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docx
- 文档编号:5951342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1.58KB
超声医学.docx
《超声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医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声医学
一. 概 念
超声医学(Ultrasonicmedicine)
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研究超声对人体的作用和反作用规律并加以利用,达到诊断、保健和治疗等目的的学科。
包括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
超声诊断学(Ultrasounddiagnostics)
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物性,以某种方式扫查人体、诊断疾病的科学称为超声诊断学
超声显像法:
Ultrasonograph,Ultrasonogram
声像图:
Sonograph,Sonogram
二.超声波(Ultrasound)
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
人类使用的声波范围达17个数量级,即f10-4Hz-1013Hz。
以频率划分声波可以分为三大类:
次声:
10-4Hz 声(可听声): 16Hz 超声: 104Hz2 超声诊断使用的频率范围: 2-20MHz(兆赫) 三.超声波的传播及成像原理 为介质的密度、c为介质的声速c。 声阻抗(特性阻抗): Z= 超声波在声阻抗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可产生折射、反射、衍射、散射及多普勒效应,介质则吸收声波的能量,并产生声衰减。 目前使用的超声诊断仪都是建立在回波的基础上,其物理基础便是人体内的声阻抗值是不同的,当声波穿过不同的组织器官时,其回声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可提取各种诊断信息。 声波遇到气体时,被全部反射,不能成像。 四.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简史 1880年发现压电效应 1923年首次将声纳用于探测潜艇 1945年A•Firestone制成A型脉冲超声检测仪。 我国自1958年11月开始将A型超声诊断应用于临床。 1960年代中后期-1980年代初期B型超声检查发展并普及,仪器渐趋完善,我国自1978年开始应用B型超声诊断疾病。 1980年代中后期彩色Doppler超声显像仪的出现,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为超声诊断开创了更加广阔的领域。 五.超声诊断仪的基本构成 主机: 包括基本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器等 探头Probe(换能器Transducer): 核心器件是压电晶体,其作用是向人体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显示器: 显示各种类型的超声图像 探头的种类: 依晶片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线阵、凸阵、扇扫、扇括及腔内探头等不同种类。 腹部检查常用探 头频率为3.5MHz,表浅部位的检查常用高频探头7-10MHz。 六.超声诊断的种类 (1)A型(Amplitudemode)超声诊断法,简称A超 是将回声以波的形式显示出来,根据回声波幅的高低、多少、形状及有无进行诊断。 因其一维波形显示的局限性,目前仅用于眼科检查。 (2)B型(Brightnessmode)超声诊断法,简称B超 是将回声信号以光点的形式显示成二维图像(2-dimentionalultrasonograph)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是实时显像(Real-timeimaging)。 (3)M型(Motiontype)超声诊断法 是B型超声的一种特殊显示方式,能够显示体内属层组织对体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A超相同,均反映一维空间结构,常用于以及检查,即M型超声心动图。 (4)D型(Doppler)超声诊断法 通称为Doppler超声,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对运动的器官和血流进行检查。 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 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 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克里斯丁•约翰•多普勒于1842年首先提出。 在振动源与观察者作相同运动时声波密集,在背向运动时声波疏散,运动产生的这种声波频率的变化是可以测量的。 这种变化的数值被称为多普勒频移(Dopplershift),这种现象称为多显勒效应。 彩色多显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或彩色多显勒显像(ColorDopplerimaging,CDI) 主要是利用血液中运动的红细胞对声波的散射,产生多显勒效应,经伪彩色编码技术,在二维图像上显示彩色血流影像。 不同方向的血流以不同的颜色表示,通常设定流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离探头的血流为蓝色。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同时具备频谱多普勒(SpectralDoppler)功能,可在彩色图像上定点取样,显示Doppler频谱图,并听取多普勒信号音。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Dopplerenergy,CDE) 又称超声血管造影(Ultrasonicangiography),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以其不受探测角度的影响、能显示CDI所不能显示的低流量和低流速血流为主要特点。 用于肿瘤内血管的检测、实质脏器的血流灌注的检测、实质脏器梗死的判定、胎盘血流及周围血管病变的检查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意义 判断血流的方向及性质(层流、湍流或涡流),测定血流速度及各种指数(RI阻力指数= ,PI动脉指数= , TAMX为时间最大平均血流速度)。 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测定是否存在分流与反流,并定量估测; 判断血管是否狭窄或闭塞,是否有血栓形成; 检测肿瘤内血管,为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提供参考; 移植肾排异反应的判断。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 用较低频率的多普勒超声探查颅内动脉,显示为多普勒频谱图,用来诊断各种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血管痉挛等 (5)三维成像法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医学影像技术,能显示直观的立体图像,可提供比二维超声更为丰富的信息。 主要用于心脏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治,在妇产科、眼科、腹部及周围血管成像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 七.常用超声诊断术语及临床意义 无回声区: 病灶内声波穿透性良好,不产生回声,不发生衰减,常伴有后方回声增强。 可见于各种囊肿、胸/腹水、血管管腔等。 低回声区: 在二维图像上显示为暗淡的点状回声区。 多种实性占位性病变均显示为低回声区,尤以恶性肿瘤多见。 等回声区: 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回声强度一致或近似,与邻近组织不易区分,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如显示为等回声的肝癌。 强回声、在声像图上显示为极亮的点状或团块回声。 各种结石、骨骼、金属异物等物均为强回声。 声影: 声束遇有强反射或声衰减很大的物体时,其后方出现超声不能达到的区域,形成与声束方向一致的条状无回声区,称为声影。 常见于结石、骨骼及钙化灶后方。 假肾征: 较大的团块中心为强回声、边缘呈低回声,类似肾脏结构。 常见于胃肠道肿瘤。 牛眼征(bull’seye): 团块边缘呈低回声,中心回声增强,并于增强区内出现光点稀少的暗区,形似牛眼。 常见于转移性肝癌。 