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杂技表演名为百戏.docx
- 文档编号:5863626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2.66KB
汉代杂技表演名为百戏.docx
《汉代杂技表演名为百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杂技表演名为百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代杂技表演名为百戏
汉代杂技表演名为百戏
篇一:
汉代百戏
汉代百戏
一、百戏的起源
我国古代的表演艺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新乐”的兴起,至V汉代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
西汉盛行的“百戏”便是当时表演艺术水平的标志。
我国的乐舞百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地域性。
汉代的百戏不都是戏曲,它是作为我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之总称,更是各种综合艺术的统称。
是经春秋战国到秦代的孕育,至汉代时蓬勃发展起来。
它起源于秦汉漫衍之戏,也就是由人装扮成珍异动物并表演。
百戏上承夏代乐舞、周代散乐、下启魏、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戏曲、乐舞、杂技艺术。
它的兴起冲破了周礼所规定的“礼乐”的束缚,抛弃了僵化的庙堂歌舞,代之以活泼新鲜的民间歌舞等。
百戏的蕴涵量极为丰富,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古老文化传统的深厚和表演艺术的多彩,而且对我国整个艺术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并起着有利的推动作用。
可以这样说,在我国现存的戏曲、歌舞及杂技等艺术中,大都具有古代“百戏”的因素和特征。
“百戏”一词,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已经出现。
百戏的起源和一切文化艺术活动一样,无疑地,也是植根于原始人类的劳动和实践。
从文献记载来看,战国、秦代和西汉初年,乐舞和百戏虽然都已产生,但似乎还是各自分离的。
较早的百戏,只是伴随着音乐和节奏进行表演,并未加进演唱,场面不甚壮观。
而较早期的歌舞,则常常是和饮酒与狩猎联系在一起,也并未与百戏相结合。
汉武帝以前,音乐、舞蹈、百戏往往是分属于不同门类艺术的单独表演。
但到了汉武帝时,不但百戏的种类大大增多,而且常常是配合着音乐、歌唱、舞蹈来共同进行表演,所以有“歌舞百戏”之称。
二、汉代政府为发展百戏所采取的举措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奠定中国文明的重要时期,不仅统一了全中国的疆域,在文化上也有高速的进展,在文学艺术上,提倡辞赋,设立乐府,推动了乐舞的发展。
汉代,是我国乐舞、杂技等艺术发展最繁荣的时期。
汉代经过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至収武帝时,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国势空前强大,人民生活安定,这就为广泛开展“百戏”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百戏活动,在汉代能有一个比较繁荣的局面,除了当时国内安定,人民生活比较安宁等客观条件外,同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是分不开的。
这些封建统治者为了满足个人的享乐,都很重视乐舞。
把它作为主要娱乐工具,同时还把演出“百戏”作为对外夸耀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在汉代,为了发展“乐舞百戏”,大致采取了几种重要措施:
首先,建立国家乐府机构,乐府十分重视民歌民曲的搜集汉武帝设置了庞大的乐府官署,采集巷陌歌谣,制作乐谱,训练乐员,推动了乐舞的发展。
当时的乐舞分为六部:
鼓吹曲、相和歌、杂曲、清商曲、横吹曲、杂歌谣辞。
