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之绿水青山篇.docx
- 文档编号:5903193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48KB
高考作文材料之绿水青山篇.docx
《高考作文材料之绿水青山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材料之绿水青山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材料之绿水青山篇
高考作文材料之绿水青山篇
(一)
溪水潺潺,绿树青葱,阳光从树林中穿过,投下斑驳的影子。
在金华市婺城区塔石乡梨树源森林公园里,上千亩绿植在夏日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尽情地舒展枝叶,讲述着林间独有的动人故事。
40年,让荒坡变成森林公园
在这个绿色王国的一条小道上,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朴素,正步履蹒跚地行走着,像探望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般,不时轻轻抚摸树木枝干上的丝丝纹路。
老人名叫吴法土,是塔石乡银岭村人,如今已84岁高龄。
同时,他也是一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曾担任多年银岭村党支部书记。
从1977年开始,吴法土便积极响应政策,投身植树造林工作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坚守着大山,用脚步丈量塔石山水。
转眼40年,荒山成了森林公园,而吴法土的满头黑发却稀疏苍白了。
不过,如今虽然年事已高,只要有时间,他还是会到林间走走看看。
对于他来说,这里就是第二个家,数不尽的林木都是他的子孙后代。
“以前,这一片都是荒坡,满地杂草,得有大半个人的高度。
”吴法土告诉笔者。
曾经的荒坡如今已是满目绿植,丝毫没有当年荒凉的痕迹。
而看着眼前这一片青葱,吴法土不禁陷入回忆之中。
5年,他带着村人“组团”植树
时光流转,仿佛回到了40年前。
“锵锵锵,锵锵锵……”凌晨5点,一切还沉浸在月色之中,一阵热闹的铜锣声划破了银岭村的平静。
锣声落下,家家户户的窗口便透出一丝微亮来。
很快,村庄热闹起来。
“老李啊,今天准备种多少棵树?
”“今天带了儿子一起去,怎么也得翻个倍吧!
”“工具都带好准备出发喽”……简单的早饭过后,村民们个个精神抖擞,你一言我一语地边聊边走到村口集合,然后一起出发——开荒植绿。
10月份的山区已经有些寒意,凌晨的露水在林间枝头结出一层薄霜。
寒风过处,钻入衣襟,不禁让人打了个寒颤。
山路崎岖蜿蜒,行走艰难。
因为说是山路,其实很多地方都没有路,或被杂草履盖着,或满是突出的石块,甚至还有很多荆棘。
可是,没人在乎这些。
6点左右,这支300余人的队伍已浩浩荡荡开始步行进山。
到达目的地后,天光已大亮,来不及休整,大家就四散到各自生产小组负责的区块开始劳作。
挖坑、栽树、填埋、浇水……默契的配合加上熟练的动作,不一会儿,一排排棵树苗就屹立在荒坡上,格外精神。
忆当年,吴法土坦言,银岭村的植树造林之路,并非从一开始就顺风顺水。
“种树不像种粮,种粮食,种一季收一季,见效快;而种树,不当吃不当用,没有十年八载见不到收益。
”这是当时很多村民的想法。
见状,吴法土没有气馁,而是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告诉大家国家的法规政策、植树造林的长远好处……就这样,靠着他的不懈劝说,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种树的行列。
于是,吴法土每天领着七八个生产小组,带足干粮装备,天还没亮就出发,步行两三个小时到大山深处,把树苗一棵棵地栽下,不到天黑绝不收工。
这样的团队式劳作,他们一干就是5年。
不论风吹日晒还是雨淋,都不曾阻止他们的步伐。
草编的鞋子磨坏了一双又一双,终于,一片千余亩的林地拔地而起。
8年,“绿色银行”铺起致富路
8年以后,荒山已是满目青葱,村民们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一条崭新的公路通到了家门口。
“本来,我们出山只能靠双腿翻山越岭。
就因为修了这条公路,村民们和外面的交流多了,生活也就逐渐好了起来。
”吴法土说。
而这条公路的铺设,正得益于全村人植树造林建起的“绿色银行”。
原来,银岭村在塔石乡西南部,位于海拔600余米的山区。
曾经,村民想要将村中的土特产拿到山下售卖,只能沿着山路步行数小时出山。
为了方便村民出行,当村里植树造林产生效益后,村集体便利用售卖苗木的钱加上村民的众筹,修建起了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有了这条公路,村民可以利用车辆将农作物运送到山下售卖,外面的物资也能快速输入,大家的生活自然也就越过越好了。
50岁,他带着家人再铺300余亩“绿”
1984年,知天命之年的吴法土卸下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但他心中植树的念想依然炙热。
他开始带着全家人继续植树造林——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儿子也毫不犹豫投身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当中。
“种树的地方比较远,以前交通也不方便,我们干脆就住到了山上。
”吴法土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为了植树,他们在山上用石头和帐篷搭起了简易的住所,一住就是好几年。
在全家齐心协力的劳作下,又完成了300余亩的植绿工作。
他们孜孜不倦的付出,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其中,吴法土被授予“浙江省林业先进工作者”称号;儿子吴永生,被中央团委授予“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手”称号。
几十年的光阴岁月,曾经的荒山化作郁郁葱葱的树林。
银岭村也旧貌换新颜,村中整洁干净,硬化的水泥路代替了原先的土路。
当年一起植树的村民或是儿孙满堂,或是成家立业,逐渐摆脱贫困,过上了幸福生活。
“当年种树很苦,但看看今天,很值!
