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辅导专练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docx
- 文档编号:5913218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80.76K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辅导专练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辅导专练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辅导专练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辅导专练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
《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
(432000)湖北省孝感市楚环中学魏科民
一、考点热点指津
1《压强》这部分是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内容之一。
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占的比例都很大。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
对压力方向的理解、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探究、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其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一些现象和实例等。
2考点命题形式非常广泛。
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说理解释、实验探究及计算题。
对一般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大多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一些现象和实例则多以说理题的形式出现。
由于压强这部分知识综合性强,易与浮力、密度、机械功等知识联系起来,所以,与这些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题多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甚至有些地区把他作为压轴题。
3近年来,由于中考命题非常注重同学们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对本节知识内容的考查有以下几大热点:
⑴加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涉及这种形式考查的内容包括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气体压强大小与体积、温度、质量关系探究等。
⑵注重运用数学图像、图表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考查将会是今后中考试题中的一大亮点。
⑶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或规律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典型例题透视
例1:
(04年吉林)在图1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答案:
C。
透视:
本题主要考查对压力方向的理解。
因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受力面垂直,且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
A图虽方向与物体表面垂直,但力的作用点不在物体受力面上,所以A图不对;B图中力的方向与水平地面垂直,但不是与受力面垂直,所以B图也不对;对于D图,因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不存在物体之间的相互挤压,所以不是压力;只有C图才正确显示了压力。
例2:
(04年上海市)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面积为4×10-2m2,请根据图2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
⑴小王同学的重力;⑵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⑶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案:
⑴G=F1=P1S1=1.5×104Pa×4×10-2m2=600N。
⑵
⑶
透视:
本题着重考查同学们对压强公式
的灵活运用能力。
解此题的关键是要注意人站立、行走、躺着时其重力不变,但背着重物时,对地面的压力会增加;且行走时的受力面积是站立时的
。
例3:
(04年北京市)如图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_____N。
(g取10N/kg)
答案:
240N。
透视:
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压强公式P=ρgh和
的理解和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深度h的理解。
若需求容器顶部的压力,就得先求出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内部某处的深度应该是液面到该处的垂直距离,所以,容器顶部的深度为h=h1-h2。
则压力:
F=PS=ρghS=1.2×103kg/m310N/kg(0.8m-0.6m)0.1m2=240N。
例4:
两块平整的玻璃合拢后,很难被分开,是什么原因?
答案:
大气压。
透视:
玻璃由于很平整,合拢时就将玻璃之间的空气排出,而玻璃的外侧受大气压作用,因此要把玻璃分开,就需用很大的力克服大气压的作用才能将两块玻璃分开。
例5: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水银柱高度是742mm,而当时的大气压实际是750mm水银柱,其原因是()
A玻璃管太粗B玻璃管倾斜
C玻璃弯曲D玻璃内混进了少许空气
答案:
D。
透视:
因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的粗细、长短、弯曲、是否上提、是否倾斜等对实验结果均无影响。
所以,只能是玻璃管内混进了少许空气才能使水银柱的高度降低。
例6:
(05年月考题)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表二表三
实验
序号
压力
(N)
受力面积
(cm2)
实验
序号
压力
(N)
受力面积
(cm2)
实验
序号
压力
(N)
受力面积
(cm2)
1
6.0
10
4
3.0
10
7
3.0
20
2
9.0
15
5
4.5
15
8
4.5
30
3
12
20
6
6.0
20
9
6.0
40
⑴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⑵分析比较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⑶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②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显著;⑵1、6、9;⑶①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显著;②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显著。
透视: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压力产生效果的掌握程度外,着重考查同学们对数据表格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另外还考查同学们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运用,即在分析压力的大小影响作用效果时,必须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在分析受力面积的大小影响作用效果时,必须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例7:
图4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大小关系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
Cρ甲<ρ乙D无法判断
答案:
C。
透视:
此题除考查同学们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外,着重考查同学们用数学图像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图像中任作一条平行于h轴(压强P相同)的直线分别交甲与乙两点。
再过这两点作平行于P轴的直线交于h轴上两点,会发现h甲>h乙,并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变形式:
,可知ρ甲<ρ乙,所以正确选项为C。
三、常见失误分析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压强总是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气体压强总是随体积增大而减小
C打气筒是利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制成的
D利用打气筒打气时,人向上和向下拉压活塞都是增大气体压强
答案:
C。
分析:
同学们很易忽视结论成立的条件,可能不假思索地选B。
因只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
所以,选项A、B都不对。
用打气筒打气,人向上拉活塞时,密闭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会减小,所以,选项D也不对。
因而,正确的答案只能是C。
例2:
将质量相等的水、煤油、水银分别装入底面积相同的不同容器中,且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5所示,试比较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A.P水>P煤油>P水银B.P水银>P水>P煤油
C.P水>P水银>P煤油D.无法判断
答案:
C。
分析:
同学们考虑到,虽然水银的密度最大,但深度最小。
简单地用公式P=ρgh考虑,很可能得出无法判断的错误答案D。
如果换用一种思维方法考虑,即用压强的定义式考虑此问题,将发现很有效。
根据容器的形状,我们会发现,装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即F底>G水;装煤油的容器底部受的压力小于煤油的重力,即F底 再由三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和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压强的定义式 就可得到正确的答案: C。 (注: 解此题的关键是必须理解和掌握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与所装液体重量和容器形状的关系。 ) 例3: 如图6所示,外界为75cmHg的大气压,管内封闭的水银柱高是40cm,若在管顶开一个小孔,则() A管内水银会向上喷出B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C管内水银柱稍有下降D管内水银柱下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 答案: D。 分析: 同学们考虑到,由于大气压能支持76cm高的水银柱,所以管内水银对管顶有36cmHg的压强,若在管顶开一小孔,那么在36cmHg压强的作用下,水银就会向上喷出,于是就选A。 同学们在此忽视了在管顶上方仍有大气压的作用,且大气压向下的值为76cmHg,大于36cmHg的压强,所以,开一小孔后,水银不仅不会喷出,而且将会下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 例4: 用塑料管吸瓶子中的饮料,当饮料沿胶管上升时() A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小球外面的大气压 B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大于外面的大气压 C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等于外面的大气压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A 分析: 有些同学看题后,不认真思考题设情境,简单地认为人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同一地点人口内空气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于是就武断地认为选项C正确。 实际情况下,饮料要到人口里,则塑料管内液面的高一定高于瓶内液面的高,如果人口内空气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这样,人口内空气的压强与塑料管内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就大于外界大气压与瓶内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那么,饮料不仅不会流入到口里,管内液面反而会下降。 所以,只有口内空气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才能被吸入到口里。 四、竞赛专题解析 例1: 某小组同学研究圆柱体上(或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密度的关系。 实验时,该小组同学把一个高为0.1米的实心圆柱体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如图7所示,并不断改变它所处的深度。 他们利用仪器测得液面到圆柱体上表面的距离及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液体甲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 0.20 0.40 0.60 0.80 1.0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表二液体乙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 0.16 0.32 0.48 0.64 0.8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80 0.96 1.12 1.28 1.44 1.60 ⑴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 ⑵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或第四列、或第五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⑶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 答案: ⑴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⑵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圆柱体上(或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越大;⑶a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下、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是一个定值;b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下、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是不同的,且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力差越大。 解析: 此题除了考查同学们对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的掌握程度外,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再者就是考查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的掌握程度。 