宫廷舞蹈名目繁多,有文坛舞、武德舞、五行舞、四时舞、昭德舞、盛德舞、云翘舞,还有描写武王伐纣的巴渝舞、刘邦项羽鸿门宴故事的公莫舞,以及驱邪禳灾的傩舞,这些都含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国家乐舞机构重视搜集民间乐曲,并进行加工和演出,乐府中凡所典领倡优乐伎盖有千人之多,汉乐府的建立对搜集、整理和提高民间乐舞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这对促进百戏的繁荣和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次,汉代在朝廷内还专门设置了俳优,集中优秀艺人进行节目的加工和演出。
据《前汉书•礼乐志》载,此种专门设置的倡优名目有:
常从倡、常从“象人”倡、诏随常从倡、秦倡员、秦倡“象人”员以及诏随秦倡等。
此种倡人有的善歌,有的善舞,有的善于卖弄音乐,有的善于诙谐调笑,也有兼具这几方面才能的,总之他们主要是以歌舞调谐为其职业的。
在后面百戏内容中还会具体谈到。
第三,为了加强对乐舞、杂技的管辖,汉代在雅乐以外,还另设散乐专部,这是过去历朝没有的音乐专门机构。
主要是统治阶级认为散乐是流行于民间的俗乐,纯用于奏乐,不能用于祭祀礼仪,也有认为是外族传入。
因此,视“散乐”为“非正乐之声”,才另立专部。
在汉代,“百戏”作为散乐被引进宫廷后,颇得当时统治者的喜爱。
第四,在汉代,国家经常举办一些盛大规模的“百戏”演出。
汉武帝在元封三年春,设酒池肉林举行盛大宴会,大陈百戏,出现了“三百里皆观”的盛况,这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百戏表演,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每年春天都要举行“百戏大会演”内容不断丰富。
三、百戏的内容及其表演形式百戏是舞蹈、杂技的统称。
就百戏的具体内容而言,分很多的种类:
1、“杂技”类
主要有倒立(多为女伎,有的单臂倒立,技术娴熟,健美多姿);飞丸跳剑(一种抛接丸、剑等道具的杂技,汉代大为流行);扛鼎与弄壶(张衡在《西京赋》中讲到,“乌获扛鼎”乌获是我国古代的勇士,扛鼎原是举重,后来发展为弄车轮,弄壶从扛鼎演变而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耍坛);冲狭(所谓冲狭就是钻圈,伎人手持双狭飞身向环中冲去);都卢寻幢(相当于现在的顶竿,这项杂技为我国固有,如爬竿)。
2、“幻术”(魔术的别称)
汉代的幻术是百戏艺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可以说汉代是我国古代幻术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最著名的节目有《鱼龙漫衍》、《自缚自解》等,而有些是由于与西域的沟通传入我国的,如《吞刀吐火》等。
汉代幻术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并不是偶然,除了当时国力强盛,中外交通的开辟,促进了中外各民族和各地区文化交流等因素外,当时神仙思想广泛流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其中汉代的幻术与神仙思想、方士、神仙家有密切关系,当时比较著名的幻术节目常见有神仙境界、神仙人物、仙禽神兽等。
表演时,一开始便是一群神仙世界中的乐舞人员汇集在一起,装扮成豹、熊、罴游戏和舞蹈。
可以说这是我国早期幻术的特点,也是与外国传入的幻术的根本区别,也正是我国独特的社会思想观念形成了幻术的这一神仙题材。
3、“角抵戏艺术”
角抵是我国古代杂技艺术中的一个最为重要项目。
它起源于战国,盛行于两汉,角抵是百戏的原称,在汉武帝时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
其中不仅保留和发展了原有的角力、比武等竞技内容,还包括音乐、舞蹈,杂技等各种艺术的形成。
也就是说汉武帝时,他对流传已久的角抵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其不再是单纯的竞技表演。
为了向外国客人炫耀国力,角抵戏被搬上了更大的舞
台,“甚盛益兴”“奇戏增变”大规模的角抵戏被用来作为国家娱乐节目上演。
从记载情况看,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在宽阔无限的广场上表演着各种各样的角抵妙戏,深得各阶层官吏民众的喜欢,秦汉时期曾多次举行大规模的演出。
