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论方治风剂.docx
- 文档编号:5873428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3.14KB
名医论方治风剂.docx
《名医论方治风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医论方治风剂.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医论方治风剂
一、疏散外风
【小续命汤方论】
明·吴昆:
麻黄、杏仁,麻黄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中风。
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头疼、身热、脊强者,皆在所必用也。
人参、甘草,四君子之二也,《局方》用之以补气;芍药、川芎,四物汤之二也,《局方》用之以养血。
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气虚、血虚者,皆在所必用也。
风淫末疾,矿佐以防风;湿淫腹疾,故佐以防已;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阳淫热疾,故佐以附子;盖病不单来,杂揉①而至,故其用药,亦兼该也。
热者,去附子,用白附子;筋急、语迟、脉弦者,倍人参,加薏苡、当归,去黄芩、芍药,以避中寒;烦躁、不大便,去附、桂,倍加芍药、竹沥;日久大便不行,胸中不快,加枳壳、大黄;语言蹇涩,手足颤掉,加石菖蒲、竹沥;口渴,加麦门冬、瓜萎、天花粉;身痛发摔,加羌活;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角;汗多,去麻黄;舌燥,加石膏,去附、桂。
(《医方考》)
清·张璐:
续命方,专为中风六经形证而立,以其死生反掌,较之伤寒尤为叵测。
盖伤寒之邪,卒然从表而入,非若中风皆由本虚,虚风直犯无禁,且多痰涎内壅,表里纠缠之难于分解也。
所以小续命汤虽本《古今录验》,而麻黄、桂枝两方皆在其中,以其本虚,必加人参驾驭。
麻、桂发越在表之邪,又需附子直入少阴,搜逐在里之邪,不使外内交攻,正气立断,续命之名,信乎不虚。
其余川芎、黄芩、防风、防己,不过为麻黄之使,以祛标热耳。
(《千金方衍义》)
清·张秉成:
此方所治之不省人事、神气渍乱者,乃邪气骤加,正气不守之象。
筋脉拘急者,筋得寒则收引也。
半身不遂者,乘人所禀阴阳之偏盛,气血之盈亏,以致虚邪客于身半也。
语言蹇涩者,风中于络而舌本强也。
口眼斜者,受邪之处反缓,正气为邪所引而急也。
方中用麻黄、桂枝、防风、防己大队入太阳之经祛风逐湿者,以开其表;邪壅于外,则里气不宣,里既不宣,则郁而为热,故以杏仁利之,黄芩清之;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以人参、甘草益气而调中;白芍、川芎护营而和血;用附子者,既可助补药之力,又能济麻黄以行表也;姜、枣为引者,亦假之以和营卫耳。
(《成方便读》)
【注释】①杂揉:
混杂揉合。
【大秦艽汤方论】
明·虞抟:
此方用归、芎、芍药、生熟地黄以补血养筋,甚得体。
既曰外无六经之形证,但当少用羌活、秦艽,引用以利关节。
其防风、独活、细辛、白芷、石膏等药,恐太燥而耗血。
虽用此,川芎止可六分之一。
尤宜加竹沥、姜汁同剂最好,达者详之。
(《医学正传》)
明·吴昆:
中风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此方主之。
中风,虚邪也。
许学士云:
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故用驱风养血之剂,兼而治之。
用秦艽为君者,以其主宰一身之风,石膏所以去胃中总司之火,羌活去太阳百节之风疼,防风为诸风药中之军卒。
三阳数变之风邪,责之细辛;三阴内淫之风湿,责之苓、术。
去厥阴之风,则有川芎;去阳明经之风,则有白芷。
风热干乎气,清以黄芩;风热干乎血,凉以生苄。
独活疗风湿在足少阴;甘草缓风邪上逆于肺。
乃当归、芍药、熟苄者,所以养血于疏风之后,一以济风药之燥,一使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也。
(《医方考》)
明·张介宾:
大秦艽等汤,在《机要》、《发明》俱云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如是血弱不能养筋,宜养血而筋自荣,以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主之。
夫秦艽汤虽有补血之药,而寒散之剂居其半。
夫既无六经之外邪,而用散何为也?
