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平煤八矿己1513310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防治.docx
- 文档编号:5843060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170.62KB
毕业设计平煤八矿己1513310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防治.docx
《毕业设计平煤八矿己1513310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平煤八矿己1513310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防治.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平煤八矿己1513310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平煤八矿己15-13310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摘要:
八矿自84年10月13日发生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以来,累计突出34次,突出煤量3208吨,瓦斯量247700m3,最大一次发生在2000年10月15日戊二皮下,突出煤量562吨,瓦斯量30103m3,抛煤距离65m,并发生瓦斯逆流现象。
89年被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97年经重庆煤科院鉴定为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本文通过对平煤八矿的实际考察,收集己15-13310掘进工作面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通风旬报及瓦斯日报等方面基本资料,收集现采用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及工艺、预测指标值和效果检验值,并现场考察工作面情况。
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为该矿己15-13310工作面的煤与瓦斯进行突出预测。
通过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为该矿的瓦斯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该矿的瓦斯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平煤八矿四位一体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措施
1引言
我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大国,2002年全国煤炭总产量近14亿吨,2003年增至16亿吨,2004年达18.6亿居世界首位[1]。
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50亿吨,煤矿死亡总数约8000人,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35%,死亡人数则占近80%倍,2003年国内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8.1%,而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30倍[2]。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突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物理力学过程,尽管我们还不完全清楚突出的机理,但突出的综合假说得到了世界突出研究者的广泛认同,认为突出是瓦斯、地应力和煤体物理力学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是一种伴有声响和猛烈力能效应的动力现象,往往表现为在煤矿井巷掘进或采煤过程中,突然从煤(岩)壁内部向采掘工作空间迅速喷出煤(岩)和瓦斯。
聚集在煤层中处于高压状态的瓦斯有时会冲垮煤岩层或巷道壁,以极快的速度突然大量泄出,冲出大量的煤岩固体物质,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强大的冲击力不仅摧毁井巷设施,甚至使井巷风流逆转,破坏矿井通风系统,并可能使井巷充满瓦斯和煤(岩)抛出物,造成人员瓦斯窒息、煤流埋人,甚至可能引起瓦斯爆炸与火灾事故[3]。
2004年10月20日,河南大平煤矿发生特大煤矿事故,死亡148人,事故原因就是先发生瓦斯突出后引发瓦斯爆炸。
瓦斯灾害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最严重的问题,在煤矿重大灾害事故中,70%以上是瓦斯灾害事故[4]。
严重突出地区煤巷掘进,一直是制约矿井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技术难题之一,其中突出防治技术是关键。
为有效防止掘进期间突出,国内外煤炭科技人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先后试验应用了多项防突技术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防突效果。
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突出危险性日益严重,防突措施的局限性、片面性愈加显现,突出危险煤层煤巷掘进速度缓慢、工作面接替紧张的现象愈发严重。
