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docx
- 文档编号:5876062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3.07KB
高一语文月考.docx
《高一语文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月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月考
班级
姓名
考号
葫芦岛一高中14—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命题人:
张丽校对人:
刘东浩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2、用2B铅笔把1—6题答案,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用黑色签字笔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跳出科技看方向
董 桥
1930年年初,美国总统下令调查研究,推测25年里,会产生什么重要的革新技术。
结果,那次调查研究,还是推测不出世界上会有电视机、塑胶、太空技术、喷射机、器官移植和激光。
历来,注重发展科技的国家里,不少在朝在野的人,都希望有关当局有所警惕:
政治思想要 顾及科技发展方向。
前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七国经济高峰会议上提出建议,要求各先进国家慎重考虑利用新科学技术造福社会的问题;认为新方法、新材料、新技术天天出笼,对失业、通胀的影响是利是弊,全看人类怎么处理而定。
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不以为然,说是当初电话机装上拔号盘改成自动的时候,大家都担心所有女接线生会从此失业;事实上,美国今日职业妇女的人数,竟破了历年纪录。
里根认为密特朗这样忧心前途吉凶,有点多余。
《华盛顿邮报》称赞密特朗在这件事情上,是各国政府领导人中最有远见的领导人,深切体会到先进科技对民生经济的影响,催促政府带头疏导,确保科技跟人民、社会融洽结合。
他看到日本训练科技人员的办法,想到学校必须趁早在教室里传授电子计算机的用法,让年轻人赶快熟悉他们将来天天要用的工具。
里根碰到科技前途问题,只会说说好听的话,避开实际情况不谈。
《华盛顿邮报》故意客气点说:
里根当时心里要不是记挂黎巴嫩的局势,就是担忧他的国务卿跟驻联合国大使之间闹意见。
其实,这是个人对社会与文化的认识有所局限使然。
科技越进步,社会和个人越会感到困惑,非白即黑的思想方法更不济事。
不能找各种途径探索各种困惑的根源,自然不能澄清混淆的观念,纠正失当的行为。
这已经不是唯心或者唯物的取舍那么刻板了。
普通群众向来不太关心文化课题,多因古今中外不少社会精英分子都想独揽文化,故意把文化说成绝顶深奥的学问。
范石湖有一篇诗作《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戏书四绝》,正是文化的素描:
“菜市喧时窗透明,饼师叫后药煎成。
闲居日出都无事,唯有开门扫地声。
”
政府领导人要关心科技时代的民生问题,所议所论最好“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
探讨知识、澄清观念、纠正行为的各行各科专家,一定也会听到“菜市喧时”的声音,所思所感最好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
至于“闲居”“无事”,正是科技时代里人人都会不得荒废的精神生活,断非消极,而是调剂。
(选自《特别关注》2014年第5期)
1.下列关于“政治思想要顾及科技发展方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注重发展科技的国家里,不论是普通群众还是政府领导,都对科技发展方向这个问题相当警惕。
B.前法国总统密特朗认为,新技术天天出现,对民生的影响是利是弊,这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
C.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对科技前途很乐观,认为法国总统密特朗对科技前途的担忧有点多余。
D.《华盛顿邮报》认为,密特朗能够洞察先进科技对民生经济的影响,并让政府带头疏导,很有远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电话机装上拨号盘改成自动以后,美国职业妇女的人数不减反增,竟破了历年纪录,消除了大家对女接线生从此失业的担心。
B.密特朗想让学校传授计算机的用法,让年轻人熟悉他们将来要用的工具,这是确保科技跟人民、社会融洽结合的设想。
C.随着科技的进步,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是非白即黑的思想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唯心以及唯物的观点也已经成为过去。
D.不少社会精英分子都想独揽文化,故意把文化说成绝顶深奧的学问,这是普通群众一向不太关心文化课题的主要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年美国的调查研究,没有推测出世界上会有电视机、塑胶、太空技术等,今后会出现什么革新技术,也不一定能推测出来。
B.里根只想着黎巴嫩局势和国务卿与驻联合国大使的关系,对科技前途问题避而不谈,这是个人对社会与文化的认识有所局限造成的。
C.范石湖"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正是文化的素描,正是文化形象的具体体现,文化并不是什么深奧的学问。
D.政府领导人要关心科技时代的民生问题,各行各科专家要听取“菜市喧时”的声音,不可荒废“闲居”“无事”的精神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
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授行人①,擢御史。
严嵩擅政久,廷臣攻之者辄得祸,相戒莫敢言。
而应龙知帝眷已潜移,其子世蕃益贪纵,可攻而去也,乃上疏曰:
“工部侍郎严世蕃凭借父权,专利无厌。
私擅爵赏,广致赂遗。
使选法败坏,市道公行。
群小竞趋,要价转巨。
刑部主事项治元以万三千金转吏部,举人潘鸿业以二千二百金得知州。
其家人严年尤桀黠,士大夫无耻者呼为鹤山先生。
遇嵩生日,年辄献万金为寿。
臧获②富侈若是,主人当何如?
