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图文.docx
- 文档编号:5874067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84
- 大小:125.59KB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图文.docx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图文.docx(1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图文
二年级教研组
班级:
教师:
2010年秋期
报名、编座位等一课时,总1课时
落润中心校2010年秋期二年级数学科集体备课稿
(第1单元)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科书第1页
设计者
邓咏
教者
课型
新
课时
1
时间
年月日
总课时
周星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具:
6根小棒和18个小圆片。
教学流程:
我的再创造
一、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
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几个几”
课件演示“校园情境图”
教师:
你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1:
我看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子,我想问一共有多少扇窗户。
教师: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
一共有27扇窗户。
教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2:
我是一扇一扇数的。
学生3:
我是一层一层数的。
每层有9扇,一共3层(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9+9+9=27(扇)。
(教师板书算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可能会说出:
树的棵数:
5+5=10(棵)。
参加接力赛人数:
8+8+8=24(人)。
花的盆数:
9+9=18(盆)。
坐跷跷板的人数:
4+4+4=12(人)或2+2+2+2+2+2=12(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以上算式)
2初步体会“几个几”
教师:
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1:
都是加法。
学生2:
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教师:
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
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学生:
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
教师:
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
学生:
是3个9相加。
教师:
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学生:
(回答略)
3设置疑点,理解乘法
教师:
该校二年级2个同学坐一张桌子,一共坐了100张桌子,你知道该校二年级有多少同学?
你会列式吗?
试试看。
(稍停片刻)
教师:
列完了吗?
学生:
没有。
教师:
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1:
太长了。
学生2:
太麻烦了。
学生3:
有没有简便方法?
教师:
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板书课题:
乘法)
4师生共同例举生活实例。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科书第2、3页
设计者
邓咏
教者
课型
新
课时
2
时间
年月日
总课时
周星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具:
6根小棒和18个小圆片。
教学流程:
我的再创造
一、出示挂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植树图”。
教师:
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学生1:
一共植了32棵。
教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
我是一棵一棵数的。
学生2:
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棵,一共有4排(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4个8,所以列成算式是8+8+8+8=32(棵)。
学生3:
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
(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8个4,4+4+4+4+4+4+4+4=32(棵)。
(教师板书算式)
(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教师:
4个8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8×4表示,也可以用4×8表示。
教师介绍读法。
8×4读作:
8乘4;4×8读作:
4乘8。
教师:
想一想,8×4等于多少?
学生1:
8乘4等于32。
教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
8+8+8+8和8×4都表示4个8,所以都应等于32。
教师:
你真聪明!
4×8等于多少?
学生2:
4×8等于32。
教师:
看到这两个乘法算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1:
用乘法真简便!
学生2:
用加法算要用“+”,用乘法算要用“×”。
教师:
“×”叫乘号,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也可以叫“乘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同桌相互说一说8×4=32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
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
学生1:
用4×8表示。
教师: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1:
4+4+4+4+4+4+4+4=32表示8个4相加,所以可以写成4×8。
学生2:
8个4相加,除了用加法和4×8表示,还可以用8×4表示。
[点评:
学生通过思考、观察、交流,逐步体验相同加数连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学生能顺利地把加法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使情感目标落到实处。
]
2教学例2
教师提出要求:
每次摆3盆花,照这样摆6次。
学生动手操作小圆片,让一名学生到展台上摆。
教师:
你一共摆了几个小圆片?
学生1:
3+3+3+3+3+3=18(个),我一共摆了18个。
学生2:
3×6=18(个)。
教师: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2:
每次摆3个,摆了6次,也就是6个3,所以可以写成3×6=18。
学生3:
6个3相加,我写成6×3=18。
[点评: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摆小圆片、列算式,在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认识乘法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
3引导发现
教师:
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学生1:
我发现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学生2:
必须是相同加数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计算。
……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上课堂活动的内容第1题:
让学生看算式,并读一读,掌握读法。
第2题:
同桌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说算式,然后交换角色活动。
第3题:
同桌协作,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算式。
2学生将校园图(课件出示)中的几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100个2相加是多少?
