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作业2.docx
- 文档编号:5848225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15
- 大小:1.22MB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作业2.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作业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作业2.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作业2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姓名:
班级:
评价:
知识要点
1.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
2.通过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3.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以及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人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物质是由和构成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门捷列夫发现了和。
4.1mm(纳米)=m5.绿色化学又称。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
()
A.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原料。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以生产绿色颜色的化学产品为主。
D.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E.生产出可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产品。
F.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3.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C.分子可以构成原子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再破裂
4.“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
A.杜绝污染源B.处理废弃物C.治理污染点D.减少有毒物
5.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运动B.实验C.物质D.物体
三、连线题
氢O钠Al磷S
氧N镁Na硫C
氮H铝Mg碳P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姓名:
班级:
评价:
知识要点
1.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通过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3.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成果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填写元素符号或名称:
氦()、氖()、氩();Na()、Mg()、Al();
碳()、氢()、氧();Cu()、Fe()、Mn();
3.石蜡是色体(状态),密度(大于、等于、小于)水。
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和共三层,其中温度最高。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对人呼出的气体进行研究的最好的方法是:
()
A.讨论B.实验C.调查D.上网
三、完成探究活动的实验报告
探究活动名称: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
探究活动目的:
用品:
(仪器、药品等)
探究过程: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或结论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人呼出的气体中
含多。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人呼出的气体中
含少。
4、取两块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人呼出的气体中
含多。
通过探究活动,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姓名:
班级:
评价:
知识要点
1.进实验室前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
2.几项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规则:
①三“不”: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直接闻药品气味,不尝任何药品味道。
②注意节约药品。
最少量标准:
液体1mL~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③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④注意保护眼睛,提倡使用防护眼睛。
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取用固体药品可用药匙、镊子;
注意:
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
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盛放在细口瓶、滴瓶里
①细口瓶里液体的取用:
瓶塞倒放,瓶口紧挨管口,标签向着手心,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瓶子放回原处;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
量筒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滴管的使用:
保持橡胶胶帽在上,用过后立即清洗(滴瓶上的滴管不要清洗);
(2)物质的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出来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②给物质加热:
用外焰加热;加热前要预热;外壁有水时要擦干;给液体加热可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给固体加热可用试管、蒸发皿等,试管和蒸发皿可直接加热,烧杯、烧瓶要垫上石棉网;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后很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3)洗涤仪器
①洗涤方法:
水洗、刷洗等
②洗净标准:
内壁附着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夹取;吸取或滴加少量的液体用。
2.液体药品通常盛在里,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放(正、倒),标签要着手心。
3.取用7.5ml液体时,应选用(A:
50mlB:
10ml)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保持水平。
4.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添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加热时,应用部分加热。
6.洗过的玻璃仪器内附着的既不,也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二、选择题
1.取固体药品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药匙取用B.从节约的角度讲,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C.有些块状药品要用镊子取D.若未说明用量,取用固体要盖满试管底部
2.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时,试管口应:
()
A.向上B.向下C.略向下倾D.略向上倾
3.实验时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洒出酒精并着火,应立即:
()
A.用湿布盖灭B.用嘴吹灭C.用沙子盖灭D.用水泼灭
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D.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5.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不会用到的是()
A.玻璃棒B.药匙C.小纸槽D.镊子
6.100mL的量筒()
A.只能量取100mL液体B.最多能盛下100mL液体
C.最上方刻度是100mLD.最下方刻度是100mL
7.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的倾斜角度大约是()
A.30°B.45°C.60°D.90°
8.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则取用的最小量是()
A.0.5mLB.1~2mLC.3~4mLD.5~6mL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姓名:
班级:
评价:
一、选择题
1.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空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2.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门捷列夫C.阿伏加德罗D.拉瓦锡
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l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均匀地被烧黑B.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C.放置在内焰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
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量,则取用的最小量是()
A.0.5mLB.1mL~2mLC.3mL~4mLD.5mL~6mL
5.实验完毕后剩余的药品应()
A.放回原瓶B.倒入废液缸C.放入指定容器D.倒入下水道
6.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A.滴瓶B.胶头滴管C.玻璃棒D.量筒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成千上万的物质
D.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9.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等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蒸发皿D.燃烧匙
10.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称量到()
A.0.01gB.0.001gC.0.1gD.1g
1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4.3g固体药品时,在读数4.3g时,发现指针向右偏,则()
A添加砝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螺丝
12.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纳米指的是()
A.长度单位B.质量单位C.体积单位D.一种文化仪器
二、填空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其中温度最高。
2.从玻璃棒、漏斗、100mL量筒、胶头滴管、试管夹、10mL量筒、铁架台、药匙等仪器中,选取合
适的仪器填空:
(1)取用粉末状药品要用;
(2)量取5mL液体要用;
(3)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要用。
3.最早运用天平研究化学的化学家是;道尔顿、阿伏加德罗提出了著名的
和;最早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化学家是。
4.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三、实验题
1.有一塑料袋装有某种不溶于水的气体,某同学想用集气瓶盛装该气体于检验气体的性质,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
2.活动与探究: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
比较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到结论
含氧气多少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空气中和人呼出的气体中。
含二氧化碳多少
呼出的气体倒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含水蒸气多少
取两块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与另一空气中的玻璃片对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姓名:
班级:
评价:
知识要点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①装置要求:
密封;预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水(吸收白烟,降温);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②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
④因氮气不支持燃烧,因此红磷熄灭后还有残余的氧气,导致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4)空气是混合物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不
同
点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特征
具有固定组成,可用化学式表示
不具有固定组成,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举例
纯净物混合物
不同种物质简单混合
过滤、结晶、蒸馏等方法分离
氧气、红磷、五氧化二磷
空气、河水、矿石、各种溶液
联系
注意:
混合物中的各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①供给呼吸:
例如潜水医疗急救等②支持燃烧:
燃烧、炼钢、气焊等
(2)氮气①制造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②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灯泡充氮、食品包装充氮防腐等(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③液氮低温:
液氮冷冻麻醉、超导材料低温环境等
物理性质:
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
(3)稀有气体
①用作保护气,如焊接、灯泡充稀有气体等
②制多种用途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航标灯、霓虹灯、强照明灯、闪光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④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⑤氙可用于医疗麻醉
3.保护空气
(1)空气的成分一般不变
(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
(3)保护大气:
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
(4)空气污染指数: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氮气占,氧气占,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其中气体污染物是,,。
3.稀有气体是指、、、、等气体。
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称惰性气体。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放出,产生大量的。
写出这个的文字
表达式和化学表达式:
;。
二、选择题
1.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O2B、NO2C、COD、O2
2.有关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后产生白色气体B.燃烧冷却后集气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C.进入水的体积约1/5D.约4/5体积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3.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常向灯泡里充入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空气D.氮气和稀有气体
4.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含氮气78%
B.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C.空气成分中以氧气和氮气为主
D.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及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5.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其中含氮气15.6升,则该容器中空气的体积为()
A.25升B.20升C.10升D.31.2升
6.下列变化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的燃烧B.用硫燃烧生产硫酸
C.植物的光合作用D.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三.实验题
(2003吉林20)我们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②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推论出氮气(填“易”火“不易”)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四、实践活动
从报纸或电视上了解本地近一周的空气质量。
课题2氧气
姓名:
班级:
评价:
知识要点
1.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比空气的密度略大(标准状况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③不易溶于水(L水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
④在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工业上的
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2)氧气的化学性质
碳、硫、磷、铝、蜡烛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旺。
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却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碳跟氧气反应:
木炭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放出热量。
木
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3硫跟氧气反应: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
量,生成物都是有剌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4铝跟氧气反应:
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却能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
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5磷跟氧气反应:
产生大量白烟和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6铁跟氧气反应:
铁丝在空气中红热不能燃烧,却能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①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②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变化的结果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①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②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
(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3)二者区别
前者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变化来考虑,后者是从反应中有无与氧结合来考虑的。
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参加,而化合反应则不一定有氧参加。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但由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4.氧化物:
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物是氧化物。
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氧化铝等。
5.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察觉,这种氧化叫缓慢氧化。
如:
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列变化中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硫磺在氧气中燃烧;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④铝箔在氧气中燃烧;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1)有白光发出的是;
(2)有火焰产生的是;(3)有白烟产生的是;(4)有水雾产生的是;需在瓶底先放少量细沙的是;(5)属于化合反应的是;(6)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二、选择题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气体产生C.有沉淀产生D.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B.纸张燃烧C.石蜡熔化D.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空气B.氧化铝C.红磷D.硫粉
通电
二氧化锰
4.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点燃
A.过氧化氢水+氧气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镁+氧气氧化镁
5.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无色气体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
6.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木炭与氧气不发生化学反应B.液氧是无色液体
C.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D.红磷在氧气燃烧,发生缓慢氧化
三、用文字或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1)红磷燃烧
(2)木炭燃烧
(3)铝箔燃烧
(4)蜡烛燃烧
(5)在点燃的条件下,乙炔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课题3制取氧气
姓名:
班级:
评价:
知识要点
二氧化锰
1.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
2.反应的表达式:
(1)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学方程式:
(1)
↑
(2)
↑
3.实验装置: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固体试剂受热时往往会放出水蒸汽,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冷
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4)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4.收集方法:
(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这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的气体更干燥)
5.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
(3)按要求连接装置,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要等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才开始收集);
(6)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
(7)再熄灭酒精灯;(若先熄灭酒精灯,温度降低,试管内压减小,水槽里的水就会回
流到热的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6.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
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是:
一变二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7.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其特点是“一变多”。
8.氧气的工业制法:
原理是利用液态氮、液态氧的沸点不同,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氮气
液态氧(装入蓝色钢瓶)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常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了作用,是剂。
2.由于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氧气,还可以用收集。
用收集的氧气相对更纯一些。
3.实验室制取氧气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变化,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
变化。
4.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导管口开始连续产生气泡时,试管内的剩余物质为
(写出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二、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二氧化碳+水B.氧化汞→汞+氧气
C.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D.水→氢气+氧气
2.下列对有关物质颜色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无色B.二氧化锰红褐色
C.硫粉黄色D.高锰酸钾紫黑色
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完毕,剩余物中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
A.催化剂B.氧化剂C.反应物D.生成物
4.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A.集气瓶底部B.集气瓶中C.接近集瓶口D.集气瓶口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稍向下的原因是()
A.利于排出氧气B.便于加热C.防止空气倒吸D.避免试管炸裂
三、实验题
某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做有关氧气的性质实验,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名称①,②,③,④;
④
(2)写出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表达式
(3)指出图中的错误:
(4)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
②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用带导管的
橡胶塞塞紧试管口,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导管移出水面,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验满,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⑦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5)某同学将烧红热的铁丝直接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能否燃;写出铁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九年级 化学 同步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