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共106页word资料.docx
- 文档编号:5880840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58
- 大小:114.47KB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共106页word资料.docx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共106页word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共106页word资料.docx(1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共106页word资料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小数乘整数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NO: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2页例题1,练习一的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景,探索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观察单元图,引导学生通览市场购物图。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可以用整数乘法解决,哪些需要用小数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选择板书。
每千克白菜2.2元,买3千克要多少元?
每千克西瓜1.6元,一个西瓜重4千克多少元?
每吨水3.45元,8吨水要缴费多少元?
3、让学生选择进行交流,在大部分学生发生困难时,顺势转入新课的探究。
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
“每千克西红柿4.2元,买6千克西红柿需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思考?
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1)加法计算
4.2×6表示6个4.2相加。
4.2×6=4.2+4.2+4.2+4.2+4.2+4.2=25.2(元)
(2)乘法计算
4.2元=42角42×6=252(角)=25.2(元)
4.2元转化成角作单位的42角。
42×6等于252角。
最后再把252角转化成元作单位的25.2元。
师:
同学们分析一下,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什么?
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深层次分析与思考,得出把元转化成角的目的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这样就把小数乘以整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法的问题。
想象除了用角可以吧小数转化成整数以外,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把小数乘以整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
学生不难想到把4.2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师:
42×6同学们会计算吗?
学生把结果算出来。
引导学生讨论:
4.2变成42,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
因数扩大到了原来的多少倍?
(向右移动1位;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另外1个因数变化了没有?
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
先把被乘数看作整数,被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要求原来的积不变,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缩小多少倍。
2、基本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3、组织学生议一议,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1题。
独立完成后开火车报答案。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2题。
让学生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数位相同。
四、总结与反思
总结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疑惑。
五、作业
练习册上相应作业。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4.2扩大到原来的10倍→42
×6×6
25.2←缩小到原来的10倍252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3页例题2,练习一的3、4、6、7、9题
教学目标:
1.根据例题继续探索与感悟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乘末尾有0的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确定小数点位置,将已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积的估算。
教学难点:
当整数末尾有0,怎样计算并正确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积有几位小数。
0.9×40.3×30.1×62.5×7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后扩大了多少倍?
0.40.7639.320.01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2,创设情境。
(1)根据题目,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这箱糖果重多少千克?
(2)你能列出算式吗?
0.75×24
说说算式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与上节课的异同。
)
2.探究整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
像这样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你会算吗?
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着重议论2个问题:
(1)竖式计算怎么列比较简便?
末尾的0不参与计算,最后补上。
(2)怎么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小数因数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
3、即时练习。
不计算,说说积最多有几位小数?
0.24×500.625×5027.8×35
4.总结,怎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小数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练一练。
0.36×150.25×48
学生板演
可。
7.课堂活动。
先找算式上的不同,再计算,最后谈谈感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3题(第一行)
计算后,交流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6题
要求学生正确分析已知数量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出正确算式,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估算,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集体订正时,可让有估算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怎样算的,使知道自己错在哪。
四、总结与反思
这节课教学探讨了小数乘法的那些新问题?
感觉如何?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例2、0.75×24=18(KG)
0.75
×24
18.00答:
这箱糖果重15KG。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整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一的5、8、10、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认识,能熟练地根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同时提高学生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当整数末尾有0,能计算并正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演练
1.口算。
0.9×40.35×200.1×702.5×40.7×5
2.估算。
0.29×251.05×3030.97×26
学生独立思考,指明回答估算方法。
3.计算。
4.96×173.125×180.306×15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根据25×5=125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2.5×50.25×50.025×5
指明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总结与反思
三、作业
练习一5题、8-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6页例1,7页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探索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与小数乘整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激发学生运用知识,归纳得出小数乘小数的加速方法,并能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数学体验,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归纳小数乘小数的加速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计算法则的正确使用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学例题1.
课前,请同学们测量了黑板的长和宽,请校长汇报测量数据。
根据这一数据,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吗?
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师:
黑板的面积怎么算呢?
生:
用长宽相乘就得到黑板的面积。
算式是3.1×1.2或者1.2×3.1=
(1)揭示课题。
根据算式板书课题。
(2)研究算法。
师:
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
我们是否可以用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来计算呢?
大家先讨论。
引导学生校长合作、交流探讨得出共识——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
3.1×1.231×12
当两个因数都转化成整数时,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大家想一想。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板书。
)
2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计算后,要把积缩小100倍,这样才不会改变原算式的积。
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能确定吗?
从右边起,数出2位,点上小数点。
(3)解决问题:
如果漆这块黑板,每平方米要花9.6KG,一个需要多少KG?
引导学生列示,并说明计算方法。
重点强化积为什么有三位小数。
师:
我们再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每一题都想因数一共扩大了多少倍,然后把积缩小多少倍得到原来的积,是不是有些麻烦呢?
