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痴呆.docx
- 文档编号:5951924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90
- 大小:1.19MB
麻痹性痴呆.docx
《麻痹性痴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痹性痴呆.docx(1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痹性痴呆
M
麻痹性痴呆(dernerltiaparalytica)痴呆的一种。
中枢神经系统梅毒所致的慢性脑膜炎。
主要病理变化在大
脑皮质,同时也可涉及神经系统其他部分,并引起躯体机能
衰退,最后导致麻痹以及日益加重的智能减退和人格变化。
麻刺感(tingling)感觉的一种。
神经冲动在感觉传
入神经纤维中传导受到一定程度阻滞的情况下引起。
主观
上体验到特定部位上有蚁走感、酸胀感等,同时表现为该部
位触觉、压觉、痛觉感受性降低或暂时消失。
多出现于肢体
血管受压迫而使有关神经纤维营养不足、功能活性暂时下
降,或神经纤维被切断后开始再生的情况下。
麻醉分析讯问法(narco—analysismethodofinter-
r()gation)心理学讯问法的一种。
使用某种麻醉药物或
催眠药物,以麻醉犯罪嫌疑人的大脑,削弱其自我控制力,
使之不得不作无意识的陈述,回答讯问者的讯问,讯问者从
中发现与犯罪有关的情况,以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
这种方法虽可能使被注射麻醉药品的犯罪嫌疑人在无意识
中透露其犯罪秘密,但存在以下问题:
(1)陷于无意识状态
的犯罪嫌疑人最易受他人暗示,其供述颇能符合讯问者的
意图,往往难以置信。
(2)人脑组织的耐药性各有差异,有
的犯罪嫌疑人在施用麻醉药物后不一定会处于麻醉状态,
作无意识供述。
(3)不受麻醉影响的犯罪嫌疑人若在假装
的麻醉状态中否认其犯罪,并不能借此证明其无辜,却易导
致讯问者的错误判断。
(4)是否为法律所允许。
为尊重刑
事被告人的权利,并维持其在头脑清醒状态下的供述,中国
司法机关禁止使用此种讯问法。
麻醉疗法(narcotherapy)一译“睡眠疗法”。
用于
战争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
泛展开。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精神分析学说。
操作时需借助
药物的麻醉作用。
实施中,首先给患者静脉注射阿密妥钠
或硫喷妥钠O.2克~O.5克(5%~10%溶液),以使患者处
于松弛和安静状态,但仍保持言语表达能力。
然后引导患
者将先前受压抑的记忆、情感和内心冲突表露出来。
在此
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麻醉暗示、麻醉分析或麻醉综合的治
疗。
麻醉暗示指在患者处于意识模糊或朦胧的状态下,利
用暗示和再保证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麻醉分析是指使用
自由联想或直接提问技术,揭示患者被压抑的记忆和情感;
在麻醉药物的作用逐渐消失以后,再把患者所回忆的材料
提升到意识水平上加以解释,以起到治疗作用。
麻醉综合
是指在药物的作用下,患者由于自我防御和抵抗作用消失
或被削弱,不仅能说出通常情况下不被意识的思想与情感,
而且能在治疗者帮助下达到意识和情感的重新整合及行为
的顺应。
此疗法可用于医治战争神经症、心因性遗忘症、癔
症转换型、木僵状态和缄默症的治疗。
马尔(DaVidMarr,1945—1980)视觉计算理论创
始人。
原籍英国。
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数学,并获数学硕
士学位,后又获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
受过心理学方面的
严格训练,在计算机方面具有丰富的编程经验和感性知识。
在英国时,曾从事新皮层、海马和小脑方面的理论研究。
1973年应邀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人工智能实验室从事
视觉的理论研究,并任心理系教授,后因患白血病,卒于波
士顿。
其创立的视觉理论为视觉信息处理学科奠定基础。
其理论基本思想:
(1)视觉是一项复杂的信息处理任务,其
主要目的在于认知外部世界中有什么东西、它们在何处。
(2)要完整地理解视觉,必须从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解释,
即计算理论层次、算法层次和硬件(脑)实现层次。
(3)根据
计算理论层次,视觉信息的加工经历三级内部表征,即初始
素描、2.5维素描和三维模型表征。
(4)视觉处理为一组相
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即图像中被编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信
息可由一些相对独立的处理来分别实现其解码任务。
其在
视知觉方面的研究有机结合了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和人工
智能。
著有《视觉》(1982)等。
马尔比(KarlMarbe,1869—1953)德国心理学
家。
生于法国巴黎。
1893年在冯特指导下,于德国莱比锡
大学获哲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1895年任教于符兹堡大学。
1905年就职于法兰克福的社会与商业科学学院。
1909年
返回符兹堡大学工作,直至1934年退休。
卒于德国符兹
堡。
最初研究心理物理学和知觉中的经典问题,以及言语
和语言问题。
首次区分词汇联想测验中的普通的联想与特
殊的联想,并设计一种记录言语语调的“烟灰一书写方法”。
在符兹堡大学加盟屈尔佩创立的“无意象思维”学派。
对判
断进行实验研究,令被试先后举起两个重物,判断孰轻孰
重,结果显示,被试的判断通常是正确的,但被试无法描述
判断是如何进入意识的。
故认为判断不是一种意识过程,
