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docx
- 文档编号:591883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61KB
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docx
《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
针对校情,学校注重教学改革,不断进行探索,形成了有效课堂基本模式。
关键词:
有效课堂;导学案;学习小组
我校现有教工185名,42个教学班,一线教师140名,教师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平衡,老龄化教师日益增多,他们占到一线教师的80%以上,这些人思想观念较保守,不易接受新生事物,独霸课堂情况相当严重,身体也处于亚健康状态。
年轻教师人数少,知识积累不足,怕吃苦,不敢应难而上,虽热情很高,但很难一以贯之。
县城中学只有我一所国办初中,城乡教育资源差别大,因此乡下的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二中上学,造成班容量大,每班都达到60人以上。
面对现状,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为此我校在吸收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围场天卉中学教改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校情,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二中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
一、准确定位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效率追求最大化,课堂效率追求最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把课堂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上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人人活跃,人人精彩。
二、构建有效课堂基本模式
有效课堂基本模式是“实施三种课型、落实七个环节、变换两种课堂、达到三个层级”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并进、当堂训练”的模式。
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一个“10+35”分钟的环状大课堂链,循环大课堂每节课的起点不是在课前,而是每一节课的后10分钟,就是揪住每节课后十分钟的“小尾巴”,把课下时间绕进来,一直延伸到第二天的新课,然后与新课35分钟完成对接。
三、精确把握三种课型的特点做到运用自如
1、自学互学展示课:
一般用于一个新知识点的起始课。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调动学生独立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成就感,保证课上的乐学高效。
所以教师对此课型的操作必须从优化学案入手,学案的设计不是书本的复制和习题的堆砌,要有层次性。
2、质疑拓展提升课:
这种课型一般用于一节知识内容,在自学互学展示课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之后的知识巩固与拓宽,它是学生加深理解、熟练运用、形成能力的过程。
通过此课型的运用,达到深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3、单元强化巩固课:
此课型是在完成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提高达到学习要求,强化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知识基础上达到不同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四、全面落实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七个环节
1、出示课题,目标、要求、时间预设。
2、分发学案、学生独立学习。
3、小组互查并讨论,生成学习成果。
4、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5、大组讨论,组间质疑,穿插巩固。
6、师生论坛,构建知识树,学生做好笔记。
7、当堂检测,落实目标。
五、规定课堂教学七环节有两种变式
1、小课堂:
每一节课,课堂都包括多次学,多次教,多次教的七环节闭合循环。
2、大课堂:
几课时分别进行学、教、练的七环节闭合循环。
六、明确有效课堂的三个层级(从低到高)
1、教师引领式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并进,当堂训练。
教师出示目标和自学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出示当堂训练题。
2、教师半扶半放式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并进,当堂训练。
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并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共同交流解决学习问题,一道出题进行训练检测。
3、学生自主式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并进,当堂训练。
学生们自己确定目标,自己提出学习方案,自我训练,自我反馈。
七、根据文科教学和理科教学的特点,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同策略和不同策略
1、相同点:
(1)精讲、精练、多练。
(2)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不同点:
(1)文科教学,独学(自主学习)、对学(小组合作学习)、群学(大组讨论)都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巩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吸收消化当堂学过的知识。
训练导学案上的试题或者以外的试题要有针对性,紧紧的把握重点和难点。
教学程序基本上在课堂完成。
(2)理科教学:
导学案前移,属于识记层的基础知识前移,课堂上完成理解层、运用层和拓展层的知识,在课堂上要靠老师的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完成。
训练题是靠老师的引导,独学、对学、群学来完成。
物理、化学、生物教学注重观察与实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素养。
八、牢牢把握有效课堂实施的三个要领
(一)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教与学的抓手,是路线图、方向盘、导航仪。
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有效课堂的实施。
1、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化原则
学生是使用导学案的主体,教师在设计编写导学案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2)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
(3)问题化原则
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应用等应以问题的形式明确地展示给学生。
(4)方法化原则
要根据学习内容,告诉学生怎样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层次化、递进性原则
①设计导学案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级,即识记层、理解层,应用层,拓展层。
②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学案的设计必须体现如下功能。
(1)导向功能。
能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基本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完成的也应明确障碍出在哪里,从而增强课上学习的针对性。
(2)明示功能。
课题、目标、重点、课型等内容要在学案上明晰的显示出来。
(3)启发激励功能。
学案的设计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并且用激励挑战性的语言贯穿,使学生逐步产生对下一个问题或环节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4)反思功能。
一是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学案,反思学习过程,获得二次收获。
二是学案设计反思栏目,学生书写学习体会,教师反思教学得失,写出改进措施。
3、导学案的构成
(1)学科、课题、第几课时、课型、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2)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3)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4)课后反思。
(5)拓展延伸和知识链接。
4、导学案编制的流程
导学案的编制,要全员参与,汇聚大家之智,集体讨论、集体修改、集体定稿。
导学案编制的流程可概括为:
学期整体备课、分配任务→主备教师编写初稿→备课组集体讨论、修改优化→审核定稿、印刷、使用→课后再完善保存。
(1)学期整体备课。
就是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共同研讨本学期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教师熟通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编排体例基础上,思考怎样化解重点,突破难点,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然后,备课组长分配任务。
(2)主备教师备课,完成初稿。
钻研课标,了解学情,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研写导学案草案;将导学案草稿提前三周交备课组长初审。
(3)备课组备课,优化学案。
组长初审导学案后复印,并把“导学案”草稿分发给全体组员,各组员通览,并写出修改建议;然后在使用前第二周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说课,既有自己的备课看法,又有集体的智慧。