既无阻隔之大邪,而用寒何为也?
寒散既多,又果能养血气而壮筋骨乎?
(《景岳全书·杂证谟·诸风》)
按此汤(大秦艽汤),自河间、东垣而下,俱用为中风之要药。
夫既无六经之外证,而胡为用羌、辛、防、芷等药?
既内无便溺之阻隔,而何用石膏、秦艽、黄芩之类?
其为风寒痛痹而血虚有火者,乃宜此方耳。
(《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和阵》)
清·汪昂:
此六经中风轻者之通剂也。
以秦艽为君者,祛一身之风也;以石膏为臣者,散胸中之火也。
羌活散太阳之风,白芷散阳明之风,川芎散厥阴之风,细辛、独活散少阴之风,防风为风药卒徒,随所引而无所不至者也。
大抵内伤必因外感而发,诸药虽云搜风,亦必固里。
当归养血,生地滋血,芎活血,芍药敛阴和血,血活则风散而舌本柔矣。
又气能生血,故用白术、茯苓、甘草补气以壮中枢,脾运湿除,则手足健矣。
又风能生热,故用黄芩清上,石膏泻中,生地凉下,以共平逆上之火也。
(《医方集解》)
【三生饮方论】
明·薛己:
夫前饮(三生饮)乃行经络、治寒痰之药,有斩关夺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参两许,驾驱其邪,而补助真气。
否则不惟无益,适足以取败矣。
观先哲用芪附、参附等汤,其义可见(《内科摘要》)
清·柯琴:
风为阳邪,风中无寒不甚伤人,惟风中挟寒,害始剧矣。
寒轻而在表者,宜发汗以逐邪;寒重而入里者,非温中补虚,终不可救。
此取三物之大辛大热者,且不炮不制,更佐以木香,乘其至刚至锐之气而用之,非以治风,实以治寒也。
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但知勇于攻邪,若正气虚而不支,能无倒之患乎?
必用人参两许,以驾驭其邪,此立斋先生真知确见,立于不败之地,而收万全之效者也。
(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昂:
此足太阴、阳明、厥阴、手少阳药也。
南星辛烈,散风除痰。
附子猛峻,温脾逐寒;乌头轻疏,温脾逐风,二药通行经络,无所不至。
皆生用者,取其力峻而行速也。
重加人参,所以扶其正气,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气也。
(《医方集解》)
清·王子接:
三生者,一本而用其三,不炮不制,故名。
即《肘后方》名三建汤者是也。
《大明本草》云:
大者为乌头,中者为附子,小而丛生者为虎掌,悉是天雄一裔,古方并用之,取其小者力锐,搜其隐曲①;大者力雄,破其冲要②;中者力缓,荡其余邪。
佐以木香者,时珍云:
苦辛泄肺,芳香悦脾,又能通大肠、膀胱之滞,为三焦气分药,复入三生饮中,乘其至刚至锐之气,直上直下,为斩关夺门之剂。
苟非寒痰气厥,昏不知人,证偏于实者,不可轻用。
但后人方中,虎掌皆用南星,以南星亦名虎掌,乃相沿之误,实非南星也。
(《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张山雷:
痰涎塞而肪已沉,且身无热,则唇舌淡白,可想而知。
是为寒痰上涌,胸中清阳之气已为浊阴蔽塞不通,非燥烈大温,不能开泄。
此方三者,俱用其生,非仅为回阳计,正赖其雄烈刚燥,始能驱逐浊阴。
苟得阴霾③一开,寒痰少减,即当随证用药,似此大燥大烈,非可多服频服也。
(《中风诠》)
【注释】①隐曲:
隐秘曲折之处。
②冲要:
即交通要道。
这里比喻本方所治的主要证因。
③阴霾(mai埋):
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这里比喻病人体内浊阴之气。
【三化汤方论】
明·吴昂:
中风二便数日不利,邪气内实者,以此微利之。
大黄、厚朴、枳实,小承气汤也。
上焦满,治以厚朴;中焦满,破以枳实;下焦实,夺以大黄。
用羌活者,不忘乎风也。
服后二便微利,则三焦之气无所阻塞,而复其传化之职矣,故曰三化。
此方惟实者可用,虚者勿妄与之。
(《医方考》)
明·刘裕德:
三者,风、滞、痰也;化,变化以消散之也。
方用羌活以化风,厚朴、大黄以化滞,枳实以化痰,故曰“三化”(《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清·程国彭:
中风入脏,热势极甚,闭结不通,便溺阻隔不行,乃风火相搏而为热风者,本方主之。
设内有寒气,大便反硬,名曰阴结。
阴结者,得和气暖日,寒冰自化,不可误用攻药,误即不能复救,慎之慎之。
(《医学心悟》)
清·徐大椿:
腑中风邪,关窍闭塞,故大便不通焉。
小承气本方枳实消痞,厚朴除满,大黄荡胃热以通地道。
大便不通,病为在里,本于中风,故加羌活以宣通经络之气。
名曰三化者,化气、化热、以化外邪也。
(《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今·蔡陆仙:
三化汤,即小承气加羌活是也。
治肠胃热实致气血不行,而风邪因之外中。
是外邪之中,盖由内之实积也。
故宜攻下其内,乃为探本穷源。
否则,徒散其风,内之实阻未去,营卫终不能行,风邪虽去何济?
