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教案资料.docx
- 文档编号:5906366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862.54KB
设计概论教案资料.docx
《设计概论教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概论教案资料.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概论教案资料
宿州学院
课
程
教
案
课程编码:
____________ZJ065405_____________
总学时/周学时:
54/3
开课时间:
2012年2月7日第1周至第18周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
2011级艺术设计
使用教材:
《设计概论》周悦陈永勤等编著:
上海人民美
术出版社,2006.12月第1版
教研室:
环境艺术设计
授课教师:
(2)课程进度计划表
章次
内容
讲授
实践
一
走近设计
6
二
认知设计
6
三
设计师与设计
3
四
设计思维概论
6
五
设计美学与设计心理学概论
6
六
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6
七
数字新媒体设计概论
6
八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6
九
工业设计概论
6
十
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观念
3
总学时
54
54
第一章走近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设计的内涵、起源和发展,熟悉设计的特征、领域和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作品谈设计与设计改变生活
教学方法:
分别从物的分类认识和理解生活中和设计相关的案例,通过设计大师的设计
作品来论述设计改变生活,采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教学讲授方法,使用多
媒体教学的方式,观摩优秀设计作品。
第一节造物的原始动力
世界上的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生成的,在我们人类社会还没有产生前就已经存在,特种万千,进化,并产生了人类;一类是人类出现后为了自己的生存,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为能使自已处于领先的地位,创造出来的许多物,从石器工具到陶器、房屋等等。
人类在最初阶段去创造的那些物,譬如说石器工具、装饰物、陶器,是在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缺乏工具和技术的情况下进行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创造动机使他们产生如此强的动力?
心理学家们认为在造物的背后,应该毫无疑问地有着更为强大的动力,那就是人类对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思考。
远古人类一旦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对于灵魂就会充满丰富的想象,这些物是一种象征。
如果生前伴随这些装饰物,就可能赋予人具有超常的力量,如果死后随葬,就可以对来生充满希望。
造物的原始动力的探究
人类最初阶段,在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工具、技术及其缺乏的情况下,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不停创造出新的物件,是追求原始审美?
生存?
还是……
考古学家们在距今2万年前我国的山顶洞人山顶洞遗址上室的地面土层中发现了婴儿的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的石器。
下室是墓地,在这里发现了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的周围有一些赤铁矿的粉末以及一些随葬品,下窨发现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
(图)
骨针的出现意味着当时已会缝纫。
缝缀起来的兽皮既可搭盖住所,抵御风寒,也可掩护身体。
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骨器和装饰品制作得十分精美。
而装饰品的出现,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
陶器是人类新石器时代最伟大的创造物之一。
更多的学者认为陶器是最早的设计成果。
其产生的原因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食物有富余;除了陶器外,纺织与缝纫已很普遍;手工业武器中发展了弓箭;可能已经有了交换。
由此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推断造物的原始动力一方面离不开生活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来自于精神需求。
第二节从作品谈设计
我们并不是现在才接触设计的,设计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我们一直生活在设计之中。
我们的环境、建筑、使用的交通工具、器皿、家具,哪一样不是设计出来的呢?
但是这并不意味我们很了解设计,因为我们对一件设计作品,在大多数时间内,是从其他的角度去接受和理解的,更多的是该作品所体现的现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常常在生活中带着设计的眼光去审视你周围的物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消费---设计师---设计产品的如下关系:
规则
设计从某种角度上看是一个集多学科、多层面的综合研究领域。
除了外观的传达,设计者面临着复杂的信息系统、机械结构、功能策划和材料选择等。
从飞机到小小的数码产品,直至一张pop招贴设计,我们要关注它的设计过程,更关注着支撑其支柱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理念。
设计者最终目的是:
拿出使人满意的成果,能够切实可行去解决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让设计物能够体现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特别是社会发展中的潜在价值。
所以要预测潜在问题和展示新的生活方式,需要通过设计给人们提供可以选择的生活和文化。
如:
(图)三人合臂相拥,意喻三口之家相携同乐美满幸福;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着本世纪初两项超大型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倾诉着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一个标志背后有着那么多的设计故事,这在我们说来是不可能知晓很清楚的。
其实我们不妨在回到“设计”这个主要概念,如果有兴趣去解读
第三节大师们和你谈设计
你倾听过大师的演讲么?
