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复习.docx
- 文档编号:5843525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78.87KB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复习.docx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复习.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复习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1945年8月)
【阶段特征】
⒈阶段性特征:
中华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其抗日战争有以下特点: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个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抗争;
②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③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
④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⑤最终以弱胜强,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⑥抗战具有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⒉本单元三条线索:
(1)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2)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
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抗战局面。
)
(3)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
①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开始。
这一时期,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这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②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
③1945年8月至9月是反攻阶段。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中国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⒊知识体系构建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考点4)
知识网络
一、“七·七”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937年)
1、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⑴目的:
日本为了实现吞并中国,独霸亚洲,称雄世界的既定方针
⑵原因:
①为逃避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②德、意、日同英、法、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⑶标志: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中华民族抗战的开始→(原因)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
⑷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本想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占领平津后,进攻华北、华中、华南,占领了大片领土
⑸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⑹侵略方针:
速战速决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⑴背景:
①必要性: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把分散的力量联合起来才能抗日
②可能性:
中共和国民党分别调整政策。
⑵经过:
①提出:
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②确定:
1935年底,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理论基础1935年,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④初步形成: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⑤“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
⑥“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
⑦根据国共协议,西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⑧最终形成标志: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
⑶意义:
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国共两党防御阶段的抗战(1937.7卢沟桥事变~1938.10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㈠正面战场(国民党领导)
1、抗战路线:
①含义:
片面抗战路线,即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不敢发动群众并限制群众起来抗战。
②原因:
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惧怕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危急其统治。
2、对日本态度
①方针:
比较积极的进行抗战。
②原因:
A、日本侵略直接威胁其统治及英美在华利益;B、中共争取;C、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
3、战略战术:
实行消极防御,打大仗,打阵地战,拼消耗。
4、抗战表现
战役
时间
典型战役及特点
凇沪会战
1937.8—11月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
1937.9—11月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
1938年春
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1938.6—10月
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伤亡大
5、抗战后果:
丧师失地(华北、华中、华南),一溃千里。
6、败因:
①客观原因:
敌强我弱
②主观原因:
A、片面抗战路线(主因)B、仓促应战,准备不充分
7、评价:
积极抗战,担负起了正面战场抗战的任务
①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②消耗了日军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③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④掩护了西南抗日基地的营建
㈡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
1、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1937年秋洛川会议制订)
2、方针:
持久战方针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向全国人民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⑴背景:
①抗战初期,国民党内亲日派散布“亡国论”,片面强调中国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鼓吹“再战必亡”;
②亲英美派宣扬“速胜论”,幻想依靠英美的力量,迅速战胜日本;
③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的正确道路(目的)
⑵作者及发表时间:
毛泽东,1938年。
⑶内容:
①具体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②战争的伟大力量的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⑷意义:
①毛泽东驳斥了“亡国论”、“速胜论”,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广大人民群众
②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的正确道路
3、战略战术:
积极防御,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结合一定条件的运动战。
4、战场:
⑴正面战场: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⑵敌后战场:
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建立。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
①必要性和可能性
A、必要性:
保存与发展革命力量的需要
B、可能性:
中国力量弱小,国共分割指挥;日军只能占据点和线
②表现:
a.晋察冀:
八路军115师,聂荣臻,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b.晋缓:
八路军120师,贺龙.关向应,位于最北边
c.晋冀豫.冀鲁豫:
八路军129师,刘伯承、邓小平
d.苏南:
江南的新四军,陈毅,位于长江以南
e.皖东:
江北的新四军,张云逸
f.陕甘宁边区:
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位于最西
5、评价:
①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②对日军后方构成严重的战略威胁,成为相持阶段的主战场
③实质是工农武装割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补充知识】
⒈比较国共两党十年对峙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异同点。
这两个时期根据地武装斗争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说明了什么?
