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5893536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8.07KB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docx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
全国2002年4月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0—1岁B.1—2岁C.2—3岁D.3—6岁
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A.内部动机B.间接动机C.直接动机D.远景动机
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
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细致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
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A.再认B.识记C.回忆D.保持
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
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A.亲子关系B.亲社会行为C.同伴关系D.性别角色行为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A.无意想像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
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A.简单发音阶段B.连续音节阶段C.学话萌芽阶段D.复杂发音阶段
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A.有意性B.目的性C.计划性D.坚持性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A.第二语言B.书面语言C.口头语言D.对话语言
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A.动力性B.遗传性C.惯常的行为方式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A.0—1岁B.1—3岁C.3—6岁D.0—6岁
二、解释概念
16.攻击性行为17.无意注意18.创造想象19.能力20.敏感期
三、简答题
21.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22.简述幼儿期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过程。
2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并作简要说明。
24.幼儿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并略加解释。
四、论述题
25.试说明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6.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
27.最近,一位母亲来信反映她3岁半的孩子患口吃至今已整整一年多。
表现为一说话便高度紧张,言语断断续续,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更是如此。
虽然夫妇俩经常提醒、纠正孩子的说话,有时甚至还吓唬、惩罚孩子,但收效很小。
孩子已变得十分沉默、自卑。
据这位母亲反映,他们夫妇俩及孩子的直系亲属的言语能力均属正常;孩子的听觉、发音等器官及相关的言语系统经医院检查也无异常。
这位母亲十分焦虑、苦恼,但再也不知怎样做才好。
请你帮这位母亲就其孩子患口吃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矫治方法。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2.C3.B4.A5.D6.B7.A8.B9.C10.A11.D12.C13.C14.C15.D
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伤害他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骂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等。
17.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18.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建新形象的过程。
19.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0.敏感期(也称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计分。
每小题8分,共24分)
21.
(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2.
(1)缺乏明确的目的。
(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幼儿初期)。
(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幼儿中期)。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幼儿晚期)。
23.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24.
(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计分。
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
(1)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
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
(2)具体说明
26.
(1)①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②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③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④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
(2)具体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
27.
(1)对该孩子口吃原因的分析:
造成口吃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但更多为心理性的。
从来信可推断出该孩子患口吃的原因为心理性的。
具体的原因有:
①孩子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3岁儿童在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②父母急躁、简单而又粗暴的处理方式加剧了孩子的紧张;③模仿口吃患者。
(2)矫治方法:
①为孩子创设宽松的言语氛围,解除孩子的紧张情绪;②教育孩子说话时不要急躁,想好后再慢慢说出;③教育孩子不模仿别人的口吃;④对孩子说话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应及时强化、鼓励。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
2.学前儿童想像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B.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C.创造想象占主要地位D.理想占主要地位
3.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
这表明此时期的幼儿已明显出现了()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自我效能感
4.幼儿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像喂娃娃吃饭;看见玩具小汽车,就想像开汽车……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像活动。
这说明幼儿想像的一个特点是()
A.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B.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想像受情绪影响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5.儿童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和倾向性各方面的较好发展,标志着他们的个性()
A.开始萌芽B.完全成熟C.接近成熟D.开始形成
6.学前儿童对事物的判断依据最初是()
A.客观化的B.主观化的C.明确化的D.逻辑化的
7.儿童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称为()
A.方位知觉B.形状知觉C.时间知觉D.深度知觉
8.在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对学前儿童道德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亲子关系B.同伴关系C.亲社会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
9.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两者都占优势D.两者都不占优势
10.现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
A.稳定性B.因果性C.不变性D.可变性
11.儿童说“电报句”的年龄大约在()
A.半岁—1岁B.1岁半—2岁半C.2岁—2岁半D.1岁—1岁半
12.儿童开始萌发抽象思维能力的时期是()
A.0—1岁B.1—3岁C.3—4岁D.5—6岁
13.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
A.直接判断B.间接判断C.形式判断D.客观判断
14.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开始迅速发展的年龄是()
A.3岁B.4岁C.5岁D.6岁
15.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基本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D.抑郁质
二、解释概念16.最近发展区17.遗忘18.连贯性言语19.原始情绪反应20.依恋
三、简答题
21.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22.简述幼儿期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过程。
23.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的变化分为哪三个阶段?
24.简要说明父母在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25.试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26.联系实际说明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
27.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
她边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讲解故事情节,边演示活动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全国2004年4月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
A.0-3岁B.3-6岁C.6-12岁D.0-18岁
3.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
A.胆汁质的孩子B.多血质的孩子C.粘液质的孩子D.抑郁质的孩子
4.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
A.稳定性B.可变性C.阶段性D.顺序性
5.1-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单词句B.电报句C.简单句D.复合句
6.在对学前儿童心理进行研究中,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种方法称为(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访问法D.测验法
7.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
8.著名的“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 )
A.坚持性B.目的性C.暗示性D.果断性
9.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 )
A.完全未分化B.高度分化C.相继分化D.基本分化
10.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
A.记忆的潜伏期B.回忆C.客体永久性D.习惯化
11.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
12.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
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
13.儿童的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
A.0-1岁B.1-3岁C.3-6岁D.6-12岁
14.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像
15.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6.敏感期17.时间知觉18.再认19.亲社会行为20.儿童动作发展的“首尾规律”
三、简答题
2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22.幼儿掌握复合句有何特点?