且又安能必其不乘隙再入耶?
此中风之所以有攻下一法也。
(《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风引汤方论】
明·赵以德:
风者,外司厥阴,内属肝木,上隶手经,下隶足经,中见少阳相火,所以风自内发者,由火热而生也。
风生必害中土,土主四肢,土病则四末不用,聚液成痰。
瘫痪者,以风邪挟痰于四肢故也;痫者,以风热急其筋脉,内应于心主故也。
由是二者,尽可用此汤治之。
首用大黄之寒、走而不止者泻之,俾火退风息,凝痰扫去矣。
复用干姜之热、止而不走者何哉?
前哲有云:
大黄之推陈致新,如将军之戡定祸乱,然使将无监军,兵无向导,能独成其功乎?
夫一阴一阳之为道,故寒与热相济,行与止相须,然后寒者不惨,热者不酷,行者不疾,止者不停。
所以大黄逐热行滞,以通营卫而利关节,则必以干姜安之,桂枝导之,佐大黄之达四肢脏腑而不肆其峻快;不然,将从诸药石而下走矣。
桂枝又散风木,干姜之热中,更以石膏、滑石制之,禀清之金性,经制木救土,泻阳明热,解肌肉风痹也。
阴水不足,火因妄动而生风,满招损,自役其心,精神不守,非镇重之剂则不能安其神、益其水,故以寒水石补阴水,紫石英、白石脂、赤石脂、牡蛎、龙骨敛精神、定魂魄、固根本也。
(《金匮玉函经二注》)
明·徐彬:
风邪内并,则火热内生,五脏亢甚,迸归入心,故以桂、甘、龙、牡通阳气、安心肾为君;然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火发必风生,风生必挟木势侮其脾土,故脾气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瘫痪,故用大黄以荡涤风火湿热之邪为臣;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为反佐;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湿,寒水石以助肾水之阴,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为使。
故大人、小儿风引惊痫皆主之。
巢氏用治脚气,以石性下达可胜湿热,不使攻心也。
(《金匮要略论注》)
清·沈明宗:
热风而乘血虚中人,邪正相搏,木火互征,风化为热,则心热炽盛,血脉痹着,故成热瘫痫也,是以大黄下彻心脾之热,龙、牡收摄心肾相交,牡蛎同寒水石济水主而镇阳光,赤白二脂、紫石英以养心脾之正,石膏专清风化之热,滑石以利窍通阳,桂枝、甘草和营卫而驱风外出。
然以大黄、石膏、牡蛎、寒水石诸寒药为君者,因时令热风之制,恐寒凉太过致伤胃气,故用干姜温中为佐。
巢氏治脚气,因其药性下达,龙、牡收镇心肾故也。
(《张仲景金匮要略》)
清·尤怡:
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为中风多从热起,故特附于此欤?
中有姜、桂、石、脂、龙、蛎者,盖以涩驭泄,以热监寒也。
然亦猛剂,用者审之!