汉武帝时对角抵的这些改革,为百戏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提高作用春秋以来的角力表演至此已发展成为一种有配乐、化妆表演的角抵之戏或杂技乐,使汉代的百戏出现了一个色彩缤纷的鼎盛时期。
最有代表性的要属《东海黄公》。
4、“象人之戏”
汉代的象人之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乔妆的动物戏;一类是乔妆的各类神仙、人物戏。
乔妆动物戏起源甚古。
传说尧舜时期就有所谓“鸟兽翔舞”、“百兽率舞”之说,这是指人们装扮成各种禽兽之形进行舞蹈。
先秦时期的乔妆动物戏大抵与宗教祭祀有关,作为娱乐活动的乔妆动物戏,大抵在秦汉时期才广泛流行。
如《东海黄公》。
5、“俳优与谐戏”
从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可以看见一些身躯粗短,上身赤裸形象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
汉墓中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此类形象的乐人,就是古代称之为“优”、“俳”、“倡俳”、“俳优”的乐人。
从汉墓出土的为数不少的俳优俑看来,皆具有如下三个共同特征:
滑稽戏笑,调谐娱人;短胖袒裸,畸形丑陋;抱鼓握槌,作敲击状。
这类俳倡大致以调谐、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
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这些俳优至少在周秦两汉时期,地位十分低下,即便在乐人之中也是属于地位最低的一种,按照当时的礼制,他们在名分上只能在后宫天子宴私之月中进行表演。
俳优是被宫廷贵族和地主阶级玩弄娱乐的对象,因为他们的处境和汉代乐人一样,相当于奴婢,又因为他们本身具有的生理缺陷特征,就必然成为封建社会最低贱的下层。
6、“傀儡艺术”
关于傀儡的起源,有人认为是从俑发展演变而来。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
料,周代已经使用俑随葬,汉代的傀儡还只限于表演舞蹈,秦汉时期人们在丧葬的时候,就有演奏歌舞的习俗。
既然傀儡起源于随葬木偶,丧葬期间用傀儡作丧家乐,用乐表演舞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四、汉代的舞蹈
汉朝,是乐舞百戏的大融合、大发展时期,其精华一直传承、影响到我们今天。
而汉代民间歌舞活动相当普及,歌舞艺术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
就汉代歌舞表演而言,除百戏中带人物化妆、情节表现的歌舞外,尚有以服饰、舞具、舞容为其特征的形式各异的歌舞杂乐。
它们中既有巾舞、鞞舞、拂舞、盘舞等不同的歌舞类别,又可见独舞、队舞、群舞等不同的表演方式。
这些歌舞统称为“杂舞”,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宫廷也都有极广泛的影响。
《乐府诗集》卷五三说:
“杂舞者,《公莫》、《巴渝》、《槃舞》、《鞞舞》、《铎舞》、《拂舞》、《白紵》之类是也。
始皆出自方俗,后寝陈于殿庭”。
迄今所见汉画宴饮乐舞图中表演的舞蹈都是所谓杂舞,但它们已经被统治者加工整理,可登大雅之堂。
另外还有一些俳优(古代演滑稽戏的艺人)歌舞杂奏的民间俗乐,是天子在掖庭与后宫佳丽宴私时演奏的乐舞,这种舞蹈最大的特点是轻松活泼,与宴会上所演的杂舞不同,常常还夹杂一些俳优侏儒的谐戏表演。
两汉民间歌舞杂乐的繁荣,同时还促进了乐舞自身风格特征的多样化发展。
一方面曾风靡一时的不少著名乐舞仍保留着原有的地域性特色,如《东歌》、《东舞》、《赵讴》、《赵舞》、《楚舞》、《越吟》、《郑声》、
《郑舞》等。
另一方面,一些以舞蹈特征得名的乐舞也相继问世,如《长袖舞》、《缀袖舞》、《鞞舞》、《铎舞》及《盘鼓舞》等。
而后一类乐舞在汉代流行的地域已十分广泛。
如,细腰长裙,挥双袖舞的乐舞各地均有所见,这类舞已经遍及汉王朝所属的整个南北地区。
在介绍汉代舞蹈艺术时,可将其分为自娱性舞蹈和娱人性舞蹈。
自娱是主宾自舞,以相取乐;娱人则是由专门的倡优来表演,主宾坐而观之。
这两种形式在汉代都很流行。
