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学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5944454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18.94KB
精品解析学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学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学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测试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学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测试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7题;共34分)
1.观察下图《宋金对峙形势图》,对图中政权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耶律阿保机建立金并定都中都
B.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的元昊
C.山西当时在金的统治范围之内
D.金与宋的分界线是淮水至大散关一带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内容“宋金对峙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辽政权,A项的陈述是错误的,BCD都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择A
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①北宋建立 ②澶渊之盟
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澶渊之盟史实的识记。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历史上称为北宋。
故①宋朝建立是960年。
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娟等钱物,称为“岁币”。
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澶渊之盟”故②澶渊之盟是1005年。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
故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是916年。
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
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
夏位于宋的西北,历史上称为西夏。
故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是1038年。
因此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③①②④,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3.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要人物。
与他们中的“靖”和“康”有直接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的建立
B.金灭北宋
C.澶渊之盟
D.南宋建立
【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要人物的名字“靖”和“康”来考查靖康之变——金灭北宋。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及大批珍宝器物,标志着北宋灭亡。
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
因此与《射雕英雄传》中的“靖”和“康”有直接联系的历史事件是金灭北宋。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靖康之变的相关知识点,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
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是宋钦宗的第一个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
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
4.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统一了( )
A.北方
B.全国
C.西南和西北地区
D.中原地区和南方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北宋的统治。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的者是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而没有统一全国。
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
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6.京剧《澶渊之盟》这一出历史故事剧,描写的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7.“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皇权的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辽太祖
D.元昊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
他建立北宋取代后周。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选A项。
考点:
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
点评:
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原来的五代十国范围,不是全国统一。
那时东北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蕃和大理等,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8.下列对澶洲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 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的内容是北宋向辽称臣,并给辽岁币,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看,澶渊之盟促进了双方较长时间的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另外,澶渊之盟也是北宋与辽势力均衡的产物,不能体现北宋统治的腐败,故答案是D。
9.南宋著名的名将岳飞在郾城大战中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贵族政权作战?
( )
A.辽
B.西夏
C.北宋
D.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岳飞抗金金朝灭亡北宋后,为了迅速消灭新生的南宋政权,多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
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来金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又取得了郾城大捷,收复了许多失地。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0.10世纪初,契丹改国号为( )
A.辽
B.北宋
C.南宋
D.西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辽的历史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在916年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与北宋并立。
10世纪初,契丹改国号为辽。
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1.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和《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
A.民族政权的并立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10世纪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11世纪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辽、北宋和西夏处于并立时期,所以答案是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2.岳飞《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A.匈奴统治者B.契丹统治者
C.党项族统治者D.女真统治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宋朝的相关历史。
以上两句诗是岳飞《满江红》中的诗句。
而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金政权是女真族政权。
匈奴主要生活在秦汉时期,契丹是在北宋时期的少数民族,党项同样是北宋时期的少数民族。
选择答案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3.12世纪时,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 )
A.契丹B.党项C.女真D.汉族
【答案】C
【解析】A项契丹建立辽;B项党项建立西夏;C项12世纪时,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符合题意;D项汉族建立北宋;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阿骨打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
记忆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得出答案。
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 )
A.南北朝
B.唐朝C.五代十国
D.南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南宋王朝的不思进取。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汴州是北宋的都城。
这首诗反映出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不图光复中原,只是贪图享乐,醉生梦死。
故选D。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5.有人认为今天不要多讲岳飞,否则会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关系。
这种观点( )
①忽视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不是科学的态度 ②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计历史旧账③把赞颂英雄人物与民族团结对立起来 ④正确看待了岳飞抗金,有利于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岳飞抗金的史实,对题干观点进行评价。
岳飞抗金是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不多讲岳飞怕伤害民族感情恰是缺乏从整个中华民族角度看问题的科学态度;岳飞是一位抗金英雄,我们应该颂扬,但这并不会破坏民族团结,题干观点将两者对立是错误的。
故选B。
16.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岳飞)和历史概念(民族英雄)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岳飞之所以赢得人民的尊敬,最主要是因为他的抗金活动,符合广大人民反抗女真贵族掠夺、屠杀的意愿,是正义的行动。
故应选D项。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金和南宋的对峙
17.如下图,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
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南宋时,辽政权早就被金政权所灭亡,排除含辽的政权ABD,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金首先灭辽,所以,辽只与北宋并存,南宋时期,辽已经不再存在。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
18.阅读材料: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
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
“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
简述该“文献”的主要内容。
(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
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
【答案】
(1)北宋;契丹族。
(2)澶渊之盟;规定: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即“岁币”
(3)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的同时,还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京剧《澶渊之盟》中的剧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答案】
(1)契丹族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宋真宗。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辽,定都上京。
故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
(2)根据材料可知,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送辽议和应客观公正的评价,从北宋方面来说,该条约有屈辱的一面,“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也有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根据所学可知,澶渊之战,宰相寇准力劝真宗亲征,士气大振,击退辽军。
故题中的“寡人”是宋真宗。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答案】
(1)契丹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辽政权的建立。
隋唐时,契丹逐步强大起来。
契丹人与汉人接触,逐步学会种庄稼、冶铁、建房屋,有了农耕生活。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也称辽),都城在上京。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内容。
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宋时,辽军大举攻宋,结果在澶州城被宋军打败。
辽宋议和,内容:
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辽归还宋遂城及涿、瀛、莫三州。
)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至雄州交割。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主要内容就是题文材料中的:
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本题考查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澶渊之盟中,北宋要给辽以岁币,但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百分之一,更结束了战争状态,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从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解析学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测试解析版 精品 解析 学年 部编版人教七 年级 下册 历史 第二 单元 第八 南宋 对峙 同步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