因被试在内省时不能告知任何内容。
认为在判断过程中可
能存在一种称为“意识态度”(简称“识态”)的状态,即判断
更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非心理活动的结果,“意识态度”是
心理的一种新的“非意象”的元素。
之后进一步摆脱屈尔佩
的系统实验内省法,而研究当时正在讨论的格式塔心理学
尚未形成的概念,并转向研究应用心理学。
将态度测验应
用于各种工作领域,研究商业心理、事故易发现象及其他有
关问题。
著有《关于判断的实验心理学研究》(1901)等。
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原籍
德国的美国哲学家、美学家。
曾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
学,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
于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
学位。
1933年纳粹执政后,流亡瑞士,后到美国,就职于哥伦
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所。
1951年起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
学、布兰代斯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
认为因西方现代发达工
业社会中极权主义与消费主义融合,人在政治方面和文化方
面都全面异化而成为“单向度”的人。
个人被资本主义所同
化,产生于贫困的传统革命消失了。
但超出物质生产发展和
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额外压抑”使人产生严重的厌恶感,
需要爱欲解放的本能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艺术本身不是革
命,但可以拯救人僵化了的感性,建立新的感受能力。
认为
艺术本质上是与现实疏远的,是对现实异化世界的控诉和反
抗;艺术又永恒地追求人的激情、渴望和爱恋,并创造出一个
属于人的世界,使人的感性得到审美解放。
从理性压抑中获
得解放的感性是新感性,是“单向度”的人的解放途径。
审美
造就了新感性,艺术是新感性的集中表现。
艺术的反抗就是
用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听、感受事物,将解放与惯常的和机械
的感受消亡相联系,创造新的审美环境。
只有不断激发人的
新感性,否定现代发达工业社会强加于人的种种限制,创造
真正的艺术,才能改变人性的深层结构,产生新人。
著有《作
为现实形式的艺术》、《美学方面》等。
马赫(ErnstMach,1838—1916)奥地利物理学家、
哲学家,马赫主义的创始人。
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切里
茨一图拉斯。
1806年于维也纳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864—1867年任格拉茨大学数学教授。
1867—1895年任
布拉格大学物理学教授,1880年任该校校长。
1895年任维
也纳大学哲学教授,主持专为他设立的“归纳科学的历史和
理论”哲学讲座。
1901—1903年当选奥地利贵族院议员。
因主张对“经验”进行批判,其马赫主义亦称经验批判主义。
视人的感觉经验为第一性的真实存在,而把物质世界视为
派生的东西,其理论为继孔德之后的第二代实证主义,属主
观唯心主义哲学。
其心理学的主要成就:
(1)关于空间视知
觉和时间知觉的研究。
认为一切经验都是感觉:
一个圆周
是空间形式的感觉,一首乐曲的连续音程是时间形式的感
觉。
认为感觉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
视形式为一种独立
的经验属性,如字母N或其他几何图形的颜色或大小可改
变,但形式仍可被认识。
故形式是独立地为人所经验到的
感觉,是感觉的复合,世界由人的经验的属性和形式构成。
这种纯粹经验论被列宁批评为是一种主观唯心论。
(2)关
于旋转知觉的研究。
1875年在《转动知觉》一文中,以实验
证明三个半规管在旋转知觉中的作用。
该学说经修改,至
今仍保留。
(3)关于视觉效应的研究。
发现明度感觉并不
完全与光强变化相符,故存在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被
称为“马赫效应”或“马赫带”。
(4)关于网膜神经元功能的
研究。
提出有关网膜神经元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发现神经
元间侧抑制现象提供基础。
其感知觉理论影响冯特心理学
和格式塔心理学。
著有《运动感觉学说》(1875)、《感觉之分
析》(1886)、《通俗科学讲演录》(1897)、《认识与谬误》
(1905)等。
马赫带(Machband)明度对比现象。
因不同区域的
亮度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明暗边界处的主观明度对比加强
的现象。
总发生在亮度变化最大的边界区域。
奥地利物理
学家马赫发现。
当观察两块亮度不同的区域时,边界处亮
度对比加强,而使轮廓表现得特别明显。
如将一个星形白
纸片贴在一个较大的黑色圆盘上,再将圆盘放在色轮上快
速旋转,这时可看到一个全黑的外圈和一个全白的内圈,以
及一个由星形各角所形成的灰色明度渐变的中间地带。
在
圆盘黑圈的内边界上,还可看到有一个窄而特别黑的环,在
圆盘内圈白区的边界上,有一个窄而特别亮的环。
其作用
是使人能够形成轮廓知觉。
马赫数(Machnumber)简称“M数”。
气流速度u
与同一点音速n的比值。
因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而得名。
表示式为
。
衡量空气压缩性的最重要的参数,马赫
数愈大,空气压缩性的影响愈显著。
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Scaleof~lac:
hiavelliarrfistn,
