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为例.docx
- 文档编号:5809846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17KB
海子诗歌为例.docx
《海子诗歌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子诗歌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子诗歌为例
诗、语言、思
——以海子诗歌为例
摘要:
讨论语言,意味着不仅把语言,而且将我们带入其存在的位置。
纯粹的被言说乃是诗,在诗的语言里我们将找到诗歌、语言和人的位置,并借此有所思考。
关键词:
语言;诗;言说;逻辑
语言的奥秘从它的产生延续至今,关于它的探索应该接近于真切而灵活地显现它的场合:
非常的日常和难以企及的艺术化。
当我们无意识地使用它时,显示了我们对它无可摆脱。
这种语言的束缚变成反抗它的理由时,也给予文学艺术以存在的理由。
文学艺术首先是语言的艺术。
千年来流行的语言概念的束缚仍旧在可见的系统文字范围内活跃着,我们从那些富有可贵的语言品质的开拓者身上,将看到语言被升华而显露的真相。
一、语言言说与诗
我们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言说,言说是我们的本性,是一种无妄的表演。
作为言说者,我们巧妙地发现语言规范性的一面,并充分运用了它,关键在不失时机地运用它。
“言说者——语言——言说”,设定的结论中发挥了它的前提,我们肯定自己,这或许不是语言本身所希望的。
语言的愿望是重复它自己能穷尽的一切可能,不是做人造屋檐下的寄居客。
游弋在语言和言说的交互震荡中,我们敲在语言的木鱼上发出言语的声响,这种虔诚的原理应该向那些制造木鱼的工匠们打听:
语言被附加在一个形式上,其灵感从何而来?
言说者的身份能被我们自己指认吗?
在海子的诗歌《询问》中我们听到经由思考进入语言的言说,它的题目首先颁发了通往他人言说的通行证、博得耐心和减弱语言的原始性以方便富有情感的人的暂住,否则我们没有权利在文本里逗留。
诗这样写到: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
诗人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一种愿望
一种善良
你无力偿还
你无力偿还
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对这位诗人而言,语言的呼唤使他秉承了其授予的天性,言说之声在文字,另一种语言里托付。
我们发现这些发音的符号串联而起的连续性伴随着思想,伴随着内在之物的表达和外化自身的冲动。
但语言不止是冲动,它在外观上被设定为表达,我们却需要从内部回溯来解释表达,我们该浮到语言的表面去,它也许没有面纱。
什么是言说?
最可能的是在被言说之中,找到它完成、完整的面貌。
但是太常常,被言说只是作为随着言说逝去的残余物与我们相遇。
以上作品将被言说拉近了言说的本源,我们将讨论语言如何在本性上避免来自人的情感的专断,达到“纯粹被言说”的倾听。
这首诗由三节组成,内容是可理解的,符合诗韵学和诗学的规定,用词清新。
当然有几行看起来是令人惊讶的。
如第一节: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
同样,第三节的全段都令人吃惊:
你无力偿还
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但是,此处摘出的诗行显现了想象的特别之美,充满难以言说的强化气质,目的是在通往完善审美的道路上留下显著的标签,一种显而易见却着实不常见的语言标记。
此诗描述了一次天真的问答。
第一节无问无答,描述问答之外发生的事情:
一片青麦地在那里,有雪,残雪或厚厚一层;天刚刚放晴,或者晴天总是有备而来的、突然间的;洒下阳光时,青麦地活跃了,在它小小的范围、与想象中一片称为“麦地”的净区对应的范围内,雪和阳光分外兴奋,它们是巧妙的搭配,是从色彩到布景、构局的完整。