尤可异者,世蕃丧母,陛下以嵩年高,特留侍养,世蕃乃聚狎客,拥艳姬,恒舞酣歌,人纪灭绝。
令天下水旱频仍,南北多警,而世蕃父子方日事掊克③,内外百司莫不竭民脂,塞彼溪壑。
民安得不贫?
国安得不病?
天人灾变安得不迭至也?
臣请斩世蕃首悬之于市,以为人臣凶横不忠之戒。
苟臣一言失实,甘伏显戮。
嵩溺爱恶子,召赂市权,亦宜亟放归,用清政本。
”
帝颇知世蕃居丧淫纵,心恶之。
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擢应龙通政司参议。
隆庆初,以副都御史总理江西、江南盐屯。
迁工部右侍郎。
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朝弼骄恣,廷议遣大臣有威望者镇之,乃改应龙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
至则发朝弼罪,朝弼竟被逮。
万历改元,铁索箐贼作乱,讨平之。
应龙有才气,初以劾严嵩得名,骤致通显。
及为太常,省牲北郊,东厂太监冯保传呼至,导者引入,正面爇香,俨若天子。
应龙大骇,劾保僭律,保深衔之。
临安土官普崇明、崇新兄弟构争。
崇明引广南侬兵为助,崇新则召交兵。
已,交兵退,侬兵尚留,应龙命部将杨守廉往剿。
守廉掠村聚,杀人。
侬贼乘之,再败官军,人以咎应龙。
应龙闻罢官,不俟代径归。
代者王凝欲自以为功,力排应龙。
巡按御史郭廷梧雅不善应龙,勘如凝言。
应龙遂削藉,卒于家。
十六年,陕西巡抚王璇言应龙殁后,遗田不及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恤典未被,朝野所恨。
帝命复应龙官,予祭葬。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八》有删改)
【注】①【行人】官名,掌朝觐聘问。
②【臧获】奴才。
③【掊(póu)克】聚敛搜刮民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应龙知帝眷已潜移 帝眷:
皇帝的恩遇。
B.合天下水旱频仍,南北多警 频仍:
频繁。
C.亦宜亟放归田,用清政本 亟:
屡次。
D.恤典未被,朝野所恨 恨:
遗憾。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
B.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
C.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
D.会方士蓝道行以扶乩得幸/帝密问辅臣贤否/道行诈为乩语/具言嵩父子弄权状/帝由是疏嵩/及应龙奏入/遂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邹应龙敢于碰硬。
严嵩长期把持朝廷,没人敢得罪他,但邹应龙敢于向皇帝上书,弹劾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生活腐化、危害朝廷等罪行。
B.邹应龙为官刚正,在大臣中颇有威名。
朝廷派他去处理骄纵放肆的黔国公沐朝弼,他到达云南后很快就逮捕了沐朝弼,解决了这个问题。
C.邹应龙不畏权势。
面对权势熏天的大太监冯保,邹应龙丝毫没有退却,而是上书弹劾他擅自使用皇帝的礼仪,因此冯保很痛恨他。
D.邹应龙为官清廉。
邹应龙去世后留下的财产很少,只有几亩薄田、几间破房,朝野内外对他的悲剧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严嵩擅政久,廷臣攻之者辄得祸,相戒莫敢言。
(4分)
译文:
(2)侬贼乘之,再败官军,人以咎应龙。
应龙闻罢官,不俟代径归。
(6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9题。
西江月①
[北宋]黄庭坚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
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栏。
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②
[南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注】①元祐元年,黄庭坚为朝廷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贬黄庭坚培州(今重庆谱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
此词作于他贬谪黔州之后。
②这首词写于绍熙元年庚戌八月十七曰夜带湖别墅篆冈的一次小宴上。
篆冈,是辛弃疾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别墅中的一个地名。
当时南宋的国力很弱,随时面临着金兵南进的威胁,特别是在秋高马肥的季节。
8.试赏析《西江月》“远山横黛蘸秋波”一句的妙处。
(5分)
答:
______
9.这两首词中都用到了“等闲”一词,请简析它在这两首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如果一个国家“,
”,这样的国家终会灭亡。
(2)李白《行路难》中相信自己的理想终能实现的名句是“,
”。
(3)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的景色,并即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
大漠里的旗帜
刘建超
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
他不知道,兴奋紧张地握着一双皲裂粗壮的手,这么远,天啊,你怎么来了?
