道说,人生无前世无後世,今闻佛法,知有三世因
果,若已堕落,则难挽救,应於未堕落前,如法防护,即归依实为急要,所以归
依三宝者有二种因,一者念三途苦,二者念惟三宝能救,以佛自能出离,具方便
功德,有大力势,救度一切,无有亲疏,等同一子,大慈悲故,欲今归依之心坚
固,须具二因,一信三恶趣为实苦,地狱有寒热之苦,饿鬼有饥渴之苦,畜生有
愚痴之苦,二信三宝实能相救,若无此二心,则归依不稳不坚固,即归依已,即
有皈依之学处,所谓戒,归依佛,则不归依天魔外道等,皈依於法,则不当起损
恼有情之心,归依於僧,则不与外道为助伴,尤其断见外道,须应昼夜六时思念
三宝功德,知黑恶之业,能感苦果,白善之业,能感乐果,则应抉择善恶,於善
应取应修,於悉应舍应断,如是取舍,则生人天,乃至成佛诸福果,皆可成办也。
三净修三业
若未获得众德身,欲修胜道亦难达,
故应学此圆满因,净修三业诸垢染。
四依四力忏罪
忏悔业障尤切要,故应恒时依四力,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此二偈明修三业忏罪障。
言胜道者,调布施持戒资粮发愿等,既受戒已,坚
持不犯即为净修三业,若由无知烦恼而造於业,则应忏海,此乃得人身之圆满因,
而激空为治罪之最胜力便,忏悔之江,要依四力,一者依止力,即归依及发菩提
心是,二对治力,是中有六,一持名礼拜,如千佛名药师七佛三十五怫等,二者
持陀罗尼,一切诸咒皆可,而以百字明为灭罪第一,三者诵甚深经,如法华金光
明八千颂般若等,四者绘画佛像,以不动佛为主尊,五者供养主尊,或由忆念或
实陈设,六者观空,知一切法无自性,如彼地狱有情,以造十恶业故,而堕其中,
若不造十恶以为因者,则无此果,成佛亦然,皆由缘起有而自性空,若执断灭者,
是恶取空,名不善观也,又持咒者.金刚萨缍百字明,能诵满十万通,则一切罪
灭,每日诵二十一遍,则罪不增长,以所造罪若经一日一夜而不发露忏海,则其
罪与日俱增故,三者破坏力,谓於所造恶勿生随喜心,而生追悔心,四者防护力,
谓於未来恶更不敢造,追悔防护,二心相关,追悔心小,即防护力弱,追悔心大
则防护力强也,若能日诵忏海文二十一遍者尤佳,
二、于共中士道修心次第分二:
初思惟苦集二谛;二希求出离断生死因。
今初
若不思惟苦谛失,终不能发解脱欲,
若不思惟集流转,则不能断生死根。
二、希求出离断生死因
应厌三有希出离,了达生死系缚因,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言修心次第者,谓修菩提道心要之次第也,於中有三,一共下士道,二共中
士道,三上士道,士者士夫,若仅希求现世富乐名闻利养,离苦故乐,不得名为
士夫,以如是心,畜生亦有之,必於後世富乐有斯远虑,然後方得谓之士夫,言
共下士道者,谓求上士行者,与下士共修之道,彼发何等心,谓下士能弃舍现世
富乐名闻利养,而希求来世生人天,离三途,离众苦,得众乐,共中士道者,於
来世得生人天知非究竟,以人天报尽,仍当返堕三途,故不生此心,而希求寂灭
之乐,欲证涅盘,但生为己一人求出三界之心,是故共下士道之修法,应念无常,
人中无几,终归於死,佛出世时,人寿百年,如来涅盘,唯年八十,况令人寿更
减,七十者稀,欲求三百年之寿,终不可得。
既死之後,非是断减,仍当受生,
受生之处,不外乎二,一者恶趣,二者善趣,恶趣受苦,善趣受乐,地狱有八寒
八热之苦,饿鬼有饥渴之苦,畜生有愚痴之苦,地狱饿鬼之苦,非肉眼所能见,
唯依经论而闻知,畜生之苦人所共见,宰割鞭策,种襁苦楚,试念已若造恶,当
堕其中,於斯众苦,能忍受否,於是恒时念三途苦而求出离,是故念死念无常念
业果而皈依三宝,以求拯拔,此共下士道之修法也,所以言共者,谓如果行法,
乃求上士道者之初阶,与下士所共修习,由此渐进,终令归於上士,而非以此为