第二节在忧心忡忡的疑虑之中,这位被假定的言说者提到他自己的名讳:
“诗人”,语言的双重身份在主人和随从间推推嚷嚷,摇摆不定。
正是在这种途径下,我们隐藏的言说者才不经意地显现出来:
雪、太阳的光芒附着在麦地——人的劳作物之上,不是语言的劳作物;光芒的情义,愿望的、善良的,总之太人性的;武断的言说者,所有称得起“诗人”这个名讳的言说者都在自然的光芒面前背负整整的债务,一份被人工养育的恩惠。
无力偿还即无法表达的东西,是经由言说者还给语言的言说,是谦逊、执着地回归到恩惠的表面(那些光芒),是言说与言说者的割裂、空隙。
第三节得出理所当然的答案,但它是模糊的,如它的问题一样。
在一片燃烧之中,语言和它双重的言说者沐浴在言说的大火,充满文本的哀叹和诗人的哀叹,同时包含对语言无力把捉的愧疚感:
光芒不再照亮雪,没有光芒在雪笼罩的麦地跑动,人们的辛勤仿佛瞬间停息;头顶“一颗”寂寞的星辰,“一颗”是“那颗”或“这颗”,不是太阳,是事物本来的指代法,为了区别于另外存在的星辰,诗人还是无赖地发出言说之词,“放射光芒”、“寂寞燃烧”。
言说者到最后的发表仍然未能完成这种纯粹被言说的诗性的完整性,这与我们预先的设定是有落差的。
根据以往观点,语言是由人创造的,是人的感情和指导人的世界观的表达。
文本中透露的伪装的言说者成为诗艺和文学评论的首先出发点。
它承认自然联系震荡的余波波及到人自身,我们想到那只木鱼从选材制作、被特殊的言语者敲击,它的影响是语言不可代替的。
然而从根本而言,语言既非表达,也非人的活动。
语言言说。
我们现在在诗中寻找语言的言说。
诗的标题是“询问”,我们由此期待一场义正言辞、活灵活现的质问。
但是诗中没有出现大胆新颖的问题,取而代之它描述了一个不发生在现在的场景,它不是试图为非在此的景物创造一个在此的表象而留下印象。
想象总会渗透进来,诗人向自身描述了那些在其现身中现身的某物,一场由想象的构造运动形成的东西。
在诗的言说中,诗意的想象给予了自身的表达。
出自诗人自身的阐明依靠阐明自身的内容来言说——语言不可争辩地证明自己是表达,即便这里的语言是多重阐明。
这种结论与“语言言说”相冲突,假使这种言说作为其根本性不是表达。
当我们用自己的诗意去理解诗中所说的,仿佛在某种强迫之下,而且感到巨大的绝缘感、总是而且只是表达意见。
我们没有服从“语言是表达”这个事实,想方设法地使它带上自己的体味,一种占有语言的欲望。
语言言说。
不是从言说本身来思考言说,而是把它推脱于表达的现象之中。
我们并非要求否定人是言说的存在,相反我们几乎不否定这一点。
在对“什么是言说”的审视中,我们将回答“人如何言说”。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
这一言说指,在早春季节,麦地还是青色的。
此时,雪过天晴,太阳发出的光芒、被雪吸收反照的光芒,跃动,在一片青色上铺开。
这一放晴的转变过程中,万物继续持续下去。
因此,青麦地、雪得以在光芒中相遇,在严格的光线中产生跑动的错觉。
言说说出“青麦地”,“雪和太阳”,暗示大致的时间,没有运用词语准确地命名时间,而是呼唤进入词语,使词语所呼唤的紧紧靠拢。
这种靠拢是为了将被呼唤的东西置于最接近的现身之物的领域,是语言自身的一种可能性,而它一旦现身就被重复,这使言说者没有做出完全自我选择的余地。
青麦地和跑动的太阳、雪的光芒,此时此处在诗中向我们言说。
但它们不是作为此时此处言说之物的现身而向我们现身。
诗人,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一种愿望
一种善良
你无力偿还
这一段言说似乎是平易的陈述,似乎没有显现任何事物。
强调的正是隐去言说者的发声,把“诗人”、“你”这样直呼而出的名称置于呼唤的前面,它以呼唤的方式言说。
第一节中呼唤物进入它们的物化,命名物,同时命名了世界,从外面拉开一首诗的世界的序幕;在此章节中,麦地和光芒被赋予情义,赋予人的世界充满的愿望和愿望中的善良的,“无力偿还”把这种二元对立的世界牢固地捆绑在一起,世界的统一性在人的亏欠中永远向自然低头,统一性带着人的悲观。
言说呼唤出了世界的二元,向物呼唤世界。
你无力偿还