靶环征(targetsign): 病灶中心回声较强,边缘为低回声,形似靶环。 亦见于转移性肝癌。 (一) 正常肝脏的声像图 右肋缘下斜切面声像图 肝外形近似楔形,右叶厚而大,至左叶外缘呈锐角;肝被膜光滑而连续;肝实质呈稍低的均匀的细小光点。 可显示肝脏各叶,三支肝静脉,门静脉左、右分支,左右肝管及胆囊等结构。 正常值: 肝右叶最大斜径12-14cm,前后径8-10cm,肝左叶前后径<7cm,长径<9cm。 (二) 肝脏占位性病变 良性: 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病 肝脓肿、肝结核、肝脏炎性假瘤、肝脏 局灶性结节性再生 肝血管瘤、肝腺瘤、肝错构瘤、肝脂肪 瘤等。 恶性: 原发性: 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肝 母细胞瘤 继发性: 转移性肝癌 1.肝囊肿的声像图 肝实质内或自肝脏边缘向外隆起的类圆形无回声区。 囊壁薄而光滑,可见侧壁声影,囊肿后方回声增强,部分囊内可见分隔光带。 囊肿可单发或多发: 直径0.5-20cm。 2.多囊肝的声像图 肝脏大小正常→明显增大;肝脏外形规整→形态失常; 肝实质内可见无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 囊壁不规则,囊肿后方回声增强不明显。 3.肝脓肿的声像图 细菌性及阿米巴性肝脓肿在超声图像上常不易鉴别,需结合表现。 初期: 病变区呈不均质的低-中等回声,与肝组织界限模糊,图像极似肝肿瘤。 进展期: 脓肿病变区开始出现坏死、液化,初期可呈蜂窝状,后期可呈现内壁不规整的无回声区;与脓肿相邻的肝组织可出现数毫米宽的低回声炎性反应带。 4.肝血管瘤 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0.35-2%,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少见。 声像图: 依肿瘤的大小、性状不同,可呈现不同的影像。 强回声型: 肿瘤常较小,直径1-3cm,呈均质的强回声,边界清晰,外形规整 低回声型: 肿瘤内部呈不均质的低回声,有时可见网状或蜂窝状结构,部分肿瘤边缘回声增强,边界清晰,外形多规整。 Doppler超声,于瘤体内较难探及血流,有时可见低速门静脉样血流,偶见动脉血流。 (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cinoma) 占肝癌的90%,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 按大体形态可分为: 巨块型: 最常见,肿瘤直径可达10cm以上。 结节型: 单个或多个结节,肿瘤结节直径<5cm 弥漫型: 肝内弥散分布细小的癌结节,直径常<1cm 声像图: 依肿瘤的部位、多少、大小及病程等可呈现不同的声像图。 通常小肝癌 6.转移性肝癌 声像图: 肝脏正常或肿大,外形规整或失常态 肝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实性结节,有各种回声类型,低回声型最多见。 “靶环征”“牛眼征”结节: 常见于胃肠道 肿瘤肝转移。 囊实性团块: 可见于鼻咽癌、神经源性肿瘤或各种肉瘤肝转移。 Doppler: 较原发性肝Ca的血流检出率低,常以门静脉样血流为主,亦可见高阻力的动脉血流。 肝动脉血流可加速。 (三)肝破裂 见于闭合性创伤患者,常有明确的外伤史或肝穿刺检查史,少数患者可因肝癌或巨大血管瘤自发性破裂引起。 声像图: 肝包膜下血肿: 肝包膜与实质间出现棱形无回声区,肝脏局部隆起,肝实质受挤压。 真性肝破裂: 肝包膜中断,不规整,伴有伸向肝实质的无或低回声区。 为肝撕裂的直接征象。 肝周围积液: 膈下、肝下区或肝肾间隙,下腹部或盆腔可见无回声区。 为最常见的间接征象。 (四)肝脏弥漫性病变 指各种病因所导致的肝实质弥漫性病理改变 典型脂肪肝声像图: 肝脏大小正常或轻-中度肿大,肝实质回声前方致密增强,后方衰减;肝内管道结构走行不清晰。 2.典型肝硬变的声像图特征 肝脏外形失常,左右叶比例失调,左叶代偿性增大,右叶径线缩小; 肝被膜不光滑或凹凸不平,呈锯齿状; 肝实质回声粗糙,明显不均质,部分可见弥漫性结节状改变; 合并门脉高压者,PV管径增宽,主干内径>13mm,血流速度减慢,VMAX<15cm/s。 侧支循环开放时,可见脐静脉重新开放,腹腔静脉曲张。 脾大,脾门静脉迂曲扩张,内径>8mm。 腹腔内出现无回声区--腹水。 3. 血吸虫病肝脏 典型声像图 肝内弥漫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回声增强的网格状结构,在实时、动态观察下更为明显。 肝脏大小、形态可正常。 有时可见PV管壁增厚,呈条索状强回声。 4.