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是乐舞艺术的主要观赏者,从乐舞百戏的画像上可以看到,贵族坐于厅堂帷幄之下,华筵盛张。
艺人的歌舞声容,正为他们宴饮助兴,形成了鲜明的阶级对比。
五、百戏所赖以生存的汉代社会。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和艺术的大交流、大融合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为当时的艺术,特别是乐舞百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一文艺的大交融体现在多个层面,主要有汉文化与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汉文化与域外各国文化之间等等的相互交融,这一点在乐舞百戏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武帝刘彻时期,刘彻深好西域的角抵、眩目,年年要更新节目,通过汉代的丝绸、镔铁、铜钱以及天文、农业、水利、冶金等各种技术人才来换得各种奇珍异宝、蓄养大象、大雀、狮子、良马等等,还有恒帝刘志、灵帝刘宏时期,对外来乐舞更是喜爱有加,形成恒灵之世胡风的盛行。
从百戏中的《易貌分形》、《吞刀吐火》、《水人弄蛇》中都可以窥探到当时中外交流活动,比如:
罗马、印度、波斯等等,这就是汉代百戏中那玲琅满目的奇妙节目的来源,由此说文化的交流与吸收是百戏之丰富的首要基础。
除此中外的交融,汉一统全国后,造成了最重要、最深刻的南北交融。
汉代的“休养生息”、减免赋税等政策更是为百戏的发展做了必要的保障,使得在农闲或是节庆时更有精力来投入到百戏活动中;还有汉朝王室(包括上层的大臣)都是下层出身,这也是汉人为什么会忠实于对俗乐舞的享受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为百戏的发展做了有力的保障。
这其中不免有历史其发展规律的作用,更少不了汉代的开拓之朝气,体现出一种年轻的力量,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显得稚嫩(和接下来成熟的唐代相比),但正是这种勇于尝试和突破的感性力量,才会出现汉代的盛世繁荣。
篇二:
汉代百戏研究
汉代百戏研究
本文发表于《重庆大学学报》(CSSC)I增刊,2007.7月出字数限制,节选。
一、百戏的起源我国古代的表演艺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新乐”的兴起,到汉代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
西汉盛行的“百戏”便是当时表演艺术水平的标志。
我国的乐舞百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地域性。
汉代的百戏不都是戏曲,它是作为我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之总称,更是各种综合艺术的统称。
是经春秋战国到秦代的孕育,至汉代时蓬勃发展起来。
它起源于秦汉漫衍之戏,也就是由人装扮成珍异动物并表演。
百戏上承夏代乐舞、周代散乐、下启魏、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戏曲、乐舞、杂技艺术。
它的兴起冲破了周礼所规定的“礼乐”的束缚,抛弃了僵化的庙堂歌舞,代之以活泼新鲜的民间歌舞等。
百戏的蕴涵量极为丰富,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古老文化传统的深厚和表演艺术的多彩,而且对我国整个艺术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并起着有利的推动作用。
可以这样说,在我国现存的戏曲、歌舞及杂技等艺术中,大都具有古代“百戏”的因素和特征。
“百戏”一词,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已经出现。
百戏的起源和一切文化艺术活动一样,无疑地,也是植根于原始人类的劳动和实践。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和自然界展开斗争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智能,创造了跑、跳跃、支撑、攀登、爬越等技能。