你与大师交谈过么?
在大学的生活中,你可能有着无数次的机会去聆听大师们的演讲,大师的思想会给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他们都有非常成功的工作经历,这使年轻人十分羡慕,很多学生都是抱着一种敬意去认识大师的。
实际上,只要你有机会与大师亲近,就会发现他们就是非常普通的人。
上海美术馆举办过“安藤忠雄建筑展‘环境与建筑’”,并请他为设计爱好者举办了演讲会,可以说让众多学建筑的人和建筑大师有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在建筑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安藤忠雄,然后,在中国举办安藤忠雄的展览还是首次。
安藤为这次个展撰写的一篇文章《创造
风景》,其中写道:
“我接受了在上海举办的个人建筑展的邀请。
我为能在现今最引人注目的城市中展出自己的建筑作品而感到兴奋,同时也为应该向上海的人们传递什么或表现什么而感到苦恼。
身为一个建筑师,我希望这个展览不限于单纯的表达自身的设计,而是针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未来,找到一个能够开拓崭新可能的切入口,几番考虑后,我选择了“环境”这个主题”。
安藤忠雄说:
作为与当地的历史风貌无关、只在高价地之下提供大量空间的技术性解决策略,很多同样的高楼在世界各地拔地而起。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如火如荼的展开,虽然对其传播恶果进行批判的声音也时有出现,但是以经济合理性为唯一理论根据的现代制度打消了所有对其恶果发出的警钟。
我们失去的正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场所“风景”。
弗兰克·盖里也是设计领域众所周知的大师,他以结构主义的设计确立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
他出生在加拿大,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有在哈佛大学进修了一年,在美国和法国都有着工作的经历,1962年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他的设计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设计奖项。
1989年,他在获得普利策奖时有一段演说:
“我为建筑着了迷,为了寻找一个作为建筑师的自己,我的确不得安宁,也为这个充满矛盾、差异、不平等,甚至充满激情和机遇的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的价值和优先权不断地被挑战”。
大师级的设计家总是把问题讲得很明确,可见他们对于设计上的问题总是显得深思熟虑,他们的成功已经证实着他们的实践,经验对一个初涉设计的学生来说是太宝贵了。
如果我们有机会去聆听大师们的讲话,或去读他们的传记、认识他们的设计作品,特别是你能亲自和大师对话,你能够感悟到“设计”的概念融合在他们思想的深处,正在自由的流动和碰撞,擦出新的设计火花。
第四节设计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从事设计专业学习,是否首先应该明白一个问题,设计的意义时什么?
他比设计的定义更重要。
人们有着无数的理由来陈述设计的意义,但用最简单的话说,那就是:
设计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里,设计的意义是每个人都能感悟到的,因为我们的生活在发生着变化,正是生活的变化使我们意识到设计的意义,而这样的意识又让我们感到设计对生活意味着什么,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有了期待。
这应该就是设计在我们生活中的份量。
现在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当我们脑子里闪现出对生活现状不满的时候,这会使我们的行为发生怎样的变化?
抱怨、期待、寻求替代品、购买新的、还是自己动手去改变它?
问题是你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去完成改变,假如你就是一名设计师......
