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半圆形.docx
- 文档编号:5872527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5.06KB
有趣的半圆形.docx
《有趣的半圆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半圆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趣的半圆形
《有趣的半圆形》教案摸一摸画一画》教学设计及实施后教学反思
屈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摸一摸,画一画身体的触觉。
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摸一摸,画一画。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摸一摸,画一画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
2、能否采用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
3、是否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并激发出想象、创新的热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表示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绘画不同质感的物品。
2、学生准备:
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请你闭上眼睛来摸一摸,看你摸到的有什么样的感觉。
(摸桌面、书、地面自自的脸,问:
是什么感觉?
)
二.讲授新课:
1、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百宝箱,这个箱内有好多宝物,每个同学都可以拿到,但要看看你有没有本事拿到它。
在拿宝物前,老师要先问问大家人都有那些感觉呢?
(学生回答:
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五种感觉)好,今天我们就利用这几种感觉来作画。
引出课题——板书《摸一摸画一画》
[通过一个百宝箱,引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课题]
2、讲授:
通过老师的板书,同学们可以看出这节主要用了这五种感觉的那种感觉呢?
(学生回答:
触觉)好,老师这就来说说拿宝物的要求,老师的这个宝箱上盖着布,找一位同学到前边来,老师把你的眼睛蒙上,然后你在宝箱中拿出一件物品,你只可用手摸,摸出后到黑板上画出来,摸时下面的同学谁也不许告诉他,看看他摸的对不对。
讲好要求后请同学们到前边进行摸物品并画出来。
学生画好后,由全班同学点评,看看这位同学画的是否正确,然后向这位同学进行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来摸出这种物体的呢?
(如:
摸出的是苹果,学生说苹果外部给我的感觉很光滑,外部是圆形的,上下都有坑,上部还有个把,用鼻子一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就确定它是苹果并把它画下来。
)
教师总结:
这位同学说的真好,他除了运用触觉,还用了嗅觉,并画出了它的形状,画得真好,这个苹果就送给你。
[通过向学生讲解运用几种不同的感觉来拿宝,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边解决重点做铺垫。
]
学生在自己玩游戏当中总结摸画的方法,了解不同物体就会有不同的质感,进而解决教学重点。
另一个同学摸到的是毛茸茸的玩具熊,学生画好后问他是通过那些特点摸到的。
(学生说用手摸到毛茸茸的感觉,外部有圆形的头,半圆形的耳朵,圆圆的鼻子,四条毛茸茸的腿。
一闻有股毛线味,不能咬。
)学生说后教师总结,通过总结点评学生作业,问学生毛茸茸的感觉应怎样表现呢?
而光滑的物体有怎样表现呢?
(学生回答不同材质物体的不同表现方法,如:
毛茸茸的怎样表现,光滑的物体怎样表现,坚硬的物体又怎样表现等。
)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拿宝的游戏当中,拿不同质感物体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说出是依靠什么感觉知道它的,并进行总结。
使学生在自己玩游戏当中总结摸画的方法,了解不同物体就会有不同的质感,进而解决教学重点。
]
教师总结:
我们在画任何物体时除了要画出它的外形,还要画出它的质地感觉,比如画出它是毛的还是铁的,是柔软的还是坚硬的,用线是弯的还是笔直的等。
通过学生自己实践,自己总结来解决教学难点。
三.学生进行作画:
通过老师刚才的讲解,现在让咱们同学自己试一试。
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选择一种物品。
放到同桌的书桌内,让对方同学把手伸到桌内摸出是什么物体后并把它画出来,一定要画出它的质感。
四.学生互相点评作业:
同学把画好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由同学们提问,他是如何摸出这个物体的,并怎样画出来,怎样表现出它的质感的
[通过学生黑板上的作业,全班点评总结。
要想表现好物体的质感,应想什么办法解决。
毛茸茸的怎样表现,金属的怎样表现,柔软的又怎样表现。
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突破了难点。
运用同桌互相藏物品互相画物品,进一步增强学生作画兴趣。
由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五.小结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刚才是老师考大家,现在请你们来考老师。
你们有什么物体来难难老师,老师这回闭眼摸闭眼画。
教师拿到物品后通过触觉,嗅觉等感觉说出是怎样摸到这个物体的。
从它的外形,特点,手部的感觉来说出它是什么物体并画出来。
在学生考老师的过程中向学生总结作画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闭眼画的乐趣。
通过教师作画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同学们,大家画得都很好,今后我们在画任何物体时除了观察它的外部形状,我们还可以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嘴尝尝,利用其它的感觉来进一步了解这个物体,使我们能更好地用画笔表现它。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种新方法,你也可以回家与家人试一试。
[为深化所学知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我让学生找物品考老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考老师的过程中向学生总结作画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闭眼画的乐趣。
并让学生们回家试试,把课内活动转化到课外去,使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
]
教学反思: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
“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
”本节是一节抽象的造型表现课,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与造型游戏,运用基本造型语言表现对身体触觉的独特感受。
从课堂的活动及作业来看,形式很好,很有特色,能潜移默化地传受知识点,学生也能从畏惧的心理逐渐产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来表现感觉难度很大,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
虽然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个别学生只是跟在背后热热闹闹地“摸”,“画”的时候却无法按照要求用点、线、面、符号、色、块来表现,作业下来,还是离不开一只具象的”手”。
因此,在辅导学生时,要更多的注意感受、体验和游戏性。
如何上好这堂课?
