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表格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5943553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33.94KB
总复习表格导学案.docx
《总复习表格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表格导学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复习表格导学案
六、总复习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运算律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解决简单问题。
4、进一步掌握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
5、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顾、交流、应用、巩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发展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3、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4、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5、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回顾、交流、整理等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4、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
1、数与代数的知识及解决问题
2、几何形体的知识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融会贯通。
2、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并灵活的求途径。
3、发挥教材的内在智力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教学关键:
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时数:
课时安排: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数的认识
(一)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地熟练地读、写整数与小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一、复习数的意义
1、你学过哪些数?
说一说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指名说说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②联系课文的情境图,说明各种数的具体含义
(2)什么是整数?
①指名说一说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
②师生共同概括说明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1”是自然数的单位
(3)
()是正数()是负数
()是自然数()是整数
二、数的读写
1、数位顺序表(略)
(1)什么是数位?
数位与位数相同吗?
(2)什么是计数单位?
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做一做:
27046=2×()+7×()+4×()+6×()
2、读法和写法
(1)读数:
1060000000.00625.08
(2)写数:
九十万三千二十亿五千零十八
改写:
(1)把54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把24940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二、全课总结: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数的认识
(二)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3、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一、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
1、分娄的基本性质:
(1)指名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填一填:
3/8=3×4/8×()=15/()=15÷3/8÷()
2、小数的基本性质:
(1)指名说说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002.54.3000.6
(3)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
(4)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倍数与因数
1、什么是倍数?
什么是因数?
举例说明
着重说明:
最小
最大
个数
因数
1
本身
有限
倍数
本身
1
无限
2、2、3、5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举例说明什么是偶数?
奇数?
(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举例说明
(3)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举例说明
3、什么是质数?
什么是合数
4、公因数与公倍数
5、对于“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数的运算
(一)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理解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与计算能力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
运肜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图提问题
(1)一共折了多少颗星星?
36+28
(2)折的红星比蓝星多多少颗?
36-28
(3)买矿泉水用了多少钱?
0.9×40
(4)做蝴蝶结用了多少彩带?
24×1/3,做中国结用了多少彩带?
24×1/2
(5)做蝴蝶结用的彩带是中国结的几分之几?
1/3÷1/2
二、四则运算的方法
1、整数、小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4、整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
有什么不同之处?
5、说说整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6、说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a+0=()a×0=()0÷a=()a-0=()
a×1=()a÷a=()a-a=()a÷1=()
1÷a=()
注意:
当a作除数时不能为0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的1、2题
三、全课总结:
说说加、减、乘、除的运算含义及注意点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数的运算
(二)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
2、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一、运算定律
1、问: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2、根据表格,填一填
名称
举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3、算一算
(1)2.5×12.5×4×8(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4×2/7+4×5/7(乘法分配律)
(3)(21-7/8)×1/7(乘分分配律)
(4)5.03-2.14-1.86(减法的性质)
二、混合运算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算一算:
(710-18×14)÷2
3、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
4、算一算:
8/9×〔3/4-(7/16-1/4)〕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
做一做
(1)请两名同学让台板演,其余同练
(2)师生共同评价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3~7题
三、全课总结:
1、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你对简便运算有什么体会?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综合练习
教 学
目 的
1、通过综合复习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
2、能理解四则运算中的数学术语,到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选择鸽是的算法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练习:
(5/6-4/5)÷(5/7×42)1/5÷〔(2/3+1/5)×1/13〕
(1)学生独立完成并讲出算法,集体讲评
二、文字题的列式计算
1、用3/4去除3与2.25的差,所得的商再减去0.9,结果是多少?
(先让学生列综合算式,然后讲解)
(1)这里的“结果”是表示什么?
(2)什么数与什么数的差?
(3)那么商是多不和?
怎么算
(4)在老师的指导下列出综合算式
(3-2.25)÷3/4-0.9
2、练习:
(1)25.16除以3.7的商,减去1/5乘20的积,结果是多少?
25.16÷3.7-1/5×20
提问:
这里的“商”的积为什么可以不添上括号
(2)174.8减去74.7,所得的差除以0.91,得出的商再减去100.95,结果是多少?
(174.8-74.7)÷0.91-100.95
提问:
这里的“差”为什么要添上括号?
三、全课总结:
文字题列成综合算式要注意什么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解决问题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基础练习
一、算一算
1、20×1/4100×2/5450×7/10
12×(1+1/3)540×(1-1/9)
(1)利用计算卡片逐一出示算式
(2)指名口算,直接说出计算结果
(3)选择部分算式,说一说计算过程,方法
2、列式计算
(1)200的4/5是多少?
200×4/5
(2)200减去200的1/5后是多少?
(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8/5,乙是多少
(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3/5,乙是多少
(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3/5,乙数比甲数多多少?
过程要求:
(1)小黑板出示以上题目
(2)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
(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4)列式计算
二、知识梳理
1、指名说说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4)计算,验算
2、完成课本“做一做”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说说这是什么问题的题目?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式与方程
教 学
目 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算定律,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理解方程的含义,比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1、用字母表示数
(1)请学生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
(2)说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
(3)完成课本“做一做”
2、简易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
(2)什么叫做解方程?