(《金匮要略心典》)
清·汪绂:
此治以风成惊,外有余则生热者。
重以镇之,滑石靖三焦火,石膏靖肺胃火,寒水石靖心火,紫石英益心肝之血,白石脂附胃火,寒水石靖心火,紫石英益心肝之血,白石脂坠肺胃之痰,赤石脂去血中之瘀。
风火动摇,重所以镇之。
寒以荡之,滑石、石膏、大黄,皆以荡除邪热。
辛以补之,干姜、桂枝、石膏、大黄,皆辛以补肝。
酸以敛之,龙骨、牡蛎,皆涩而敛。
甘以和之。
要以去风除热,而镇安心神,则惊定矣。
此证日数十发,是急惊也,故属之外有余而宜镇静。
(《医林篡要探源》)
清·陈元犀:
大人中风牵引,小惊痫,正火热生风,五脏亢盛,及其归迸入心,其治同也。
此方用大黄为君,以荡除风火热湿之邪,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用桂枝、甘草以缓其势,又用石药之涩以堵其路。
而石药之中,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平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湿,龙骨、牡蛎以敛其精神魂魄之纷驰①,用寒水石以助肾之真阴不为阳光所烁,更用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恐心不明而十二经危也。
明此以治入脏之风,游刃有余矣。
后人以石药过多而弃之,昧孰甚焉!
(《金匮方歌括》)
【注释】①纷驰:
指心神杂乱。
【消风散方论】
今·裴正学:
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散风邪,开发腠理而为主药。
苦参、苍术、木通,皆主除湿而为辅药。
风湿搏郁,久则化热,方中石膏、知母清热泻火而为兼治。
治风先治血,当归养血活血;郁久化热则血燥,生地、麻仁养血润燥,同为兼治。
甘草调和诸药,而为引和。
(《新编中医方剂学》)
【川芎茶调散方论】
清·汪昂:
此足三阳药也。
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药卒徒,皆能解表散寒,以风热在上,宜于升散也。
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
薄荷、荆芥并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故以为君,同诸药上行,以升清阳而散郁火。
加甘草者,以缓中也。
用茶调者,茶能上清头目也。
(《医方集解》)
清·徐大椿:
风邪久郁遏热,而清阳之气不舒,故头痛连额,眩晕不已焉。
川芎上行头角,下行血海,能行血中之气,香附内调血气,外达皮毛,能彻腠理之邪;羌活散太阳之经,白芷散阳明之经,防风散肌表之风,荆芥散血分之风,薄荷清利头目,甘草缓中和药也。
为散茶调,使风邪外解,则热亦得泄而头目清利,何头痛眩晕之不瘳哉?
此疏风解郁之剂,为久风头痛眩晕之方。
(《医略六书·杂病症治》)
清·费伯雄:
川芎茶调散,轻扬解表,三阳并治。
兼用细辛,并能散寒,惟虚人宜去此一味。
盖细辛善走,试恐重门洞开,反引三阳之邪内犯少阴,此不可以不虑也。
(《医方论》)
清·张秉成:
夫头痛久而不愈,即为头风。
头风久必害眼者,以目为肝窍,风气通于肝,若风热相灼,则肝肾所聚之精华,渐致耗损,故目亦渐致失明,斯时如不先去风热者,以之为君;川芎、荆芥皆能内行肝胆,外散风邪,其辛香走窜之性,用之治上,无往不宜,故以为薄荷之辛香,能清利头目,搜风散热者,以之为君;川芎、荆芥皆能内行肝胆,外散风邪,其辛香走窜之性,用之治上,无往不宜,故以为臣;羌、防散太阳之风,白芷散阳明之风,以病在于巅,惟风可到也,以之为佐;细辛宣邪达窍,甘草和药缓中,茶性苦寒,惟风可到也,以之佐;细辛宣邪达窍,甘草和约缓中,茶性苦寒能清上而降下,以之为使也。
食后服者,欲其留恋于上,勿使速下耳。
(《成方便读》)
【苍耳散方论】
明·吴昆:
鼻流浊涕不止者,名曰鼻渊。
乃风热在脑,伤其脑气,脑气不固,而液自渗泄也。