在狩猎和战争中,他们发明了各种武器,有了弓箭,就产生了射的技能;有了尖形石和剑,就产生了击和刺的技能。
正是以后发展各项杂技、武术和舞蹈活动的基本手段。
从文献记载来看,战国、秦代和西汉初年,乐舞和百戏虽然都已产生,但似乎还是各自分离的。
较早的百戏,只是伴随着音乐和节奏进行表演,并未加进演唱,场面不甚壮观。
而较早期的歌舞,则常常是和饮酒与狩猎联系在一起,也并未与百戏相结合。
汉武帝以前,音乐、舞蹈、百戏往往是分属于不同门类艺术的单独表演。
但到了汉武帝时,不但百戏的种类大大增多,而且常常是配合着音乐、歌唱、舞蹈来共同进行表演,所以有“歌舞百戏”之称。
二、汉代政府为发展百戏所采取的举措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奠定中国文明的重要时期,不仅统一了全中国的疆域,并且在工业、商业、农业上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在文化上也有高速的进展,如在礼乐方面,继承了一部分周代的典制和秦代的朝仪;在学术上,斥百家而“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在文学艺术上,提倡辞赋,设立乐府,推动了乐舞的发展。
汉代,是我国乐舞、杂技等艺术发展最繁荣的时期。
汉代经过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国势空前强大,人民生活安定,这就为广泛开展“百戏”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百
戏活动,在汉代能有一个比较繁荣的局面,除了当时国内安定,人民生活比较安宁等客观条件外,同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是分不开的。
这些封建统治者为了满足个人的享乐,都很重视乐舞。
把它作为主要娱乐工具,同时还把演出“百戏”作为对外夸耀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在汉代,为了发展“乐舞百戏”,大致采取了几种重要措施:
首先,建立国家乐府机构,乐府十分重视民歌民曲的搜集汉武帝设置了庞大的乐府官署,采集巷陌歌谣,制作乐谱,训练乐员,推动了乐舞的发展。
当时的乐舞分为六部:
鼓吹曲、相和歌、杂曲、清商曲、横吹曲、杂歌谣辞。
宫廷舞蹈名目繁多,有文坛舞、武德舞、五行舞、四时舞、昭德舞、盛德舞、云翘舞,还有描写武王伐纣的巴渝舞、刘邦项羽鸿门宴故事的公莫舞,以及驱邪禳灾的傩舞,这些都含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国家乐舞机构重视搜集民间乐曲,并进行加工和演出,乐府中凡所典领倡优乐伎盖有千人之多,汉乐府的建立对搜集、整理和提高民间乐舞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这对促进百戏的繁荣和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次,汉代在朝廷内还专门设置了俳优,集中优秀艺人进行节目的加工和演出。
据《前汉书•礼乐志》载,此种专门设置的倡优名目有:
常从倡、常从“象人”倡、诏随常从倡、秦倡员、秦倡“象人”员以及诏随秦倡等。
此种倡人有的善歌,有的善舞,有的善于卖弄音乐,有的善于诙谐调笑,也有兼具这几方面才能的,总之他们主要是以歌舞调谐为其职业的。
在后面百戏内容中还会具体谈到。
第三,为了加强对乐舞、杂技的管辖,汉代在雅乐以外,还另设散乐专部,这是过去历朝没有的音乐专门机构。
主要是统治阶级认为散乐是流行于民间的俗乐,纯用于奏乐,不能用于祭祀礼仪,也有认为是外族传入。
因此,视“散乐”为“非正乐之声”,才另立专部。
在汉代,“百戏”作为散乐被引进宫廷后,颇得当时统治者的喜爱。
第四,在汉代,国家经常举办一些盛大规模的“百戏”演出。
汉武帝在元封三年春,设酒池肉林举行盛大宴会,大陈百戏,出现了“三百里皆观”的盛况,这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百戏表演,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每年春天都要举行“百戏大会演”内容不断丰富。
三、百戏演出的规模场所
四、百戏的内容及其表演形式百戏是舞蹈、杂技的统称。
就百戏的具体内容而言,分很多的种类:
1、“杂技”类