(4)主任审核,定稿印刷。
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导学案修改后交学科主任审核,学科主任审核后交印刷室印刷。
此学案为公用导学案。
(5)班本备课形成个案。
教师拿到学案后进行的班本化备课写出教案。
此次备课是每位科任老师结合自身的情况及班级学情,对上课的思路、环节进行调整,写出大概的步骤,目的是解决的是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的问题。
(6)课后备课提升学案。
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则在导学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并妥善保存。
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案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导学案的实施要靠师生合作互动,其关键在于学生会用。
1、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 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根据教师要求和内容认真进行独学。
所有的同学必须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
碰到生疏的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组内合作学习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在课堂上向其他组或老师质疑,经过班级大组合作或教师讲解解决。
(2)课堂学习时要适当作些方法、规律性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使用。
学完一课后,在导学案的空白处要写上“学后记”。
随时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学完一个单元要装订起来,形成成复习资料。
2、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一般提前一天或课上腾出一定时间来发给学生,同时提出预习任务及要求,并进行预习指导。
上完一课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教学进行反思,及时记下成功之处和不完善之处,以便下次研讨时交流、修改导学案,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新课授完后,应对导学案进行批阅,记下典型错误,编制错题集,进行纠正。
(2)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主动探索。
阅读课本,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思考解答提出的问题,概括结论或中心思想,寻找规律,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3)用导学案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四精四必”(四精指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指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以“精”保证“必”,用必促使“精”。
(二)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让所有学生都能在互帮互学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学会合作,不断创新新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信心不断增强。
如何组建小组
班主任在与科任教师充分商讨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自主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或A、B、C、D四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内实行结对子,形成“师徒制”。
1、组建小组,通常可建六人组或四人组。
六人组,组员从A、B、C三层两两选出。
依照每组六人的原则。
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配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再从B层中两两选出,分配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并不与组内A层中优势学科冲突);最后从C层中两两选出,分配到不同的小组。
四人组,从A、B、C、D四层中一一选出(AB优势学科不冲突)直接组成,A和C组成师徒、B和D组成师徒。
2、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
常务组长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名、组规、组训,以及小组发展目标,还要负责检查各种目标的落实情况。
学习组长负责督促全组同学的学习。
小组的组建原则
1、均衡性。
各组应当有大体同等数量的A层生、B层生、C层生、D层生,各个学习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也应当尽量做到均衡分布。
2、尽量尊重学生的意愿。
不要把彼此排斥的学生编在同一小组,以免激起逆反心理,影响小组学习及开展活动。
C、D层生,应该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和欢迎态度的小组,力争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适时调整。
这种调整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调整,也包括组名、组规、组训以及小组发展目标的调整。
4、选择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应该具有以下基本条件:
首先他应当是本组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相对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愿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
5、教室布置要有利于小组学习。
在小组学习的情境下,邻居是帮扶对子,六人或四人组成一个紧密的讨论小组,有利于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1、预习。
将导学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红线,学案下发后,组内各成员要独立完成预习,对于预习中一些不懂得、模糊的知识点一一标示出来,然后组内讨论、帮扶。
六人组,组内A1A2、B1B2、C1C2三层对应进行一对一的讨论,解决该层次能力范围内能够处理的问题,然后把疑难问题向上一层级组员请教,普遍问题组内集体讨论解决;四人组,师傅教徒弟(A对D、B对C),实行包保责任牵手,普遍问题组内集体讨论解决;共同问题组内讨论后无法解决,由学习组长代表小组向其他组请教,然后对组内成员进行讲解。
对整个班级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则由学习组长反映给学科班长(科代表),学科班长汇总后与科任教师沟通,由科任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如小组组长培训、集中讲解等。
2、课堂展示。
六人组,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以B层学生为主,四人组,主要由C或D层学生展示,以C层学生为主。
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结束后,由科任教师分配任务给各个小组,接到展示任务的小组,积极做好准备,由学习组长指定组内一名组员进行展示,然后再由A层学生或师傅补充。
小组展示过程要求是:
全面、完整、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黑板展示要整洁规范。
3、点评。
展示后,点评工作主要由其它组A层学生负责完成。
点评的学生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评定,如学习内容表述是否清楚、完整、有条理性,声音是否洪亮,板书是否清晰、工整等。
从而完成点评工作并赋予分值。
学习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1、小组长培训
(1)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的实现课堂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班主任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要与学习组长、常务组长进行沟通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动态、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及各小组存在的问题。
与大家商讨解决的办法,帮助每一名学生进步,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
(3)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以及学习班长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在完成小组长培训工作后,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职能,激发他们积极性、主动性,以更好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2、小组凝聚力的培训
小组凝聚力是通过小组成员对学习能力的期望,不甘示弱的团队意识,家庭式的亲情关系,个人能力展示的欲望等诸方面中体现出来。
在小组巩固建设中,在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老师要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团队意识、展示欲望等几方面做好启发、引导,使小组学习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3、小组目标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经常这样“为难”学生,你们小组的集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实现?
