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总结.docx
- 文档编号:590882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2MB
中学生心理辅导总结.docx
《中学生心理辅导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辅导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心理辅导总结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考试
辅导题目:
心理渗透课《相信未来》
姓 名:
俞钢阳黄宁妍胡英枝
学 号:
080402290801021208010210
班级:
人文学院中本082班
上交日期:
2011年05月31日
成绩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上课稿)
一、教学理念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高考的压力还不那么明显,甚至有部分学生还停留在初中时的心理状态。
且学生此时仍处在生理上的快速发育期和心理上的青春叛逆期,种种成长的烦恼都会围绕在他们的生活周围。
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会出现学习和生活目的上的不明确性,进而导致他们对未来产生迷茫感。
我们本次教学即采取渗透课的形式,在复习高一语文《相信未来》这一课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渗透,培养学生顽强自信的人生态度和积极乐观的青春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在语言学习上,了解本首诗歌在语言上对称与变化相结合的形式,掌握诗歌在内容上丰富的意象和在节奏上和谐的韵律,体会《相信未来》与相关诗歌的语言之美、内容之美和节奏之美。
2、在精神内涵上,通过《相信未来》这一首诗歌的复习与相关诗歌的拓展,培养顽强自信的人生态度与积极乐观的青春精神,体会情感之美。
三、教学准备
1、PPT课件及相关音频、视频文件
2、《相信未来》原文纸质稿50份
3、充足的小纸条、两个漂流瓶
4、事先了解班级人数及座位安排便于分组
四、教学对象:
金华二中高一直升班学生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验诗歌的语言之美、内容之美、节奏之美和情感之美。
2、教学难点:
将诗歌的四美相融合,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渗透进学生心理上、情感上的体悟。
六、教学方法:
诵读涵泳法、入情体验法、平等交流法、合作讨论法等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有一首诗写于1968年,江青在读过这首诗后说:
“这是一首灰色的诗”。
但就是这一首“灰色的诗”却在人们中间以手抄本的形式传抄了几十年,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相信未来》。
2、复习赏析
(一)初读诗歌——体验语言之美
请学生默读课前已发放的诗歌原文两分钟。
提问学生这首诗歌在语言形式上有着怎样独特的美感?
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发言。
我与学生相互交换意见:
这首诗歌在语言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对称与变化相结合,比如1-3节中有大量对称与整齐的句子,而第4节开始则又富于灵活变化。
(二)二读诗歌——体验内容之美
(1)我会请一位学生朗读1、2节诗歌并找出代表“现实”的意象。
在与学生讨论后由我进行归纳,发现有蜘蛛网、灰烬、余烟、枯藤、深秋的露水、别人的情怀等代表“现实”的意象。
从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实是艰难困苦的,生命也是易于枯竭暗淡的。
作者对于现实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会再请学生从1、2两节中找出表明作者态度的相关内容。
在与学生讨论后由我进行归纳,发现有“固执、铺平、美丽的雪花”等相关内容,表明虽然现实艰难,但诗人仍有相信未来的信念。
(2)请学生朗读4-6节
我会再请一位学生朗读4-6节,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相信未来?
因为未来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在面对表层的创伤时,仍能坚定地相信光明的未来,继续前进;历史也将是公允的,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这表明了作者的坚定的信心。
(三)三读诗歌——体验节奏之美
请学生跟着PPT上所播放的配乐视频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之后由我点拨。
(四)四读诗歌——体验情感之美
学完这首诗,我会问学生,你们认为这是一首灰色的诗吗?
它是凭借什么得以在人们中间以手抄本的形式传抄了几十年?
