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docx
- 文档编号:591079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58KB
120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docx
《120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0指挥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
120指挥系统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xxx市120指挥系统建设
2、项目性质:
新建
3、建设单位:
xxx市人民政府
4、项目负责人:
(人民政府市长)
项目建设地点:
xxx市xxx街
5、占地面积:
847.35M2
6、总投资:
738.5万元。
其中:
建筑工程费22万元,设备购置费56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65.3万元。
7、资金来源:
国家财政
8、建设期限:
2009(一年)
二、项目编制依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xxx市人民政府市长刘维东2006年3月27日在xxx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3、《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国务院《实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
6、《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和指挥系统建设标准》
7、《xxx市120指挥系统所需资金请示》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国务院<<实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及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规范建设120指挥系统,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正确掌握标准、发挥投资效益,发展卫生事业,体现技术经济政策更好地满足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市民日常急救医疗需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xxx市自1996年设市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组合及优越的地理区位,全力打造“神泉雪城”品牌。
以旅游兴盟为龙头,把旅游业做为xxx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口岸旺市”发展战略后,经济建设呈现出空前的良好发展态势。
自治区政府确认的“兴边富民”重点市、“革命老区”都加大了旅游业的建设力度,同时以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逐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景区功能,不断丰富旅游产品、项目、线路,稳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绿色、特色工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区域临时人口的增加,每年平均人数达到50多万人口,是城市人口的10倍,为了迅速提升xxx市旅游品牌,适应区域卫生规划,立足当前、考虑发展、适度超前,应对突发事件的发展需求,立足本市120指挥系统平台,逐步辐射到明水河、五岔沟、天池景区、口岸及周边百姓聚住区,实行全程急救信息化,指挥调度网络化、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和重大灾害事件的呼救、受理、调度、出车、病员动态检控、电子病历、突发应急医疗救援等工作进行数字采集分析、协调和及时控制保证“120”呼救受理及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全天畅通,缩短急救时间。
突发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件,建立这个系统将能够及时为参与指挥的领导和专家提供靠前的现场指挥服务,并按照救急就近就专科救治能力就患者和家属意愿的急救原则,实现集中受理统一调度,分区救治、就近派车为应急指挥搭建一个听的见的、查的到的指挥枢纽。
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生态旅游名城的同时,建设120指挥系统,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也是xxx市5.6万各族人民群众企盼已久的大事。
愿120公共卫生事业指挥系统早日实现。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目前xxx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04多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0多元。
全市每年接待旅游人数达52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占GDP比重近30%。
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就业人数占全市人口的25%。
同时旅游区作为全国文明示范点,成为自治区六星级文明城市、全区“十佳文明城市”等先进称号。
120指挥系统建设是适应经济发展状况的需求,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具体体现。
2、旅游业是当地支柱性产业,建设120指挥系统是发展所需
xxx市是一座年轻的旅游城市,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度富集的地区,气候构成的避暑特色,森林构成观光特色,温泉构成度假特色,冰雪构成运动特色,火山构成科考特色。
这些新兴的产业已经成为该区域发展经济的历史性必然选择,同时由于面临着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离大的客源市场较远,旅游成本高,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不利因素自然存在,因此在大环境下和大背景下进行认真的思考,必须实现120指挥系统高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确立120指挥中心工作模式,按照实际情况确立机构设置标准,增强公众呼救服务功能,建立突发实情预案处理服务平台都是不可缺少的。
3、以科学规划的指导,高起点建设120指挥系统
市辖区五岔沟、白狼、天池等五个镇,xxx街、新城、林海三个街道。