我国也是世界上突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至2003年,我国已有20个省(区)的一些矿井发生了突出,突出总数14300多次,占世界总突出次数的37%,仅强度超过千吨的特大型突出就有100多次。
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左右。
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为严重,如焦作煤业集团公司所属5对矿井均为严重突出矿井,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所属的13对矿井也全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数量也在增加。
2004年10月20日,河南郑煤集团大平矿发生特大型瓦斯突出并导致瓦斯爆炸,造成一次死亡148人,就是瓦斯突出灾害事故的惨痛教训。
与各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炭赋存条件较差,主要依靠井工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煤层瓦斯含量逐渐增加,煤层瓦斯压力增大,突出的危险性增高,防治难度越来越大[5]。
近年来,通过贯彻“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十二字方针,瓦斯防治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安全生产差距仍然较大。
瓦斯事故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好转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把瓦斯事故控制住,就不能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也无法保障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急剧喷出和瓦斯异常涌出等瓦斯灾害,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影响生产进度甚至导致矿井停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更是严重影响着矿井的高效集约化的安全生产。
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是保证突出危险煤层安全高效生产的决定性环节。
国内外调查统计表明,突出危险煤层只有(10—30)%属于突出危险区。
只有通过可靠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将(70—90)%的非突出危险区域极大限度地划分出来,才能实现防突技术措施有的放矢,极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
与各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炭赋存条件比较差,主要依靠井工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煤层瓦斯含量逐渐增加,煤层瓦斯压力增大,突出的危险性增高,防治难度越来越大。
近年来,通过贯彻“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十二字方针,瓦斯防治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安全生产差距仍然较大。
特别是在突出的机理、预测、监控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2矿井概况
2.1位置与交通
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井田位于李口集向斜东部,距平顶山市区11km。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2′9″~113°30′14″,北纬33°45′13″~33°47′26″,行政区域隶属于平顶山市卫东区。
八矿东距京广铁路孟庙车站58km,西距平顶山东站3km,孟(庙)—宝(丰)铁路斜穿井田,许(昌)—南(阳)公路自北而南横贯井田中部,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从井田东部边界穿过。
公路、铁路均可直达井田,另有2路公共汽车与平顶山市区和平顶山火车站相连,交通十分方便(图2-1)。
2-1八矿井田交通位置图
经平煤集团地测处2001年批准,八矿井田面积41.42km2。
井田边界为:
东至沙河,西至己组煤平行于20勘探线东500m与十矿、十二矿为界,丁、戊组煤至平行于21勘探线东500m与十矿为界,南部以各煤层露头线为界;其中西南部丁、戊组煤与郊区吕庄矿、兴东矿为界;深部丁组煤边界-600m,戊组-650m,己组-800m。
2.2地形地貌
本井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图2-2)。
东部和南部为开阔的洪积平原,冲积层厚度300~400m,地面标高+75~+80m;北部为丘陵及山地,由紫红色石千峰和灰白色平顶山砂岩组成,呈北西~南东走向,标高+200~+399.5m,相对高差130~305m,最大坡度40度,山区沟谷发育,地形复杂。
图2-2平煤八矿地形地貌示意图
2.3矿井基本情况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东南部,西距平顶山市中心11Km,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一座3Mt/a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