不同的生活追求又会产生不同的期待,设计的意义就使设计师们不断的研究生活的期待。
回顾历史,我们能够感觉到,是设计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是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墓中出土的一盏灯。
是古代灯具当中设计极其精巧的工艺品,它的灯座、灯罩屏板及宫女的头部、右臂都可以拆卸。
灯罩下的屏板又能转动开合,用于调整烛光照度。
灯盘有一手柄,可以转动和调节照射方向。
铜器显得舒展自如,实用美观,可以清晰地见出设计师的巧妙构思。
两千年过去了,长信宫灯成为我国古代工艺设计的精品。
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家具设计的历史,但是20世纪以来,许多设计师依然热衷于研究新的材料和新的结构,不断推进着新的生活方式。
从20年代的钢管椅到30年代的阿尔瓦·尔托设计的层压板构成的椅子,到孟菲斯集团亚历山大罗·门第里在1978年设计的康定斯基椅、霍然1981年设计的马丽莲椅子都体现了在椅子设计上的观念变化。
他们在不断的丰富着我们的设计内涵。
设计对生活的影响中,交通工具可谓是突出的,从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到今日的汽车工业,是我们常常想到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独轮车。
从原始的计步器到现代的里程表,从畜力到蒸汽机动力,再从蒸汽机动力到磁悬浮,我们对科学与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正是感叹不已,同时为设计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而欣慰。
汽车工业的影响和设计不仅仅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也正使我们的城市发生变化,道路变得更宽、交通变得更为复杂,生活变得更为快捷。
第二章认知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设计和艺术的关系,通过实际设计作品设计现象掌握设计的价值和文化特征,从而掌握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的价值观及文化特征
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设计作品设计现象掌握设计的价值和文化特征,采用理论和实例相结
合的教学讲授方法,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观摩优秀作品。
第一节设计是艺术吗
设计被人们充分认识虽然是近代的事情,但在起源上设计与艺术基本上一致,因而设计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原始社会人类对石块的打制和磨制,是人类最早按照自己的意志、要求去改造客观世界。
那么,设计同样如影随形,原始人从树上走自地面,使用现成石块、竹木等进行劳动,进而按照其生存需要改变自然物的形状性能,进行打制或磨制石器,或制造弹弓、木棒、尖棍等,这就是人类早期有意义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既是包含实用价值的设计,又是孕育了审美价的艺术。
1、设计与艺术同源
设计与艺术二者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一样,最早的雕塑作品约三万年前早己存在,欧洲亦有过发现约五万年前骨笛的报道,在这里我们可看出,直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艺术和设计还混为—体,也就是说,早期人类的艺术与设计是很难在理论上区分清楚的。
英文中“Art”的原义也是技术、工艺。
中国甲骨文中的“艺’’字的原形也象征劳动技术,因此,从东西方文字发展看,艺术设计与技术、实用价值曾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是带有一定艺术性的实用品的产生,后来艺术意识与审美意识逐渐丰富起的,并且影响设计艺术的生产:
关于艺术品等艺术对象对审美主体和审美意识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有过一段名言: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2、设计与艺术分离后各自的特征
18世纪时,随着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哲学离出来,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日渐拓展扩大,艺术被分为优美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类,前者有绘画、文学、音乐、雕塑等,后者主要是指设计特征较鲜明的艺术工艺、建筑等。
工匠在工作之前就应该知道要制作什么东西,这里所提到的“计划”、“设想”,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设计”,两者仅仅在措词造句上有差异。
然而许多事实证明,很多艺术类型都需要技艺来建构艺术世界,所以,艺术发展的一般进程是与实际技艺——建筑、制陶、纺织、雕刻以及通常文明人难以理解其重要性的巫术活动紧密相关的。
设计是创造表现形式的手段,创造感觉符号的手段,设计过程是达到以上目的而对人类技能的某种应用:
艺术从发生、发展以来,它的每一道痕迹,无不与技术的进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中外工艺品无不体现着人类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设计,构思的智慧和才华。
艺术与设计发展到16世纪末,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几乎是融为一体的,是统一的。
到17世纪初期,艺术与设计呈现分离趋势,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为生产而生产的粗糙的机器制品,充斥人们着的生活,导致了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运动”兴起。
格罗皮乌斯创立了包豪斯学校,他们都反对艺术与技术的分离状态,强调艺术与设计的统一。
包豪斯宣言中明确指出:
艺术不是—种专门职业:
“艺术与设计”的统一,是包豪斯最为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
因而,我们可以说,在动物的猿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技术或者说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产物,又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动力。
在设计人类自己的生存条件环境时,人类创造了文明:
由于文明的出现,人类发展了自身的肢体、思维和精神活动体,这表现在物品的创造中:
考古的发现提供了少可供佐证的实物,从火的运用,石器工具的制作,进而到纺织、制陶、建筑……一个现代人生活所必须的条件,都已出现了一个雏形:
而体现在人的主观世界的创造中,则可以看出,围绕着许多生活资料的活动而形成的人类的自我意识中,创造的欲望已经萌生或存在,设计的初纲形态就出现了。
人类初期对艺术审美的感知来自人类对外界事物和自身的体察,这首先表现在形式美的认识上,因而,尽管许多造型艺术体裁尚未产生,但是图案的纹饰却发达起来,而这些图案,有很多一直还是我们现代社会中图案纹饰的楷模。
在原始时期,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是设计的主要材料,同时也是艺术加工的主要材料,除了在陶艺中人们把黏土改变为硬质的陶器外,其他设计所运用的物质材料都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现成材料,例如:
石块,泥土,树枝,植物的纤维,动物的皮筋、牙等,利用这些材料的物理特征,人们上演着设计和艺术的伟大情节。
3、设计物品与精神的统一
由于设计是物质与情神的统一,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因而技术与艺术是设计存在与发展必不可少的两面。
设计能从一定的使用价值、实用价值出发,使人们满足物质需求。
而艺术则从审美角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设计与艺术的结合能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审美体系当中的造型美、色彩美、肌理美等等都是从艺术的角度而言。
特别是设计产品的外观造型、色彩,图案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从而造成良好的外观形象,产生促销作用。
在功能、价值等相近的条件下,产生的审美体系会从感官上得到消费者的重视,造成倾向于审美价值较高的一侧的趋势。
这就要靠艺术来彰显某种审美风格去迎合消费耆的心理需求。
设计与艺术一样,都离不开想象力。
科学也有假设阶段,这种假设其实质是以想象力为前提,只有想象的思维才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设计的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呢?
首先,是科学思维的逻辑性与艺术思维的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形象就没有设计,但是设计的形象并非完全是自由的,无目的。
它不像艺术那样可以自由驰骋、天马行空,它必须建立在设计产品内在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础之上。
因此它离不开逻辑思维的主导,需要以严谨的、科学的、推理的归纳作为形象设计的规范,因而,在设计中思维的逻辑性和形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它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
其次,艺术思维在设计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独立位置:
“设计师的主要任务是艺术的造型、色彩、装饰等美的形态设计.用科学思维的方式无法完成艺术设计的任务,必须借助于形象思维,即艺术的作用。
”马克思曾说: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造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在复杂的设计过程中,逻辑思维得到的结果必须用形象思维来表达,它最终仍是形象思维的建构问题,因而艺术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自始至终地存在着,而且也是思维的主要思维方法。
第二节设计与经济及设计的价值观
设计与经济的关系主要反映在社会精神领域与物质领域。
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国家制度,法律观念,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
在整个社会结构中,艺术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并由经济基础所决定:
设计作为艺术和科学的结晶,从艺术角度讲,显然也属于上层建筑之意识形态,这是作为上层结构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设计中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民族传统与时代特征等都表现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形态。
设计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一方面受经济基础所制约,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推动了经济基础的变革与发展。
这是我们从设计的精神领域出发所探讨得出的结沦,也是我们认识设计与经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首先,在设计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经济上的投入,设计产品需要物质材料来构成:
在现代化的设计生产领域,其经济投入有时很大,其生产的设备、原材料等方面的投入需要大笔资金,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投入就是设计人才的培养:
一般来说,培养一个较为优秀的设计人才.其经济上的投资是巨大的:
而大量时间与精力上的投入更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生产设计产品的原材料、设备等是硬件条件,那么设计人才是软件条件:
因而,优秀的设计产品通过市场变为商品、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商业利润,这一巨大成果是与设计领域的硬件与软件密不可分的。
我们所说的经济上的投入包含着两方面,即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产生优秀的设计产品,才会给社会、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当代社会里,设计生产的投入其本质就是企业运作、经营的理念与模式。
虽然设计产品的质量高低不能完全以经济的投资来衡量,但优质产品比粗制品或普通制品其经济上的投入要大得多。
在同样条件下,高质量的设计产品一般情况下科技含量要高,因而会占有较高的市场消费率。
在现代社会中,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在设计生产上的经济投入既是衡量其设计素质与设计修养的标志,也是衡量其经济是否发达、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其次,现代市场经济中,设计市场已经形成了,设计产品存在销售与流通的问题,因而也存在着是否按市场规律来运作的问题,是否满足市场需要、能有力地开拓市场的问题。
