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docx
- 文档编号:5904904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10KB
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docx
《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白永秀
一、我国已进入后改革时代
从世界发展的历史看,一个民族的振兴需要百年历史。
如果从1978年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已经经历了32年的历程,但与中华民族振兴的要求相一致,它还要继续进行40年左右。
当然,由于改革开放的长期性,不同时期的改革开放所面临的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等会有所不同,因而完成的任务也不尽相同,据此可以把长时期的改革划分为不同的改革阶段。
但不管哪个阶段的改革开放都是改革开放,阶段划分的区别并不意味着改革开放的结束,而是说明改革开放有了阶段性的变化。
在这里,本文把中国过去32年的改革时期称为“前改革时代”,把未来的改革时期称为“后改革时代”。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由“前改革时代”向“后改革时代”的过渡。
从前改革时代到后改革时代,可以称为中国改革的转型期。
中国改革的转型期要实现四个转变:
第一,改革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
在前改革时代,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生活困难,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的主旋律。
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其它社会问题。
因此在这一阶段“发展是硬道理”。
在后改革时代,我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它问题的解决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太协调的局面。
因此在这一阶段“和谐是硬道理”。
第二,改革的性质由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
在前改革时代,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为此改革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尤其是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成为最为本质的改革行为。
在后改革时代,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与经济结构不合理,为此改革的性质是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结构的优化与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家创新以及企业组织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要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
通过大中型企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
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国经济由数量到质量、由速度到效率、由总量到结构、由资源向技术的四大转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在制造业方面,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出口方面,实现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在经济拉动方面,实现主要由投资拉动向主要由消费拉动转变。
第三,改革的任务由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分离化”转变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一体化”。
“分离化”是指在改革开放初期,有能力的人从一般人群中分离出来,通过勤劳先富起来,由此出现了富人与穷人的分离;具有特殊资源的地区从一般地区中分离出来,通过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先富起来,由此产生了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分离;城市利用自身优势从农村分离出来,先富起来,由此加剧了我国本来就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这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特征,既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国前改革时代成功的主要经验。
但它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一体化”是指在后改革时代,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和谐发展”的思路,实现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转变,促进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经济社会一体化、国际国内一体化。
第四,改革的途径由差别化与分立化转变为平等化与融合化。
“差别化”是指在前改革时代,由于改革刚刚起步,资源与经济实力有限,我国的改革采取了差别化的方针,国家出台的改革政策向部分人、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部分组织机构倾斜。
即使国有企业改革当时也采取了有差别的政策,如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政策;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方面,采取了“增量改革,存量不动”的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主体(包括作为改革主体的个人、企业或其它微观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地方政府与区域)必须具有非均衡发展的意识,面对各种差别,承认差别。
“分立化”是指在前改革时代,为了鼓励经济发展,政府在产业管制方面采取宽松政策,个体经济、私人经济、集体经济与地方经济各自为阵,盲目发展,企业之间、产业组织之间出现了不断分立,重复分工的现象。
“平等化”,是指在后改革时代,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作为改革主体的个人、企业、组织、地方之间的差别会愈来愈小,平等化程度会愈来愈高。
“渗透化与融合化”是指在后改革时代,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着力推进企业与产业整合,使企业与产业由分立转向融合,尤其是推进产业的互相渗透与相互融合,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
以上四个方面的转变说明我国进入了后改革时代,同时也决定了后改革时代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关键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后改革时代的关键
后改革时代的改革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改革的对象由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改革的任务由“分离化”转变为“一体化”,改革的途径由差别化转变到渗透化与融合化。
要实现这四大转变,就必须解决前改革时代带来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城市建设、城市经济以及工业发展迅速,而农村建设、农村经济以及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与福利水平提高迅速,而农民收入水平与福利水平提高相对滞后;三是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而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四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推进速度快,市场化水平提高迅速,而其他领域的改革推进速度慢,市场化运作方式进展相对滞后;五是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六是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发展方式不尽合理;七是经济总量扩张迅速,而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与优化。
这些矛盾与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点:
一是在空间上存在着城乡分割问题;二是在内容上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
可见,消除城乡分割、解决经济与社会失衡,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后改革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后改革时代的关键。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是“和谐”,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关键问题就是要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甚至“失衡”问题。
中国经济社会失衡的基础是城市与乡村的分割、经济与社会的“失衡”。
由于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距,影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正常流动,从而影响了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由于经济与社会的“失衡”,影响了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影响了社会问题的解决,影响了人们文化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后改革时代的关键或核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世界经济史既是一部世界城乡分离史,同时也是一部世界城乡一体化(融合)史。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呈现否定之否定规律:
先是城乡分离,城市快速扩张,而农村衰落,农村的生产要素流向城市。
在这一阶段,城市高度发达,农村相对落后,甚至萧条。
后是城市生产要素饱和,“城市病”出现,生产要素的收益下降,而农村的优势逐渐显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因此,城市的生产要素反向流向农村,进一步促进农村快速发展,逐渐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城乡的关系由非协调发展到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部分地区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影响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出现了城市与农村加剧分离的现象。
进入上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在城乡分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的现象。
这样,不但形成了城乡分离的局面,而且形成了经济与社会分离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了“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成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三、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涉及“两个一体化”:
一是城市与乡村一体化。
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等方面,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
二是经济与社会一体化。
逐渐改变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在城市与农村同时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指以上两个一体化的统一。
城市与乡村一体化就是指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城市与乡村在时间上同时发展,防止城市快速发展而农村发展滞后,从而导致加剧“二元经济结构”局面的出现;在空间上互相融合、相互渗透;在平台上共同构建产业载体并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在动力上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最终实现共同发展,融为一体。