⑴不同点:
①指导思想:
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
②斗争对象:
前者是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军、顽固派、伪军等。
③分布地域:
前者主要在江南地区,后者主要在华北地区。
(2)相同点:
①战略构想:
都是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试图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②发动群众:
都是着眼于农村,发动和依靠群众,壮大革命力量。
③根据地建设:
都是通过发展生产、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等方式巩固和建设根据地。
(3)最终结果: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大部分丧失,红军被迫长征。
抗战胜利前夕,抗日根据地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和几乎全部伪军,根据地得到发展。
(4)两种不同结果表明:
只有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方针和思想路线,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已更加成熟,更具有革命斗争的经验。
练习设计:
1.抗日战争期间,王明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其错误实质是 A.否认中共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B.重蹈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抹煞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阶级差别和原则分歧
D.过分相信国民党而轻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2.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淞沪会战结束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南京陷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3.从北伐战争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的迁移顺序依次是
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D.广州南京重庆南京
4.七七事变后,共产党的抗日通电和国民党的自卫宣言的相同之处是
A.呼吁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抵抗日本侵略,保卫领土主权完整
C.号召全民族实行抗战
D.指责日本破坏了国际公约
5.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抗日力量的壮大 B.维护英美在华利益
C.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防止抗战成为人民的抗战
6.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最核心的战略理论主张是
A.敌强我弱,中国不可能速胜
B.日本国小、物缺、兵少,经不起长期战争
C.国际上日本失道寡助,中国得道多助
D.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人民战争最后胜利定属中国
7.日本早在1931年就对中国发动了侵略,而我们把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的主要依据是
A.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B.事变加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进程
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8.台儿庄大捷在抗战防御阶段的地位是
A.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 B.抗日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胜利
C.是一场著名的敌后作战 D.使徐州会战取得胜利
9.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的直接目的是
A.占领上海,威胁南京 B.在上海建立伪政权
C.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D.形成华北、华东两路攻势
10.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
“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这表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②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与国民党敌对的政策③中国共产党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④中国共产党以让步换取和国民党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际上是
A.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C.壮大人民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12.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最典型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3.淞沪会战的最重要意义是
A.避免了上海的迅速沦陷 B.表明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
C.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D.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
14.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是抗战的正面战场 B.是否争取国际援助
C.是否发动人民群众 D.满足英美的要求
15.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进行了积极抵抗
C.积极动员组织民众抗战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6.位于中国最西部的抗日根据地是( )
A.晋察冀 B.陕甘宁 C.冀鲁豫 D.晋冀豫
17.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态度是( )
A.不抵抗 B.准备抗战 C.抵抗暴力 D.坚决抗日
1.A 2.D 3.A 4.B 5.C 6.D 7.D 8.A 9.C 10.B
11.D 12.B 13.C 14.C 15.B 16、B 17、B
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考点5)
知识网络
※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8.10日军占领广州、武汉~1945年8月)
⒈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⑴原因
①日军:
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其后方
②中国:
正面战线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
③英美:
为推动日本进攻苏联,力谋与日妥协。
⑵时间、标志:
1938年广州、武汉的失守
⒉日本改变侵华方针(但灭亡中国的根本计划没有改变)
⑴日军改变战略方针:
①对根据地:
集中兵力进攻
②对国民政府:
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⑵日军改变战略方针的原因:
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其后方
⑶具体史实:
①政治——扶持汪伪政权,以华制华。
实行法西斯残暴统治。
②经济——野蛮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③文化——推行奴化教育,实行同化政策。
④军事——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大“扫荡”。
对正面战场局部进攻。
⑷日军改变战略方针的影响:
①中共:
敌后抗日根据地陷入困境
②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
a.亲英美派: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皖南事变);
b.亲日派:
汪精卫公开叛国,成立汪伪政府→原因:
日近卫政策的产物;英美劝降的产物;汪出于亲日派的利益考虑
二、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⒈政治上:
“以华制华”
⑴扶植汪伪政府,作为其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时间:
1940年
人物:
汪精卫
建立地点:
南京
实质:
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⑵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目的是为了肃清沦陷区的抗日力量
⑶在华中推行“清乡运动”等恐怖政策
⒉经济上——野蛮的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⑴原因:
①日本为了摆脱国内危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发动了侵华战争
②也是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组成部分
⑵目的:
为了弥补其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不足,妄图把中国变成其进行侵略战争的供应地
⑶总方针:
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
⑷表现:
①农业:
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
②工矿交通运输:
实行“统制事业”,由日本专营
③金融:
抢占银行,掠夺金银;滥发伪币;增加苛捐杂税
⑸影响:
①日本掠夺了大量财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进一步激化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沦陷区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
⒊思想上:
推行奴化教育,“同化政策”
⑴罪恶目的:
为了让沦陷区人民甘心作亡国奴
⑵做法:
A、学校教育方面:
建立殖民化的教育体制,编写“中日亲善”的教科书。
B、社会教育方面:
利用报刊、广播等宣传封建道德,进行反共宣传。
⑶具体措施:
①加大初等教育的比重
②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为基本内容
③日语定为必修课
④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使用“中华”字样。
三、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⑴表现:
a.中共领导群众反殖民统治b.开滦煤矿工人等相继罢工
⑵作用:
打击.动摇日伪的统治
练习设计:
1.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侵华重心是
A.进攻正面战场 B.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C.加强对沦陷区经济掠夺 D.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2.抗日战争中,“近卫三原则”公布后,美英的态度是
A.公开谴责日本侵略阴谋 B.力谋与日本妥协,对国民政府进行劝降
C.宣布中立,不卷入中国战场 D.为维护在华利益,支持蒋介石抗战
3.日本在中国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是
A.促进中日亲善 B.普及日语 C.实行民族同化政策 D.消灭共产党
4.为肃清沦陷区的抗日力量,日军在华中推行
A.强化治安运动 B.“三光政策” C.“清乡”运动 D.大扫荡
5.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经济掠夺的方式有①掠夺工矿资源②强占耕地③掠夺劳动力④掠夺金银现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6.1938年第二次近卫声明称:
国民政府倘抛弃从前错误政策,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会拒绝。
这表明
A.日本维护蒋介石统治并与之谈判 B.日本和蒋介石的矛盾化解
C.日本反对蒋介石统治,希望由人替代并与日谈判 D.日本承认汪精卫伪国民政府
7.日本侵略者直接控制和管理沦陷区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①获得日本工业所需的原料②安置日本国内的剩余劳动力③攫取巨额利润④满足战争需要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1940年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的伪国民政府的性质是
A.代表亲日派集团的反动政府 B.大肆出卖国家利益的反动政府
C.帮助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政府
D.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9.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日本诱降政策的产物?