主要有倒立(多为女伎,有的单臂倒立,技术娴熟,健美多姿);飞丸跳剑(一种抛接丸、剑等道具的杂技,汉代大为流行);扛鼎与弄壶(张衡在《西京赋》中讲到,“乌获扛鼎”乌
获是我国古代的勇士,扛鼎原是举重,后来发展为弄车轮,弄壶从扛鼎演变而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耍坛);冲狭(所谓冲狭就是钻圈,伎人手持双狭飞身向环中冲去);都卢寻幢(相当于现在的顶竿,这项杂技为我国固有,如爬竿)。
2、“幻术”(魔术的别称)
汉代的幻术是百戏艺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可以说汉代是我国古代幻术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最著名的节目有《鱼龙漫衍》、《自缚自解》等,而有些是由于与西域的沟通传入我国的,如《吞刀吐火》等。
汉代幻术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并不是偶然,除了当时国力强盛,中外交通的开辟,促进了中外各民族和各地区文化交流等因素外,当时神仙思想广泛流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其中汉代的幻术与神仙思想、方士、神仙家有密切关系,当时比较著名的幻术节目常见有神仙境界、神仙人物、仙禽神兽等。
表演时,一开始便是一群神仙世界中的乐舞人员汇集在一起,装扮成豹、熊、罴游戏和舞蹈。
可以说这是我国早期幻术的特点,也是与外国传入的幻术的根本区别,也正是我国独特的社会思想观念形成了幻术的这一神仙题材。
3、“角抵戏艺术”
角抵是我国古代杂技艺术中的一个最为重要项目。
它起源于战国,盛行于两汉,角抵是百戏的原称,在汉武帝时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
其中不仅保留和发展了原有的角力、比武等竞技内容,还包括音乐、舞蹈,杂技等各种艺术的形成。
也就是说汉武帝时,他对流传已久的角抵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其不再是单纯的竞技表演。
为了向外国客人炫耀国力,角抵戏被搬上了更大的舞台,“甚盛益兴”“奇戏增变”大规模的角抵戏被用来作为国家娱乐节目上演。
从记载情况看,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在宽阔无限的广场上表演着各种各样的角抵妙戏,深得各阶层官吏民众的喜欢,秦汉时期曾多次举行大规模的演出。
汉武帝时对角抵的这些改革,为百戏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提高作用春秋以来的角力表演至此已发展成为一种有配乐、化妆表演的角抵之戏或杂技乐,使汉代的百戏出现了一个色彩缤纷的鼎盛时期。
最有代表性的要属《东海黄公》。
4、“象人之戏”
汉代的象人之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乔妆的动物戏;一类是乔妆的各类神仙、人物戏。
乔妆动物戏起源甚古。
传说尧舜时期就有所谓“鸟兽翔舞”、“百兽率舞”之说,这是指人们装扮成各种禽兽之形进行舞蹈。
先秦时期的乔妆动物戏大抵与宗教祭祀有关,作为娱乐活动的乔妆动物戏,大抵在秦汉时期才广泛流行。
如《东海黄公》。
5、“俳优与谐戏”
从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可以看见一些身躯粗短,上身赤裸形象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
汉墓中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此类形象的乐人,就是古代称之为“优”、“俳”、“倡俳”、“俳优”的乐人。
从汉墓出土的为数不少的俳优俑看来,皆具有如下三个共同特征:
滑稽戏笑,调谐娱人;短胖袒裸,畸形丑陋;抱鼓握槌,作敲击状。
这类俳倡大致以调谐、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
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这些俳优至少在周秦两汉时期,地位十分低下,即便在乐人之中也是属于地位最低的一种,按照当时的礼制,他们
在名分上只能在后宫天子宴私之月中进行表演。
