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教案设计.docx
- 文档编号:5851660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4.88KB
初中语文诗歌教案设计.docx
《初中语文诗歌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诗歌教案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诗歌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诗歌教案设计
【篇一:
17《古诗五首》教学设计】
17《古诗五首》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林金朗
【教材分析】
五首古诗选的都是唐代诗歌中的名篇。
唐诗是古代诗歌的一座高峰。
五首唐诗,诗体和风格不尽相同,但都胜在以情感人。
学生在一至六年级已零散学过一些浅显的唐诗,本单元集中在一课学习,是以前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延伸,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略唐诗的魅力,进而提高文学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基础较差、文学底子薄,各方面能力相对低下。
没有学习诗歌的意识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领会诗歌的内涵,达到“以诗解诗,以文解文”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二)过程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停顿,节奏与语气。
2、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3.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词人面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
诗歌成就也是首屈一指。
唐代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都传达了诗人浓浓的真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空间,走进诗人的世界,体会他们丰富的感情生活。
二、学习《杂诗》
1、走近作者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苏轼评价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2、字词积累
①来日:
指从故乡动身起程的那天。
③著花未:
开了花没有。
3、整体感悟
这首诗通过设问的方式,把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以及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品行,含蓄而蕴藉地表达出来,令人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诗开头的两句,在设问中两次出现“故乡”的字面,并不嫌其重复,倒反而觉得亲切有味。
接着进一步问道: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你动身那天,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啊?
问得这样真挚,这样雅致,又这样充实。
问出了精神,问出了境界,概括了多么丰厚的生活内容和多么美好的思想情操。
赵殿成评这首诗说:
“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
4、背诵
二、学习《夜雨寄北》
1、学生齐读诗歌。
2、走近作者
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
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唐代诗人。
25岁时中了进士,因受到党争的牵连,屡遭排斥,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一生穷愁潦倒。
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对爱情的追求。
但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新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他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有所发展和丰富。
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
也有人说是写给友人的。
3、整体感悟
这是作者旅居巴蜀(今四川)时寄给妻子的信。
作者接到妻子询问他的归期的来信,望着窗外绵绵的秋雨,不禁心神飞驰,想象着归家后和妻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向她诉说自己在巴山夜雨时,长夜难眠思念亲人的愁苦。
句中包含着一问一答,表现了诗人的相思之情。
第二句写处境与感受。
夜雨池涨,烘托了秋思。
景中透情,委婉清新。
句中以“巴山”指明地点,以“夜”、“秋”点明时间,以“雨”指出环境。
池水涨满,当是诗人在室内的合理想象。
三、四句写未来的欢聚。
这两句紧扣“夜雨”,将笔锋一宕,另辟新境,由怀念转而写希望。
这又是翻进一层的写法。
描绘诗人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设想,就把眷念亲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更加深切,使全诗的格调明快爽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朗读前两句,要融入作者的思亲之情,朗读后两句,要读出作者心中的希冀。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朗读断句时,基本可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三”的方法断句。
当然,断句时要注意句意,如“巴山夜雨涨秋池”,就只能用“二二三”的方法断句了。
4、细读品味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谁?
是妻子在问丈夫。
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
但这问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
“巴山夜雨涨秋池”,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亦且惨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②“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5、主题思想:
《夜雨寄北》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三、作业布置:
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1、走近作者
郑谷(约848—约909),唐代诗人。
字守愚,袁州宜春人。
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
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
在晚唐诗坛负盛名。
3、齐读全诗。
4、品析诗句。
(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品评:
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美好的春光。
在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间却要分手,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
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
(2)“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品评:
风笛”、“离亭”有特殊的意蕴,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
写两位好友在笛声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
风中传来数声笛声,报道着别离时刻就要到来,离亭送别,愁绪万千,情深酒酣,欲言又止,握手告别,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心情,情景交织,深切感人。
5、细读品味:
①诗中第一、二句写了哪些东西?
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美好的春光。
在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间却要分手,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
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
②诗中的“风笛”、“离亭”有什么意蕴?
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
6、主题思想:
《淮上与友人别》通过写春天里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三、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走近作者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2、体裁简介
(1)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3)节奏划分
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
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
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
3、整体感悟
这是首五言律诗。
律诗在结构上可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王勃的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首联上句写送别之处,下句写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
首联对仗工整,写得十分壮阔。
颔联“与君离别意”,紧承首联,欲语还休,怎样的“离别意”呢?