她看着他,看着相恋10年、那个曾经帅气、充满诗意的小晋,如今粗犷得像工地上的装卸工。
她还是没有忍住泪水,晶莹的泪珠在白嫩的脸颊上冷冷地滑落。
她下了火车乘汽车,走了三天三夜,又搭乘过往的大货车颠簸了一天,才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看到了他居住的那个小屋。
西部边陲的一个养路站,只有一个人的养路站,养护着近百公里的国道。
她和他在大学相识,他们都是学校野草诗社的。
他俩相恋了,就因为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
在校园的雁鸣湖边,他轻轻地吻了她,说过不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
浪漫似乎只在校园里才蓬勃疯狂地蔓延。
当毕业走上社会,才知道校园的美好都被现实的无情的铁锤砸得粉碎。
为了寻找工作,他和她早把诗意冲进了马桶。
他的父亲是养路工,在西北。
父亲生病期间,他去了父亲生活的城市照顾父亲,父亲去世后,他竟然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成了一名养路工。
大漠荒烟,千里戈壁,他给她写信,描绘着他眼前的风景,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我真的感受到泰戈尔这句话的含意了。
她感受不到那些诗意,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寂寞无聊。
家里人给她介绍男朋友,她都拒绝了。
可是,她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等到个什么样的结果。
一年一年的春花秋月,把他们推向了大龄的边缘。
经不住妈妈的哭闹哀求,她妥协了。
去见了妈妈公司领导的儿子,小伙子很精干,谈吐也很睿智。
她就模棱两可地处着,心中还是牵挂着远方的他。
她要了断同他的情缘,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公平。
她给他带了大包的物品。
他笑着说,我这啥都不缺,啥都不缺。
她环顾四周,煤气炉,木板床,米面油,咸菜。
他笑了,似乎恢复了校因里的神气,笑着说,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些我都具备了,就等着天降大任了。
晚板,稀饭,馒头,她带来的熟制品。
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
在这一抹黄的沙丘,见到鲜绿的青菜,她都舍不得动筷子。
你一个人不寂寞吗?