应有深度延伸活动,最好让学回家后通过嗅觉、听觉来进行感受,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抽象派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原来用抽象的画法可以产生这么美的作品,使他们从小就懂得艺术的奥妙所在,这将会震撼他们幼小的心灵,对他们的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点:
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
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一次性纸杯最好用新的,用过的可能不卫生)。
2、教师应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
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糨糊,彩纸,彩笔,彩线等。
二、导入并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
你喜欢风铃吗?
风铃 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
用画画、剪贴等方式。
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
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
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课后拓展:
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
板书设计
纸风铃
绘画1.观察瓢虫,能够说出他们的外形特征。
2.能够用2~3种方法来制作瓢虫。
二、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
收集瓢虫的资料(或实物),收集半球形(或接近半球形)的物体、各种透明的包装纸。
准备透明胶带、彩色纸、剪刀、胶水、金属丝等工具和材料。
2.教师课件制作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评析
一、引导阶段
(播放课件《春天的景色》)
师:
谁能用精彩的语言描绘这关丽的景色呢?
生:
这些景色很美,有鲜艳的花朵,小蜜蜂在采蜜,小瓢虫在吃害虫。
师:
(总结)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儿开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翩翩起舞,这时,飞来了另一种小动物──瓢虫。
(板书课题)
二、讲授阶段
1.教师播放课讲,演示瓢虫从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态过程。
2.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把瓢虫实物投影出来。
师:
瓢虫的形态是什么样子?
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
生:
正面的瓢虫呈圆形,侧面的呈半国形。
它有六条腿、一对触角、背上有七个小点点。
师:
(在放映过程中让一只瓢虫飞起来)
师:
瓢虫飞起来是什么样子?
生:
飞起来翅膀是展开的。
师:
瓢虫飞吧,飞到田园里,飞到庄稼上,吃蚜虫,保护庄稼……
3.教师演示:
(l)用蜡笔、油画棒和彩笔画瓢虫的方法。
(1)用课件演示剪贴的方法。
(2)向学生介绍其他几种制作方法。
在一个圆形的瓶盖上画上或贴上斑点,再粘贴上触角;将一纸团揉成圆球形,用透明包装纸或彩色纸将它包起来,用一根金属丝将开口处捆扎起来,金属丝成为瓢虫的身体,再在上面进行装饰加工。
4.教师演示瓢虫七个点的制作方法。
师:
这七个点怎样剪又快又好?
生:
把纸折叠起来。
师:
(一步一步演示。
)
5.教师放映课件。
用实物投影仪投放本校同班级的学生用乒乓球、壶盖、葫芦、果冻盒等材料做的七星瓢虫,引导学生分析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是怎样做出来的。
6.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作品的制作方法。
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作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生:
有的是用彩笔画的,有的是用蜡笔画的,有的是用彩纸粘贴的。
7.学生动手制作。
(播放教师改编的舞曲《小瓢虫》)
师:
如果今天同学们带着剪刀、胶水,就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来做,如果带着油画棒或彩笔就可以来画一画。
师:
(将优秀作业及时展示)
8.师:
老师改编了一首《小瓢虫》的舞曲,做完了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跳圆圈舞好不好?
生:
(异口同声地说)太好了!