究竟也,四谛者,为共中士道之修法,四谛法者,佛之方便所说,以佛既成道已,
以自所证法甚深难解,难以信人,而欲涅盘,梵天劝论,谓三世诸佛皆转法轮,
以度众生,佛受请已,因开方便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
故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故应修等,夫欲出三界而得解脱,必先知三
界真实是苦,不能如实知其苦者,则出离之心难生,所谓苦者,如三苦八苦等,
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三恶趣中多是苦苦,人趣多为乐变坏苦,天趣多行
苦,人间之乐,非究竟乐,常其变坏则成苦,譬加冬日,处在烈风严雪之中则苦,
及入居室,围炉就暖,则以为乐,然此乐但暂时而不能常久,少顷便觉炉火燥热,
难可忍矣,又如饮食,初食时乐,多食反苦,是故人间之乐非究竟,乃相待以成
乐,变坏时则若,人生经历,恒与苦会,乐时甚暂,不仅饮食等,一切无常,世
间亲怨,亦是无常,彼冤怨者,初相遇会,非亲非怨,但是中人相处既久,乃同
恶感而成仇敌,亲厚亦然,初生之时,了无亲疏,原不相识,既相识已,久久乃
相亲厚,如是亲疏分别,皆假安立而无自性也,天趣虽较人间为乐,而欲界天等,
亦是乐变坏苦,如寿尽之时,五衰相现,其苦更甚於人命终时,由此观之,地狱
饿鬼畜生人天;一切皆苦,毫无足乐,人孰不欲离苦得乐,然欲断苦,须知苦因,
有因然後有果,苦则是果;因则集谛,集谛有二,一者业,二者烦恼,若无烦恼
及业为因,则无苦果,业有三种,一者福业,二者非福业,三者不动业,烦恼众
多,总说有三,谓贪嗔痴,烦恼若断,则不造业,无业则无苦,颂中云苦谛失者,
谓苦之过失,若不知苦之过失,则不能发起求解脱之心,若不如法思维集谛流转
之次第,则不能断生死之根本,生死根本者,即烦恼及业,若业无烦恼润,则无
苦果,以由烦恼造业,业既成己,还须烦恼为润而成苦果,颂言三有者,谓欲有
色有无色有,既知三界之苦,则厌弃三有,以生死紧缚之因,即是集谛,故宗喀
巴大师乃至一切上师,皆如是修,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我今欲解脱,亦常如是行
也。
三大士道修心次第分二:
初发菩提心;二发心已学大乘行。
今初
大乘道命为发心,是菩萨行根本依,
能转资粮如金汁,摄纳众善为福藏,
菩萨如是善了知,以菩提心为心要,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此下为上土道,上士道者,为度一切众生而求(成佛)也,其修法次第有二,
一者菩提心生起之法,二既发心已修大乘行之法,具足二事,方菩提心,一者所
缘境为无上菩提,二者所为境是一切众生,即是发心为度一切众生而求成无上菩
提,方为菩提心也,所以欲生起菩提心,必先知一切众生之苦,欲知一切众生之
苦,必先知自己之苦,所以必须先修共下士中士之道,加三途三界之苦,自己既
求离苦,一切众生无不求离苦而得乐,然彼愚痴,不知方便,此实大苦,甚可怜
愍,故应度之,不度众生,实为大过,以一切众生皆曾为我父母,无量劫来,生
死无数,所受身命无数,则父母亦无数,彼今皆流转生死,即使一切众生,令自
求出三界,而置过去世中一切父母於不顾,此大不当,譬如母子,同在危难,己
独逃出,不顾其母,是大不孝也,菩提心生起之法,有七次第,一者知母,即知
一切众生皆曾为我母,二者念恩,现世之母,於我有大恩德,则过去世中一切母,
亦皆於我有此相等恩德,三者报恩,世间微少恩德,尚常酬答,何况父母之恩,
但世间报恩,所谓财食供养,此诸利乐,皆暂时而非究竟,究竟乐者,所谓涅盘