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
因数中一共有多少位小数,积就有多少位小数。
2.教学例题2。
(1)学生自己审题,确定算法并列示。
8.35×1.8=
教师或者指明学生板演。
(2)用自己的话归纳算法。
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出积。
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统一法则。
(1)回顾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今天的小数乘小数,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
(2)议一议,再交流。
(3)总结:
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可能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二1——3题。
口算、连线、填表。
2.拓展练习
课堂活动2题。
当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
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就大于另一个因数。
四、总结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
或者还有什么新的看法要提出来?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例1、3.1×1.2=3.72(平方米)
3.1扩大10倍31
×1.2扩大10倍×12
6262
31缩小100倍31
3.72372
答:
它的面积是3.72平方米。
3.72×0.6=2.232(KG)
3.72
×0.6
2.232
答:
一共需要油漆2.232KG。
例2、8.35×1.8=15.03(吨)
8.35
×1.8
6680
835
15.030
答:
本月产奶15.03吨。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7页例题3,试一试,练习二的4、5、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技术方法,认识并掌握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原理。
教学难点:
补零占位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直接说出下列各式积有几位小数。
10.36×2.30.78×1.6218.3×5.2
2.看谁算得快。
4.3×1.58.25×1.235×0.520.25×0.14
3、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研
1.指明0.25×0.14出现的情况,正是本课要探究的内容。
即积的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2.情况分析:
竖式中,积的位数是三位,而积的小数位数是四位,积的位数不够,怎么办?
学生相互议一议
确定用0补位再点小数点的思路。
思路反思质疑:
(1)数位不够,用0补位,这些0应该补在积的哪边?
(2)积末尾的0什么时候划掉?
是先确定完小数点的位置再化简,还是先划掉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完成“试一试”。
解答时让学生说一说:
积有几位小数、要用积个0来补位、小数点在哪。
如果把0.05×0.25改成0.54×0.25再计算一次,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确定积的小数点时又得注意什么?
(积的末尾0的化简时机的把握)
三、练习与深化
1.练习二6题。
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大夫,看看四个小动物毛病在哪里?
再帮助它们纠正过来。
小狐狸正确。
其他三个小动物的问题都处在积的小数点定位上。
狮子错在积的小数位应为3位。
小猴估计是积末尾0先划去了才定的小数点位置,小猪则是积的位数不够没有用0补上。
小动物身上有没有自己的影子呢?
2.练习二4题。
独立完成,交流
思考:
这道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3.练习二5题。
要求列竖式
四、总结
这节课遇到什么新问题?
解决办法是什么?
对于小数乘法,你又长了什么见识,积累了什么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例3、0.25×0.14=0.035
0.25
×0.14
100
25
0.0350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8页例题4、例5,试一试,练习二的7、8、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方法。
2.学会解答小数连乘的计算题。
3.能够正确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小数连乘计算,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方法,学会解答有关小数连乘的问题。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的正确估算和小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教学例4
1.理解图示内容。
根据这幅图,你知道哪些信息?
能完整将图中信息说一遍吗?
指明回答,引导学生说出:
小孩带了50元买肉,肉每千克24.9元,买一块1.9千克的肉,她的钱够吗?
2.引导列示。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回忆:
单价×数量=总价
24.9×1.9
3.尝试估算。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组内交流。
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一下估算方法:
估算24.9×1.9的结果,可以把24.9看成25,1.9看成2。
25×2=50。
由于估算时把2个因数都看大了,所以原来的积一定比50小。
所以小朋友带的50元够。
4.拓展延伸
你能举例用估算的方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吗?
指明回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鼓励。
二、小数连乘的探究
教学例5
1.出示情境图。
动物园有狗,梅花鹿、长颈鹿,狗的身高只有0.7米,梅花鹿的身高是狗的2倍,长颈鹿的身高是梅花鹿的3.5倍。
2.问题的提出与算法的探究。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长颈鹿的身高是多少?
)
小组讨论,列出算式。
列式:
0.7×2×3.5
算式中有几步计算?
每个数都是小数吗?
怎么计算?
积的小数位数怎么确定?
学生口述。
师生共同总结:
小数连乘的方法与整数连乘方法一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积的小数是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能否有简单的方法来解答?
先算2×3.5=7,再算7×0.7=4.9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新的感受?
还有什么困难吗?
三、课内反馈
1.在()内填上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11.9×0.9()11.9
0.32×1.1()0.32
22.3×1.0()22.3
2.根据算式回答积与因数的关系。
0.07×0.8
2.8×0.98
1.45×1.2
四、作业
练习二6——10题。
板书设计:
小数估算、连乘
例4、24.9×1.9≈50(元)
答:
50元够买。
例5、0.7×2×3.5
=1.4×3.5
=4.9(米)
答:
长颈鹿高4.9米。
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12页的例1,13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意义,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实际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级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
1.水费问题中的近似值。
(1)教学例1。
展示例题1,让学生描述图中细节信息。
(2)师组织学生列式计算奶奶应交的水费。
3.45×8.5=请学生们算出结果。
3.45×8.5=29.325(元)
请同学们拿出29.325元……你发现了什么?