”吴法土用充满乡音的普通话这样说。
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他头发花白,行动也略显迟缓,可一聊到当年植树的事情,原本混沌的双眼会闪出一抹光亮,笑容绽放,恍惚又回到了年轻时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个个“吴法土”、一代代山里人,用数十年岁月和风雨换来了梨树源数千亩“绿”,给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
(二)
他倡导在沙漠种一棵树在心中种一棵树
“有朋友见我在基地修剪树木,便问:
‘你一个人剪树不孤独吗?
’‘不孤独,因为我有树!
’朋友又说:
‘但是树不懂你呀?
’‘你不是树,你怎么知道树不懂我!
’”在今天的“科技•人文大讲坛”上,吴向荣讲起了自己曾经和朋友的一段对话,在他看来,“沙漠不可怕,沙漠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沙漠化。
”
吴向荣说,他希望环境保护的种子能种进更多人的心里,让大家都能够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进去,“不仅要种树,更要植心。
”
吴向荣是土生土长的阿拉善人,目前是阿拉善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项目基地负责人,从他的父辈开始就一直从事沙漠治沙的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阿拉善腾格里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最前沿。
吴向荣回忆说,儿时最深的印象,就是跟着父亲坐上农用播种机,“看着种子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四散开来,感觉它们好像是长了翅膀的精灵,拥有让沙漠变得灵动的活力……”这样的场景深深刻在吴向荣的心底。
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沙漠种树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
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沙丘面积占71%,年降水量只有100多毫米,但是年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每年二三月份会出现8级暴风……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生态环境下,从2003年开始,吴向荣及其团队通过大量实践和摸索,采用工程固沙和生态固沙相结合、人工种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长期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种植复合型生态锁边林。
吴向荣团队里固定的种树人也才8个人,基地周边也只有11户农牧民。
放眼望去,唯有茫茫黄沙相伴,种树几乎就是吴向荣每天生活的全部,日子无疑是清寂的,而他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每一棵树都是一个生命,我们把一个生命种在了自然环境恶劣的荒漠里,就需要我们用心去关爱和呵护。
”吴向荣把每一个树苗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全心全意呵护着它的成长。
15年打造百万森林“锁边绿色屏障”成活率提高到9成以上
吴向荣及其团队引入滴灌节水、灌木容器育苗、开沟造林、钎插造林以及采种育苗等相关技术,阿拉善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项目基地平均每年造林超过3000亩,截至2017年,已实际完成造林15120亩,管理面积达33000多亩,成活率从过去的7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造林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对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经过近15年的连续攻坚克难,目前,这片“百万森林”锁边林基地已形成长度约18.5公里、宽度500至2000米的“锁边绿色屏障”,有效阻拦了腾格里沙漠东移,促进了贺兰山西麓植被的自然恢复。
(三)
在蒙冀交界之处,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塞罕坝。
55年间,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从“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是三代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造出的绿色奇迹。
“功勋树”:
见证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苦育林
因此前的过度开垦和连年的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初,蒙冀之交的这片土地,已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
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正是这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拓荒先锋,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塞罕坝林场地处河北最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相连。
这里气候条件恶劣,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最低气温可至﹣43.3℃,对植物的种植和生长非常不利。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都是沙,百里不见树。
”这是塞罕坝三道河口林场翁玉山场长对这里的描述。
而在塞罕坝林场选址时,路勘人员在荒野之中发现了一颗孤立的落叶松。
这一颗松,便成了塞罕坝人心中的“功勋树”,不断给予他们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
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的生活条件也是十分艰苦。
没有饮用水,他们就化雪水用;粮食匮乏,他们就吃黑莜面加野菜。
许多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类风湿等疾病,由于没有医院,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这一代造林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