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往返的呼唤在第三节中继续命名物,又被物的名字呼唤着这种“往返的呼唤”,言说者在自身中来回呼唤,命名世界。
它把世界委托给物,同时将物守护在世界的光辉之中。
世界允诺物现身。
物产生出世界,世界允诺物。
星辰燃烧,光芒四射,在我们的头顶对立的天空,世界重新走向一致,我们的语言称之为“之间”的联结区域是燃烧的路径,它们相互贯通,世界和物不再是相互并存。
世界和物的亲密在两者的分离中显现,在区别中显现。
语词的区别,远离一般和习惯的用法,它的文本命名作为单一的区别而保持自身的唯一性,从而保持它作为中间物的分离,在世界化中实现世界,在其物化中实现物。
诗中一再强调“无力偿还”,是中间物缺失的呼唤,它在可能偿还的肯定答复中实现光芒——永久的、神性的物的现身,在完全无力偿还的痛苦中实现火焰——被沐浴、恩惠着的世界的现身,剧烈而短暂的现身。
那么言说者自己在语言的幕后操作什么呢?
这位言语中短暂的存在者甚至是没有任何有效的举措,光芒跑动,星辰燃烧,诉诸于文字的询问在无力偿还的沉默中不了了之。
语言的沉默。
被区别的物化使物体保持沉默,作为物,进入语言的世界。
区别自身便是沉默。
区别使言说者占有言说的主导,物和世界沉默地进入其被差别化的自身,最后由火焰来弥补这道跨不过去的裂痕。
一种笼统的集聚被呼唤出来,看似亲密一体的一元。
语言言说作为沉默的呼唤。
语言,沉默的呼唤是由于区别而产生。
语言存在是作为世界和物的呼唤的区别的发生和产生。
沉默的呼唤并非人类的任何东西,它是语言言说的发端,又由此赋予人类去言说的本性,产生人类存在,经过语言而合理地进入其自身。
这其中包含了本性的转向,语言向短暂者的言说转移它的沉默呼唤的本性,短暂者使这种本性变为“沉默呼唤的方式”,语言的存在被巩固,非延续性地活跃在文本之中。
那些因纯粹而高级的样式以沉默的姿态回应语言的呼唤,找回我们关于语言最初的灵感:
一种受召唤的回响。
但是,人的言语作为短暂者的言语,并非自我存在。
短暂者的言语在于它与语言言说的关系之中。
在此我们不可避免地考虑,短暂者的言说及其表达如何发生于作为区别的沉默的呼唤的语言言说中。
关于这种思考的有效回答应避免将表达作为人类的关键要素,人类区别言说与语言的努力就隐身于他们无意识的言说之中,“表达”本身截取自沉默的呼唤的一段,是人为地在他们倾听的范围内言说。
语言言说。
其言说呼唤区别到来使世界和物转让到它们亲密的纯然一元之中。
人言说在于其回答语言。
这种回答是一种倾听。
二、语言逻辑与诗
我们从以上轻浮的言论之中再次深入语言的规则层面,这次深入仍然反对对已知的言说进行回溯式的解析,我们将沿着言说的路径对语言进行再现,找到使语言现身的那一刻它就流失的东西——符号,一种被流放的存在。
逻辑上完善的语言所遵守的条件可能涉及众多学科,心理学的、认识论、研究所考察的句子对象的专门科学以及在思想、词或句与它们所指的东西之间存在着的关系问题。
即便我们不能为诗,这种灵性的体裁划定语言上的精确所属,但仍然不妨碍我们从简单诗句连起的巨大结构中发现使语言如此完善之处。
我们用逻辑来解释这一问题。
确切的符号体系,使各种符号结合成为有意思的而不是无意思的条件,符号或符号的结合所指的意义的唯一性的条件都是我们面对的难题。
但我们相信一种逻辑上完善的语言自有其防止无意思的句法的规则。
这将决定诗歌语言如何在语言暗含的规则内狂欢,我们直接进入那位诗人一次饱含争论的语言活动中:
重建家园
在水上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成你要留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语言的重要任务是肯定或否定事实。
幸运的是,以上给出的语言句法,我们知道其组成词的意义,句子的意义被马上确定下来。
这其中有我们的语言说不透彻的契合点:
句子的结构和事实的结构必须有某种共同的东西。
在水上的事实,每个动词忠实践行的事实,作为愿望的事实,它们复合在对家园重建之中。
第一节为“重建家园”列举重建之前的事实,预示着这可能是一个大事件。
而诗歌最后一句已然进入到重建之中的事实。
我们当询问,如此庞大繁杂的事实如何在整段诗体中复合?
