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者代表的体会.docx
- 文档编号:5968086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06KB
浅谈管理者代表的体会.docx
《浅谈管理者代表的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管理者代表的体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管理者代表的体会
浅谈管理者代表的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承蒙药监局及器械处领导的信任,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我感到很荣幸,但也有压力,更是个鞭策!
1998年,我到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作,加入到了医疗器械这个行业。
之前一直从事军工和矿山机械制造。
刚进入骨科这个行业时,给我的感觉是工艺落后,质量检验全凭眼睛和经验来判断,谈不上管理。
当时这种状况与其他行业相比,在质量管理上落后了不少年。
自从2000年1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成立了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监管的法规、规定。
这些监管并没有影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每年仍以20%~30%以上的速度递增。
在监管中发展,在规范中发展,使医疗器械行业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才会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0年5月22日发布,当年7月1日实行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就是通常讲的“局令22号”,是我们这个行业由政府来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开篇之作。
它参照了ISO9000和YY/T0287标准要求,结合了当时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和特点。
各个企业正是在贯彻执行这个文件中,逐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
后来国家又逐步出台了外科植入物生产实施细则,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实施细则,直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GMP)的出台和试点,使医疗器械行业的质量管理的要求,超过了许多其他行业。
这是因为医疗器械是特殊的产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和在座的大家一样,共同经历了这个过程。
下面,我汇报一下,自己担任管理者代表的一些体会,作为抛砖引玉。
一、管理者代表是企业这艘船上的“大副”
大家都知道,管理者代表是个专用名词。
特指在推行ISO9000的组织中,主管质量管理体系的高层管理人员。
ISO13485标准中,对管理者代表的描述有两句话,一句话是“管理者代表是最高管理者指定的”,指管理者代表的产生方式和权威性;另一句话是“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给人的感觉是:
不是专职的,岗位是不确定的,是个虚职。
除了在质量手册上,其他任何文件上是找不到管理者代表这个岗位的,也没有看到谁在名片上印有“管理者代表”头衔的。
因此,不少人认为管理者代表“位子不高,责任却重大”,不好当,更难当得好。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就像航行在汪洋大海中的一艘船。
船上的舵手,当然是最高管理者。
掌握企业航向和命运,所有的人都得听他指挥。
管理者代表从职位上讲,排不到老二、老三,甚至老四、老五。
但是从舵这个角度看,这个“舵”应该是指“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企业正是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来占领市场的,正是靠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企业的行为的,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石。
这样的话,管理者代表就应该是船上的“大副”,“大副者,船长的第一助手也!
”也就是舵手的第一助手!
因此,管理者代表确实是位置不很高,责任却很重。
从质量体系架构图上,可以看出,最高管理者下面,第一条横线就是管理者代表,是在其他高层岗位之上的,这就表示除了最高管理者外,管理者代表可以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
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该把管理者代表放到“大副”的位置,做到“放心、放手、放开,给职、给权、给待遇”。
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上有专业技能的人的作用,使企业这艘船能沿着规范的航向航行。
而现在有的企业,把所谓的“自己人”任命为管理者代表,这种“自己人”又不具备这种才能,只能挂个名,不能承担起责任。
真正的工作还要靠其他人来做。
这样的话,“其他人”的积极性就不会高,俗话说“在其位要谋其政”。
每个企业一定要选择一个能担当使命的管理人员作为管理者代表。
我认为,管理者代表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
已担任管理者代表的同仁们,应该把自己放在“大副”这个位置,尽心尽力协助最高管理者,掌好舵,为企业保驾护航。
二、管理者代表要勇于沟通,善于沟通
ISO13485:
2003、YY/T0287:
2003标准的第5.5.3条专门讲了“内部沟通”。
要求“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什么叫沟通?
