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5841148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02MB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docx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
苏州火车站位于新老城交界的位置上.苏州站总建筑面积85700平方米。
其中地下一层为
31200平方米,地上2层建筑为54000平方米,
主体站房由南、北站房与高架候车厅组成。
一、总体环境分析
1.区位因素:
苏州火车站地区位于苏州古城区北侧,与古城区仅一河之隔.而北寺塔、平门、桃花坞也近在咫尺。
2.交通状况:
该处位于我国最繁忙的交通走廊—-沪宁交通走道的重要客源点,汇集铁路,轨道交通,道路交通,交通繁忙。
苏州火车站周边交通等级分析图
3.周边:
周边充满了浓郁的苏州特色风情
1.古城墙:
2。
北寺塔
3.桃花坞:
4。
平门
二、公共建筑技术图纸
1.总平面图
2.一层平面图
3.地下一层平面图
4。
剖面图
5.立面图
6.透视图
三、空间构成:
1。
功能分区
1.1功能格局简图:
1.2内部功能分区:
火车站以一个大厅为主要的集散空间,把主要的功能联系在一起,而且汽车站分为南北两个广场,南北进口分别靠近高铁售票点和普通车次售票点。
座站台分别供城际和普速列车停靠.
1。
3各层基本空间分隔:
首层布置基本站台侯车、售票厅和贵宾候车室等。
南站房进站广厅结合广场设计成半室外开放空间。
候车室、售票厅、贵宾室、行包房等结合庭院分列两侧,秩序井然。
车站内部高达15米的高架候车大厅把南、北站房连为一体普速、城际旅客候车区实现空间共享,室内小桥流水、环境宜人.通道、商业服务、辅助用房分隔出不同功能的候车区地下2层是地铁2号线站台层和4号线站厅层地下3层分别是2、4号线的站台层和设备及管理用房。
1。
4候车室:
高铁进站口在大厅中部,保证了交通的流畅,方便人流的疏导。
(候车室空间分析:
候车室分为两层楼,一层主要功能是一个集散空间的作用.上去二楼有两排自动楼梯,分担了人流量。
饮水处与厕所分布在候车室的两侧的中部位置,保证了人们使用的方便.)
1.5南北广场:
在这个建筑体块南北两侧分别有南北两个广场,担负着交通流线的重责的同时也是景观设计优异的休息空间.
火车站南广场的公交车由北环辅路进出,在广场西侧设置首末站。
社会车、出租车落客区、贵宾车位于广场东侧。
地下出站厅两侧的停车场,与北环辅路共用出人口。
火车站北广场公交车场集中设置在广场东侧地面,大型社会车、长途车和旅游车在广场西侧进出。
社会车和出租车由高架车道驶人高架平台落客,停车场和出站厅布置在广场地下层.南北站房贵宾车经贵宾专用通道进人基本站台或贵宾候车室。
2.流线组织:
2.1.不同形式出入口
2.1。
1进站旅客流线
步行和乘公交车及乘小轿车的旅客经南广场进人高架候车区去北站房乘轿车的旅客可直达高架平台进人候车区进站地铁旅客乘扶梯上至高架平台贵宾辟有专用通道。
2。
1。
2出站旅客流线
出站旅客经地下出站通道可到达出租车载客区和地下停车场,或下至地铁站厅换乘地铁,也可经扶梯到达地面换乘公交车、旅游车和长途车。
2.1.3站台内交通流线:
2。
2重要交通节点
2。
3疏散楼梯
2.4光线分析
顶上光
落地窗
四、公共建筑造型
苏州火车站建筑空间形态和建筑形式的设计,充分尊重苏州地域文脉,和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相协调,从苏州本土的人文与文化环境入手。
火车站南就是护城河,隔河就是古城区,北寺塔、平门、桃花坞近在咫尺,如何保证大体量的现代化交通设施能够自然承接、延续古城的肌理便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建筑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
1。
结合苏州站临近古城的环境特点,挖掘出菱形体空间为主要基本元素,形成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屋顶-菱形空间网架系。
点线面