其他可致肝脏弥漫性病变的疾病 肝糖原累积病、肝淀粉样变性、肝豆状核变性、高雪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肝脏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髓纤维化、结节病、恶性淋巴瘤肝浸润等。 二、胆道系统超声检查 检查前准备: 患者须空腹8-12小时。 急症患者应予及时检查。 (一)正常胆道系统声像图 胆囊: 纵切面胆囊呈梨形,颈部指向肝门,为典型的囊性结构,壁光滑,曲线自然,壁厚约2mm,长径<9.0cm,宽径<3.5cm。 肝内胆管: 左右肝管位于PV左右支前方,内径<2mm,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分支伴行,管腔呈缝隙样。 肝外胆管: 上段与PV伴行,下段与IVC伴行,包括肝总管和胆总管,通常以肝动脉为标志区分肝总管与胆总管。 正常内径2-8mm,老年人正常上限10mm。 1.胆囊结石 超声诊断典型胆囊结石的三要素: 胆囊内强回声光团、光团后方声影、光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非典型胆囊结石: 胆囊充满型结石: 正常胆囊内无回声区消失,沿胆囊壁形成一弧形强回声光带,后伴声影。 胆囊泥沙样结石: 结石颗粒较粗大者,可见其沉积于重力方向,后伴声影;结石颗粒细小且量较少时,后方声影不明显,须变换体位,观察其移动情况。 鉴别诊断: 胆囊内沉积物、胆泥、胆囊壁间小结石。 2.肝内胆管结石 声像图: 沿肝内胆管走行探及圆形、斑片状或条索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多数病例可见远端胆管扩张。 鉴别诊断 ①肝内钙化灶: 强光团位于肝实质内,局部无扩张的管状结构 ②肝圆韧带: 走行方向与肝内胆管不同。 ③胆道术后患者应与肝内胆管积气相鉴别。 通常气体呈闪烁的强回声,紧贴于胆管前壁,后方可伴彗星尾样声影(彗星尾征Comettailsign)。 少量积气时,鉴别较困难,应结合临床。 3.肝外胆管结石 声像图: 扩张的肝外胆管腔内出现强光团,后伴声影,部分可移动。 同时可见肝内胆管扩张。 1.急性胆囊炎声像图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囊壁模糊,壁轻度增厚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囊壁增厚模糊,可呈“双边”;炎性物质较多时,可见囊内散在的中等强度回声光点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胆囊壁明显增厚,可达5mm以上,厚薄不均匀。 气性坏疽时可见胆囊壁内出现气体强回声。 合并胆囊穿孔时,可见胆囊周围积液。 如与十二指肠形成内瘘,可见胆囊腔内积气。 2.慢性胆囊炎 不同病理过程: 声像图表现均有差异。 轻度炎症时,超声可呈现正常声像图。 典型声像图: 胆囊壁增厚,不光滑,壁厚3-10mm不等,甚至可超过10mm。 有时胆囊壁可呈不均匀增厚。 胆囊萎缩时,胆囊径线减小,长径常<5cm。 胆囊腔缩小,囊壁增厚,甚至囊腔内无胆汁充盈,胆囊呈一较强回声的条索状。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发病机制不明。 ERCP为首选确诊方法 声像图: 胆管壁增厚,可达5mm以上,回声增强,管壁僵硬。 肝外胆管管腔可呈不同程度的节段性狭窄。 病变可累及胆囊、致使胆囊壁增厚。 肝门区可探及肿大淋巴结。 1.胆囊息肉样病变 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非肿瘤性包括: 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炎性息肉等。 声像图: 沿胆囊壁向腔内隆起的中等-强回声团,呈指状或分枝状,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不伴声影。 基底不宽。 2.胆囊腺肌增生症 为胆囊壁粘膜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胆囊非炎性、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 根据病变范围可分为三型: ①弥漫型: 病变自胆囊颈至胆囊底,囊壁普遍增厚,较少见;②节段型: 胆囊壁节段性腺肌增生,致局部囊腔环形狭窄,一般位于胆囊体中部,呈葫芦形胆囊;③局限型: 常见于胆囊底部,呈肿块样增厚或结节状突入腔内。 声像图: 受累胆囊壁增厚,可厚达1.0cm,壁间可见小囊状结构,并可见胆囊壁间小结石的强光团,伴“彗星尾征”。 脂餐后胆囊收缩功能亢进。 