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心得体会.docx
- 文档编号:593628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5.45KB
伤寒论心得体会.docx
《伤寒论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伤寒论心得体会
伤寒论心得体会
篇一:
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08级中西医临床XX013036谢海旋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
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
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
《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
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
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
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
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
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
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
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
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
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
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
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
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
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作为毕业班学生,已经经历过临床实习,有幸在实习期间能在一附院见到各老师在临床应用经典。
这让我也有些临床上的实践与体会。
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
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
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
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篇二: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一班李建威XX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
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
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
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
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
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
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
昔俞根初先生曰:
“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又曰:
“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阳明病与心阳明病。
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
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
《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
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
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
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
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
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
(2)阳明病与肠胃。
《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
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
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
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
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
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
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
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
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3)太阳病与肺。
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
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
如头项强痛,腰背痛。
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
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
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
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
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
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
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
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
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
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
”方后7加减: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
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
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通阳、薏仁祛湿、石膏清里热。
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
5.心得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
我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
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灵活运用伤寒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生,我一定要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张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提高自身的中医素养,同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寄语青年中医:
“21世纪是中医学的世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当铁杆中医,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让中医学走出国门,传扬世界,为整个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
”我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中国医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
伤寒论学习体会
《伤寒论》学习体会
1、《伤寒论》为中医重点学习之书
前哲徐灵胎曰:
医者之学部,全在明伤寒之理,故仲景之书有二,即伤寒、金匮要略是也。
然《伤寒论》乃治时病之法也,金匮要略乃治杂症之法也,而金匮之方,则又半从《伤寒论》中来,故《伤寒论》一书,乃学医者第一功夫也。
陈修园曰:
医门有仲景,犹儒门之有孔子也。
其著述伤寒、金匮,集汉代之前之大成,立三百九十七法,法法遵经,传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皆古,以六经铃百病,为不易之定法。
从此可见,《伤寒论》中之理法方药与运用规律,完全是祖先之经验总结。
故《伤寒论》一书,乃中医重点学习之书也。
2、伤寒论讨论什么?
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
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
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
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我对六经之认识
《内经》中到处都是四时阴阳“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等等中医一直强调法天地四时而动。
《内经》中有很多很多篇章都是在谈论四时的。
张仲景的六经就源于此。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
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谈之必要,大抵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
昔俞根初先生曰:
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故于临床之际。
首先确立六经证治分类法。
该病属于六经中之何经,是否二经同病,是否三经同病,虽无肯定之成续,而审证立方,亦有其一定之规矩。
孟子曰: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变必以规矩。
所以我自学习《伤寒论》后,认识到以六经来作为辩证论治之指标,亦犹如大匠诲人之必以规矩也,又认为舍乎此,则未有不缘木求鱼也,以下简要介绍几个六经病症与脏腑的关系。
(1)太阳病与肺
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
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
如头项强痛,腰背痛。
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
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
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
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
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
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
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
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2)阳明病与心
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
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
《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
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
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
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
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
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
(3)阳明病与肠胃
《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
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
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
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
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
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
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
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
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都是有机的联系着。
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用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
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
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
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
这段时间一直在校报里面工作,和当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这里和名老中医多学习、多运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特别是中医这一方面。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习理解,帮助记忆,而且可以不断应用,不断修正自己的辨证方法,“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方证相应”。
辩证运用经方的感受很深,方正相应,疗效快捷。
辩证出错的案例,重新思考,重新翻书学习,印象更加深刻。
篇四:
伤寒论学习心得
伤寒学习体会
在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后20,大三的我们开始学习经典。
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
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
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
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
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
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治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
以上四方面内容的简称。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
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
出现此脉证者,即可成为太阳病。
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
太阳经证因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不同,分为邪气中风两大类。
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
伤寒的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
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
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起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
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等。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剧烈,邪热极盛的阶段。
其证多属内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
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
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
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
另有微热约束脾的传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
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症,虚证。
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在半表半里的中间阶段。
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
其主证还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
少阳枢机不利还包括有若干兼证,如兼太阳之表,则出现发
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等;兼阳明之里,则可见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若兼气化不利,则可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为提纲。
除太阴本证外,尚有太阴兼表证,见脉浮,四肢疼烦等;有太阴腹痛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等;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少阴病是外感并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
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
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
寒化证见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脉沉微等;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
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精伤、邪热并归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症的最后阶段。
厥阴为病,肝失条达,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
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反应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
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气从阴化寒,则为厥阴寒证;从阳化热,则为厥阴热证。
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加盟手足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则为厥热胜负证。
若由于“阴阳其不想顺接”,表现为四肢厥冷者,则称之为厥逆证。
邪犯厥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失调,还可见呕吐、下利等证。
篇五: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学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即深有体会。
而今再次回顾经典,对临床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
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
《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学透,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
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
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
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
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
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
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
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
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
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
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
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
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
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结合临床的实践与体会。
总结起来,在临床应用经典,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
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
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篇六: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
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