是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西出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此一游型占主导的观光游,逐步向以度假休闲、运动健身为主的个性游与大众游并存的局面发展转变,这样休闲度假城市及森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构筑了卫生创业规划的调整,因此就必须建立完善的120指挥系统的建设标准来适应迅速发展的需要,实现后发而先至。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该项目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依据现行120指挥中心应该具备呼救受理、指挥调度、信息处理、质量管理和基础保障5个应用平台功能,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负责受理全市的120电话,具有交互式语音应答(InteractiveVoiceResponseIVR)、电话自动分配(AutomaticCallDistributionACD)、呼救用户信息显示、现场地址自动地图定位、自动呼救用户快速响应、120生命卡信息查询、呼救信息电脑记录、县(市)呼救转移通话、呼救电话数字录音、骚扰电话拦截、灾害事故等级判定、市民应急咨询指导主要功能。
ACD的计算机语音板卡方式应符合美国的ECTF(企业计算机电话论坛)标准;交换机方式应符合欧洲的CSTA(ComputerSupportTelecommunicationApplication)标准。
1、指挥调度平台:
负责指挥调度全市急救资源,具有救护车自动定位(用GPS)、最佳调度车辆选择、指令发送到救护车、调度电话跟踪到人、工作状态实时回应、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决策指挥、社会联动协调、移动通话、大屏幕综合信息显示、市区中心调度、县(市)分中心调度、定点图像显示(路口、医院、急救站图像显示)、现场(移动)图像显示等功能。
2信息处理平台:
负责采集、汇集、分析、应用全市日常院前急救信息和紧急医疗救援信息,具有实时掌握抢救现场情况、人员车辆工作状态、医院急诊能力、医院床位接诊能力、医院应急能力、血液药品储备信息、抢救物资材料储备信息,互通社会联动信息、共享社会公共安全信息、提供急性中毒查询和急救咨询、基础数据维护、应用数据维护、地理信息维护、统计分析报告等功能。
3质量管理平台:
负责实现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科学管理,具有呼救事件管理、救护人员管理、救护车辆管理、应急资源管理、救治信息管理、急救质量管理、培训教学管理等功能。
4、基础保障平台:
负责为120指挥系统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和条件,应该具有不间断供电(UPS)、设备综合控制、消防安全设施、物理安全设施、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功能。
第三章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以及对社会安全保障日益关注并且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依据该市旅游资源为开发主体,大力拓展旅游资源的背景下,120指挥系统的建设方案也随之应运而生,成为开拓该市旅游市场其间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导致外来人口的急剧增长。
随着旅游市场和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旅游的类型由大众化、低消费、到此一游型占主导的观光游,逐步向以度假休闲、运动健身为主的个性游与大众游并存,休闲度假游占主导的局面转变。
全市每年接待旅游人数达52万人次,相当于城市人口的十倍。
这样突发事件应急事件随之增多,市场需求加大。
2、从目前情况看辖区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诸如应急处理时间过长,遇到突发事件反应速度较慢,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建立120指挥系统势在必行。
3、基础设施薄弱。
诸如明水河、五岔沟、白狼、天池景区、口岸景区、xxx市这些市级医院和镇级卫生院都存在着急救设备短缺,给应急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带来不便,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救济能力很有必要。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所有地概况
该项目建设所在地区系兴安盟xxx市,位属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西出口,处于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草原交汇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的第四条欧亚大陆桥的连接点。
该地区森林资源物产丰富,避暑环境、矿泉资源、火山遗迹、冰雪资源、河流湖泊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具备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二、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
该市所辖管的明水河、五岔沟、白狼、天池景区、口岸景区卫生公共设施状况基本良好,医院、卫生院都有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和专家,在120指挥系统建成后能够提供更快捷的服务。
三、政府支持
各级政府为了迅速提升xxx市旅游品牌,提高应对突发时间的急救能力,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为加快xxx市120指挥急救中心的建设给予了诸多的关注和支持。
第五章120指挥系统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120指挥系统应用平台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取决于功能和技术要求,包括通过系统集成了的呼救受理、指挥调度、信息处置、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等5个技术平台作为建设目标。
呼救受理平台:
应该配置120指挥中心(CallCenter)、数字录音系统、主叫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二、120指挥系统的配置
120指挥系统的配置包括数字中继线、数字交换机、调度席位及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支持。
1、120入中继线数量的配置,要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状态时形成的最高峰呼叫不出现占线情况。
2、120入中继路由的配置,要求120线路按电信级标准不出现中断情况。
3、指挥和办公数字中继线数量的配置,应该按交换机的数字用户和模拟用户总量的1/6-1/8配置。
4、数字交换机(privatebranchexchangePBX)的设置,应该保证7x24小时的连续运行。
(有条件时可以采用两台交换机作热备份运行,主交换机配置完整,备交换机按基本用户数量配置,备机可以采用计算机语音板卡。
)
5、数字交换机信令与功能的配置,应该采用数字中继(DTC),PRI信令或中国7号信令,具有数字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交互式语音应答(IVR)、电话自动分配(ACD)、网络电话(VOIP)、计算机电话集成(ComputerTelephonyIntegrationCTI)等必需功能,还具有远端报警、在线维护、统计、计费等管理功能。
6、调度席位的设置依据