怎样写比较简便
[点评: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领悟乘法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达到了前后照应的效果。
]
五、课堂小结
教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学生:
(回答略)。
[点评:
让学生自己小结,既回顾了所学知识,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落润中心校2010年秋期二年级数学科集体备课稿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设计者
邓咏
教者
课型
练习
课时
3
时间
年月日
总课时
周星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练习,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根据加法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根据加法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流程:
我的再创造
一、基本练习
1、读出算式,说名称
3×7 2×5 6×4 3×4
2、摆一摆,说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每次摆4个圆,摆3次。
每次摆2个圆,摆4次。
每次摆3个圆,摆5次。
3、看图写算式。
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全班交流。
二、发展练习
1、看图填数。
练习一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小组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看图填算式,再读一读。
练习一第3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全班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连线。
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连线。
4、看图提数学问题。
练习一第5题。
①学生观察图,小组活动。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②全班交流。
三、游戏活动。
同桌活动。
摆一摆,说一说。
每堆摆5个●,摆了4堆。
——————5×4 4×5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落润中心校2010年秋期二年级数学科集体备课稿
课题
1.2的乘法口诀
教科书第8~9页的教学内容。
设计者
邓咏
教者
课型
新
课时
4
时间
年月日
总课时
周星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1,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1,2的乘法算式。
2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用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流程:
我的再创造
一、情境引入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
教师:
小兔家来客人了,看,小兔正在干什么?
学生:
正在摆筷子。
教师:
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1:
小兔正在数有几根筷子——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
学生2:
桌子上摆了8双筷子,小兔的手里还有1双筷子,一共有9双筷子。
教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在家里也摆过筷子吗?
今天我们也来摆一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填一填
教师: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
学生操作小棒后,教师出示例1下面的表格。
教师:
小兔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你能帮它填完整吗?
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后,抽学生说一说7双筷子有多少根,是怎么想的。
学生1:
我两根两根地数,因为6双12根,往后数2个,13,14,7双就有14根。
学生2:
我用加法算的,多1双筷子就加上1个2,6双有12根,12+2=14,7双就是14根。
教师:
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2双、3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
(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2=4
2+2+2=6
……
2+2+2+2+2+2+2+2+2=18
[点评:
例题的引入采用学生熟悉的摆筷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联,激发了学生乐于参与的动机。
]
2列乘法算式,编口诀
教师: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
加数都是2。
学生2:
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加了一个2。
学生3:
算式越来越长。
学生4:
这样的加法算式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教师:
你们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试一试。
学生写,写后展示:
2×2=42×3=6……2×9=18
教师:
这些乘法算式的积,你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1:
我是根据加法算式得到的。
学生2:
看着小兔的表格,也可以得到。
教师:
还有一种方法,你想知道吗?
那就是利用乘法口诀来算。
(板书:
2的乘法口诀)
教师:
2×2=4,可以用“二二得四”这句口诀表示,“二二”表示2乘2,“得四”表示2和2相乘的结果是4。
(板书:
二二得四)
教师:
请同学们按这个方法试着说一说2×3=6,2×4=8,2×5=10可以用怎样的口诀去算。
学生试说,并交流。
(板书:
二四得八,二五得一十)
教师:
请同学们听一听:
“二五得一十”与“二五一十”哪句顺口易记?
学生:
第二句。
教师:
从2×5=10开始,乘积是两位数,为了说得顺口,便于记忆,我们不再用“得”字,直接说成“二五一十”。
试着说说2×6=12……2×9=18的口诀。
学生试说并板书。
教师:
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讨论后汇报。
学生1:
每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都是“二”。
学生2:
每一句口诀的第二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
(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
学生3:
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
教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出了这么多的联系,以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这些口诀。
[点评:
从加法到乘法,再到编乘法口诀、记忆口诀,让学生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始终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
]
3教学例2
教师出示滑冰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出:
2个小朋友一组,有4组小朋友,共有几人在滑冰?
教师:
你能用乘法来计算吗?
学生:
2×4=8。
教师:
用哪句乘法口诀算?
学生:
用“二四得八”。
教师:
还有别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
4×2=8。
教师:
这个式子用哪句口诀算?