此题的更大意义还在于为今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起到了“铺路”的作用。 通过分析表格第一行和第二行数据发现,圆柱体上表面的深度每增加0.02m,表格1、2中压力则相应增加0.2N、0.16N,即压力与深度成正比。 第⑵、⑶问的分析过程如此类推。 例2: 如图8所示,将两端开口(上口较小)的玻璃管A的下端用薄轻质板抵住后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当缓慢地向A中注入150g水时,下端的薄板恰好下落,问在下列情况下,能使薄板下落的是() A.缓慢注入150g酒精 B.缓慢注入150g水银 C.轻轻放入150g砝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恰能使薄板下落 答案: A 解析: 对此道题,根据现有的知识会发现如下疑难问题: 150g的水、酒精、水银三种液体对薄板向下的压力均大于150克力。 现用“割补法”分析哪种液体对薄板向下的压力最大。 如图9所示,设A玻璃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液体。 假定液体内部存在一横截面EF,经过如图割补后使得阴影三角形部分的体积与上端空白三角形部分的体积相等。 (注: EF便不在中位线处)这样,就可想象为把“倾斜壁”的液柱变成“竖直壁”的液柱,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可根据压强的定义式 来讨论。 设液体的质量为m,EF处横截面积为S,则容器底部的压强 ,若在A玻璃容器内装等质量的水、酒精、水银,由于酒精的密度最小,则其体积最大,所以EF的位置最高,即S最小,所以对底部产生的压强最大,因而底部受到的压力也最大。 满足的关系式应为: F酒精>F水>F水银>150克力,故正确的答案应选A。 例3: 如图10所示,一只玻璃杯中盛有两种不相容的液体,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1<ρ2,这时液体对玻璃杯底面的压强为P甲。 再把两种液体搅拌混合均匀(设液体总体积不变)。 则玻璃杯底面受到的压强为P乙,则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为 A.P甲 P乙 C.P甲=P乙D.无法判定 答案: B。 解析: 对于此问题,若用P=ρgh考虑,很可能要用到圆台的体积公式,若掌握了演算技巧或某些特殊的分析方法,虽能避免用圆台的体积公式,但分析和演算过程同样相当复杂。 现用压强定义式 作定性分析: 根据容器的形状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F等于如图11中容器内两条虚线a、b部分间液体的重力,问题的关键是搅拌混合均匀后,两条虚线a、b间液体的总重力怎么变化? 从图11中观察分析后,可得如下关系式: ,根据此关系式,所以,搅拌后,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除了V1与V2、V3与V4、V5与V6发生混合外,必有V3和V5两部分液体同时与V2部分发生混合,才能混合均匀。 由于V3和V5两部分液体的密度较小,而V2部分液体的密度较大,所以,混合后,V1和V2两部分液体的总质量会减小,即两条虚线a、b间部分液体的总重力会减小,而玻璃杯底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此部分液体的总重力,则玻璃底面受到的压力也就会减小,显然,根据公式 考虑,玻璃杯底面受到的压强也减小,所以,选项B才是正确的答案。 五、综合能力演练 一、填空题: 1.重700N、底面积为7000cm2的圆柱体放置在1m2的水平桌面的中央,则圆柱体底面受到的压强是,桌面受到的压强是;如果将此圆柱体水平切去一半,则桌面受到的压强是;若将此圆柱体竖直切去一半,对桌面的压强是。 2.保温瓶中热水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拔出。 此现象表明: 体积一定时,气体的温度_______,气体的压强_________。 假定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瓶口截面积为10cm2,拔出瓶塞至少需要的力是20N,则瓶内气体压强是_____Pa。 3.如图1所示,茶壶的壶身与壶嘴一样高,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茶壶可以装满水,其中利用了_________的道理;如果壶身比壶嘴低,这种壶倒水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 _________。 壶盖上留有一个小孔,作用是使壶内与壶外的大气相通,在_________的作用下,水很容易倒出。 4.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将体积为1.0×10-3m3的实心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如图2所示,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 请根据此现象和所学力学知识,计算出两个与该木块有关的物理量(不要求写计算过程,取10N/kg)。 ⑴;⑵ 。 二、选择题 1.如图3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2.一个密封的墨水瓶内装有一定量的墨水,若把它倒置,则墨水对瓶口盖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力增大 B.压强增大 C.压强不变 D.压力不变 3.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时,可以确认管内进入了少量空气的现象是( ) A.管内水银面的高度略小于760mm B.使管内倾斜时,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 C.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会充满全管 D.将管在水银槽中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4.一个充满氢气的玩具气球,松手后升上高空中,在气球上升过程中将不会产生的现象( ) A.气球体积变小 B.球内氢气压强减小 C.球外空气压强减小 D.气球最终将破裂 三、表格分析与设计题 1.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 有一天,小明发现了父亲某次潜入水库在水面下各深度处的压强记录,如表1所示: 表1 深度(m) 3 5 9 12 15 20 压强(Pa) 1.31×105 1.50×105 1.89×105 2.21×105 2.49×105 3.01×105 小明很感兴趣,好学的他利用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很快算出水库中对应深度处的压强如表2所示。 (g=10N/kg) 表2 深度(m) 3 5 9 12 15 20 压强(Pa) 0.3×105 0.50×105 0.9×105 1.2×105 1.5×105 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⑴小明计算压强的公式是P=_________,小明还有一次压强计算未完成,请你帮他完成,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2中的空格处。 ⑵小明父亲的测量值与小明的计算值在每个相同的深度都有差异,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 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两组相同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使这两组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怎样放? 同学们想出了多种方案,请你至少写出三种: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与计算题 1.如图4,两个液缸底部相通,内部装有部分水。 大、小液缸的横截面积分别是50cm2和20cm2,在大液缸的水面上放有一个轻活塞。 应在活塞上放一个多重的砝码才能使活塞向下移动1cm? 2.小强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有什么关系呢? 