面对气候环境的恶劣,面对连年植树效果不佳,塞罕坝人没有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的“马蹄坑大会战”后,林场种植的516亩落叶松的成活率终于达到90%以上,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造林人激动地嚎啕大哭。
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曾说,“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
按照其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便撒在了马蹄坑林区。
远离城市生活,扎根大山之中,塞罕坝人没有怨言;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跟不上,塞罕坝人就自己克服。
从当年的一颗松到如今的112万亩林海,不能忘记这些敢于担当,忠于使命的造林者。
饮水需思源,正是有了塞罕坝这片林场,才没有让北方的沙漠不断南迁,才可以拥有这么大一片宝贵的绿色资源。
第一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的铸就者。
“望海楼”:
陪伴第二代塞罕坝人用心护林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
一个小小的火苗就能将塞罕坝人55年的努力成果付之一炬。
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刘军、齐淑艳夫妇驻守山上的望火楼11年,全年365天,没有一天休息日。
“我媳妇盯前半夜,后半夜我来,我俩就这样轮替着瞭望。
”刘军说。
2006年,在做了十几年的护林员后,刘军被林场安排到了塞罕坝9座望火楼其中的一座担任防火瞭望员。
这看似一份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满是艰苦、寂寞和枯燥。
每年的3月至6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
刘军、齐淑艳夫妇一刻都不敢懈怠。
他俩每隔15分钟,就记录下所辖范围内的瞭望情况,并向总场进行汇报。
一天,96次瞭望,一年,28000多次。
能把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到极致,是最不容易的。
也正是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积累,让夫妻俩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齐淑艳说,“像如果林子冒烟了,我从颜色就能分辨出是什么着了。
白色的是草,黑色的是树。
一有火情,我们立马就向林场汇报。
”
尽管技术越来越先进,林场也配备了火情监测系统,但防火瞭望员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在塞罕坝林场的9座望火楼里,有8对像刘军、齐淑艳这样的夫妻档,身处林海之中,除了身边的妻子,他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况且,大多数时候,他们是一个人在楼上监测,一个人在下面做饭、休息,夫妻俩都很少能交流。
待到冬季大雪封山时,蔬菜水果对于他们简直就是奢侈品。
刘军说,“冬天,林场就把食材用车送到汽车能到达的最近处,然后我们人背肩抗,就这样踏着雪路回到望火楼。
”
生活的艰苦尚可克服,但缺少对孩子的陪伴是他俩心中最大的遗憾。
“上小学第一天就把儿子送到了寄宿学校,孩子那么小,但没办法。
”齐淑艳说。
因为在山里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那些第一代来到塞罕坝林场职工的孩子,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
小小的望火楼只是塞罕坝人辛苦工作的一个缩影,护林员、扑火队员,他们都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林场,也正是他们认真负责、忠于使命的态度,使得塞罕坝55年间,都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火情。
第二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的守护者。
生态旅游:
激励第三代塞罕坝人持续兴林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塞罕坝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
如今,塞罕坝的林木总蓄积量已经达到1012万立方米,所释放的氧气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
同时,它所创造的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成为了京津地区重要的防沙屏障和生态旅游之地。
“我从上海来,带着母亲和孩子,就想来这里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洗洗肺。
”一位在白桦坪观赏的游客告诉记者。
目前,七星湖、白桦坪、亮兵台等塞罕坝林场景区游客人数火爆。
据林场负责人介绍,塞罕坝每年旅游收入可以达到4000万元。
在周末和节假日,更多人选择来到塞罕坝,放松疲惫身心,感受自然之美。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55年前,塞罕坝人在这里扎根,将恢复生态环境作为己任。
55年后,第三代塞罕坝人,继承这片宝贵的林地,积极发挥着它的生态作用和价值。
林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王龙说,“现在的林场已经历到第三代人,他们从外面学成归来,像自己的父辈、爷爷辈一样,继续守护这片林海。
”
面对城市更好的机遇和条件,他们选择了留在塞罕坝,选择了这片曾经养育他们的土地。
而“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也在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手中不断传递。
第三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未来的希望。
塞罕坝,不仅仅只是一片林,它是发展绿色生态的一张名片,更是我们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典型的范例。
愿塞罕坝的绿色接力棒继续传递,盼塞罕坝精神传遍祖国大地。
(四)
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把沙漠变成了绿洲,联合国环境专家将这称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
生活在这里的人深受其害,这么一片沙地是怎么变成绿洲的呢?