此方四件皆辛凉之品,辛可以驱风,凉可以散热。
其气轻清,可使透于巅顶,巅顶气清,则脑液自固,鼻渊可得而治矣。
(《医方考》)
清·汪昂:
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
凡头面之疾,皆由清阳不升,浊阴逆上所致。
白芷主手足阳明,上行头面,通窍表汗,除湿散风。
辛夷通九窍,散风热,能助胃中清阳上行头脑。
苍耳疏风散湿,上通脑顶,外皮肤。
薄荷泄肺疏肝,清利头目。
葱白升阳通气,茶清苦寒下行。
使清升浊降,风热散而脑液自固矣。
(《医方集解》)
清·王子接:
《准绳》芷辛散专治鼻渊,《三因方》易名苍耳散,又谓其统治鼻中之病。
按《灵枢》云:
手太阴开窍于鼻,而手阳明之脉搏挟鼻上行,故以白芷入手阳明,疗风去腐;辛夷入手太阴,消涕止渊,然二者性皆外通九窍,升清气于表之功居多。
故王好古曰:
白芷与辛夷同用,则能入里托散鼻中之病矣。
苍耳仁善通顶脑,去鼻中恶肉死肌;薄荷叶气味俱薄,能清至高之风热。
合而言之,风火在上,非辛散不能愈也。
再按,经言胆移热于脑,则为鼻渊,是胆热为病之本矣。
余谓前方与黄芩、鲜生地、天麦冬同用,以清胆热,变治本之理欤!
(《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张秉成:
治鼻渊成:
治鼻渊证浊涕不止,时时下流,乃热灼于脑,而液下渗为涕也。
经有云:
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
以胆火最易上升,而其经又络于脑也。
脑病虽悉由热致,但清者既化而为浊,病在上焦,不得不用辛香上达之品,以解散之。
若徒以苦寒清降之品服之,不特浊不能化,即上热亦不能遽除。
故以白芷辛温香燥入阳明而疏邪胜湿者为君;阳明之脉络于脑而挟于鼻,白芷又治头面之疾也。
薄荷散风热于上焦,辛夷宣浊邪于清窍,苍耳之疏风散热,能上通脑顶,外达皮肤,所以成其升散之力。
引以葱茶调服,葱可升清阳而上达,茶乃引热势以下行,其浊自降耳。
然此方总嫌其升散之药多,苦降之药少,不如用藿香叶净末,猪胆汁泛丸服之愈为妙也。
(《成方便读》)
今·李畴人:
此方亦可作汤,用语入肝入肺,轻清上浮,散风清热.助以青葱之辛通,茶叶之苦降,能化脑中之伏风、伏热,而鼻管得清,则鼻流浊涕之病可除矣。
(《医方概要》)
今·朱良春:
鼻渊俗名脑漏,是因为风热之邪郁结日久,上扰清窍,以致清阳不升,浊阴逆而袭踞所致。
苍耳子能上通脑顶,治一切风气,最善治头痛、鼻渊。
白芷上行头面,通窍祛风,能治头目鼻齿诸痛,又能排脓止浊涕。
辛夷通九窍,兼散风热。
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葱白升阳通气,茶能清火降浊。
清升浊降,风热得散,则鼻渊自可好转或向愈。
(《汤头歌诀详解》)
今·冉雪峰:
此方清轻上达,芳香透利,义取冲动,故用辛夷为独多,不求外发,故用薄荷为独少。
用薄荷以佐苍耳,上达之力更优:
用白芷以佐辛夷,透利之功更大。
肺开窍于鼻,肺主气,,此方既通肺气,又可达巅顶,故《准绳》用治鼻渊。
予往岁著温病鼠疫问题之解决,治燥病上犯脑海,拟有太素清燥救病汤,尚是清润、清疏、清散、清泄,而非清通。
此方则清轻而兼辛通矣。
(录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牵正散方论】
明·吴昆:
中风,口眼斜,无他证者,此方主之。
艽、防之属,可以驱外来之风,而内生之风,非其治也;星、夏之辈,足以治湿土之痰,而虚风之痰,非其治也。
斯三物者,疗内生之风,治虚热之痰,得酒引之,能入经而正口眼。
又曰:
白附之辛,可使驱风,蚕、蝎之咸,可使软件痰,辛中有热,用其毒经攻毒者,《大易》所谓同气相求,《内经》所谓衰之以属也。
(《医方考》)
清·费伯雄:
但口眼斜而别无他症,则经络、脏腑均未受伤,乃太阳、阳明两经之风痰蕴热所致。
三药直走内络,祛风化痰,极为得力,故不必加血药也。
(《医方论》)
清·张秉成:
夫中风口眼斜一证,《金匮》有言邪气反缓,正气即急,天气引邪,解不遂数语。
尤注谓其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是以左者邪之处,盘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是以左者邪反在右,右者邪反在左也。
然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外眦,则中风一证,无不皆自三而来。
然二气贯于一身,不必分左血右气,但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缘人之禀赋,各有所偏,于是左右不两协其平,偏弊相仍,外邪乘袭而病作矣。
此方所治口眼斜无他证者,其为风邪在经而无表里之证可知。
故以全蝎色清善走者,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主药;白附之辛散,能治头面之风;僵蚕之清虚,能解络中之风。
三者皆治风之专药,用酒调服,以行其经,所为同气相求,衰之以属也。
(《成方便读》)
【玉真散方论】
今·裴正学:
风邪自破口而入,遂致痉,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均为痉之风症。
方中防风祛风,南星止痉,共奏祛风止痉之功而为主。
白附子亦具祛风止痉之功,以助上药而为辅。
羌活解太阳之风,白芷解阳明之风,天麻熄厥阴之风,三药使祛风之力更大,而为兼治。
(《新编中医方剂学》)
今·冉先德:
破伤风是由风毒之邪,侵入破伤之处而成。
亦属外风为患。
它的临证特征是:
神志清楚,有持续性或发作性口噤,手足拘急,初起多有寒热间作,牙关微紧,继则口噤目斜,身体强直,角弓反张。
《沈氏尊生书》说得很明确,其云:
“惟跌打损伤,疮口未合,贯风而成,乃为真破伤风。
”治法当以搜风定搐,导邪外出。
方中以防风、南星祛风化痰,白附子祛头面之风,定搐解痉,羌活散太阳之风,白芷祛阳明之风,天麻息厥阴之风。
诸祛风药合用,疏散经络中之风邪,导邪外出。
热酒、童便,疏通经络,且助药势。
各药合用,使风散搐定,诸证可图解。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青州白丸子方论】
清·汪昂:
此足厥阴、太阴药也。
痰之生也,由风、由寒、由湿,故用半夏、南星之辛温以燥湿散寒;川乌、白附之辛热以温经逐风。
浸而暴①之者,杀②其毒也。
(《医方集解》)
清·吴仪洛:
此治风痰之上药也。
然药味虽浸曝,毒气已杀,温性犹存,热痰迷窍,非所宜施。
(《成方切用》)
清·徐大椿:
痰壅肠胃,风入肝脾,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故左瘫右痪,呕吐不已焉。
脉弦紧滑,乃痰壅风伏之象。
南星散风痰,半夏燥湿痰,川乌逐风寒,白附通经络。
此疏痰逐风之剂,为痰壅风伏,已成瘫痪之方。
(《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今·蔡陆仙:
此治风寒痰液纠结之方也。
痰得寒则凝,譬之天寒,冰固不可融化,得温则寒谷春回,阳和冻解矣。
因寒极而风生,亦犹之凛冽之寒风也,得温煦嘘拂,亦将变为和风,而敷荣万物焉。
青州白丸之用乌、附,所以回寒谷之春,而布阳和之煦化者也。
益以南星、半夏之辛温,燥湿祛风化痰,犹之冰凝既解,草木皆欣欣向荣,奚患气血不调和、风痰不尽消豁耶?
(《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注释】①暴:
“曝”的古字。
晒。
②杀:
消灭;减除。
【小活络丹方论】
明·吴昆:
中风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经络中有湿痰死血,此方主之。
南星之辛烈,所以燥湿痰;二乌之辛热,所以散寒湿。
地龙即蚯蚓也,湿土所生,用之者何?