井田边界东以沙河为界,西部以21号勘探线与十矿相邻。
南部以煤层露头为界,北部以丁、戊、己组各煤层的-650m等高线垂直划分,浅部煤层与十二矿相邻,深部煤层与十矿相接。
井田东西走向长12.5Km,南北倾斜宽3.6Km,井田含煤面积45Km2。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是一个设计能力为300t/a的大型现代化矿井,该矿井含有4层主要可采煤层,由下而上为己16、17、己15、戊9、10、丁5、6,煤炭工业储量3.9724亿t。
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群、二迭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总厚800m,共含甲组~庚组共七个煤组,其中主要可采煤层由下而上为己16-17、己15、戊9-10、和丁5-6四层,局部可采的有庚23、庚20和戊8三层,四层主要可采煤层总厚约11.6m,各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尘爆炸指数为27.1~44.02%,自然发火期4~6个月。
纵观全区煤的变质程度由下而上变低,同一煤层由浅而深增高,符合区域变质规律。
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列于表1-1中,煤质的工业性分析结果见表1-2。
表2-1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一览表
煤层
丁5-6
戊9-10
己15
己16-17
煤层厚度(m)
0.64~4.26
2.29
1.46~2.61
4.27
1.16~7.46
3.51
0.67~2.53
1.50
层间距(m)
70~125.7
89.6
15.8~190
170
0~20
7.0
煤质
气煤
肥煤
肥焦煤
焦煤
直接顶
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中砂岩
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
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
砂质泥岩、细~中砂岩
老顶
砂质泥岩、细~中砂岩
中粗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
中、粗砂岩
—
直接底
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
泥岩
—
砂质泥岩~细砂岩
表2-2主要可采煤层煤质工业分析结果
煤层名称
工业性分析%
容重t/m3
煤尘爆炸危险性
Wf
Af
Vf
丁5-6
1.45
25.90
30.69
1.55
有爆炸危险
戊9-10
1.21
19.03
30.34
1.43
有爆炸危险
己15
1.09
12.94
23.40
1.31
有爆炸危险
己16-17
1.16
14.67
22.72
1.35
有爆炸危险
矿井采用一对竖井、两水平集中大巷采区石门开拓,走向长壁(分层)后退式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第一水平标高-430m,第二水平标高-650m,目前生产水平为一水平(地表标高为+75~80m),分东西两翼同时开发,现有戊二、戊四、丁一、己二、己三、己四、和己三扩大七个采区,回采工作面七个,一个综采、两个高档普采和四个炮采,工作面长度100~150m左右,掘进工作面十四个。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Mt/a,服务年限一水平为28年,二水平37年,总计65年;核定生产能力1.8Mt/a,根据该矿1995年度储量年报表中计算的核定储量,如果矿井的生产能力按3Mt/a计算,则矿井的服务年限为92.3年,其中目前的生产水平为24.9年,延深水平为67.4年。
该矿井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方式,共有7个井口,中央主、副井和丁一进风井进风,东风井、西一风井、西二风井和丁一回风井回风,总进风量21832m3/min,总排风量为22059m3/min。
2.4矿井通风系统
目前的通风系统为对角与分区混合的混合式通风系统,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共布置三个进风井筒(付井、新副井进风,主井辅助进风);四个回风井筒(东风井、西一风井、西二风井、丁一风井)。
目前矿井总进风量24152m3/min,总排风量24409m3/min,总进风比102.8%,矿井有效风量22121m3/min,有效风量率88.3%,矿井综合等积孔8.97m2。
东风井(Φ5.0m):
服务于己一、己三及己三扩大三个采区,安装一对k4-73-11NO.32F离心式主扇,配用电机功率1250KW,主扇额定风量12300m3/min,额定风压3157Pa,主扇实际工作风量5566m3/min,工作负压3100Pa,等积孔1.98m2。
西一风井(Φ5.5m):
服务戊二、己二两个采区,安装一对k4-73-01NO32F离心式主扇,配用电机功率1600KW,主扇额定风量20000m3/min,额定风压4800Pa,主扇实际工作风量7084m3/min,工作负压3300Pa,等积孔2.45m2。
西二风井(Φ4.7m):
服务戊四、己四两个采区,安装一对GAF-26.6-15.8-1型轴流式主扇,配用电机功率1000KW,主扇额定风量7800m3/min,额定风压4000Pa,主扇实际工作风量7014m3/min,工作负压3120Pa,等积孔2.49m2。
丁一风井(Φ5.7m):
服务于丁一采区、戊一准备采区,安装一对2k58-NO24型轴流式主扇,配用电机功率500KW,主扇额定风量8500m3/min,额定风压3320Pa,主扇实际工作风量6080m3/min,工作负压2250Pa,等积孔2.54m2。
安全监测系统:
八矿现用的KJ2000安全监测系统,监测机房配备两台主机,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八台大屏幕显示器,并与公司实现联网,井下共有KG2007型工作分站37台;KG3003型低沼瓦斯传感器71台,局扇开停传感器71台,瓦斯断电仪42台,馈电状态传感器46台,重点工作面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6台,温度传感器12台,矿井和采区总回风安装风速传感器12台,风门开关传感器24台。
2.5开拓开采
目前矿井有8个采区,6个主力生产采区,2个残采区,其中8个采区中有5个为突出采区,矿井现有五个综采面,一个炮采面,15个开掘工作面。
6个主力生产采区为:
丁一、己二下延、己三扩大、己四、戊二下延和戊四采区;2个残采区为:
己一和己三采区。
目前八矿为五综一炮:
五综即:
综一,丁5.6-11130采面;综二,戊9.10-12170采面;综三,己15-12130采面;综四,己15-14060采面;一炮即:
采六,,戊9.10-14052采面。
开掘建制为:
四开六掘,二承包,二准备。
2.6地质构造
平顶山八矿位于李口向斜轴的南东转折仰起端,井田西侧与十矿、十二矿井田内分布的北西向展布的牛庄向斜、郭庄背斜以及原十一矿逆断层的末端相邻,并受起控制;而井田东侧靠近北东向展布的洛岗大断裂。
该井田既受北西向构造的控制,又受北东向构造的控制,处于区域北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交汇部位。
分析八矿己15煤层目前开采范围内揭露有两个煤与瓦斯突出带,一个是三采区瓦斯突出带,另一个是四采区瓦斯突出带,这两个突出带均位于压扭性构造带。
三采区瓦斯突出带完全受辛店断层带的控制,所以又称为辛店断层突出带,辛店正断层走向北东,延伸2.5Km,断面倾向北西,倾角35°~60°,落差40~50m,断层破碎带(煤系岩层)2~5m,是八矿井田内己揭露断层规模最大者。
据地表地质调查和区域应力场分析,该断层是一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的压扭性正断层。
断层延伸至己三扩大采区以后落差逐渐变小,在原推断的断层部位转换为一复杂的煤层揉皱带,煤体破坏极为严重,形成全层的糜棱煤,即形成了13170突出带。
13170突出带的8次突出全部发生在这一呈北东走向展布的与辛店断层相平行的软煤中。
从己16-17—13290工作面来看,己16-17—13310工作面卸压抽放巷地质构造简单,但在掘进过程中将揭露小的构造,受构造影响,局部可能与己15煤层合层,甚至出现反倾现象。
因此在己16-17—13310工作面卸压抽放巷掘进期间,掘进工作面应按突出威胁管理。
井田内发育3个明显的褶皱构造,一处是盆形的任庄向斜,反映了北西向与北东向构造联合作用的结果,一处是轴向北东的前聂背斜,反映了北东向构造作用的结果;另一处是轴向近南北的焦赞向斜是复合构造作用的结果。
井田内煤层走向变化明显,靠近十矿井田东侧的煤层走向表现为北西向展布,至井田中部煤层走向表现为北西西和近东西向。
井田内有4条大的断裂,在井田南部边界为北西向展布任庄断裂,落差120m;位于井田中部北东向展布的辛店正断层,落差40m;横贯己一、己三采区的北西向展布的张湾正断层,落差20m,(图1-3)。
这四条断层同上述3个褶皱构造都是燕山中晚期《J—K1》时期挤压褶皱推覆断裂的产物,喜山早期《K2—E》时期,构造反转为正断层。
大量的小断层调查,该井田既发育北西向的小断层,又发育北东向的断层,均以压扭性构造为主。
尤其戊9-10、己15煤层中普遍发育的顺煤层滑动断层是韧性剪切变形的产物,反映了煤层遭受了强烈地剪切变形作用,凡是顺煤断层发育的地方,也是构造煤发育的地带,。
这与平顶山煤田在燕山中、晚期《J—K1》发生的大规模逆冲推覆褶皱断裂活动密切相关。
图2-3八矿构造纲要图
2.7瓦斯等级鉴定
八矿自84年10月13日发生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以来,累计突出36次,突出煤量3208吨,瓦斯量247700m3,最大一次发生在2000年10月15日戊二皮下,突出煤量562吨,瓦斯量30103m3,抛煤距离65m,并发生瓦斯逆流现象。
89年被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97年经重庆煤科院鉴定为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该矿井为严重突出矿井。
进入-430水平(垂深500m左右),己15、戊9-10煤层瓦斯含量都超过10m3/t,分别为16.96m3/t和13.81m3/t;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15m3/t左右、绝对瓦斯涌出量10m3/min左右。
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36次,戊9-10煤层突出19次,己15煤层突出17次,最大突出强度562t/次,平均突出强度90t/次。
己15煤层为突出的厚煤层,煤厚度3.5m左右,下覆己16、17煤层,厚度1.8m左右,层间距4~8m左右。
根据八矿井下瓦斯分布及突出危险程度,对煤层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即:
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无突出危险区,具体划分如下表:
表2-3突出危险分布
采区名称
管理等级
区域
走向长(m)
倾斜宽
(m)
己四
无突出危险区
-300m水平以上
2100
260
突出威胁区
-300m~-350m
2100
110
突出危险区
-350m~-460m
2100
320
戊四、六
无突出危险区
-290m水平以上
1800
338
突出威胁区
-290m~-370m
1800
185
突出危险区
-370m~-430m
1800
122
己二
无突出危险区
-230水平以上
1680
240
突出威胁区
-230m~-370m
1680
280
突出危险区
-370m~-470m
1680
240
己三扩大
无突出危险区
-380m水平以上
1600
406
突出威胁区