很难想象一片沙漠变成绿洲到底是经历了什么,而这些是很多普通人努力得来的结果。
殷玉珍
殷玉珍,1966年3月出生,20岁时嫁到毛乌素沙漠腹地,方圆几十公里除了他们的家,就只剩望不到头的沙漠。
而她的“家”,就是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
只要一起风,随时都会被沙漠吞掉。
恶劣环境,刺激殷玉珍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在沙漠里种树!
“宁可治沙累死,也不愿意被黄沙欺负死。
”
她拉上丈夫,开始疯狂的“治沙行动“。
他们到外面打工,给人掏粪、盖房子、干农活。
别人打工要的是钱,殷玉珍却要树苗。
大字不识的殷玉珍夫妇,不懂得科学知识,就尝试土办法:
用钢钎在沙地里打一米多深的洞,直打到沙土见潮气,洞里灌水,再把带土的树种进去。
在各种困难的阻挠下,殷玉珍坚持了整整30多年,栽植了各种树木近200万株,在沙漠中开辟了3条简易公路,筑防风沙屏障5万多亩,7万多亩荒凉的沙漠就此变为绿洲。
牛玉琴
牛玉琴,熟悉的人都称她为“老牛”,她到底有多牛?
她在沙漠里种了11万亩林子,2800万棵树。
“我治沙种树,不是奔着荣誉去干的。
最初就是为了吃饱肚子,摆脱贫困。
把荒漠治绿了,党和人民肯定我,给了我这么多荣誉。
其实,这是我的责任,我要当好致富的带头人,沙漠绿化的带头人。
”她与丈夫变卖家产承包了万亩荒沙地,又借了巨款买苗造林。
老牛立誓:
就是憋死骡子累死人,也要让万亩荒沙绿起来。
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她倔强地坚持种树,从1万亩、2万亩,直至9万亩、11万亩。
“看见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树一动弹,就像欢迎我来看他一样。
”
就是这个女人,用人挖、肩扛、驴驮等人工方法23年来在毛乌素沙海边缘植树、种草,自垫资金800万,向国家贷款200万!
征服了人类的平庸,征服了自己的命运,征服了人生的苦痛折磨。
” 牛玉琴用一副柔弱的身躯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更背负着理想的重担。
女子民兵治沙连
在染绿毛乌素沙漠的过程中,殷玉珍、牛玉琴,从来不是孤独的英雄。
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有一支女子民兵治沙连,成立于1974年。
当年,54位年轻的姑娘,打背包、扛红旗,把家“扎”在风沙最猖獗的黑风口,组成一支治沙造林的娘子军。
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她们栽下的树,也随之扩充了一层又一层。
陕西定边县堆子粱镇小摊子村,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极其荒凉,原来没有一棵树。
一个叫李守林的人,串联了28户人家,开始植树造林。
从1953年开始,一点一点绿化,把全村的耕地面积扩展到4800亩,彻底改变了“老沙窝,遍地黄,自古都吃外地粮”的辛酸史。
榆林定边的石光银,从1984年开始,用20多年时间,在毛乌素沙漠的南部边缘,种植了长百余里、宽12里的绿色屏障。
这样的绿色传奇,还有千千万万个,宝日勒岱、乌云斯庆、王果香、边兆芳、浪腾花、徐秀芳……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治理沙漠,苦得不能再苦,担了几十年的担,重得不能再重。
但是他们,却在黄沙漫天的苦涩里,生长出了顽强坚定的信念感!
这些普通人把沙漠变成了绿洲,让平凡成为伟大本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作文 材料 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