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2.docx
- 文档编号:5919359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92.17KB
第3课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2.docx
《第3课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课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2
高一历史第3课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导学案
主备人:
邢晓伟校对人:
隋春燕卢敏2012年9月18日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标落实】
一自主学习
阅读P10页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和教材第16页皇权的不断加强。
完成下列问题
1.自主设计图示,概括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并说出统治者是如何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呢?
汉:
(汉武帝时阅读教材第1自然段小字)(东汉、魏晋有何变化)
隋唐:
(唐朝阅读教材第2段大字)
宋朝:
(阅读教材大字第三段)
元朝:
(阅读教材大字最后一段)
明:
(阅读教材第16页归纳明太祖、明成祖时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清:
(阅读第16页最后一段与17页第1段第2段)
2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及特点。
二知能提升
1.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2.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消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方案可行,上呈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交给下属三个部门。
(1)大臣甲乙丙分别在哪三个部门工作?
(2)丙将A、B、C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3.与秦朝的三公九卿比,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有()
①以三省取代了三公的职权②相权一分为三③中央具体职能部门有所减少④监察权与军权下放到部一级的职能部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
4.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5.某同学在读《元史》时对一位理财专家阿合马产生了兴趣,他了解到阿合马曾供职于中书省,中书省相当于唐代的()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户部
6、内阁制作为明朝集中央权力于皇帝的重要措施,正式确立是在()
A.明太祖时期B.明成祖时期C.明宣宗时期D.明宪宗时期
7.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君主专制也空前加强。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军机处设置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C.八股取士的实施D.严酷的文字狱
8.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基本正确的反映了皇权的发展趋势()
9.读图1至图4,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图1
图2
图3
图4
(1)根据图1.图2判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名称。
图2机构的调整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
(2分)
(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4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4分)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4所设机构的主要目的。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4分)
【知识体系构建】
【小结反思】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主义的强化
【课后作业】
1.(2010年高考福建卷)《朱子语类》云: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了重大变化B政府决策出现了民主化趋势
C三省互相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4.“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
”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A.汉高祖B.唐高祖C.宋高宗D.明太祖
5.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枢密院
6.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7.图1和图2是清朝军机处和军机处内景。
其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图1
图2
A.决定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8.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与相权协调
9.乾隆皇帝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珅,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下狱、抄家,还被列出犯了20条大罪,其中有“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
”该材料反映了()
A.和珅生活腐化B.清朝皇权的独尊及君权至上
C.和坤犯上作乱D.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
10历史学家钱穆说:
“皇帝的权总是逐步上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下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1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
12.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
(1)明清两朝皇帝是怎样处理国家政事的?
(6分)
(2)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
(4分)
(3)明清这种政事处理方式有哪些突出的危害?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部分
秦朝三公九卿制
汉朝中外朝制度
唐朝三省六部制
宋代二府三司制
元朝一省制明朝
知能提升
1B2、
(1))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A.礼部B.户部C.工部3D4C5B6B7A8B
9
(1)制度:
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
影响:
三省之间即互相牵制又互相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特征:
皇权高度集中。
(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变化:
丞相制度被废除,权分六部,皇帝直接控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改革措施:
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3)为了加强皇权。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课后作业】
1B2C3B4D5A6A7D8A9B10D11D
12
(1)明清皇帝都是亲自处理军国大事,内阁和军机处没有固定的职权,没有下属机构,只是起到顾问作用。
(6分)
(2)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充当皇帝的侍从顾问,协助皇帝草拟圣旨,并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不能参与决策。
(4)
(3)明清皇帝独断军国大政,形成绝对君主专制,国家安危和人民的祸福,完全寄托在皇帝一个人身上。
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多灾多难。
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
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
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
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
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
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
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
几个小孩用长长的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课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中国古代 中枢 权力 机构 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