SM)简称“马氏量表”。
测量个体与他人相处策略的工
具。
因量表的所有项目均源于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马
基雅维里的《帝国论》,故名。
克里斯蒂和盖斯1970年编
制。
旨在了解受测者是否持有一种观点:
可以为达到自己
的目的而去操纵和控制他人。
从三个维度进行测量:
(1)社
交技巧的本质;
(2)对人性的看法;(3)一般性的道德。
可用
于成人和儿童。
采用纸笔测验形式,让被试对20个项目作
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反应,共分六个等级。
测验时间不限。
统计时将每一项得分累加,加上系数20,得出量表分数。
得
分高者意味着其有超乎寻常的冷静。
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
0.79,其效度与“人性哲学量表”的“值得信任度”分量表的
相关系数为一0.80~0.70。
该量表的优点是能较好地估
计个体交往的实际情况。
马克思主义犯罪观(Marxistviewoncrime)以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和指导阐述犯罪的学说。
马
克思、恩格斯的犯罪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犯罪观的根本和主
要内容,但马克思主义犯罪观不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犯罪的论述。
其主要内容:
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对统治关系
的斗争,不单纯是对法和法律的破坏;犯罪亦非随心所欲地
产生,不是由所谓自由意志和权力等决定,而产生于社会物
质生活条件。
犯罪是社会整体的产物,是社会结构的各部
分,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矛盾和冲
突的结果。
犯罪的消亡与其产生一样,其根本原因是一定
的社会关系。
犯罪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与阶级斗争有密切
联系,但犯罪与阶级斗争又有区别。
犯罪行为反映个人与
社会的冲突,人要受到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的制约,社会不
仅应惩罚个别人的犯罪行为,且要消除产生犯罪行为的反
社会根源。
犯罪是违反人性的,解决犯罪问题就必须改变
社会违反人性的生活条件。
在未来社会,再也不会有任何
原来意义即阶级性涵义上的犯罪。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马克
思主义的科学性,是剖析和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
社会犯罪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指南。
马奎斯(DonaldG.Marquis,1908—1973)美国
心理学家。
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
1932年于耶鲁大学获
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43—1945年任全国心理学
人事研究委员会主任。
1945—1957年任教于密执安大学,
并创建心理学系。
1947—1950年任美国国防部人类资源研
究和发展委员会主席。
1948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59—1973年任职于马萨诸塞州技术学院。
20世纪40年
代前,从事条件反射和生理心理学特别是视觉神经生理学
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研究人事问题转向研究
应用与组织心理学,特别是研究科学与技术的管理、组织社
会心理学、团体决策等,发表大量论文和著作。
著有《条件
反射与学习》(与希尔加德合著,1940)、《心理学》(与武德沃
斯合著,1947第五版,中译本由谢循初译,中华书局1929年
出版)等。
马拉松疗法(rFlarathontherapy)团体心理治疗方
法。
斯托勒1963年最先使用。
该疗法根植于会心小组、人
类成长运动的文化及哲学背景。
常由2名小组领导者和10
名~14名参与者组成一个团体,利用长时间(5小时~48
小时)持续活动产生的集体压力,使参与者之间形成亲密融
洽的人际关系,解除心理防御机制。
其间参与者必须在小
组中活动,允许小睡片刻,但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被允许离
开活动室。
该疗法关注个体此时此地的直接经验和自我表
达,强调小组成员的完全自我暴露、高频度的人际接触以及
积极的参与和分享。
具体技术包括非言语交互作用和身体
方面的游戏、锻炼等。
马丘什金(A。
~eKcefiMHxa盏J=[oBi4qlViaTK)工uKHH,
1929一)俄罗斯心理学家。
早年师从心理学家鲁宾
斯坦。
1960年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
先后任苏联教育
科学院普通心理和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学问题》杂
志主编、天才心理学研究室主任。
长期致力于思维心理学
和教学心理学的研究。
问题教学的理论是其主要研究成果
之一。
认为问题教学不是个别的教学方法,而是创造性地
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活动方式的阶段和条件。
提出问
题教学的两个阶段:
(1)提出引起问题情境的实际问题或理
论问题;
(2)在这个问题情境中,或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或
通过教师讲述完成课题,以探求未知的事物。
认为连续的
问题情境是形成新的活动的基本环节,通过这些基本环节,
可揭示新的关系和新的条件,保证对活动进行新的更高水