她说。
不寂寞,白天养路,晚上看书,看你的信。
我能背下来泰戈尔诗集,也能背下来你写的每一封信。
夜晚,她躺在床上,他躺在地上。
荒漠的风狼一样嚎。
第二天风和日丽,天蓝如洗。
她搭上了一辆过路的货车。
司机是个很健谈的小伙子,踩上油门也打开了话匣子。
小伙子说,这个养路站就像是他们跑长途车的司机的驿站,加油加水,填饱肚子。
养路站就他一个人,他还学会了修车补胎。
几千公里的路段,就他养护的这段路最好。
在一个大拐弯处,司机停下车,提着一只袋子下了车。
她伸头望去,路基的远处是一个低洼带,竟然有一片十几平方米的小菜地。
菜地里的绿色格外养眼。
怕菜苗被飞鸟或小动物侵害,菜地的四周插满了树干,树干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是挂满了万国旗。
司机把袋子里的土倒在菜地边,回到车上说,经常走这里的司机都知道给这块菜地带点土。
这地方风沙大,就这一块是个避风的港湾。
他每天都要骑车几十里来这里种菜浇水。
我们司机每次经过这里都要鸣笛致意,我们把它称为大漠里的旗帜。
那些布条上都写着一些字,有人说是诗,我也不懂。
反正我记得其中一个上面写着,生如夏花。
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的名字就叫夏花。
她回到家,眼前总是飘舞着大漢里那五颜六色的旗帜。
她又准备动身去看他,她带了一挎包土。
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第四段详细叙述“她”的行程与“他”的住地,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他”在大漠戈壁生活的艰苦和“她”前去分手的决心。
B.“他”引用孟子的句子,说明“他”虽然身处荒漠戈壁,但是胸怀大志,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C.小说写“夏花”,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对爱情无比坚贞的女孩的形象。
D.文中“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中的“居然”,说明青菜在戈壁出现是奇迹,同时为后文写大漠里的“菜地”作了铺塾。
E.小说中司机的介绍,不仅使“他”的形象更为丰满,而且照应了标题“大漠里的旗帜”,这样的设置,匠心独运。
(2)小说中的“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
(3)结合文本,谈谈小说为什么以“大漠里的旗帜”为题。
(6分)
答:
(4)根据小说末尾的情节,推测“他”与“她”的爱情结局,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邵逸失,那位最后的旧式生意人
黄佟佟
一
许多年了,这个清瘦的宁波男人总会坐着轮椅出现在香港最大的电视台的台庆夜里,左右各伴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当年港姐。
作为这个电视台的创始人,他笑嘻嘻地享受着镜头与众人的欢呼,成为台庆夜永不变化的一景。
人们像嗔怪调皮的孩子一样夸他“精灵古怪”,他也就笑容满面地收下,谁也不知道他究竟还听不听得懂——毕竟,2007年时邵逸夫就已经100岁了。
邵逸夫几乎经历过所有的娱乐世代,也几乎影响了所有的时代:
从默片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时装到古装,由黄梅到武侠,由电影到电视……他几乎是香港娱乐界最有权力的人。
但他很少说话,他几乎是对内地最为慷慨的慈善家,几乎每个省的高校里都有他捐助的逸失楼,但他很少露面。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几乎年年捐出过亿的资金。
他说:
“人们都说赚钱难,但懂得将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更难。
”
二
邵逸夫究竟是谁?
大娱乐家?
大慈善家?
大富豪?
……他从来不要这些虚名,他认真地说:
“我只是一个生意人。
”
父亲做颜料生意,他继承了父亲血液里的生意基因,按着父亲那一代人的方式做着生意。
他脸上带着那股子不松不紧的笑意,低调而精明地扩展着自己的生意帝国。
人人都知道邵逸夫精明过人,他看人选片的眼光极准,又懂得与时俱进,什么好卖拍什么。
电影时代,他称霸一方;一旦电影式微,他又毫不犹豫转战电视。
1967年,他与利孝和等人成立TVB,垄断了五分之四香港人40年的夜晚生活。
TVB的讣告里有一句话用来评价他最为精确:
“他以无比的精力和视野,带领无线电视成为香港最大的电视台和全球中文电视业最具影响力的电视之一。
”
他天赋异禀会做生意,勤勉过人。
他18岁就去哥哥的电影公司帮忙。
1927年,他跟着三哥邵仁枚跑到南洋推出流动放映车,跑遍了东南亚的穷乡僻壤。
名作家蔡湖回忆当时他的老板真是个怪人:
他不抽烟不喝酒,工作是他最大的嗜好。
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早上5点即起,常常工作至深夜。
片子拍得不好就烧掉,“最高纪录,一日看过9部电影”。
“我喜欢做事,这样做人才有乐趣”。
他说,他一生不做赔本的买卖,人家问他为何不支持艺术片,只拍赚钱的娱乐片,他正色道:
“少人看的戏,就少人得益。
所以,我宁愿专门从大家都喜欢的娱乐着手,我是在做生意。
”
三
生意要赚钱,不代表不支持艺术,他捐钱盖了香港艺术中心。
他的想法很商人——如果你中意艺术,你就去艺术中心,不必苛求我拍艺术片。
他的公司对待员工是出了名的锱铢必较,他手下的艺人拿的是全世界最低的工资。
但他个人却会赞助有才华的顾嘉辉去美国留学,做他的担保人,照顾他香港家人的生活。
他态度谦和,对重要的艺人从来都是亲自接待,客客气气地迎来送往,讲究的是买卖不成仁义在。
走了的人都念邵老板的好。
“全世界那么多制片家,我不过是其中之一,我不过是幸运一点。
”和所有老派的生意人一样,他对于自己的成功没有一丝一毫的自得。
他说:
“成功,当然要努力苦干,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
但是,运气也很重要!