⑴以市区常住与流动人口之和为准,适当考虑该市人口数量。
所属急救分中心也按人口规模同时设置(远端)调度席位。
按常住与流动人口合计数估算,120指挥中心调度席位数量的设置标准为:
不同级别城市120指挥中心调度席位数量的设置标准
城市级别县级市
席位设置1个/20万人口
⑵以预计三年后120电话平均日受理数量为准。
预计三年后120电话平均日受理数量={[当年120电话平均日受理数量×(1+K)]×(1+K)}×(1+K)
K=近三年中120电话受理数量的年最高递增系数(%)。
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峰值呼救电话量可以达到日常呼救电话量的10倍。
⑷调度席位工作量基准值可以参考国际通行的做法:
每个席位每24小时的处理接报警电话数量400次。
(国内的报警中心席位设置一般都参考这个数值。
)
按电话受理数量估算调度席位
120电话平均日受理数量≥500次
值班席位设置数量2个
实际席位设置数量4个
⑸为应对突发事件,实际设置的调度席位至少应该是日常值班席位的1倍。
(县级市值班席位数量可以与实际设置数量相同)。
调度席位实际设置数量应该参考以上因素。
调度专业培训席位可以含在实际设置席位数量之中。
⑹交换机的数字用户线数量按调度席位的1.5-2倍设置,模拟用户线数量按目前实装用户数量的1.5-2倍设置,便于应急扩容。
来话呼叫响应时间<0.5秒;单记录查询响应<2秒;未完成通话的放弃率=0。
⑺在本地或异地设置1-4条市话线,用于120电话应急受理。
三、数字录音系统的配置
双机热备份运行,接入端口数量要大于120指挥中心实装电话数量之和,具有实时录时录音、快速查询、与呼救事件的受理调度过程无缝集成,不中断、不丢失,至少可存储一年的电话录音,可以多种简便形式回放和复制。
四、主叫信息系统的配置
当电信公司不主动提供主叫用户信息时,需要设置主叫信息系统,采用“打一送一”的方式获取,由数据专线、服务器和路由器等组成。
五、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配置
由服务器、维护终端、采用国际坐标系的基础地理信息(城市1:
5000、农村1:
1万)、专业地理信息、地图应用软件等组成,与CTI、CAD无缝集成。
六、指挥调度平台应该配置
计算机辅助指挥(ComputerAssistsDispatchCAD)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移动智能系统(过去称GPS)、急救调度台(多屏幕调度操作平台)、综合信息显示系统(大屏幕)、应急决策系统、现场指挥系统、县(市)分中心系统和社会联动接口系统。
(1)计算机辅助指挥系统(CAD)配置主数据库服务器、备数据库服务器、GPS服务器、CTI服务器、调度终端、管理终端、维护终端、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应用软件与ACD、CTI、VOIP、数字录音系统、GIS、移动智能系统、急救调度台、综合信息显示系统无缝集成。
(2)无线通信系统配置公网无线通信链路、专网无线通信链路、移动话音通信模块、移动数据通信模块。
采用数/模通信模式,800MH集群通信或GPRS、CDMA、GSM等通信制式。
终端安装在120指挥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站、所有的救护车和部分手持机。
(3)有线通信系统提供市话用户线、交换设备、数字用户和模拟用户话机。
(4)移动智能系统(过去称GPS)配置车载设备(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智能服务器、系统软件、通信软件和应用软件。
(5)急救调度台(多屏幕调度操作平台)配置计算机辅助指挥系统的调度终端,包括受理调度平台、GIS操作平台、综合信息平台、语音通信平台,有线通信系统的数字电话和模拟电话、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话和对讲机。
(6)综合显示系统配置大屏幕投影设备、LED显示设备、远程固定点数字视频监控接设备(如交通路口视频图像)、远程移动数字视频监控接设备(如抢救现场视频图像),与计算机辅助指挥系统和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集成。
(7)应急决策子系统配置电话会议系统、综合显示系统、决策指挥终端、设备控制终端和网络接口。
(8)现场指挥系统配置通信指挥车、远程指挥终端、视频采集传送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移动办公设备等。
(9)县(市)分中心系统配置急救调度台(包括受理调度平台、地理信息平台和综合信息平台),分中心管理终端、数据专线、路由器、网络终端、数字录音、IP电话、模拟电话、无线电台、不间断电源(UPS)、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包含城市分中心系统的管理软件)。
(10)社会联动接口系统配置路由器、数据专线、中间件和通信协议,
七、信息处置平台配置
以政府专网、电信虚拟专网(VPN)和数字专线(DDN)支持的通信网络、网络交换机、防火墙、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社会联动网络服务器、医疗救治信息网络终端、监测预警终端、数据维护终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采用TCP/IP协议,标准数据格式。
八、质量管理平台配置
管理服务器、领导和主管部门管理终端、维护终端、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管理数据库。
①城市分中心系统应该配置分中心管理终端(包括院前急救信息平台、地理信息平台和综合信息平台)、数据专线、路由器、网络终端、模拟电话、无线电台、不间断电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②城市急救站系统配置具备院前急救信息平台的急救站管理终端、数据专线、路由器、网络终端、模拟电话、无线电台、不间断电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第六章安全保障、消防
一、安全供电
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的规定执行,要求供电电源质量A级,并使用双变换在线式UPS(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有足够的冗余,智能间隙式充电管理和实时监测,电池自诊断测试。
二、安全接地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并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和《建筑防雷设计规范》(BG50057-94)要求。
三、消防安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要求,为120指挥中心配备必要的自动化消防设施。
,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的规定。
四、系统监控
系统监控包括对主机、数据库、网络监测和控制的系统级监控;对用户和整个应用系统监控管理的应用级监控。
第七章120指挥系统建安工程标准
一、建设安装标准
1、独立型
120指挥中心都应该由120调度大厅(室)、应急指挥室、辅助工作室、设备及电力机房、软件维护室、硬件维修室、设备库房、调度培训室、管理办公室和生活用房等必备设施构成。
2、120指挥中心的配套设施
如采暖(供热)、洗衣,甚至餐饮等设施和服务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城镇已有设施。
3、120指挥中心各项设施的使用面积指标。
建设规模县级市
面积指标(m2/席位)15
参加紧密型社会紧急救助联动的急救中心不再单独设置120坐席,但是至少要设置2个包含了信息处置平台、质量管理平台和相应的安全保障平台的管理终端。