引导学生说出:
还是用“二四得八”。
4深化理解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摆一摆(每次摆2根小棒),边摆边说乘法算式和口诀。
(2)游戏:
对口令。
同桌两人合作,第一种玩法:
一生说口诀的前两字,另一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第二种玩法:
一生说乘法口诀,另一生说一个或两个乘法算式。
学生活动略。
三、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用什么方法记忆1,2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小结。
教师: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编1,2的乘法口诀,那么3的乘法口诀呢?
课后想一想,下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点评:
把课堂自然地向课外延伸,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余味无穷。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落润中心校2010年秋期二年级数学科集体备课稿
课题
1.2的乘法口诀
设计者
邓咏
教者
课型
练习
课时
5
时间
年月日
总课时
周星期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流程:
我的再创造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
1、摆小棒。
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
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
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
板书:
1×1=1
1×2=2
1×3=3
……
1×9=9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
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
教师板书: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
“一二”是表示什么?
“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5、记口诀。
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②熟记口诀。
三、课堂活动
说算式,对口诀。
1×3———— 一三得三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落润中心校2010年秋期二年级数学科集体备课稿
课题
1.2的乘法口诀
设计者
邓咏
教者
课型
练习
课时
6
时间
年月日
总课时
周星期
教学目标
1、熟记1、2的乘法口诀。
2、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记1、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流程:
我的再创造
一、基本练习
1、对口令,同桌游戏。
①说算式,对口诀。
②说口诀,对算式。
2、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2根,摆3次。
……
二、巩固练习
1、 看图填表。
练习二第1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小组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每空用的哪句口诀?
2、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
练习二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反馈填空的情况。
③自由读口诀。
3、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
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4、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二第4题。
①学生观察图,小组活动。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②在书上填出算式。
②全班交流。
5、分别把2乘1,2,3,……9的积圈起来。
练习二第5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三、发展练习
练习二第6题。
小组活动,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落润中心校2010年秋期二年级数学科集体备课稿
课题
3的乘法口诀
教科书第13~14页的教学内容
设计者
邓咏
教者
课型
新
课时
7
时间
年月日
总课时
周星期
教学目标
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流程:
我的再创造
一、引出新课
教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
按你的理解,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学生:
3的乘法口诀。
(板书:
3的乘法口诀)
[点评:
在引导学生回忆1,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引出课题,体现了知识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编3的乘法口诀作好认知准备。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
教师:
图上画的是谁?
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组的?
你能根据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指定一学生上台(黑板上)补充。
(2)探索口诀的编法,促进口诀理解。
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
(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
教师:
表格中的哪一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学生:
24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显示人数、8个组的24人(闪烁印证)。
教师:
说说哪一个算式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
学生:
3×4=12(或4×3=12)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用课件显示算式3×4=12或4个组跳绳的12人(闪烁印证)。
教师:
7个组有几个人在跳绳?
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
学生:
7个组有21人在跳绳,可以用3×7=21(或7×3=21)来表示。
教师课件显示7个组的21人和算式3×7=21。
教师:
“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它表示几个组跳绳的人数?
应该用哪个算式?
学生:
“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9个3是27;它表示9个组跳绳的人数;应对应3×9=27(或9×3=27)这个算式。
教师用课件闪烁27人,口诀、算式(变色印证)。
(3)读3的乘法口诀。
学生全班拍手齐读3的乘法口诀。
[点评:
运用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先填补人数、算式和口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3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迁移学习能力。
]
(4)找特征,总结规律。
教师:
3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学生1:
3的乘法口诀共有7句。
学生2:
口诀的第一个字都是三。
学生3:
口诀的第二个字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
学生4:
口诀的积从上到下依次增加3。
教师:
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规律?
教师:
同学们真能干,自己找出了这么多的特征,总结出这么多的规律。
你能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吗?
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
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引导学生回答(略),课件印证。
[点评:
让学生找出特征,总结规律,加深了学生对口诀的全面理解,有利于学生总结、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
]
(5)熟记口诀。
教师:
利用口诀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临时遗忘的口诀补充完整,你们能记住这么多口诀吗?
学生集体拍手背口诀→一生当小老师,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电话”背→分4人小组抽背→集体拍手背。
[点评:
用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口诀,能提高学生对口诀的熟练程度。
]
2教学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师版 小学 年级 上册 数学 教案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