平的心理调节。
著有《思维心理学》(1965)、《思维心理学与
程序教学》(1970)、《问题教学的理论问题》(1971)、《思维和
教学中的问题情境》(1972)、《问题教学与程序教学》(主编,
1973)、《儿童心理学、年龄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现状与任
务》(1983)等。
马戎第(Frans(:
isMagerldie,1783—1855)法国生
理学家。
生于法国波尔多。
1808年于巴黎大学获医学博
士学位。
1813—1831年为私人生理学教师。
1831—1855
年任职于法国大学院和巴黎的育特尔德医院。
1822年以
实验证实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存在,提出前者位于脊髓
后根(背部的),后者位于脊髓前根(腹部的),这两种纤维混
合于一条神经之内,只是在与脊髓的连接中才分离开来。
英国生理学家、解剖学家贝尔亦刊布相同的发现,遂产生谁
是第一发现者之争。
历史上称这一共同的发现为贝尔一马
戎第法则,即指神经两分法和单向传导定律。
这一发现为
神经特殊能说和反射概念的提出作知识上的准备。
此外还
注意到动物大脑的脑回数量受其进化程度的制约,与智力
的完善程度相关,脑回量最大标志智力发展达到最高阶段。
马氏距离(Mahalanobisdistarice)一译“马哈拉诺
比斯距离”。
统计距离的一种。
设夕个变量的协方差矩阵
为V,第i个样品
和第j个样品.
的马氏距离为
是矩阵V的逆矩阵。
马氏距
离不受变量单位的影响,且利用了变量间的相关信息。
当
协方差矩阵为单位阵时(这时变量间彼此没有线性相关),
马氏距离就是通常的欧氏距离。
应用时,将样本协方差矩
阵
代替公式中的协方差矩阵v,其中
为变
量
和
的协方差,即
马斯洛(AbrahamHar01dMaslow,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
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西方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者。
生于美国纽约一俄国移民的犹太人家庭。
1926年入康奈
尔大学,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专攻心理学,1931年获心理
学硕士学位。
1934年在哈洛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
校任心理学讲师。
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
研究工作助理。
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
1951
年后任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1969年离任,
受聘任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首任常驻评议员。
曾
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
1968年任美国心理学
会主席。
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杂志的创
刊编辑。
其主要理论和成就:
(1)开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
究取向。
既批评“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幼稚心
理学,又批评“心理学第二势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伤残
心理学,最早举起“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旗
帜。
主张以精英、名人、心理健康者为研究对象,以人的本
性、潜能、价值、尊严、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为研究内容,以整
体分析和现象学为研究方法,建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范式和学术组织,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2)建立
人类系统化的需要层次理论。
坚持从整体论与动力论统一
的观点出发,把需要视为一个不同层级的发展系统。
其基
础层是生理需要,依次向上是安全、归属、尊重、认识、审美,
直至最高层的自我实现。
不仅揭示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
且提供一个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创建自我实现
心理学,把自我实现理论化和系统化。
以人本主义的人性
观、价值观和动力观为三大理论支柱,规定自我实现的内涵
(即完满人性和个人潜能两方面的实现),提出自我实现者
的15条人格特征和8条实施途径,划分出健康型和超越型
两种自我实现类型,阐述高度愉悦感和幸福感的高峰体验
与自我实现的关系。
其实质在于弘扬人的尊严与价值,使
人性达到最高境界。
(4)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
主
张现代管理学变革的重点是还管理学以应有的人性。
强调
在新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实施尤赛琴管理(或z理论)。
认为
z理论是既重视物更重视人的整合管理,是强调超越型自
我实现的管理。
20世纪60年代末,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已
不能涵盖超越水平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提出建立以宇
宙为中心的超个人心理学的构想。
著有《动机与人格》