从这首诗歌所反映出的顽强自信的人生态度和积极乐观的青春精神可以看出,这不是一首灰色的诗。
根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知道,这首诗写于混乱的文革时期,那时的人们精神紧张、内心压抑,而这一首诗歌恰好说出了他们心中“相信未来”、盼望未来的渴望,表明了他们内心积极乐观的青春精神,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所以得以在人们中间以手抄本的形式传抄了几十年。
3、历史回顾
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深入了解何为积极乐观的青春精神。
①播放时长一分半钟的有关文革开端的视频,初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并引出作者食指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当时的遭遇。
②播放几张文革图片特别是有关知识分子遭遇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食指这样的知识分子在文革时期遭遇的了解。
③播放时长一分钟的钱钟书、杨绛这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笑对文革闹剧的视频,说明知识分子中也不乏积极乐观之人。
④引出《相信未来》这一首诗歌,说明食指对于未来的态度也是积极乐观的,也进一步说明《相信未来》不是一首灰色的诗。
4、知识迁移
PPT上呈现与文革关系密切的顾城、海子、北岛这三位诗人的相关诗句。
让学生自己判断诗歌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心态是否乐观,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诗歌赏析能力、进一步领悟积极乐观的青春精神的教学目的。
1顾城:
1979年——《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68年——《杨树》,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1969年——《我的幻想》,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②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自杀者之歌》——伏在下午的水中,窗帘一掀一掀。
一两根树枝伸过来,肉体,水面的宝石,是对半分裂的瓶子,瓶里的水不能分裂。
伏在一具斧子上,像伏在一具琴上。
还有绳索,盘在床底下。
林间的太阳砍断你,像砍断南风。
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
像一只鸽子,倒在猩红的篮子上。
③北岛: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
5、活动拓展
让积极的情感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用“我相信未来我可以……”为开头在小纸条上写下一句激励自己的话,选择班上至少一位同学,相互分享小纸条上的内容,在看过的、别人的纸条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以此来鼓励彼此达成这一目标,让对方成为自己的“未来见证人”。
最后将所有小纸条装在漂流瓶里封好,由班长保存,20年之后开同学们,每人领取属于自己的小纸条。
总结
一、前期准备
1、我们的分工
我们小组的分工主要是俞钢阳同学主要负责说课、上课与总结这三项语言表达的工作,胡英枝同学与黄宁妍同学主要负责教案撰写与PPT制作等工作。
具体操作中我们群策群力,一起商量讨论,有分工更有合作。
我们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了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联系学校的工作由胡英枝同学负责。
由于胡英枝同学是金华二中05届直升班的学生,寒假又在二中参加了见习,所以我们这次的学校联系工作展开得十分顺利,定于五月十一日下午最后一节课在金华高一(20)班来进行我们这次的心理渗透课。
2、我们为什么选择上《相信未来》这一课?
由于已经联系好金华二中直升班进行实践,从实际可操作性方面考量,我们最终选择了《相信未来》这一篇课文。
因为这是一首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就上过的诗歌,对该文进行复习拓展不仅不会影响直升班的正常教学进度,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相信未来”这一主题也更容易进行心理渗透,能够找到大量相关背景资料和诗歌材料,更能从一个较为宽阔的视野抓住诗歌赏析、语言能力培养这一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进行操作。
3、课堂讨论带给我们的帮助
在写好教案制作和PPT之后我们小组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讨论交流,讨论的核心在于时间的把握上。
按照原先设定的环节,对于《相信未来》这一诗歌的赏析特别是阅读部分所占时间比例较大,尽管我们小组已经意识到这是一堂以复习拓展为主要内容、以心理渗透为主要目的的渗透课,但是在时间把握上仍存在一定的考虑不周。
所幸的是在老师和同学的指正下,我们进一步重视了时间的安排,不再如上新课般进行“四读”的工作,而是采取了尽量节省时间的默读和重点段落朗读的形式,但在内容上仍然抓住了“四美”的学习重点,同时增加了历史回顾即介绍文革背景知识版块与知识迁移即赏析课外相关诗歌版块的时间安排,特别是对于其他相关诗歌的赏析几乎占到了整堂课的一半时间,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言的形式,在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能充分渗透心理内容,使学生主动发掘培养积极乐观的青春精神。
二、教学过程
1、教学实践中我们所遭遇的困难
虽然进行过课堂讨论,但是由于金华二中五月初进行期中考试,所以我们没能进行事先实地熟悉班级情况的工作,导致在具体上课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高一(20)班的电脑显示屏是无法正常工作的,给我们操作PPT带来了一定难度,需要侧着身子直接看着投影屏幕进行操作。
而且在播放我们预先准备的三段视频资料时,我们发现教室电脑没有安装视频播放器,导致文革背景介绍、钱钟书夫妇笑对文革介绍、《相信未来》朗诵配乐这三段视频资料无法正常播放,所幸的是我们小组成员事先对教学设计内容较为熟悉,临场口述了视频内容,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虽然这两件小事并没能影响我们整个课堂,但是也提醒我们在今后上课时提前实地熟悉教室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时由于班主任临时出差,没有向学生提前打好招呼,所以学生不知道原来的综合课改成了由我们来上的一堂心理课。
个别后排学生不是很配合,在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而是在顾自己看书,最后的写纸条环节也没能积极参与。