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就是指经济与社会在时间上同步发展,在空间上互相渗透,在内容上互相融合,在动力上互相推动,在结果上互相联系,实现共同发展。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关联,在内容上的融合。
具体说,从时间上看,城市、乡村、经济、社会四者同步增长,在内容上四者互相渗透,在动力上四者互动,在过程中四者融为一体。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
从内容方面看,主要抓好“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城乡桥梁、道路、村镇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规划;二是统筹城乡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公共设施与公共组织建设的规划;三是统筹城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规划。
通过“三个统筹”的实施,完善农村公共组织,降低建设成本,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与信息化水平提高,逐渐实现农民生存环境与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平等化。
第二,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
以健全与完善城乡结合部以及乡(镇)政府所在地、较大规模村庄的市场体系和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为主线,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的进程:
一是在原有传统流通方式与业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城乡互动的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促进流通方式与业态的创新和转型;二是地方政府从政策与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三是调整与优化市场结构,完善村镇市场体系。
第三,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以巩固第一产业、加快第二产业、积极引导第三产业发展为总战略,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
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当前要强化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处理好“双富”产业的关系,即“富国产业”与“富民产业”的关系,尤其要积极发展“富民产业”。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其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并使生态产业成为三次产业部门之间既分工,又协调发展的平台,改变历史上形成的先进的工业、落后的农业的状况。
第四,城乡经济主体一体化。
企业既是市场主体又是经济主体,因此城乡经济主体一体化主要是指城乡企业一体化。
要通过三种方式促进城乡企业一体化:
一是鼓励城市现有的企业向农村发展,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是由政府出面引导城乡共办企业,并加快其成长,使其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载体;三是政府鼓励农村依据自有资源创办企业,形成地方特色的产业。
通过经济主体的培育与成长,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家庭企业化、农民市民化。
第五,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为此,要适当集中教育资源,逐步形成“镇办小学—县办初中—市办高中”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布局,为农村孩子提供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
树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实行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城乡全覆盖的制度。
政府投入资金,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组织以及基本设施建设。
第六,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以“县城—大镇—大村”三位一体的农村城镇化体系为载体,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互补功能。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与城市有关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第七,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建立与健全农村社会组织以及中介服务组织,推进城乡社会组织、中介服务组织的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推进城乡居民管理的一体化;注重进城农民工的管理工作,解决他们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把他们视为城市人,实行一体化管理;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中,特别要注意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第八,城乡人民生活方式一体化。
从目的方面来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生活水平共同提高。
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富裕起来的一部分农民带头转变生活方式,实现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幸福指数的提高。
四、当前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点
第一,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载体的建设。
产业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载体,通过产业这一载体缩小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差距。
而产品与企业是产业的重要支撑点,因而是产业形成的基础。
产品、企业、产业之间的逻辑结构是:
产品是最为基础的因素,在产品基础上形成企业,在企业基础上形成产业,其发展模式是:
“产品—企业—产业”三位一体的模式。
按照这一模式的要求,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过程中,要积极培育城乡共有的产品,尤其是名牌产品;培育城乡共有的企业以及企业集群,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与企业集群;培育城乡共有的产业以及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以及产业集群。
通过“产品—企业—产业”这一模式的推进,形成一批名牌产品,一批知名企业,一批特色产业,从而夯实与壮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载体。
第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的形成。
一方面,由于大中型城市具有主导力量与强大经济实力,它们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辐射源,起着十分重要的渗透、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小城市尤其是县城与乡镇所在地的数量性与基础性,它们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起着更为重要的推动与载体作用。
无论是县政府所在地的县城,还是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镇子(尤其是大镇),或是规模较大的村庄,在农村城镇化中都起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它们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载体,简称“县城—大镇—大村”三位一体模式。
发挥这一模式的作用,就要拉大县城的框架,扩大县城的空间,壮大县城的经济社会力量,发挥其在县域范围内的中心地位的作用;合并乡镇,减少乡镇的数量,扩大乡镇的规模,增加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人口数量,使其成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次中心,成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场所;合并村庄与调整村庄结构,减少村庄数量,扩大村庄规模,使其成为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基本场所。
第三,夯实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础。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础是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
针对目前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分散、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的现状,要统筹城乡基础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适当集中城乡现有的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
特别要加大教育资源整合与集中的力度,用5-10年时间形成“乡镇政府所在地办小学—县政府所在地办初中—市政府所在地办高中”的“三位一体”的教育资源空间布局模式,引导农村的教育对象向城市流动,早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夯实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础。
第四,培育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生活方式。
居民的生活方式不但影响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与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而且还影响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如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而居民的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影响产业结构),并且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城市的文明程度。
因此,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举办学习班的方式),积极引导居民转变生活理念,改变生活方式,特别是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
实现农民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同城市接轨,促进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
第五,强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的人文关怀。
农村城镇化与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文明是现代科技进步的反映。
然而,农村既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体与载体。
因此,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如何继承与弘扬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留给农村的宝贵遗产,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同时,要处理好农村城镇化与“城市农村化”的关系(即在城市化中如何保留农村的优秀传统),特别是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保留人类历史留给农村的优秀文化遗产——人文关怀。
具体说,一是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留住人们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改变冷漠无情的氛围,增强人们生活的乐趣;二是留住家庭成员之间的朝夕相处、骨肉相连的亲情关系,增加亲朋好友的接触机会;三是留住农村田园式的休闲生活情趣,缓解现代城市生活的压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 时代 城乡经济 社会 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