(1954,1970,中译本由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版)、《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中译本由李文滞译,云南人
民出版社1987年版)、《科学心理学》(1966,中译本由林方
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宗教、价值与高峰体验》
(1964,1970,1976)、《人性能达的境界》(1971,中译本由林
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等。
马腾斯(RainerMartens,1942一)美国运动心
理学家。
1964年在伊姆波里亚州立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65年在蒙塔拿大学获体育硕士学位。
1968年在伊里诺斯
大学获体育博士学位。
1968年起任伊利诺斯大学儿童研究
中心助教,6年后升任教授。
1984.年任人类运动学出版社社
长。
1973—1974年任北美运动心理学学会主席。
主要研究
竞赛焦虑和儿童体育活动。
1977年研制“运动竞赛焦虑测
验”,后经不断修订,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一项常用
测验,受到运动心理学界的普遍重视。
在长期研究的基础
上,1990年提出竞赛焦虑理论。
认为应用运动心理学家应放
弃科学客观性的目标,而依靠个人的知识经验。
还积极参与
和组织“美国教练员岗位培训计划”,促进体育科学理论与运
动实践的结合。
所领导的人类运动学出版社在体育领域有
较大影响。
著有《社会心理学和身体活动》(1975)、《儿童体
育活动中的喜悦与悲伤》(1978)、《儿童体育活动指导原则》
(与西费尔德合著,1979)、《教练员运动心理学指南》(1987)。
马王堆医书书名。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西汉
软侯之子墓,汉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入葬)出土的
10多万字的绵帛书的总称。
关于古代医药文献的文字有
15种,3万余字。
《经法》把纵心肆欲、不加节制视为“三凶”
之一,可能危及生命,“嗜欲无穷死”。
认为心理因素对身体
有伤害作用,大怒可以发生疮痈,《十大经》说:
“怒者血气
也,争者外脂肤也,怒若不发浸廪是为痈疽。
”《养生方》中有
《天下至道谈》部分,专论“七损八益”,即性心理卫生。
“八
益”为:
“一日治气(理气),二日致沫(味),三日知(智)时,四
日畜(聚)气,五日和沫,六日窍(积)气,七日寺赢(盈),八日
定顷(不久)。
”性生活时,男女双方应该注意动作、兴致、情
绪的协调和谐,方为有益。
性生活应该有所节制,控制情
欲,适可而止。
“七损”为:
“一日闭,二日泄,三日涡(过贪),
四日勿,五日烦,六日绝,七日费(耗)。
”有疾病的人不可性
交。
性交宜和缓从容,不可过急,不可时间太长。
心情烦乱
时不应作爱。
七损中强调性交不可强求,“欲强之日:
绝”。
强行性交,对双方都有损害。
《五十二病方》的283首方中,
有29首祝由治病方。
祝由疗法对有些病人具有积极的暗
示作用,有一定的疗效。
《十问》、《合阴阳方》、《杂禁方》等
含有心理卫生思想。
《导引图》用红、黑、棕等颜色描绘了多
种导引姿势,其中有“瞑目存想”等图像,主要是心理调适的
描绘。
马西奥(BernardMuscio,1887—1926)澳大利亚
哲学家、工业心理学家。
生于澳大利亚南新威尔士的帕弗利
特。
就学于悉尼大学,后赴剑桥大学深造,其间应剑桥大学
的要求,在工业心理学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19161919年任
职于悉尼大学,一度返回剑桥大学,1922年重返悉尼大学任
教。
1914—1921年,坚持英国心理学派的研究取向,在运动
能动性、实验心理学、典型统计和一般测验等方面有所成就。
反对孤立地观察劳动者,提出应更多地重视劳动者所处的环
境。
要求从人的整体角度考虑问题,较早对疲劳的原因、测
定及操作测验进行科学研究。
著有《对研究事故原因的两点贡
献》、《工业心理学讲义》(1917)、《工业管理学讲义》(1920)等。
马约翰(1882—1966)中国体育教育家。
福建厦门
人。
191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
1914—1966年先后任教
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历任助教、教授、体育部主任。
1919—1920年及19251926年,两次赴美国斯普林菲尔德
学院进修体育。
1936年任中国田径队总教练,赴德国参加
奥林匹克运动会。
1949年和1952年,两次任中华全国体育
总会副主席。
195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
委员。
1954年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6—
1966年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
1926年撰写《体育的迁
移价值》一文,1950年发表《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一文,
全面阐述体育的科学基础、运动对生理的影响、技能的训练
方法以及体育与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的关系。
其体育理论
和实践影响现代中国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
玛勒(M.s.Mahler,1901一)女。
美国儿童精神
病学家、精神分析的修正者。
生于奥地利。
早年在维也纳
任儿科医生、儿童精神病诊所主任,后专事研究母子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痹 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