解脱之乐,过去世中一切父母,曾受无数人天之身,世间之乐,数数更受,今当
报以涅盘解脱究竟之乐,四者慈心,与一切众生乐,愿一切众生得乐及乐因,五
者悲心,拔一切众生苦,愿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六者增上意乐,今一切众生皆
当离苦得乐,如是事业我常任之,七者菩提心,为度一切众生而求成佛,发菩提
心已,则为入佛法之行而为佛子,是故上士道中发菩提心为最切要,此七种修菩
提心之次第,为修菩提心法中之一法;乃阿底陕尊者所传授,更有所谓自他互易
修菩提心之法,人之所以流转三界者,由于我执,以我执故,虽小苦必求离,虽
小乐必贪求。
於是由我执而起诸烦恼,造诸恶业,诸佛轻於己而惟以众生为务,
但令众生得解脱者,纵己受苦,亦能安忍,因诸佛薄於己而重视众生,乃成正觉,
故知我执为一切衰损之本,敬爱他人为一切功德之门,无始以来,由自利自私而
流转生死,今当反之,此寂天菩萨所传修菩提心之法,偈言大乘道命为发心者,
谓发菩提心为大乘之根本,人之有命,如屋之有柱,柱者坚实,屋亦隐固,柱若
动摇,屋亦倾欹,菩提心坚实,则大乘道亦稳固,菩提心若动摇,则修菩萨行亦
易生退悔,故发菩提心乃大乘道之命,而修菩萨行根本所依也,金汁者,天竺有
之,能转百千凡铁而成黄金,此菩提心能转一切资粮为菩提资根,随所修如何福
慧,皆成无上菩提之因,此菩提心为大宝藏,能摄一切善,一切善皆由此起,用
之不尽,菩萨既能善知菩提心为大乘道菩萨行之根本,转资粮,摄众善,故以菩
提心而为心要,宗喀巴所承尊师,乃至一切上师,皆如是修,我今欲解脱者,亦
应如是行也,菩提心既为大乘第一要,修菩提心者应於众生随所有苦,皆当救之,
若能令众生得解脱者,宁可使我生於地狱,谓以众生为重而自为轻,凡夫自私自
利贪乐畏苦,而反受众苦,诸佛菩萨轻己重人,而功德增益,故有菩提心者,纵
以过失入於地狱,如击球然,稍触便起也,为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
皆使成佛,此佛之本怀,所以说人大乘声闻缘觉乘者,以众生根器不同,骤闻大
乘之法,不能信入,反生疑谤,而致退没,故为凡夫示以共下士道,令其舍现世
微乐而求未来人天之乐,次为下士说共中士道,声闻缘觉乘,令知人天亦非究竟,
应修出离心,得涅盘已,得成就共中士道,次为设上士道,令知戒定意四谛十二
因缘亦非究竟,以未得十力四无畏十人不共法故,利他未广大故,应发菩提心,
修菩萨行而成佛果,是以说共下士道,所以使之入中士道,说共中士道,所以使
之入上士道,此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乃入上士道之阶梯而已,以言共者,谓上士
所共修而非究竟也。
二发菩提心心已,学大乘行之法分二:
初总修菩萨行之次第;二别修金刚乘道。
初又分二:
初总修六度之法;二别修止观之法。
初又分六:
初修布施;二修戒;三修忍;四修精进;五修静虑;六修慧。
今初
施满众愿如意珠,斩除悭结最胜剑,
无怯勇悍佛子行,扬名十方此为本,
如是知已身财善,布施妙道智应学,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若但发心而无菩萨行,终不能成佛,要由菩提心而修六度四摄之行,方成佛
果,由於布施能满众生之愿,如如意珠,求财物得财物,求衣食得衣食也,众生
所以堕於饿鬼,全由悭贪,欲断悭贪,故行布施,布施而为悭结最锋利之剑,修
布施行,能不怯弱而勇敢,乃真佛子之行,偈言扬名十方者,非谓籍布施以求名,
但如实发心以行布施,自然善名遍闻十方,既知布施有如是功德,则所有身命财
物善根,皆当布施,布施之时,财物易舍,身命难与,以未断我执故,然此舍心
应常修习,久久纯熟,自然头目脑髓,随求能与,当末能成办时,不可勉强为之,