针对这一问题,他提出了猜想: 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为了证实猜想,他把某一医用注射器的活塞推至筒身的中部,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前端小孔,这样就在注射器内密封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接着他做了如下工作: ⑴向筒内压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缩小,手的感觉: 受到很大的压力。 ⑵向外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增大,手的感觉: 手指肚被吸引进去一些。 根据这个现象你能得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吗? ⑴小强的结论是: 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________;气体的体积越大,压强__________。 ⑵能否举例解释一下气体压强是否还与温度、质量有关? ⑶小强探究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 请举例说明。 六、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1000Pa、1000Pa、500Pa、1000Pa。 2。 降低(或减小);减小;0.8×105Pa。 3。 连通器;茶壶倒水时,壶身(或壶盖、口)有水溢出;重力和大气压。 4。 此题答案不唯一: ⑴F浮=6N;⑵G木=6N;⑶m木=0.6kg;⑷ρ木=0.6×103kg/m3;⑸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为6N;⑹下表面所受的压强为600Pa。 二、1。 D;2。 B;3。 C;4。 A;三、1。 ⑴公式是P=ρgh;空格处填2×105;⑵差异约1.0×105Pa;原因是小明计算时未考虑大气压。 2。 提示: 考虑重叠有多种方案,答案不唯一。 四、1。 1.47N。 2。 ⑴大;小;⑵提示: 物体受热膨胀、自行车打气、人的呼吸等。 《流体压强与流速、浮力》专题复习 一、考点热点指津 1《浮力》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知识综合性强,应用性广,又是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占的比例都很大。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要求: ⑴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并能解释与之有关的一些现象。 ⑵对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深刻领会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及浮力的方向,并能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⑶掌握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 ⑷知道在不同的条件下求解浮力大小的方法(“称重法”、“原因法”、“平衡法”、“原理法”),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求法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2中考试题中考查《浮力》知识的命题形式非常广泛。 关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浮力大小的计算及沉浮条件的应用多见于填空题的形式;而关于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大小的比较、浮力大小的变化及有关浮力理解方面的易错问题则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有关浮力与压强、密度、简单机械及功相联系的综合问题则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近年来,由于中考试题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所以这类试题出现的频率有所减少,今后有关这类复杂的计算可能在竞赛题中出现。 有关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和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则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3由于受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导向,中考浮力命题的热点逐渐趋向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且命题的特点不再是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将需考查的知识渗透到一定的生活情境当中,使之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的乐趣。 所以,对本节知识内容的考查有以下几大热点: ⑴关于求解浮力大小的情境题。 ⑵关于讨论浮力大小变化的学科渗透题(主要涉及化学溶液密度的变化、物质反应造成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引起浮力大小的变化等)。 ⑶关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题,近年来,由于这类试题非常普遍,考查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而是要求同学们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出种种猜想(包括给定的和不定的因素),然后要求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数据进行验证等。 二、典型例题透视 例1: (05年月考题)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k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k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3,这时屋顶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可达_______N,方向_________,房屋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答案: 106N、竖直向上、106N。 透视: 龙卷风属一种自然现象。 龙卷风来临时空气流速加快,那里的压强会减小。 而当时门窗紧闭,则室内的压强不会减小,这样就使房顶受到的内外压强不等,因而产生一个压力差: △F=F上-F下=(P上-P下)S=(100kPa-90kPa)×100m3=106N,此压力差便是浮力的大小。 由于室内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室外向下的压力,所以,浮力即压力差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例2: (月考题)图1中弹簧测力计下面的物体浸没在硫酸溶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该物体不可能与任何酸、碱、盐发生反应。 如果在H2SO4溶液中滴入少量的Ba(OH)2溶液,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A大于10NB小于10NC等于10ND无法确定 答案: A。 透视: 这是一道浮力与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题。 要判断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则需判断物体的重量和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变化。 由题设条件可知,物体不可能与任何溶液发生反应,则说明该物体的质量不会变化,即重量不变。 又由于硫酸可与氢氧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课后 辅导 压强 浮力 专题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