23.学前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24.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
四、论述题
25.试举例说明幼儿创造想像水平逐渐提高的具体表现。
26.联系实际说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
27. 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
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
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
在绘画和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
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
小明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
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
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全国2004年7月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直观B.客观C.概括D.能动
2.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哪一原则?
()
A.客观性B.能动性C.活动性D.发展性
3.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A.延续性B.多变性C.稳定性D.可变性
4.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
“你是好孩子”。
他说:
“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A.关键期B.敏感期C.最佳期D.转折期
5.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作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
6.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
7.“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儿童情绪、意志受()影响。
A.表象B.记忆C.知觉D.注意
8.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保和度
9.个体经验的积累主要靠()。
A.记忆B.想象C.保持D.识记
10.()以后,第二信号系统在记忆中逐渐起主导作用,表现为儿童能够迅速地积累大量词汇,记忆的潜伏期也延长。
A.半岁B.l岁C.l岁半D.2岁
11.()所形成的新形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
A.想象B.印象C.感觉D.知觉
12.梦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属于想象的一种,是()。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有意想象D.无意想象
13.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观动作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感知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
14.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B.皮亚杰C.斯金纳D.杜威
15.关于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6.幼儿语音发展阶段,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
A.同时出现B.元音在先,辅音在后C.辅音在先,元音在后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7.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
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18.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可分化为人类的九种基本情绪。
A.伊扎德B.布里奇斯C.桑代克D.杜威
19.儿童动作发展中,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这个阶段属于()。
A.反射动作阶段B.最初运动阶段C.基础运动阶段D.专门化动作阶段
20.关于意志的内部障碍和外部障碍,不正确的说法是()。
A.外部障碍即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的外部条件的障碍
B.内部障碍指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的需要和动机的矛盾
C.外部障碍可能成为内部障碍的原因D.内部障碍不会构成意志过程中的困难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2.l-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3.简述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4.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2.遗传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共10分)
案例:
宝宝已经2岁零7个月了。
前几天,妈妈和宝宝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的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了说不完的话。
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
妈妈说:
“天黑了,该睡觉了。
”“月亮为什么不睡觉?
”“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
”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
妈妈和他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么“不听话”。
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的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的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撒一饭桌,用手捡起来放到嘴里。
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今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
“妈妈,你辛苦了”。
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教育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A.转折期B.敏感期C.危机期D.过渡期
2.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
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A.由笼统到分化B.由具体到抽象C.由被动到主动D.由不齐全到齐全
3.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4.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
5.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胆汁质的孩子B.多血质的孩子C.粘液质的孩子D.抑郁质的孩子
6.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
A.整体性B.独特性C.稳定性D.社会性
7.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的时期是()
A.1~2岁B.3~4岁C.4~5岁D.5~6岁
8.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B.整体性C.阶段性D.稳定性
9.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这说明情绪对学前儿童的()
A.个性形成的作用B.认知发展的作用C.交往发展的作用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10.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1.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
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语词记忆D.运动记忆
12.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始终很大D.始终很小
13.就儿童注意发生的先后来说,是()
A.有意注意在先B.无意注意在先C.有意后注意在先D.三者无所谓先后
1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3岁儿童属于()
A.新生儿期B.先学前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
15.我们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实事求是,而不能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最近发展区17.情境言语18.具体形象思维19.亲社会行为20.意志
三、简答题
21.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2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有哪些基本特点?
23.学前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4.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
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26.联系实际谈谈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
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
“我想画小猫咪”。
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
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
边画边说:
“哎呀,不像不像!
像什么呀?
像小火车”。
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
“小猫还没嘴呢!
也没画胡子”。
于是又画了起来。
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像的一个什么特点?
为什么?
(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想像。
全国2005年7月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
A.个体心理的发生B.种系心理的发生C.群体心理的发生D.人类心理的发生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可能出现()
A.关键期B.敏感期C.危机期D.最佳期
3.儿童最先出现的注意是()
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性注意D.稳定性注意
4.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变化较大,下列活动中能最好保持注意的是()
A.教学B.游戏C.生活D.操作
5.学前期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A.2个阶段B.3个阶段C.4个阶段D.5个阶段
6.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A.时间知觉B.形状知觉C.大小知觉D.距离知觉
7.下列哪一项不是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主要方式()
A.反复背诵B.精细加工C.间接的意义识记D.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8.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9.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
A.感知B.记忆C.想象D.思维
10.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心理学 自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