反致生退悔诸过失,诸佛菩萨以身支分施诸乞者,彼人得之,即能受用,吾人割
舍身体,徒自受苦,於他无益,故不必强为也,所谓布施圆满者,非是一切众生
无有贫乏,设如此者,则诸佛施度亦未圆满,以现世间尚有贫苦故,要以舍心具
足,是为圆满,此约能施之心为主,设约所施为主,则唯富者方能修行布施,而
贫穷者无分矣,是故以施心为要,修行舍心之法有二,一约显教,二约密教,约
显教者,观己如牟尼宝,无量众生凡有所求,随其所须而满足之,约密教者,观
己身体融化入於颅器,以供十方一切众生,此为身施,施善根行,三世所有一切
善根,悉皆施舍,不为自求人天福报乃至声闻缘觉,乃至施舍一搏之食,皆回向
于一切众生,得成佛道,其观修之法,观所有善机,化为白光,由己鼻孔,随息
而出,入一切众生身中,令彼具足一切安乐,息者如马,心如骑者,息若调善,
心亦纯良,此即调自心取舍之法,凡所布施,皆以回内一切众生,最为要务,如
有所施,以此功德,自求人大福报,则所得甚微,若以此善根愿一切众生得成佛
道,则转此善根成极广大,加一滴水,其涸甚易,投於大海,则大海不枯,此滴
恒在,修行布施亦复如是。
回内一切众生,则此善根,乃至未成佛以来,此善根
恒无有尽,是故布施妙道,智慧之人所应当学,约显教说,布施度圆满,在於初
地。
二修戒
尸罗如水洗恶行,亦如月光除热恼,
处众威严如须弥,不作恐怖众生敬,
如是知已正受戒,智者应护如眼目,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尸罗者即是戒,如清净水,能洗恶行,加法持戒,则如月光之清凉,能除烦
恼之热恼,如能持戒,则处在大众之中,无所怖畏,如须弥山之不动摇,戒清净
者,谓行一切善,断一切恶,不作恐怖不假威严,而人自爱敬,既知持戒之功德
犯戒之过失,则如法持,所受之戒,应善守护,如人之护眼自然,智者谓如实了
如断恶修善之行者,欲解脱者,应发愿加是行也,约显教说,戒度圆满在第二地。
三修忍
忍为力士妙庄严,除烦恼炎胜难行,
如金翅鸟降嗔蛇,遮粗语刀为甲胄,
如是知已胜忍铠,种种方便应擐披,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忍辱,为如法修行者之微妙庄严,如世间之宝饰,总说除一切烦恼,别即对
治嗔毒,忍辱为断嗔恼之最胜难行,忍辱加金翅鸟,嗔如毒蛇,(粗语)如刀,
忍辱如甲胃,不修忍辱,人若骂言,则起嗔恨,能修忍辱,人虽骂言,心不动转,
此殊胜忍辱之铠,应以种种方便而披着之,不修忍辱,其等流果,形貌丑陋,修
忍辱者,其等流果,形貌端严,欲得生人天趣,当修施戒忍,戒不清净,不得生
於人天,不修布施,则财物贫乏,不修忍辱,则形貌丑陋,是故欲於人天富乐端
严,当修此三行,约显教说,忍辱圆满在第三地。
四修精进
若擐精进不退铠,教证德增如初月,
一切威仪不唐捐,随所作事悉成办,
如是知已遣懈怠,应发菩萨大精进,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若披精进不退堕之铠甲,则教之功德,证之功德,皆日增益,如初月之日益
圆满,精进之义,谓於善法勇猛修行,若於恶法强悍造作,不得谓之精进,世间
诸工巧技艺,尚须精进,譬如习字,日日摹写,终得善巧,若一日作之,十日息
之,则终无就,何况佛法长劫乃成,若不精进,何以克(克+寸)果,若能精进,
则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中,皆修善法,是不唐捐,不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菩提 次第 摄颂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