沟通就是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团体之间的交流、关系或联系。
沟通是一门学问、一门技巧,沟通能力的大小和沟通效果,体现了一个人的情商的高低。
沟通是做“人”的工作最有效的手段,沟通的前提是要尊重人,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要当好管理者代表,必须做到勇于沟通、善于沟通。
管理者代表履行职责通常要采取PDCA模式的过程方法。
PDCA每个阶段,即策划、实施、检查和处置,各个阶段都是靠沟通来实现的。
培训也是一种沟通,像今天的会议,领导把想法、要求告诉我们,相互展开交流,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沟通,而且是很重要的沟通,因为机会难得。
内部、外部各种培训、会议,实质上就是一种沟通,业务上的沟通,心灵上的沟通。
编制体系文件,各种指导书,特别是进行特殊工序验证,需要进行指导、商量、讨论,这就是沟通,不然的话,照搬照抄,把人家的全拿来是没有用。
我记得很清楚,2000年在康辉公司建立质量体系时,为了设计一张产品加工流转卡,我们整个管理层费尽了脑汁,既要体现人、机、料、法、环、测,又要结合骨科产品的加工过程的特点,既要保证可追溯性,又要简单可行,当时没有现成的版式,几易其稿,才有了当时第一版的加工流转卡。
检查更是一种沟通,寻找符合性证据,发现不合格项,离不开交流和联系。
提高和改进,更是要在沟通中进行,才能有效。
作为管理者代表,不能只顾自己埋头在电脑前搞文件、编记录,不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也不与周围、下属沟通,这样是保证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
有的企业家作了统计,用在沟通上的时间要占到整个工作时间的55%~90%。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沟通渠道,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实际情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管理者代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十年前的管理者代表,只要懂点ISO9000知识就行,但现在就不行了。
由于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除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外,还要推进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体系;法律法规不断颁布和更新,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不良事件报告、医疗器械GMP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不断运用,如推进ERP管理和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这对质量管理体系都形成了新的要求。
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勇于沟通,善于沟通,才能控制员工的行为,激励员工的热情,通过相互表达情感,才能形成合力。
因此,管理者代表们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前进的步伐!
三、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一定要抓细抓实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强调了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的四大过程。
这四大过程是相互联系,不能割裂的,都很重要。
但作为管理者代表,应该把重点放在产品实现这个过程上。
产品实现包括: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开发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标识和可追溯性、产品防护等。
在上述各项过程中,重中之重应该抓好采购过程、制造过程和交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
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交付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就是要严格做好采购过程的检验和验证,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能用。
不制造不合格品,就是通过三检制(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等手段,保证不合格产品的不流转,不入库。
不交付不合格品,就是成品检验要合格、包装检验要合格、灭菌检验要合格,保证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同时,对洁净室管理(包括环境、水、气和人),初包装的热封工序,灭菌过程等必须经过验证确认,严格要按确认的参数进行生产和控制。
这些过程必须变“全员参与”为“全员实行”!
做到时时控制,天天控制,件件控制。
控制的有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制订控制的依据(产品标准、检验指导书、工艺卡片、作业指导书)必须是可实行的。
二是保持控制的证据,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录。
真实地填写记录,证明过程是符合还是不符合依据的要求。
管理者代表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监督检查、抓细抓实,对“老问题”、“小地方”不能放松、迁就,不小心会造成致命伤。
对“齐二药”、“三鹿奶粉”等事件要引以为戒,避免造成误厂误人,连自己还要搭进去的严重后果。
四、探讨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途径
每个企业不管大小,不管好坏,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种好的企业文化在支撑。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我理解,有下面几层意思: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能共同遵守的,不只是写在墙上的。
二、企业文化是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愿景、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核心是企业的价值取向,比如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怎么盈利?
盈利后干什么?
三、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和企业对外形象等方面。
海尔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二十年来创新了海尔文化,坚持了海尔文化。
质量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沟通员工的思路,使之产生对企业的质量目标,质量观念,质量行为规范的认同感,并付诸实践,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质量文化是一种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
应首先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入手,充分发挥质量文化的价值导向,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
比如“产品体现人品”、“人格保证产品”、“产品质量不是100分就是0分”、“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做对”等观点。
质量文化是一种软管理,对员工的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可以逐步形成一种氛围。
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是员工的成就和自豪,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是自身价值和尊严的体现。
“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才干出来的”,这不仅是对人的主导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揭示了质量文化的深刻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优秀创造卓越质量.
培育企业文化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的任务,现在不少企业做强做大,积极准备上市。
专家的观点是,企业文化是可策划可塑造的,企业欲上市,管理先上市,价值观先上市,企业文化先上市!
质量先上市!
探讨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途径是管理者代表的任务之一。
产品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深处是管理,管理的核心是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通过推进质量文化,可以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端正质量态度,规范质量行为、树立质量风气。
以质量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超越传统的产品竞争、技术竞争、质量竞争的局限,已成为全面提升包括技术、服务和企业文化整体素质的战略选择!
随着质量实践活动的不断积累,质量实践逐步超越了其纯技术的范畴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质量文化。
当然,要生产出优质产品,仅有主观上的思想认识远远不够,还离不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专业技能等客观条件,但只要理清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并形成了追求更高更好更优的质量文化环境,那么“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力”就会促使人们去改造设备,更新技术,提高技能,并以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因此,质量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素质为根本,用共有的价值取向全面提升企业整体质量水平。
以上是自己担任管理者代表以来的一些体会,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管理者 代表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