鉴别诊断: ①以增生为主的胆囊炎;胆囊壁明显增厚,结合临床表现及治疗后复查,可予鉴别。 ②厚壁型胆囊癌: Doppler于胆囊癌内可探及动脉血流;腺肌增生症者难以探及血流。 (五)胆道肿瘤1.胆囊腺瘤 良性肿瘤,可分为单纯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 声像图: 自胆囊壁向腔内隆起的乳头状或类圆形中等-强回声结节。 基底较宽,可单发或多发。 不随体位改变移动,不伴声影。 Doppler显示结节内无或有少量血流。 2.胆管腺瘤 患者可出现无痛性黄疸,陶土样便等 声像图: 肿瘤局部胆管扩张,管腔内可见中等强回声的团块,外形较规整。 肿瘤以上胆管扩张。 3.胆囊癌 病理大多为腺癌,偶见鳞癌。 根据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可分为五型 ①小结节型: 早期表现乳头状向腔内隆起的中等偏 强的回声团块, (六) 胆道蛔虫病 以胆管、特别是胆总管蛔虫多见。 声像图 胆管呈不同程度的扩张 管腔内可见3-5mm宽的条状回声,典型者呈平行的双线样回声,中间为蛔虫假体腔形成的低回声带。 实时超声下观察,有时可见蛔虫蠕动。 (七)先天性胆道疾病1.先天性胆道闭锁 超声对于该病的意义在于诊断是否为胆囊闭锁或先天性胆囊缺如,二者均可于胆囊床处探及一索条状较强回声带。 对于胆管的探查,有时可提示胆管存在,但无法证实其内是否有胆汁通过。 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 为胆总管-部分或全部呈球形或囊状扩张,扩张的远端胆管常有狭窄存在。 主要发生于婴儿、小儿及青壮年,女性多见。 声像图 胆总管部位出现不同形状的囊状扩张,呈无回声区 囊肿近侧的胆管一般不扩张 囊内有时可见结石影像 当囊内出现实性回声区时,应警惕癌变的可能 (八)超声对于梗阻性黄疸诊断的意义 明确黄疸是否为梗阻性黄疸-肝内外胆管是否扩张 判断梗阻部位: 肝门部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及肝外胆管不扩张,甚至胆囊不充盈 胆总管水平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 壶腹部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胰管扩张。 明确梗阻原因: 结石、肿瘤、炎症、先天性异常等 对于过度肥胖、腹腔明显胀气者,超声常难以显示肝外胆管下端的病变,须结合PTC或ERCP等检查。 三、胰腺的超声检查 (一) 正常胰腺声像图 于胰腺的长轴切面上,胰腺常见三种形态: 蝌蚪形、哑铃形及腊肠形。 胰腺呈均匀的中等偏强回声,边缘光滑整齐。 胰管呈纤细的双线样回声,内径<2.0mm。 胰头厚径<3.0cm,测量时应不包括钩突。 胰体、尾厚径<2.0cm。 识别胰腺的主要血管标志: 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 (二)胰腺炎1.急性胰腺炎 声像图: 胰腺肿大,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 胰腺回声减低,合并出血及坏死时,可于胰腺内探及不规则低至无回声区。 胰腺周围可见积液的无回声区。 部分单纯性胰腺炎患者,可于声像图上无明显特征性改变。 2.慢性胰腺炎 常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而来。 声像图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敏感性较差,全面评价不如ERCP及CT。 胰腺回声增强,或减低,不均质 主胰管轻度扩张,走行迂曲或呈串珠样改变 当合并胰管内结石时,对诊断帮助较大 可伴发假性胰腺囊肿 (三) 胰腺囊肿 真性胰腺囊肿: 先天性、潴留性及包虫囊肿。 均可见胰腺内无回声区。 假性胰腺囊肿: 急、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后,也可由外伤或手术引起 声像图: 胰腺的某一局部或与胰腺相邻部位出现无回声区,多呈圆形,边界清晰,内可见分隔及漂浮的回声光点。 囊肿后壁回声增强。 囊肿大小不等,小至1-2cm,大至10cm以上。 囊肿巨大时,可使周围脏器受挤压或移位。 鉴别诊断: ①周围脏器的囊肿,如肾囊肿。 ②腹膜后淋巴内瘤。 ③巨大卵巢囊肿。 (二) 胃肿瘤 1 胃平滑肌瘤 声像图 胃壁局限性肿物,一般呈类圆形均质的低回声团块,无明确包膜 腔内型: 肿物位于粘膜下,向腔内生长,粘膜层连续、完整 壁间型: 肿物同时向腔内、外膨胀性生长 外生型: 少见,常表现为胃相邻部位的肿物,易误诊为肝、脾肿瘤。 2 胃平滑肌肉瘤 声像图: 肿瘤一般长径>4.0cm,可呈分叶状不规则形低回声团块,回声欠均质,可见液化区,粘膜层常可见深溃疡,呈“火山口征”。 