(不能拿出29.325元。
)
(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分以后的钱就拿不出来了。
)
那该怎么办呢?
(3)解决积取多少合适?
原题中没有精确度要求,根据什么原则取值?
引导学生讨论,大概有3种情况:
A.把“分”后面的数去掉。
B.把“分”以后的数作为“1”收起来。
C.用四舍五入法。
你们觉得哪种建议最好呢?
(四舍五入法)
那结果该保留几位小数呢?
(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所以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
写结果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
(约等号,因为这个结果不是精确结果,是个近似数。
)
3.45×8.5≈29.33(元)
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就是取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
2.小结:
从水费问题中的近似值引发开来,你有什么感悟?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样2个结论:
(1)积的近似值问题来自生活,是生活的需要。
(2)先求积,再根据要求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3.练一练。
根据自己了解的家庭用水情况,算一算这个月应交多少水费?
二、引进计算器
1.计算器的引入。
较大数的计算,如果还停留在笔算,显然很累,可以让计算器来代劳。
2.揭示课本14页例题2。
学生自由解决。
0.47×3268≈1544(KG)
先算出积,再保留整数。
3.练一练。
完成练习三6题。
主要针对结果取值方法评讲。
三、练习深化
1.下列各题的答案,你认为怎样取近似值合适?
为什么?
(1)大米每千克1.68元,买2.7千克多少元?
(2)一个操场,长65.5米,款42.7米,操场占地面积是多少?
2.练习反馈。
四、总结
对于积的近似值,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新的体验?
五、作业
练习三1题。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
例1、3.45×8.5≈29.33(元)
3.45
×8.5
1725
2760
29.325
答:
奶奶应交水费14.88元。
例2、0.47×3286≈1544(KG)
答:
大约可以榨1544KG油。
教学反思:
NO:
积的近似值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14页课堂活动,15页的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积的近似值内涵。
2.能正确地根据要求确定积的近似值,并通过解决问题感悟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积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正确地确定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回顾
1.竞赛式的比赛练习。
练习三1题。
练习后简单评议。
2.辨析正误。
练习三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
(1)要求保留1位小数,10是整数,与题意不符合。
4.32×2.3=9.936,保留1位小数应该是9.9。
(2)83.3×0.12=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10.00。
结论正确。
(3)7.64≈7.4,7.65≈7.7,此题正确。
谈谈,做这道题你有什么体会?
二、课堂活动
揭示14页,课堂活动情景。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
0.81×8.3=6.723(千米)
2.让学生就算出的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留几位小数进行交流。
(1)三位小数,精确到米。
(2)两位小数,因为已知条件中精确度是两位小数。
(3)一位小数,相当于精确到百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1——4、6题。
2.针对性评讲4题。
四、总结
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练习课
教学反思:
NO: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5页例题1,练习四的1、2、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的情景,探索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2.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进行问题解决,进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借助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提高学生分析与建构的能力。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的集成中感悟小数乘法的内涵与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切入课题谈话
课前请同学们收集有关生活中的小数乘法,尤其关注水电气的计费方法,不知道同学们进行的怎样?
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研
1.教学例题1。
2.分析资料。
(1)计算7月份的天然气费用需要什么资料?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
7月份缴气费=天然气单价×7月份天然气用量
学生抓住这个主要关系后,追问:
在这个关系中,哪些是题中直接告诉了的,那些量不能在题中直接找到?
学生不难发现:
天然气单价1.3元/立方米是题中直接告诉的,7月份天然气用量不能在题中直接找到,所以要先求7月份天然气用量。
(2)7月份的用气量怎么获得?
表中给出的读书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得出:
7月份天然气用量=本月读数-上月读数。
(4)7月份的应缴费用怎么求?
理清关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算出7月份应缴气费。
3.解决问题。
(1)理出思路。
7月份缴气费=天然气单价×7月用气量
(2)根据思路分析正确列出算式。
7月份天然气用量:
506-478=28(立方米)
7月份缴气费:
1.3×28=36.4(元)
或(506-478)×1.3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读题-分析-列式-答语
在解决问题时,最关键的是要理解题意,特别是题中不理解的词,要消除障碍后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二是分析时要抓住题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在这个关系的指导下才能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
三、练习与深化
1.完成17页“做一做”。
完成后及时反馈,描述解题思路。
2.独立完成练习四1——3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7月份缴气费=天然气单价×7月份天然气用量
7月份天然气用量=本月读数-上月读数
7月份天然气用量:
506-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西师版 小学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全册共 106 word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