俳优是被宫廷贵族和地主阶级玩弄娱乐的对象,因为他们的处境和汉代乐人一样,相当于奴婢,又因为他们本身具有的生理缺陷特征,就必然成为封建社会最低贱的下层。
6、“傀儡艺术”
关于傀儡的起源,有人认为是从俑发展演变而来。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周代已经使用俑随葬,汉代的傀儡还只限于表演舞蹈,秦汉时期人们在丧葬的时候,就有演奏歌舞的习俗。
既然傀儡起源于随葬木偶,丧葬期间用傀儡作丧家乐,用乐表演舞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汉代的舞蹈
汉朝,是乐舞百戏的大融合、大发展时期,其精华一直传承、影响到我们今天。
而汉代民间歌舞活动相当普及,歌舞艺术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
就汉代歌舞表演而言,除百戏中带人物化妆、情节表现的歌舞外,尚有以服饰、舞具、舞容为其特征的形式各异的歌舞杂乐。
它们中既有巾舞、鞞舞、拂舞、盘舞等不同的歌舞类别,又可见独舞、队舞、群舞等不同的表演方式。
这些歌舞统称为“杂舞”,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宫廷也都有极广泛的影响。
《乐府诗集》卷五三说:
“杂舞者,《公莫》、《巴渝》、《槃舞》、《鞞舞》、《铎舞》、《拂舞》、《白紵》之类是也。
始皆出自方俗,后寝陈于殿庭”。
迄今所见汉画宴饮乐舞图中表演的舞蹈都是所谓杂舞,但它们已经被统治者加工整理,可登大雅之堂。
另外还有一些俳优(古代演滑稽戏的艺人)歌舞杂奏的民间俗乐,是天子在掖庭与后宫佳丽宴私时演奏的乐舞,这种舞蹈最大的特点是轻松活泼,与宴会上所演的杂舞不同,常常还夹杂一些俳优侏儒的谐戏表演。
两汉民间歌舞杂乐的繁荣,同时还促进了乐舞自身风格特征的多样化发展。
一方面曾风靡一时的不少著名乐舞仍保留着原有的地域性特色,如《东歌》、《东舞》、《赵讴》、《赵舞》、《楚舞》、《越吟》、《郑声》、《郑舞》等。
另一方面,一些以舞蹈特征得名的乐舞也相继问世,如《长袖舞》、《缀袖舞》、《鞞舞》、《铎舞》及《盘鼓舞》等。
而后一类乐舞在汉代流行的地域已十分广泛。
如,细腰长裙,挥双袖舞的乐舞各地均有所见,这类舞已经遍及汉王朝所属的整个南北地区。
以舞具、舞容为特征的乐舞是在地域性文化基础上滋生出来的新品种,它的出现及广泛传播,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汉代各地音乐文化因长时期交流的影响和受大一统文化氛围的影响,其风貌中共通性的因素还逐渐增多,非地域性的艺术特征也为各地人们所接纳,人们文化心理中超越狭小地域性的倾向无疑已大大增强。
在介绍汉代舞蹈艺术时,可将其分为自娱性舞蹈和娱人性舞蹈。
自娱是主宾自舞,以相取乐;娱人则是由专门的倡优来表演,主宾坐而观之。
这两种形式在汉代都很流行。
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是乐舞艺术的主要观赏者,从乐舞百戏的画像上可以看到,贵族坐于厅堂帷幄之下,华筵盛张。
艺人的歌舞声容,正为他们宴饮助兴,形成了鲜明的阶级对比。
六、百戏所赖以生存的汉代社会。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和艺术的大交流、大融合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为当时的艺术,特别是乐舞百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一文艺的大交融体现在多个层面,主要有汉文化与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汉文化与域外各国文化之间等等的相互交融,这一点在乐舞百戏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武帝刘彻时期,刘彻深好西域的角抵、眩目,年年要更新节目,通过汉代的丝绸、镔铁、铜钱以及天文、农业、水利、冶金等各种技术人才来换得各种奇珍异宝、蓄养大象、大雀、狮子、良马等等,还有恒帝刘志、灵帝刘宏时期,对外来乐舞更是喜爱有加,形成恒灵之世胡风的盛行。
从百戏中的《易貌分形》、《吞刀吐火》、《水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代 杂技 表演 名为 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