不过大多数学生还是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虽然我们之前一直担心将学生本可以自由安排的综合课改成我们相对不那么活泼的渗透课会不会招致学生的反感,认为我们占用了他们的自由时间,使得课堂气氛尴尬。
但是整堂课上下来发现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对于我们的课堂内容较为认可,认为我们这一堂课的形式比较轻松,师生之间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为主来进行学习,特别是历史回顾与知识迁移这两个版块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讨论热情。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今后的正式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在于完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结果,也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获取知识的过程。
2、我们这堂课的成功之处
之前一直担心的课堂时间安排问题由于已经经过和老师同学的讨论,我们也对课堂时间有了更加准确的划分,通过组员之间三遍模拟课堂才真正走进教室进行教学,所以最后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刚好在40分钟内完成了我们的教学任务,分别是《相信未来》“四美”的复习赏析10分钟、历史回顾5分钟、知识迁移20分钟、活动拓展5分钟。
从头至尾都以语言学习为主轴,以对诗歌的复习、赏析、迁移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相信未来”的积极乐观的青春精神为主要学习目的,将学习目的始终紧密贯穿于学习内容之中,进行自然地渗透,让学生始终既能抓住语文学习的本质又能有健康心理的渗透把握。
这既是我们小组对于心理渗透课的理解,也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本次课的成功之处。
三、关于心理渗透课的一些感想
1、心理辅导课在我们心里的变化过程
一开始我们小组三位成员选择中学生心理辅导这一门课其实只是因为听同班同学介绍说这一门课上课形式比较灵活,师生之间交流较多,可以从课堂讨论以及教学实践中积累更多实习前的经验和技能。
但是我们对于中学生心理辅导这一概念其实还是相对较为模糊的,我们并不是很清楚要对中学生进行怎样的心理辅导、如何进行辅导。
因为在我们上中学时是没有定期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的,仅有的几次相关班会活动到了最后可能也多是以挂羊头卖狗肉的自习课或者活动课的形式结束。
去年寒假,人文学院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前的预演——教育见习。
我们小组中的三位成员也到各自所在地方的某所中学参加了听课上课、见习班主任等相关工作。
在见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与我们的中学时代不同,现在的中学在课表上都增加了一门心理辅导课,会有语文、政治或者其他学科的老师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个别中学比如金华二中还会有专门的心理老师来进行辅导。
但是由于见习时间较短,我们很遗憾地没能完整地听一堂中学生心理辅导课,但是由此也埋下了我们心里对于心理辅导课的好奇,使得我们更加期待与重视即将到来的中学生心理辅导课了。
在上了几次隋光远老师的中学生心理辅导课之后,除了验证了之前班上同学的推荐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明晰了心理辅导的概念与重要性。
我们逐渐明白了中学生心理辅导课需要辅导些什么内容、需要怎样进行辅导,与此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
我们小组本来是打算上一堂名为“做考场的主人”的心理辅导课的,但是在听了隋光远老师对于渗透课的讲解之后我们小组的三位成员不约而同地对心理渗透课这一心理辅导形式产生了较大兴趣,在小组成员课后与隋光远老师进行交流之后,我们最终决定挑战自己,从老本行出发,以语文课的形式来上一堂心理渗透课。
2、我们对于心理渗透课的一点思考与理解
总结此次上课过程其实最令人有所感悟还是前面提到过的对于中学生心理辅导本身的思考。
从我们这些准教师自身也对其概念模糊到发现它在学校里日益受到重视再到我们自己经过学习亲身参与了一次心理渗透课的设计与操作,我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技能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开阔了我们的教学视野,发现了另外一个新的教学领域。
特别是对于我们语文老师而言,语文课是最容易进行心理渗透的,但是也如有些老师所说,语文课一不小心就会被上成思想课、说教课,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语言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与文章情感、心理方面的渗透,那我们的语文课同样是不成功的。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平衡语言能力与情感心理两者关系的。
而这其实恰恰也是一堂成功的心理渗透课对我们的要求,如何把握那个度便是我们今后要不断把握学习的。
同时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要上一堂成功的渗透课是多么不容易,渗透之义即在于一点点地进行自然而不间断地渗入,应该是有一条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始终贯穿的主线的,而不能是课堂技能传授与心理辅导内容相脱节,从而造成两者不能联系紧密地彼此融合。
3、心理渗透课的作用
上完这一堂课,我们也开始更加重视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教学特别是心理渗透课这一教学模式了。
在今后正式走上教师岗位之后,其实专门的心理辅导课时间仍是相对较少的,而心理渗透课则恰好能够弥补这一时间上的不足。
通过一次次精心设计的以语文课形式出现的心理渗透课,相信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能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产生重要意义。
以上便是我们小组对于本次实践的一些总结与收获,由于刚开始接触心理渗透课,所以有些观点或许存在不妥当之处,还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谢谢!
活动剪影
1、发放诗歌原文
2、复习《相信未来》
3、介绍文革背景
4、赏析相关诗歌
5、写下希望
6、收集希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心理 辅导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