它们如何被保证意义和意义的连贯性?
家园是已知的,因为它能被重建。
诗人像任意时刻的阳光,从任意角度投射在它身上,每一次投影都对应于不同的语言。
这些语言有着共同的投影性质,它们并非完全有意出现在这里,是被挑选后以就近的原则排列于此。
当然,要符合诗艺学的规定。
“人重建家园”,重建之前的家园被焕然一新,“事实”却从未遵守三段式的时间模式带着任何新鲜的面孔出现在重建之后的秩序。
我们不应该说“人处于对家园的重建活动之中”;而应该说“人对于家园处于建设之中”。
我们努力为单个微小的事实(原子事实)消除虚假的双重身份的不稳定处境。
生成无需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这位诗人避免为新家园的诞生掺入繁琐的解说,他单调地为自己创造事实的形象——那座屋顶。
这是明智的。
因为形象能依照自己的方式,正确的或错误的,来描述事实。
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形象本身是一个事实。
种种事物之间相互具有某种关系这个事实,则由形象中它的种种要素相互之间具有某种关系这个事实来代表。
这段言说开始使我们惊醒,我们顺势往下寻找构成“家园”这个事实的核心形象:
果园——屋顶——麦粒——炊烟,它们与它们代表的事实分享一个逻辑形式。
当我们希望暗示逻辑形象的同一性时,我们才说现实的逻辑形象,才开始拥有语言。
语言与世界具有共同的逻辑结构,因此“家园”的印象在每一章节中分散却博得了最多的每个结构中的席位。
这并不意味它具有真正的多样性或被创造了多样性,而是逻辑具足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被晦涩地理解为事实的多样性,因为了解它首先经过了那些事实,事实的形象无法强求沿着逻辑的天桥直接进入事实的对面,我们是陷在逻辑的多样性的。
诗艺学的全部理解都是对这种束缚的认同。
世界是由种种事实组成的:
严格地说,事实是不能定义的,但是我们可以说事实是使命题真或假的东西,以此来解释我们所指的是什么。
事实可以包含本身是事实的种种部分,也可以不包含这样的部分。
“(诗人)重建家乡的屋顶”不包含本身不是事实的一次待建过程,但我们依然认同“重建家园”作为一个一次性的事件就是最小的事实。
我们无意为诗歌量身定做一套逻辑上的必然性,而是从它的语言如何违背事实出发,发现使这些分散的命题得以如此有效复合在一起的秘密。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被假设的事实带来诗人事实和非事实的举动,“麦粒”是整段诗中承受复合的全能的事实。
它的存在使那些构成感情的言说以一定的方式与事实互相发生关系,肯定我们能接受的事实变成肯定我们能把握的、默认的关系。
给复合物命名就假定了命题,而命题则假定了给单一物命名。
在诗中,给单一物命名就是使其被区别对待,就是逻辑上的始源,这保证了一首诗最基础的意义。
但是,一个肯定原子事实的命题(不论是真的或是假的)与其他任何原子命题在逻辑上都相互独立,我们就命题的真假来为这首诗划出它的模糊为可能性的命题方式(+,代表真命题;—,代表假命题):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诗人无可争辩地将“家园”这个事实置身于真命题中,而且保证离它最近的命题为假。
为什么事实必须在非事实的阴影里徘徊,这样被陌生化的语言对应着什么样的世界,语言如何能容忍这些?