(接着,做完的同学就跟着老师跳起了圆圈舞。
)
9.清洁与整理。
师:
做完作业的同学,请将纸屑等边角料收拾干净。
保持教室地面清洁。
放飞瓢虫。
10.课后拓展。
师:
今天我们学会了画七星瓢虫,自然界中哪些动物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做?
生:
刺猬、乌龟、蜗牛等。
师: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就可利用今天我们学习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运用大屏幕放映春天美丽的景色,让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丽的春天。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新课自然生动,富有情趣。
用课讲演示,使瓢虫的变态过程形象、生动,直观性很强,但课讲内容过于繁杂,专业性很强。
作为教学内容有点牵强附会,最好放在课外让学生欣赏。
在实物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瓢虫的各个侧面的形体特征,使学生了解瓢虫的形体结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用flash做了一只飞起来的瓢虫,不但使学生观察到瓢虫飞的动态,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了解作画步骤。
教师用不同材料画、制作瓢虫,意在提醒、启发学生大胆尝试各种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七个点的制作方法没必要讲得那么详细,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
展示本校学生的优秀作品,一是让学生开拓了眼界。
二是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进一步了解不同材料的制作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边听歌曲边制作瓢虫,能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做到寓教于乐。
作品不拘一格体现学生个性。
优秀作业及时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作业效果会呈直线上升。
教师和学生一起跳圆圈舞,使整堂课达到了高潮,音乐、美术得到了协调的整合,学生不但学会了制作小瓢虫,而且还会唱、挑小瓢虫圆圈舞。
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我认为这是本堂课最为精彩之处。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体现了美育潜移默化的教学思想。
课后拓展这部分设计得很好。
让学生运用本课的学习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以教材为范例,使学生学一知十,灵活处理相类似的实际问题,克服了以前唯教教材而教学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四、对本课的建议
1.教师讲解示范七星瓢虫的七个点的简便制作方法过于细致。
教师稍微做一些点拨就行。
其实单个剪,颜色、形状会更富有变化。
2.用课件播放小瓢虫的成长过程与本课的联系有点牵强。
解决办法:
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但要整合得自然恰当。
本课课件内容可以作为学生课外观赏内容最合适,不必放在课堂内。
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加深对小瓢虫的生长过程的理解,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和欲望。
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目的:
1.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回忆并再现生活中的快乐有趣的事。
2.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尝试创作,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启迪孩子丰富而又大胆的想象.展示自己的个性。
3.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发现,积极交流,互相合作,初步形成良好的美术活动素养。
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
大胆表现生活中快乐有趣的事。
教学难点:
尝试欣赏评述自己与同学作品。
教学准备:
音乐带、实物投影、谜语、教师范作、学生伤口数幅.展板
学具准备:
油画棒或水彩笔
教学方法:
以自主交流、讨论、探究为主,欣赏评述为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一)1.师:
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唱首歌,好吗?
跟着老师一块儿唱:
“丢、丢、丢手绢”(音乐伴奏)
2.师:
小朋友们做过这个游戏么?
有趣吗?
玩得开心吗?
谁能告诉你们是怎么玩的?
(生回答后师予以鼓励)
3.师:
刚才小朋友们唱得真好,说得真棒,老师很开心!
我们再齐唱一首歌,师领唱《生日歌》(音乐伴奏)
4.师:
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过生日时,你做了些什么?
有趣吗?
(二)1.师:
老师想再考一考小朋友们,肯定难不了你们。
猜谜语,认真听!
(播放,并示谜语)
这种车,真叫棒,/开来开去不怕撞。
你撞我碰真热闹,/不能开到大街上。
2.师:
开过碰碰车吗?
有趣吗?
(三)1.师:
小朋友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开心的事,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找一找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
板书课题:
生活中的趣事(贴)
2.交流讨论——融入情境——激活思维
师:
哪位小朋友想告诉同学们自己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
(生回答时可引导孩子并边说边表演,握手鼓励)
二、小组交流,自由互动,向同学介绍自己生活有趣的事。
三、欣赏启迪——升华情境——联想创作
第二课时
一、师:
来给小朋友们上课前,广洋湖一年级小朋友想和你们交个朋友,请老师带来了他们的绘画作品(展示作品)
二、选择小朋友喜欢的一幅作品,引导讨论创作方法
(1)想好自己最有趣的事;
(2)大胆地画出来(你用什么笔画画)
(3)添加景物
三、师:
小朋友一定想快点展示自己的本领,好!