“菱形”屋面与结构浑然一体,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同时解决了大跨度的问题。
把大空间、大体量现代化交通建筑通过化整为零的手法融人了古城的城市尺度,延续古城的城市肌理。
设计者采用了菱形空间网架体系,创造性地设计出菱形屋顶的构思,将一个整体屋面在外观上分解成绵延不绝、高低错落的小菱形屋面,完全消除了建筑的庞大之感,同时也解决了大跨度屋面的技术难题,达到了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统一更为关键的是,这一菱形结构又与苏州古典园林的花窗和铺地花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屋顶似乎成了对苏州古典文化的一种呼应,甚至是某种形式上的延续和传承。
2.火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交通复杂。
对此,设计师将整个地块一分多块,不同特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北广场场因为面对北部的平江新城,所以以高架道路
的方式直接通往站房二层,优美的高架道路弧线彰显出现代城市的大气磅礴。
而南广场,因为面对古城区,所以车流、客流全部以地面和地下通道的方式进出。
地面通道两侧积土堆山,广植高乔矮灌。
车行其中,如行山谷之中,这是将苏州古典园林假山设计理念引入进来,既给开车人造成视觉上的丰富感和美感,也将车流与护城河的优美环境隔离开来,站在南广场上看,视线范围内清新整洁,毫无汽车的现代视觉污染。
3.体量
整体建筑呈东西向横长布置,高度只有32米,且与护城河之间有宽阔的南广场作为退让,所以从体量上来说并没有对古城区造成压的感觉。
高度分析
南广场为退让
4.景观设计
广场景观从南北广场延伸至建筑中,景墙、休息廊、水池、竹林疏落有致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家具、灯具、小品点缀其中,为旅客营造出优雅的休憩空间。
广场的景观设计用连廊整合了地下空间通向地面出口棚架,形成广场尺度宜人的序列空间.南广场南侧架设一座通向古城临河商业街的景观桥,把站房、广场和护城河风景带连成整体.不仅改变了传统车站商业模式,同时也提升了其商业价值实施中由于各种原因,景观桥被取消。
沿南广场河边设置游船码头,为旅客提供了便捷的水上交通方式。
南广场上的广玉兰树阵
景观设计中反复使用的图案,与建筑交相呼应。
而栗色的网格金属幕墙,呼应苏州民居中“窗”的建筑意象,两组镶嵌着菱形灯笼的圆柱撑起大跨度的双层菱形网架,栗色的结构杆件呼应着粉墙黛瓦.斜坡顶、灯笼柱映衬在粉墙上,光影浮动、若隐若现。
北站房人口处随着高桥飞架,凸显现代建筑品位,向往来旅客展现着千年梦醒,一朝冲天的美好故事⋯⋯
南广场上的菱形路灯
5。
室内设计
站房建筑内外表达一致,候车大厅开敞明亮,白色菱形天花镶嵌着栗色的结构杆件,刚性的几何形式与通透的木构架相互穿插,形成了丰富的界面表情。
粉墙黛瓦,栗色花窗格栅,深灰色的踢脚和窗框,共同构成室内墙面肌理,而随处可见的菱形图案更是将室内外的一致与苏式韵味发挥到极致.
6.色彩
从色彩而言,屋顶为深灰色,东西墙面为白色,这灰白二色所形成的粉墙黛瓦的外观印象,正是苏州古城的传统建筑的精髓,灰白二色也是苏州古城的经典颜色。
五、我认为苏州火车站建筑设计所体现出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很大的亮点,综观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火车站,这一优势就显得尤为突出,也更为难能可贵。
如南京火车站
完全不顾古都风貌的全现代化设计,站前就是玄武湖,最大亮点在于广场直通玄武湖边。
当苏州站前刻意营造古风洋溢的南广场时,南京却以玄武湖畔的高楼林立而自豪。
苏州与南京的差异就在于此。
扬州火车站
作为一个可以与苏州媲美的著名古城,火车站的三角与圆柱实在是令人想不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 火车站 公共建筑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