我们发现这样的安排避免了事实的充分性,一种时刻都在逃避的充分性,诗所强烈拒绝的充分性。
此时有理由认为语言时刻受到来自内部的威胁,这种威胁的作用是使语言消解它被呼唤出来的身份的茫然感。
荒诞。
难道我们能说世界的偶然的特征构成了全部逻辑结构之外的东西?
诗歌一定还含有什么既允许人们肯定事实又在逻辑上违背事实的东西。
我们重新认识语言与世界关系。
事态能够为语言所摹状,世界可以为语言所模画,因为语言与世界共有实在的逻辑形式。
逻辑是一种界限,一切可说的东西都可以用逻辑命题来描述,在诗中这些描述引导我们的思想通往一个逻辑图像的清晰轮廓;而那些无意义的本不可言说之物在逻辑之外游荡,为这个轮廓美化、伪装,使人们接受的并不是这个被掩盖的轮廓,而是它被伪装的表象与直观。
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超越逻辑的界限。
诗歌语言丰富的内涵在于逻辑的暧昧关系中。
3、从诗歌语言对语言的思考
语言存在着无数种用法,在人类情感的特殊体制下语言被超负荷地运用,我们希望在此处发现语言真相的努力关于语言的显现,关于它是怎么悄然来到我们的存在中。
而它一旦到来,我们就感到它的难以把握。
语言活动就像只存在某些相似性的游戏。
那些语法呢?
通过语法,语言被过度横向标注,以至于我们沿着它的途径绕了无止境的弯路:
语言存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语法——规则的语言用于各种形式的言说——累积的言语持续发挥它们的支配力使语言被显著地“语法化”——语言第一次被约定的极限是业已满足的言语被它唯一的使用者淡忘之时——一直迫使它的使用者在言语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合群的就是和合理的——人,伴随言说形式的狂欢从未离开语言言说——艺术是私人的还是普遍的语言,不论目的是什么,它们都无可避免地回答“语言是人类的什么”——离群的语言不断涌现,一点一点侵蚀它多年的积习,对存在的挑战在存在中永远变身它的本质——语言,被荒诞地使用,被空洞地呼唤,变动不居——语言存在。
诗歌语言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时区,都处在形形色色的他人语言时区的包围之中,显现于语言存在的时区是语言的存在感在人类活动中的分散、杂糅,它赋予一切言语存在的线索,自身却是无法把握的。
语言时区。
进入一首诗的语言现象学经线,它的直观呈现给人经验如何被一步步展开,逐渐丰满成规规矩矩的外部存在,并代表着意义。
思维以身体和语言为媒介构筑诗的表象,所有表象都是逻辑形式规定的,就诗艺要求来说,它们不会也不能太出人意外。
语言时区。
沿着语言符号绕了一圈,我们发现越纯粹语言的纬线圈越短,我们便越容易很快回到它的出发点。
这种纬线是我们处在这一边的一半就看不到另一边的一半的球形体;是语言符号与它的意义之间无益的追溯;是语言存在毫无保留地将它赋予最微小的思想中的个体的恩惠。
那些天赋的人群将无限接近它、看清它。
语言时区。
它的规则在参与,意义在使用,它有着任意的零度经线,真正踏入诗人的语言时区,如果有幸有所体会——我们用到它:
答复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麦地
神秘的质问着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
《诗、语言、思》,武汉大学1988年版
[2]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曹润宇:
《论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两种学说》,《求索》2011年第11期
[4]金城:
《索绪尔语言观与梅洛·庞帝的现象学语言观》,《成都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5]纪春景,谢鸿昆:
《论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转向》,《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子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