《易》曰方以类聚,欲其引星、乌直达湿痰所聚之处,所谓同气相求也。
亦《内经》佐以所利,和以所宜之意。
风邪注于肢节,久久则血脉凝聚不行,故用乳香、没药以消瘀血。
(《医方考》)
清·费伯雄:
(此方)药力颇峻,果有顽痰死血则可用。
若寒湿流筋,及血不养筋者,不可误投。
(《医方论》)
清·张秉成:
夫风之中于经也,留而不去,则与络中之津液气血浑合不分。
由是卫气失其常道,络中之血,亦凝而不行;络中之津液,即结而为痰。
经络中一有湿痰死血,即不仁且不用,腿臂间痛,所由来也。
然治络一法,较治腑治脏为难,非汤剂可以荡涤,必须用峻利之品,为丸以搜逐之。
故以川乌、草乌直达病所,通行经络,散风邪,逐寒湿,而胆星即随其所到之处,建祛风豁痰之功。
乳、没之芳香通络,活血行瘀;蚯蚓之蠕动善穿,用为引导。
用酒丸酒下,虽欲其缓,而仍欲其行也。
(《成方便读》)
二、平熄内风
【羚角钩藤汤方论】
清·何秀山:
肝藏血而主筋,凡肝风上翔,症必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狂乱痉厥,与夫孕妇子痫,产后惊风,病皆危险。
故以羚、藤、桑、菊熄风定惊为君。
臣以川贝善治风痉,茯神木专平肝风。
但火旺生风,风助火势,最易劫伤血液,尤必佐以芍、甘、鲜地,酸甘化阴,滋血液以缓肝急;佐以竹茹,不过以竹之脉络通人之脉络耳。
此为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良方。
然惟便通者,但用甘咸静镇,酸泄清通,始能奏效;若便闭者,必须犀连承气,急泻肝火以熄风,庶可救危于俄顷。
(录自《重订通俗伤寒论》)
今·秦伯未:
本方原为邪热传入厥阴,神错搐搦而设。
因热极伤阴,风动痰生,心神不安,筋脉拘急,故用羚羊、钩藤、桑叶、菊花凉肝熄风为主。
佐以生地、白芍、甘草甘酸化阴,滋液缓急;川贝、竹茹、茯神化痰通络,清心安神。
由于肝病中,肝热风阳上逆,与此病机一致,故亦常用于肝阳重证,并可酌加石决明等潜镇。
(《谦斋医学讲稿》)
今·李飞:
本方中配伍川贝、竹茹、茯神木化痰安神,既能治疗肝风夹痰热之证,又能宁心安神,增强平肝熄风之下之效,为同类方剂所未备。
(《中医历代方论精选》)
【镇肝熄风汤方论】
清·张锡纯:
风名内中,言风自内生,非风自外来也。
《内经》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盖肝为木脏,木火炽盛,亦自有风,此因肝木失和,风自肝起。
又加以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
于斯,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由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经。
其甚者,致令神经失其所司,至昏迷不省人事。
西医名为脑充血证,诚由解剖实验而得也。
是以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药。
而复深究病之本源,用龙骨、牡蛎、龟版、芍药以镇熄肝风,赭石以降胃孤芳自赏冲。
玄参、天冬以清肺气,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
至其脉之两尺虚者,当系肾脏真阴虚损,不能与真阳相维系。
其真阳脱而上奔,并挟气血以上冲脑部,故又加熟地、萸肉以补肾敛肾。
从前所拟之方,原止此数味,后因用此方效者固多,间有初次将药服下,转觉气血上攻而病加剧者,于斯加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即无斯弊。
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反动之力。
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阳升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舒肝郁,实能将顺肝木之性。
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
川楝子善引肝气下达,又能折其反动之力。
方中加此三味,而后用此方者,自无他虞也。
心中热甚者,当有外感,伏气化热,故加石膏。
有痰者,恐痰阻气化之升降,故加胆星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
今·李飞:
……配伍用药上有两大`特点值得重视,一是重用牛膝引气血下行。
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并走于上,单纯平潜镇逆,其力较逊,若能与引血下行药并驾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医 论方治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