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度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A卷.docx
- 文档编号:584784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5.36KB
新人教版度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A卷.docx
《新人教版度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度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A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度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A卷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风景秀美的青秀山有“首府绿肺”之称,有关景区里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B.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夜晚射灯发出的红色光柱是红外线
D.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风凰塔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2.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A.正立的虚像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B.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D.磁场和磁感线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4.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5.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6.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A.1点20分
B.10点20分
C.10点40分
D.11点20分
7.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8.“闻其声,知其人”,这里通过声音识别人的主要依据是()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
9.晴天的时候,树荫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圆形的光斑是()
A.太阳的实像
B.太阳的影子
C.树叶的影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
D.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12.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声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
D.原因不明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传播速度不变
B.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与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
C.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人远离平面镜时,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会随之变小
14.下表列出了不同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及0℃条件下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密度/kg∙m﹣3
1.29
2.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速度/m∙s﹣1
330
316
6420
5960
2160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通常大于它在同条件下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15.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是()
A.打雷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影子的形成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16.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
B.
C.
D.
17.关于红外线、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以下的物体不发出红外线
B.紫外线人眼可以直接观察到
C.医院中经常用照射紫外线的方法来进行消毒
D.温度越低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二、填空题
18.小王同学的爷爷眼睛老花,他看不清______(近处/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爷爷眼睛的晶状体会聚光的能力变_____(弱/强),他应该戴______(凸透镜/凹透镜)为镜片的眼镜矫正视力.
19.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模拟鸟叫的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_____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
20.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______)
21.插人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斜看起来向______弯折,装了水的桶底看起来变______,都是由于光从_________射向_____________时发生_____________的缘故。
22.音乐课上,老师演奏了一首《梁祝》,将弓放在琴弦上并拉动就能发出优美的乐曲,这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为了增强响度,老师要用力拉,此时琴弦振动的_____增大。
如果要减小琴声对隔壁班级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3.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_____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_____上,从另一侧的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A处是_____色光。
24.汽车“倒车雷达”工作时,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时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
25.如下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折射角为_______________。
26.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 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____(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
28.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一般有如下三种:
(1)看透镜的形状:
如甲图中凸透镜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透镜靠近字,透过透镜看字:
如乙图中_______(选填“a”或”b”)是凹透镜.
(3)看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如丙图中_______(选填“a”或”b”)是凸透镜.
29.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用烧水壶往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如图),就凭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判断暖水瓶是否灌满的。
那么你知道具体是怎么判断的吗?
请作出合理的解释。
______
30.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
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
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
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
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
31.物体对光的反射分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反射两类.
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比较如下:
三、实验题
3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_______.
(4)把蜡烛A平行于镜面水平向左移动,则其所在像的位置_______(填“水平向左移动”“水平向右移动”或“不动”).
四、计算题
3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0km,一列列车从甲地11:
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3:
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8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300m的高架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8s。
试求:
(1)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3)列车完全在高架桥梁的时间是多少秒?
五、作图题
3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向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面镜,请你在图中画出;
(1)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
(2)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3)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_______)
35.如图中,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三角形ABC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3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C的像。
(______)
37.画出下图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六、综合题
38.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阶一-9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你猜想最好用什么声波?
依据是什么?
(2)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为什么?
(3)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三、实验题
1、
四、计算题
1、
五、作图题
1、
2、
3、
4、
六、综合题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版度八 年级 上期 检测 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