A.蒋介石的两面性变化 B.汪伪国民政府的变化
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亲日派散布“亡国论”
10.1938年底,日本首相近卫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三原则,其主要动机是
A.引诱国民党投降 B.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
C.掩盖其侵略行径,欺骗世界舆论
D.威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发动宣传攻势
11.蒋介石集团同汪伪政权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
A.抗战派与投降派之间的矛盾 B.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
C.爱国者与大汉奸之间的矛盾 D.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12.“日满华三国应以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偏狭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
”上述主张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日本扶植“满洲国”成立
C.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 D.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13.汪伪政权和伪满洲国政权的相同之处有①日本控制的卖国政权②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产物③主要成员是国民党内的亲日派④帮助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同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汪伪政权和蒋介石集团的最大区别是
A.与帝国主义勾结 B.代表阶层不同 C.对日政策不同 D.对人民的态度不同
15.日本的“治安强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殖民统治 B.实行特务统治C.实行恐怖政策 D.肃清抗日力量
16、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①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②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
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日本搞“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的相同点是
A.掠夺地产和矿产,以战养战B.肃清抗日力量,巩固占领区
C.推行奴化教育,以日变华 D.培植殖民工具,以华治华
1.B 2.B 3.C 4.C 5.D 6.C 7.A 8.D 9.D 10.A
11.D 12.C 13.A 14.C 15.A 16、D 17、B
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考点6)
知识网络
※一、国民政府政策转向反动
⒈对内:
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⑴原因:
①内因——蒋介石政权的反动本质决定(根因)
②外因——A日本诱降政策的影响;
B英美劝降;
C中共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⑵标志:
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⑶方针:
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⑷影响:
①标志国民党政府自抗战以来的重要转变
②开始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不久,顽固派掀起了第一次的反共高潮
⒉对外: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⑴政策特点:
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
A、既想投降→①日本诱降②英美劝降(远东慕尼黑阴谋)③抗战决心不坚定
B、又不敢放弃抗日→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
C、既要反共→①反动的阶级本质决定(根因)②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
D、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①中共敌后战场的重大作用②英美苏不同意
⑵实质:
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国民政府政策转向反动的表现
⒈对内
⑴军事:
积极反共(掀起两次反共高潮)
①第一次反共高潮:
A、时间、进攻地区:
1939年冬至1940年春进攻陕宁边区及山西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
B、中共的方针:
政治上:
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军事上:
坚决回击,打退进攻
※②第二次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
A、时间:
1941年初
B、概况:
国民党军队在安徽茂林地区袭击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押,项英遇害。
蒋介石宣布新四军“叛变”,取消新四军番号。
C、中共的方针:
坚决回击,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继续坚持抗战,揭露国民党阴谋。
D、影响:
a国民党军队失去了抗战初期的锐气,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日主战场
b积极反共削弱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民政府内外孤立。
国内中间人士进一步认清蒋介石的反动本质而倾向中共;国际社会也强烈不满。
削弱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维持的原因:
中共的努力;人民群众与民主人士的压力;英美苏不支持;日本的威胁
⑵政治:
反动独裁统治(基本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
⑶经济:
实行统治制经济政策,加强经济掠夺
①表现a.垄断全国工业
b.掠夺农民土地,加重对其的剥削
c.控制全国商业,独占全国金融
②结果:
a.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b.给国统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民族工业遭到破坏,大批工人失业,农民面临贫困死亡的威胁
⒉对外
⑴消极抗日:
正面战场大溃败
①背景:
A、为逼迫国民党政府投降,日军向华中、华南的国民党正面发动局部进攻。
B、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希望尽快结束中日战争,主动转向太平洋和东南亚。
②战役:
A、枣宜战役:
1940年,张自忠殉国,宜昌失守。
B、豫湘桂战役:
1944年,抗日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③败因:
A、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恶果(根因)
B、片面抗战路线
C、国军腐败,指挥不当
D、日军孤注一掷,疯狂进攻
⑵废除治外法权(1943.11)
①原因:
基于中国在抗战中的重大作用,为继续鼓励中国抗战
②局限:
不彻底→国民政府政权性质和与英美的特殊关系决定的
练习设计:
1.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B.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C.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D.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
2.中国共产党提出: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和“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共同点是
A.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尽力争取国内和平的真正实现
C.维持国共合作关系 D.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和阴谋
3.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其用意是
A.不准备与国民党继续合作 B.以斗争求团结
C.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
4.抗战时期,四大家族加强经济垄断的政策有①在工业上加强对工业的垄断②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措施,剥削农民③在商业上实行专卖政策④在金融上,改革币制,实行法币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枣宜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结局表明①正面战场仍是抗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复习 第二 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 考点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