”命运鬼使神差让他在地价极为便宜时买下许多荒地,在经济腾飞的20世纪80年代,他本可以大赚特赚,但他宁愿让地荒着。
他淡然地说:
“我不想挣这么多钱,我的钱就算到孙子辈也花不完,挣那么多钱来干什么呢?
所以我不做地产。
”
四
2011年,他以86亿元卖掉他创立的TVB,做完了他人生最后一笔生意。
2014年1月7日的早上,他终于在西贡嘉澍路清水湾大厦里驾鹤西去。
他这一生行事周到有致,似乎从没有辜负任何人,也没有一处不合于礼仪规范,他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中国旧式生意人的榜样,拥有几乎完美的一生。
他的离去,在意料之内又在意料之外。
人们之所以震动莫名,大约因为他的离去带走了一些永难恢复的东西。
是的,台庆夜永远地没有了邵爵士。
斯人远去,告诉我们天荒地老总有尽时,此时此际也就只余惘然。
(选自2014年1月11日《深圳特区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A.邵逸夫是对内地最为慷慨的慈善家,几乎每个省的高校里都有他捐助的逸夫楼,80年代中期以来他几乎年年捐出过亿的资金。
B.邵逸夫财富多多,但他精明过人,对待员工是出了名的锱铢必较,他手下的艺人拿的是全世界最低的工资。
C.邵逸夫认为自己的成功靠的是运气。
证明之一就是,“命运鬼使神差让他在地价极为便宜时买下许多荒地”,让他在80年代可以大赚特赚。
D.邵逸夫是个生意人,也是个慈善家,他将很多钱捐给了学校,并且认为自己懂得将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
E.本文评传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从经历、性格、才能、贡献等诸多方面,塑造了邵逸夫的形象。
(2)邵逸夫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6分)
答:
(3)为什么说邵逸夫是"最后的旧式生意人"?
(6分)
答:
(4)邵逸夫“不支持艺术片,只拍赚钱的娱乐片”,但“捐钱盖了香港艺术中心”,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结合文本与现实分析。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留学是高考不理想的学生的另一机遇,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高考生最好能够在妥善安排好自己在国内学习生活的前提下准备留学申请,切不可。
②今年30岁的小张因赌博输钱,被债主数度逼债后,为了还债,竟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最后被依法刑拘。
③在全国男子篮球联赛上,置之死地而后生,退无可退的河南队昨晚,在超级外援泰尼·加伦极限炮火的轰击下,101比90战胜广西威壮队,取得主场首胜。
A.铤而走险破釜沉舟孤注一掷 B.破釜沉舟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C.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铤而走险 D.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破釜沉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最要紧的是要做好准备。
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你必须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和足够的勇气。
B.根据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多项经营绩效指标超过美国企业500强,1706亿美元的净利润高出后者700多亿美元。
C.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D.在胡雪岩故居修复后,成了一处“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人文景观,为杭州的文化旅游业增添了活力;然而大部分免费开放的名人故居却少人问津。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⑥④③⑤② B.④②③⑤①⑥
C.②④③⑤①⑥D.④⑤⑥③②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
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时,很多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比如黛玉与宝钗:
黛玉是在作诗,宝钗是在做人;黛玉要的是恋爱,①;黛玉的生命是为了开花,宝钗的生命是为了结果;②,宝钗是社会精英;宝钗可以占据我们的眼,黛玉却能占据我们的心。
两个人物的区别还在于,③,宝钗是现实的功利的。
17.下面是一幅漫画,请为漫画拟一个标题,并描述漫画的内容,指出它的寓意。
(6分)
(1)标题:
(不超过5个字)(2分)
(2)内容及寓意:
(4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狮王想给自己的儿子选一位老师。
为此,他伤透了脑筋。
选狐狸吧,狐狸聪明伶俐,但太爱说谎。
豹子呢?
豹子勇敢顽强,但头脑简单。
选来选去,狮王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