不愿明说,故改口为“同是宦游人”来宽慰和鼓励对方:
你和我既然同样是出门做官、想干一番事业的人,那就免不了各奔前程,哪能没有分别呢?
颈联奇峰突起,大意是:
只要四海之内还有一个知己朋友,即使天涯海角,也像邻居那样近在咫尺。
这是对杜少府和自己的安慰。
因为对杜少府来说,你远去蜀中,不要感到寂寞,还有知己朋友在这里想念你,不要因距离远而疏淡。
对自己来说,像杜少府这样的知己朋友,纵然远去蜀中,也好像仍在长安时时见面一样。
这两句是作者的名句,也是唐诗中数一数二的名句。
尾联紧接颔联收束全篇,劝慰杜少府欣然启程。
交情很深的朋友总是不愿分离的,然而“儿女情长”,就难免“英雄气短”。
这两句诗,既曲折地表现双方的惜别之情,又用“无为”排除了“儿女情长”,鼓舞对方的英雄之气。
全诗一洗向来送别诗的悲酸之态,意境雄阔,风格爽朗,不愧名作。
朗读这首诗时,除了要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外,还要把诗人豁达的情怀、昂扬的情致读出来。
4、比较分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这两首诗都写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比较一下,它们在表达方式与格调上有什么不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大处落笔,气势雄浑,对将要离别的友人是宽慰和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格调比较昂扬。
《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景,情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诗风比较细腻、哀婉。
5、主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四、学习《酬乐天扬州动迁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走近作者: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
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酬,答诗。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诗文赏析:
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在当时这些地方都是很荒僻偏远的。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
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
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
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
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却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
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何必为我一人可惜?
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
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⑤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
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⑥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
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主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默写背诵诗歌。
【教学反思】
【篇二:
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林金朗
【教材分析】
《诗词五首》是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包含五首古诗词。
学习这五首古诗词,有利于学生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五首古诗词,文字虽然浅显,但诗的主旨对于七年级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一定的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家作品以及诗词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
1、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轻声朗读五首诗词。
2、以《次北固山下》为例,简介古诗朗读停顿的两种划分方法。
(1)按音节划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按意义单位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小结:
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
二、学习《饮酒》
(一)导入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
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
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走近作者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
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整体感悟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
吵闹的声音。
②君:
指陶渊明。
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
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
说明。
⑤忘言:
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
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
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
所以苏东坡也说:
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
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
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
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四句是写景名句。
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
“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
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
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诗的开头四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住在众人
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
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已成了普遍现象。
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
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
“问君何能尔?
”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
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
“心远地自偏。
”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小结。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
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三、学习《登幽州台歌》
(一)走近作者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
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
后迁右拾遗。
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
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
38岁科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于狱中。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其诗标举汉魏风骨,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二)背景简介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三)整体感悟
1、通过这首诗的品读,你认为作者当时登上幽州台的时候,诗人有怎样的感想呢?
明确:
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时间绵长、空间辽阔)
2、文章第四句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明确:
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四)课堂小结:
从诗歌看,指诗歌本身看,指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四、学习《次北固山下》
(一)走近作者
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
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
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二)解题
诗题中的“次”字,解作“经过”,这是从颔联察知的:
诗人所乘之船是在江中行驶的。
(三)整体感悟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提示: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见到的景象。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诗有何深刻含义?
提示:
字面意思是: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
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如何理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提示:
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别绪乡愁。
何以寄托?
这时,他举头望见了北归的鸿雁,于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思乡之情托于北归的大雁,更显其情浓。
(四)课堂小结
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五)作业布置:
1、背诵;2、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默写前面三首诗
二、学习《雁门太守行》
(一)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
27岁病逝。
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有《李长吉歌诗》传世。
(二)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
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三)整体感悟
1、讲解字词。
①黑云:
乌云,这里兼指战云,形容敌军攻城人多势众。
②城:
雁门郡城关,在今山西省西北部。
③易水:
古来被称为易水的不止——处,诗人借用,不一定实指,使人联想到荆轲的《易水歌》。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
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
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
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
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3、问题探究
理解重点句子
首联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就交织了古战场特有的悲壮。
以一个“压”字,点明边塞风云突变,恶战甫临或刚过。
再用“甲光”去印证“城欲摧”,表现出边塞将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诗歌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