你们小组成员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
通过这样的“为难”,督促学生形成强烈的目标意识。
在目标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要体现计划性,由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做好引导与督查,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督促学生实现目标,从而不断取得突破,养练目标意识,提升自身能力。
(三)互动式教学课堂的组织与评价
优化评价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其主要评价方法有:
1、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是有效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精准的有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能够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即时性评价可分为定量即时评价和定性即时评价。
定量即时评价可以采用百分制或级别方式,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如“你回答得太棒了,一百分。
”“你这节课表现真是太好了,可以评为优”等。
定性即时评价可以采用评语的形式,在评语中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如“你这节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准确,真是太好了。
”“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
”针对学生发言“不及格”时,教师提醒学生:
“假如你的语速放慢一点,声音洪亮一点,效果会更好!
”
即时性评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又鼓励学生永远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久而久之,课堂教学自然会“活”起来,“火”起来。
2、课上常态评价
教师按照课堂流程安排好小组合作学习工作后,对以下环节进行评价:
(1)独立或合作学习完成学案情况。
(2)展示的学生的板书、讲解。
(3)回答讲解的学生声音、语速、准确。
(4)聚焦能否迅速、安静、认真听讲。
(5)组内互学及师友帮扶情况。
(6)抢答、纠错、拓展
(7)组内展示的学生是否机会均等,还要加大中低层学生的赋分权重,以激励他们的课堂参与。
各科均用10分制对各组及组员评价,每节课各组得分及组员得分均控制在10分以内。
一节课结束后,由学科班长,结合课堂情况,给各个小组打分,各个组内的学习组长结合课堂表现给组员打分,并在班内指定位置公布成绩,各组的综合得分及组内成员得分情况一周汇总一次,在各班墙壁外面展示牌上集中排序公布。
3、课外常态评价
涉及自我管理的效度评价、参与有益活动主动程度评价、组织活动能力和效度评价、关心集体他人以及文明礼貌程度的评价、课堂外在社会上生活中学习能力的评价等。
4、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即月考评价。
这种评价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科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评价算法为及格率40%、优秀率30%、平均分为30%。
第二种是班主任对学习小组各学科进行综合评价,算账方法及格率40%、优秀率30%、平均分占为5%,两种评价结果,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并在班级醒目位置张贴公布,同时要设立优秀学习组和进步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九、教改中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
1、取得的成绩
(1)广大教师课改意识明显增强,目前没有人再持反对意见。
(2)导学案的编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七至九年级第一轮新授课的导学案已全部编制完成。
九年级复习课导学案也全部完成,现全部投入使用,基本上做到了学案教学。
(3)通过培训和自学,大多数教师都储备了一定的教改理论,有效课堂改革在所有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4)在教改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教改先锋,他们已走在了教改的前列。
(5)在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学的密度增大,民主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之过去和谐融洽许多。
2、积累的经验
(1)统一思想,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2)深入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改理论。
(3)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
(4)深入开展教研教科研活动。
(5)制定完备的课堂评价标准。
(6)加大教改工作在教学评价中所占的比重。
(7)学科主任、教研组长、教改之星发挥引领作用。
(8)每位教师结合教学改革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
十、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
(1)大多数教师不能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对教材知识结构进行整合。
(2)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第一轮编制的导学案实用性不强。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独学、对学、群学多流于形式。
(4)学习小组的建设巩固不到位,没有发挥其在教改中的作用。
(5)课堂展示还属于明星展示,忽视弱势群体,没有跳集体舞。
(6)课堂评价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没有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作用。
(7)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是最精彩、最宝贵的,但出现的频率很少,很多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8)教师统的过多,讲得太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相对较少。
(9)教师的教改知识还很匮乏,胆子小,步伐小,过于谨慎。
(10课题研究与教改联系不紧密,失去了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教改的目的。
2、改进措施
(1)增强教师对教学改革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消除畏难情绪,充分发挥教改先锋的示范作用。
让他们多上公开课,供大家学习,同时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经常深入课堂,多听课,多评课,多指导。
(2)进一步完善课堂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课堂评价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导向作用。
(3)要在“实”“学”上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六个方面的建设。
①继续抓好导学案的修订和使用,在使用前,对现行导学案要举行学案论坛。
②继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继续加强学习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使学习小组真正发挥其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突出其地位。
④继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把有效课堂真正成为“展示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汲取营养的乐土。
⑤继续完善有效课堂评价体系,使评价机制真正成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强大武器。
⑥加强对“十二五”课题的研究与管理,使课题研究真正成为推进教改的动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课堂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 课堂 模式 提高 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