-380m~-450m
1700
245
突出危险区
-450m~-550m
2900
529
2.8己15-13310掘进工作面概况
该工作面为己三扩大采区东翼下部,东起九勘探线东300m,西至己三扩大采区上山,南临已回采的己15-13290采面和正在回采的己16、17-13290采面,北部尚未开采。
煤层厚度在3.0米~4.4米之间,平均厚度3.6,煤层倾角变化不大,一般在15~24度之间。
己15-13310机巷标高在-425m--519m之间,地面标高75m,埋藏深度500m-594m之间。
己15-13310机巷上部180米为未开采的戊9.10煤层,下部6米处为己16、17煤层。
工作面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约7.0米;老顶为浅灰色中粒砂岩;直接底为5~8米厚的砂质泥岩。
断面规格宽×高=4.3×3.0m,支护选用锚网索联合支护,锚索呈121布置。
该工作面采用2×30KW的对旋式风机,直径∮1000mm的风筒供风。
根据己三扩大突出危险性区域划分,-450m以下为突出危险区域,己15—13310采面机巷标高处于-425m—-458m之间,处于突出危险区域。
表2-4瓦斯地质情况
瓦斯地质情况
煤层产状(°)
走向
W53°N
倾向
N25°E
倾角
12~19°/12°
煤层厚度(结构式)
平均3.2m
采掘层位
沿顶施工
软分层厚度及层位
一般为Ⅱ、Ⅲ类
煤层节理、裂隙
发育
煤层稳定性
煤层稳定、煤厚变化不大
宏观煤岩类型
光亮型焦煤
煤质
煤种牌号
焦煤
水分
2%
灰份
12.5%
挥发份
28%
煤的容重
煤的坚固型系数
煤的破坏类型
煤尘爆炸指数
煤的自燃发火期
1.31T/m3
0.15~0.5
Ⅱ
27.1~44.2%
5~8个月
突出参数测试情况
在-488m处测得Δh2=150PaP=0.28MPa
煤层
顶板特性
顶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与浅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互层,厚14.2m,节理发育,底部夹0.05~0.15的煤线。
煤层
底板特性
底板为砂质泥岩,厚5~8.5m。
综合柱状图
层厚
累厚
柱状
岩类、岩性描述
16.2
16.2
浅灰色中粒砂岩
14.2
30.4
灰色砂质泥岩
3.20
33.5
己15煤层,光亮型焦煤
5.5
39
灰色砂质泥岩
1.45
40.45
己16.17煤,黑色半光亮型焦煤
3工作面防突措施与方法
3.1防突方法
3.1.1单项指标法
根据煤的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煤的坚固性系数(f)和煤的瓦斯压力(p)来判断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其临界值应根据矿井的实测资料确定,如无实测资料,可参考表3-3中的数据划分。
只有全部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其临界值时方可划为突出煤层,否则应定为非突出煤层。
表3-3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临界指标
煤层突出危险性
煤的破坏类型
瓦斯放散初速度V
煤的坚固性系数f
煤层瓦斯压力P/MPa
突出煤层
Ⅲ、Ⅳ、Ⅴ
10
0.5
0
3.1.1.1煤的破坏类型
Ⅰ类:
非破坏煤,光泽为亮与半亮,呈层状、块状构造,条带清晰明显,坚硬,用手难以掰开。
Ⅱ类:
破坏煤,光泽为亮与半亮,尚未失去层状,较有次序,条带明显,有扭曲,有错动。
呈不规则块状,有积压特征,用手易剥成小块。
Ⅲ类:
强烈破坏煤,光泽为半亮与半暗,呈透明状、小片状细小碎块,层理较紊乱无次序,硬度低,用手捻即可成粉末。
Ⅳ类:
粉碎煤,光泽暗淡,粒状或小颗粒胶结而成,形似天然煤团,用手捻即可成粉末。
Ⅴ类:
全粉煤,土状构造,如断层泥状,疏松,可捻成粉末。
3.1.1.2瓦斯放散初速度
该指标是在实验仪器内吸附瓦斯,放散后1分钟内瓦斯压力的变化值。
它表示煤放散瓦斯的性能。
该性能是由煤的物理、力学性质来决定的。
在瓦斯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放散初速度越大,煤的破坏类型越严重,越易于形成具有携带破碎能力的瓦斯流,越有利于突出的发生。
3.1.1.3煤的坚固性系数
该指标表示煤抵抗外力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它由煤的强度、硬度、脆性决定。
测定工具是捣碎筒和计量筒。
测定原理是在一定重量的落锤作用下,测算一定重量煤体的破碎程度。
具体操作的程序如下:
1.采样:
在煤层厚度上、中、下采集直径为100mm煤块各两块,重量均为1.5-2.0kg。
2.打碎分组:
工手工打碎煤体,使之粒度为20-30mm,经筛分后,分成每份50g,每5份为一组(250g),共三组,重量为750g。
3.落锤捣碎:
将每份煤样放入捣碎筒内,2.4t的重锤提高到600mm自由下落,每份煤样冲击3次。
4.测量粉煤高度:
每5份(即每组)煤样捣碎后,经过筛分,把粒度为0.5mm以下的粉煤倒入计量筒内,1轻轻敲打使之密实,插入具有刻度的活塞尺,量出粉煤高度。
5.测定f值:
要试验三组煤体,取f的平均值。
实验证明,f值越小,突出危险性越大。
3.1.1.4煤层瓦斯压力
它是指未暴露煤层的原始瓦斯压力,其单位为MPa。
测定方法:
①钻孔测压时打钻巷道至煤层的垂直距离一般为5-10m,但不小于5m钻孔要避开褶区、断层和裂隙带;钻孔要打穿煤层直到顶板(或底板)0.2-0.5m,钻孔直径为42-75mm。
测压管要求采用紫铜管,管径为6-8mm,长度不小于7m。
②在测压管外端焊接压力表接头,里端设置金属板对应于测压气室外侧,并将其插入电测压钻孔内。
③将柱状粘土送入到金属挡板以外,每堵1m粘土打入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平煤八矿己 1513310 掘进 工作面 瓦斯 突出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