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3)解方程:
1/2x-6.2=4.8
3、用方程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
学校组织运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行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2)结合例题说一说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x③列方程④解方程⑤检验
(3)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
(4)全班反馈,交流
(5)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①认真读题,弄清题意,说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为x③解方程④检验
⑤与同学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五
1、学生独立完成
2、班上交流,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什么是方程?
在解方程中你用到了哪些知识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常见的量
(一)
教 学
目 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常见的量与计量单位
1、我们学过哪些量?
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
(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①说一说什么是长度?
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体积
②1厘米有多少?
1分米有多少?
1米呢
③1平方厘米有多大?
1平方分米有多大?
1平方米呢?
④1立方厘米有多大?
1立方分米有多大?
1立方米呢?
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有什么联系?
⑥你还知道哪些长度,面积或体积单位?
千米平方千米公顷等
(2)质量单位
①常见的单位:
克、千克、吨
②进率: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③估一估:
1只梨大约有多少克?
1块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克?
(3)时间单位:
①常见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②进率:
1年=12个月1年=365天(润年366天)
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
(4)人民币单位:
人民币单位:
元、角、分
进率:
1元=10角1角=10分
二、单位换算
1、说说
(1)如何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发亮与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2)如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2、练一练(题略)
3、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常见的量
(二)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填空
1、常见的长度单位包括()()()()
2、常见的质量单位有()()(),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3、体积单位有()()()容积单位有()()
4、1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5、()m²=250dm²=()cm²
6、1世纪=()年,3年=()个月
7、1997年是()年,二月有()天全年有()天
8、7月下旬有()天。
10、2008年第一季度有()天
二、判断
1、北京至上海的铁路约1463米()
2、足球场的面积约为7500公顷()
3、2005年是闰年,二月有29天()
4、一头牛重1千克()
5、一瓶娃哈哈矿泉体积是500毫升()
三、选择
1、1棵杨树高5()
A、分米B、厘米C、米
2、小红家的冰箱容积是240()
A、立方米B、升C、毫升
四、综合应用
1、一列火车早上7:
00从长春出发,下午4:
30分到达大连,这列火车行驶了多少小时?
2、一桶油重1吨,把这些油倒在能装10千克的小桶里,需要多少个油桶?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比和比例
(一)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
2、进一步理解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够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1、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指名填表格
比
比例
意义
各部分名称
基本性质
2、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指名填表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分数
除法
3、比、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用处
(1)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
(化简比4:
2/50.12:
2)
(2)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
(解比例3/5:
x=1/3:
2)
4、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2)说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①1:
3000000表示:
②比例尺表示:
(3)求比例尺:
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4)求图上距离:
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在比例尺是1:
8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用多少厘米来表示?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2题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比和比例
(二)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1、正、反比例的意义
(1)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3)兴例说明
(4)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的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圆的周长和半径
2、用比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2)举例:
修一条公路,全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解:
设一共需要x天
1.5/3=12/x
1.5x=12×3
X=24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七的第3~5题
1、第3题:
采取提问的形式,由学生直接回答,判断结果,并说明理由。
2、第4题:
(1)的1:
8是什么意思?
(2)解决问题
三、全课总结:
在比和比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比和比例(三)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填空
1、比与除法相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2、两个数()又叫两个数的经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指()和()的比
4、一间教室长15米,宽8米,画在比例尺是1:
400的平面图上,长应画()厘米,宽应画()厘米。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为8,另一个内项是()。
6、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比例
7、把10:
7的前项增加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8、如果3a=4b,那么a:
b=():
()
9、如果x=1/3y,那么x和y成()比例
10、x:
5=9:
4,那么x=()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X)
1、全班人数一定,缺勤人数和出勤人数成正比例()
2、正方形面积一定,边长和边长成反比例()
3、小华做了10道题,做完的题和没做的题不成比例()
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三、化简比:
0.13:
3.92/7:
6/2875/25
四、求比值:
3.6:
0.122/7:
1/30.65:
3/5
五、解比例:
3/4:
x=5/6:
2/34.5:
x=0.6:
12
六、解决问题
1、学校校长室用方砖铺地,用8dm²的方砖铺需300块,如果改用10dm²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
2、500克蜂蜜里含有175克葡萄糖,照这样计算,2吨蜂蜜里含有多少吨葡萄糖?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数学思考
(一)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决解问题,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进一步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1、教学(例5)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1)学生根据题意,画图连线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点的个数与连线条数的关系
②小组交流
③汇报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4=10(条)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4+5=15(条)
④你有什么发现?
⑤根据规律,你知道8个点,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
2、教学(例6)学校为艺术节选送节目,要从3个合唱节……
(1)说一说你的思路
(2)小组合作,画示意图说明各种选择
(3)汇报,师生共同完成
第一步:
从3个合唱节目中选出2个,有3种选洗
第二步:
从2个舞蹈节目中选出1个,有2种选法
第三步:
把第一步的3种选法和第二步的2种选法进行分配
所以,选择的方案共有6种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4题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数学思考
(二)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2、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
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教学例6: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通过读题你能判断出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2、可以用什么方法把题意给整理,表示出来?
(1)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把题意表示出来
(2)如用“√”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的
(3)出示表格如下:
A
B
C
D
E
F
第一次
√
√
√
○
○
○
第二次
○
√
○
√
√
○
第三次
√
○
○
○
√
√
3、引导提问: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 表格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