120指挥中心应急指挥室使用面积指标
领导席位数量(个)≥8
面积指标(m2/席位)5
辅助工作室使用面积指标为30M2/席位。
设备及电力机房使用面积指标20M2/席位。
软件维护室使用面积指标为15M2/席位。
设备维修室使用面积指标为15M2/席位。
设备库房使用面积指标为10M2/席位。
管理办公室使用面积指标为10M2/席位。
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为5M2/席位。
4、120指挥中心各类用房使用面积估算(平方米)
120指挥大厅呼救受理调度场所30
应急指挥室领导决策指挥场所40
辅助工作室预案预警管理及辅助指挥30
设备电力机房通信与指挥设备设置点20
软件维护室应用软件与数据库维护15–
硬件维修室电脑与通信设备维修15–
设备库房备品备件保存场所10–
管理办公室管理人员工作场所20
生活用房更衣、就餐、健身、休息10
合计190
5、单独建筑120指挥中心,选址应满足120指挥中心功能的要求,院址应选择在有足够停车位、车辆进出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规整的位置,可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
6、120指挥中心总体建设规划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必须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
(2)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3)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各部门的建筑布局合理,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要求。
(4)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使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绿化达到最佳程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7、新建120指挥中心,应设置公共停车场。
并应在台均用地面积指标以外,按小型汽车用地25m2/辆和自行车用地1.2m2/辆,另行增加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
停车的数量应按当地有关规定确定。
120指挥中心的建筑密度宜为25%~30%,绿地率不应低于35%;改建、扩建120指挥中心的建筑密度不宜超过35%,绿地率不应低于35%。
8、120指挥中心的建设,应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建筑标准应区别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合理确定。
以多层建筑为主,采用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应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外窗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能良好的产品。
9、120指挥中心的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10、120指挥中心应配置闭路电视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1、照明标准:
指挥大厅符合工作台面照度要求,其他符合机房照度要求。
12、120指挥中心各工作环境应该符合国家制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自然环境清洁,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13、建安工程必须考虑120指挥中心的综合布线和楼宇智能化应用的整体设计。
要符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和《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机房的楼板荷载可按5.0~7.5kNm2设计,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计技术竖井。
14、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120指挥中心建筑的投资估算,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编制。
在评估或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各设施的平均建设工程造价,可参照建设地区相同建筑等级标准和结构形式造价的1.5~2.5倍确定。
120调度大厅和应急指挥室的建安工程造价可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
第八章组织机构设立
一、120指挥中心人员编制标准
1、120指挥中心人员编制:
按值班席位的5倍配置,即能满足日常需要,使调度人员保持充沛的精力;又能适应应急需要,迅速扩充值班席位。
2、120指挥中心其他人员编制的配置
(1)应急中心的工作人员编制由上级政府机构设置。
(2)通信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按实际调度席位的1/2配置,但至少应有1人。
(3)信息中心的软件技术人员编制按实际调度席位的1/3配置,但至少应有1人。
(4)行管中心的行政管理人员编制按实际调度席位的1/5配置,但至少应有1人。
3、调度人员的值班制度:
一般按照五班三运转方式编排,即白班、中班、小夜班、大夜班、休息。
每在岗工作1小时,应该离岗休息10分钟。
4、调度人员标准:
(1)大专或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历。
(2)接受120指挥中心调度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执业证书。
(4)具有实用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会话能力、普通话达标。
(5)热爱急救事业,身体健康,思路敏捷,能承受长期倒班工作。
5、工程和软件技术人员标准:
(1)大专或本科计算机通信专业学历。
(2)具有初中级技术职称。
(3)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4)热爱急救事业,身体健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6、管理人员标准:
(1)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历。
(2)中高级急救医学专业技术职称。
(3)掌握实用计算机通信技术。
(4)热爱急救事业,有管理经历,处事果断,有应变能力。
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1、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项目进度计划估算。
2、依据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所规定的原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0 指挥系统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