我国在实施市场经济前,商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价格等都由政府以行政来代替市场捌聿,这种指标性和强制性会造成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浪费,价格不合理而造成市场混乱、经济效益差等消极影响,基本上未形成—个成熟的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正常的市场经济体系形成,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市场的形成以及设计产品的销售便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设计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便成为商品,其销售方式和物质产品的方式基本一致:
在流通领域、商品是遵循按质论价的原则进行的,许多标新立异的东西能被人们接受,产品销售价格会按市场需求定出相对的标准。
设计产品要赢得较高市场回报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除了提高产品本身的含金量以外,还要做好新产品真实的宣传,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认识产品的优越性能,这是一种企业文化和设计文化本身无形的价值,它是设计产品走向市场的平台。
产品的包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增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对产品的消费不光停留在满足物质需求这一层面上,同时也需要精神上的消费,特别是文化品位的提升,因而产品的文化包装就显得尤其重要。
文化品位的提升有利于产品在市场中形成有效的宣传力度,也代表企业文化的高低,因而包装宣传本身是企业产品的一种文化。
设计的交换价值是艺术设计的价值的表现形式。
它由材料、劳动、流通费用、高智能附加值构成。
高附加值是经济学的一个术语:
如同名牌产品与普通产品的价格相差很大。
奥运会的金牌其价值不仅仅是黄金的价值,还有世界第一的附加价值:
名人的作品、名人用过的物品都能产生附加价值。
著名设计师设计的物品价格贵,其中就含有高附加值。
一般情况下,高附加值有这样的特征:
产品质量好,信誉高,科技含量高,新材料或特殊材料制作的,具有新功能和特殊意义.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如中国瓷器、波斯地毡等。
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法很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设计本身。
设计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设计所具有的科学性特征,因而设计参与的经济属于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与历史上的自然经济、企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具有更高的优越性。
设计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更加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更加宜人的生存环境。
设计能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日本产品、西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设计。
从策划、创意、设计到生产、销售反馈是—个系统精心打造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和完善,设计也开始充分地参与整个产品的形成,大经济环境的形成必然要求企业增强竞争力,这种趋势使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无数设计师,都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为人们创造出一种健康有趣、舒适宜人的生活方式,因而设计在引导消费的同时,消费又反过来促进设计的发展,使设计越来越深入人心,真正为推动经济发展作贡献。
然而,什么样的设计才能够提高附加值呢?
其一,设计产品的立足点是人,因而,宜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品的设计要符合人机
工程学的原理,在技术与艺术、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
其二,创新是设计的另一特点,因而,在外观形态、色彩、装饰等方面,既要新颖别致,又要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在结构与功能上,达到结构合理、符合使用目的而且操作简易:
其三,质量是任何商品的生命线,设计产品要有效地使用合适的材料与运用适当的技术,在生产和制作过程中精益求精,使产品的质量无可挑剔,同时充分考虑产品安全可靠性,避免事故发生,以免对产品的竞争形成负面影响。
第三节设计的特征
设计作为人类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由于与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作为一种行为、作为一种思维的物态化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1、设计的功能性
《辞海》中功能的解释一—指事物的功效、作用,一指事功和能力。
功能即为事物的功效、作用。
功能性主要是指产品的便利实用,这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广泛的标准。
人们设计和制作的产品,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功能,这个功能我们又可以称之为使用价值,是产品之所以成其为该产品的根本属性,没有功能或者丧失功能的产品是废品。
功能决定了一个产品存在的根本价值,而功能又根植于人的需要。
设计产品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人生活的各种需要,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例如建筑提供给人生活的空间,交通工具用来迅速运载人和货物,园林是人们休闲、观赏、游憩的场所,桌子用来放置物品,标志、广告、海报是给人们传达、沟通信息的,服装则有保暖、遮羞、装饰等功能……如果建筑、交通工具、园林、桌子、海报、服装没有达到自身的功能,那么这种设计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无疑也就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如果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能够服务于外在目的,这样的设计才是成功的,因为设计产品的价值意义依存于它的功能,功能有效性成为判断的重要尺度。
2、设计的审美性
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概论 教案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