拿起画笔在作业纸上大胆画出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
(播放欢快音乐,适时激励性辅导)
四、自我展示——互动欣赏——尝试评述
1.师:
小朋友们画得真棒,画好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好朋友,欣赏一下,介绍一下。
然后将作品在展板上贴出来。
2.师:
(展示交流)哪位小朋友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3.集体评述,谁画得的画更有趣,画得更大胆(贴星鼓励)
4.课尾欣赏——拓展情境———发散思维
五、师:
今天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小手画出了一幅幅精彩的作品,(展示撕纸作品一幅)这幅作品也表现了生活中有趣的事,你有没有其它方法表现出自己有趣的事吗?
(生讨论,如橡皮泥泥塑)
六、师:
小朋友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爸爸妈妈有吗?
我们能不能留心观察他们有趣开心的事,并画出来好么?
剪贴 撕贴
齐市富区幸福小学 金雪冬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
学生在半圆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创造。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素材进行创造。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成各种不同的形象。
2、通过对半圆形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半圆形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创造,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创造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谈话法、欣赏分析法、讲授法、演示法、游戏法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若干半圆形的纸、范作、剪刀、双面胶等。
2、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线组合”乐趣,认识半圆形:
小朋友们!
你们猜谁从老师的画笔中跑出来了?
(出示直线“—”、弧线“⌒”图)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这些线条像小朋友一样都喜欢做游戏,你们猜,它们进行组合会变成什么?
揭示课题:
有趣的半圆形。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自然贯穿由线变形的变换,为导出半圆形做好铺垫。
利用直线、弧线直观演示成半圆形,拓宽学生思维,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体验、感受“半圆形组画”乐趣:
1、出示图片:
在图片中,哪些物体中带有“半圆形”?
这些带有半圆形的物体就在我们生活当中,谁能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中藏有半圆形?
[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各种半圆形的动物、物品,并让学生说说生活常见的半圆形物体,体会半圆形就在我们身边,半圆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
2、现在老师做个半圆形变身表演,大家想不想看?
表演开始了,大家看这个变成了螃蟹、水壶、大树、章鱼……
3、半圆形还能变成什么?
(师可提示森林中、海底、还有我们的生活用品中哪些物体里藏有半圆形,让学生发挥想象,活跃课堂,开阔思维)
4、在刚才的半圆形变身表演中老师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这些物体的?
对,是给半圆形进行剪贴的方法来制作的。
5、小朋友们再看,现在的这些半圆形还能变成什么?
(师给半圆形进行添画,变成了一条大鲸鱼,还有小花帽等。
)老师刚才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半圆形的物体?
对,用添画的方式来完成的。
6、小朋友们,半圆形变身表演有趣吗?
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动手制作完成半圆形的动物或物品?
你最想把半圆形变成什么?
你想的用什么方法或材料来表现。
三、动手实践,体验“半圆形组画”乐趣
有些小朋友已经等不急了。
接下来请你用手中的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件半圆形作品。
可以是剪贴成的,也可以是画成的,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加油呀!
比比谁的作品最奇特。
学生分组活动(提醒学生注意用剪刀的安全)
[材料准备多样,提高学生创新求异的兴趣与表现能力]
四、作品展示,学生自评,教师小结。
作品展示后让学生欣赏自己的成果,进行自评(说出作品的优
缺点,并不足之处应该怎样改正),之后教师小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知道老师在评价一幅作品的标准是色彩和造型及构图等几个方面)。
五、收拾与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六、课堂小结
生活中带有半圆形的物体有很多,只要我们每个人多留心观察都会找得到。
七、课后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用其他形状的图形像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扇形等试一试,看这些形状经过添加、拼贴又能变出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在半圆形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变化、想象、创造。
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带有半圆形物体图片和范作,课堂一开始我选用线组合“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形”的组成,突出本课重点“半圆形”,然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各种半圆形的动物、物品图片,并让学生说说生活常见的半圆形物体,体会半圆形就在我们身边,半圆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接着以半圆形变身表演展示“半圆形”的不同材料的表现艺术和表现方法来启发学生的联想与创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节课虽然是一节很有趣的课,但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在学生完成作业时,我觉得我引导的不够到位,发现问题没能及时地进行讲解,导致学生的作业有些千篇一律:
大部分都做得是小汽车,也许这样简单的图形比较好做,学生也愿意做。
我想我再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多确定几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来挑选,作业效果会更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趣 半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