常伴肝内及周围淋巴结转移。 3 胃癌 早期胃癌经腹超声诊断较困难(敏感性约15%)。 胃镜结合超声内镜对本病的诊断及临床分期极有帮助。 进展期胃癌的声像图 肿块型(BorrmannI型): 胃壁局限性增厚,>1.0cm,多呈低回声,胃壁正常结构消失。 溃疡型(BorrmannIIIII型): 肿物向胃腔突出,表面溃疡凹陷,呈“火山口征”。 弥漫型(BorrmannIV型): 可局限于胃窦或侵及整个胃壁,致使胃壁弥漫性增厚,呈“假肾征”,是为“皮革胃”。 经腹超声可以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侵及的深度及范围,而内镜超声可以确定胃癌的分期,与病理分型有很高的一致性。 4 贲门癌 声像图: 贲门区胃壁增厚,呈不规则低回声,管壁僵硬,粘膜面不规整,贲门前后径>2.0cm,部分还可见向外隆起的团块。 (三) 急性胃肠穿孔 超声常难以发现穿孔的部位,诊断以间接征象为主 ①腹腔内游离气体: 肝、脾前方可探及随体位改变的气体强回声 ②腹腔内游离液体 ③腹腔内局限性液体集聚--小网膜囊积液 (四) 肠梗阻 声像图因病因、梗阻部位及原因、病程长短不同而表现各异 常见梗阻原因: 粪石性肠梗阻: 肠腔内强回声团,伴声影,常位于回肠末端 肠套叠: 多见于小儿,成人可继发于息肉、肿瘤或炎症。 沿肠管长轴或见局部呈多层状低和中等强度回声相间的结构,短轴切面呈同心圆征。 结肠癌、嵌钝疝、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等 声像图: 梗阻水平以上肠管明显扩张,管腔内液体积聚,小肠管径>3cm,结肠管径>4cm。 梗阻近端肠管蠕动频繁,但麻痹性肠梗阻蠕动减弱或消失 (五) 肠道肿瘤声像图 1 小肠平滑肌肉瘤 腹腔内可移动性包块,直径常>5cm,呈低回声团块,内部常可见液化的不规则无回声区。 2 结肠癌 结肠区“假肾样”低回声团块,为结肠癌的典型声像图 Doppler: 于肠道肿瘤内常可探及动、静脉血流,RI值多在0.70以上。 (六)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一般认为正常阑尾超声难以显示。 探查阑尾宜用高分辨力的超声诊断仪及高频探头。 声像图: 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呈指状或腊肠形的低回声,成人直径约1.0cm,儿童2-6mm,有时可见粘膜呈稍强回声,阑尾腔内可积液或积脓而呈无回声,合并粪石时可见强光团。 横断面: 阑尾呈双层环形,内环为粘膜层。 阑尾周围或肠间隙可见少量反应性积液。 当阑尾周围出现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包块时,常提示阑尾周围脓肿。 有时患者就诊时已形成脓肿,使阑尾无法区分,仅可探及炎性包块。 六、肾脏疾病的超声检查 (一) 正常肾脏声像图 纵切面: 肾呈椭圆或扁圆形,肾被膜呈光滑、清晰的强回声带,肾实质呈低回声,中央部分为肾窦强回声,包括肾集合系统,血管和脂肪等。 横切面: 于肾门水平呈马蹄形,肾血管为肾门的标志,肾门上,下部分肾脏横断面亦为椭圆形。 肾脏测量的正常值: 成人长径9-11cm,宽径5-6cm,厚径4-5cm。 儿童依年龄及身高的不同而有差异。 (二)多囊肾 声像图: 成人型: 双肾增大,外形不规整,呈分叶状,肾内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难以计数的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囊壁常不规整。 部分囊内可见钙化。 婴儿型: 少见,超声常难以显示其内的微小囊肿,部分图像类似于肾发育不全。 婴儿型出现症状愈早,预后愈差,多半在症状出现后3个月内死亡。 鉴别诊断 ①正常的肾窦分离,在大量饮水及膀胱过度充盈以及妊娠期,肾窦可有轻度分离,其宽度常<1.0cm ②多囊肾或多发性肾囊肿: 肾积水的液性暗区相互交通,而肾囊肿彼此不通连。 肾积水可找到漏斗状或鸟嘴样突起,藉以可与巨大肾囊肿区别。 部分多囊肾呈大囊状改变,但其囊性区不仅在肾窦区,肾实质区亦可 见多囊性改变。 (三) 肾积水 声像图 肾盂: 肾盏(集合系统)扩张,呈无回声区,如合并输尿管上段扩张,于肾脏长轴切面可呈烟斗型或花朵型无回声区。 以集合系统扩张的大小判断肾积水的程度: 轻度: 肾形态无改变,集合系统无回声区宽度>1.0cm 中度: 肾体积轻度增大,集合系统扩张明显,无回声最大宽度>2cm。 重度: 肾明显增大,集合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声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