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管理制度.docx
- 文档编号:5807133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15KB
试验室管理制度.docx
《试验室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室管理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验室管理制度
试验室管理制度
目录
试验室管理制度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管理制度
能力对比制度
事故分析上报制度
试件标准养护管理制度
试验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试验工作质量控制规定
试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委托试验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制度
异常情况及质量监督制度
原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试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对人员、设施与环境加以控制,根据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1.试验室是进行检测的工作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
由试验人员负责工作台、水池、门、窗、墙面以及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工作。
2.试验室内禁止随地吐吸烟、吃东西,不允许做与检测无半角的活动,不得堆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3.非检测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进出试验室。
有温湿度控制要求的,检测人员也应避免频繁进出,以免影响环境条件的控制。
4.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每天有个打扫卫生,每周彻底清扫黄打一次。
5.做好节假日人员值班安排,保证标准养护室处于正常控制范围,确保必要的检测工作正常进行。
6.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连接线、常用工具应排列整齐。
7.建立不合格试验台账,出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8.不行带电作业,电源线应排列整齐,不得横跨过道。
9.仪器设备应保持状态完好,使用完毕应立即填写相应的使用记录,如有异常情况,检测人员应及时向领导请示处理。
10.试验室应设置消防设施、消火栓或灭火桶,任何人不得私自挪动位置或挪做他用。
11.检测样品应按“未检”、“已检”、“留样”等状态分别放在规定处,不能随处放置,以免混淆、丢失、损坏;特殊样品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样品污染变质或对环境造成危害。
12.种类图书、文件、标准以及记录表格,应由资料员统一管理,正在使用的应由试验员妥善放好,不行随意乱放。
13.为保障检测工作过程中人身和仪器设备安全,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14.工作人员离开岗位时,要认真检查水、电是否关闭;离开检测室时要关好门窗。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为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各种资料,提高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要求,本试验室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种资料进行立档、建账管理。
2.档案的立档、建账工作由有关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员指导下完成,放档案室保存。
3.文件、证书、技术资料、原始记录、试验报告等均属归档范围,档案管理员负责分类编目、登记、建帐、保管、借阅和销毁等日常管理。
4.人员要建“人员业绩档案”,仪器设备要建立独立的“仪器设备档案”。
5.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档案不得随意复制、分发、借阅,归档资料丢失视为质量事故,追究责任并处理。
6.技术档案中的作废档案须经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共同批准,并加盖作废章。
7.定期档案的销毁须经质量负责人批准,由档案管理员销毁,并保存销毁记录和批准手续。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管理制度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的规定,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2.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试配结果调整后确定。
3.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理。
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4.为保证配合比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每月至少验证三次。
5.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出厂检验结果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应进行调整。
6.有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计算书、试配调整及相关的试验记录、原材料试验记录、常用配合比的验证记录等,必须完整齐全同,及时归档备查。
能力对比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本室和试验人员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减小试验误差的存在,制定本制度。
1.技术负责人负责能力对比试验的组织和实施,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影响试验误差的原因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
2.试验室间的能力对比试验一年进行一次,本室实验人员间的能力对比试验半年进行一次。
3.参加能力对比试验的人员作为能力考核的依据。
4.由资料室保存能力对比试验的所有资料。
事故分析上报制度
处理事故必须分析原因、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这就要以充分的、准确的有关资料做为决策基础和依据。
1.事故上报
事故的发生部门必须及时处理和上报,书面事故调查分析报千在事后24h内上报。
1)一般性问题主要责任人应上报部门负责人。
2)严重性问题由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时上报总经理。
2.事故调查分析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的情况。
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有关的观察记录,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是否已趋稳定等。
2)事故性质。
应区分是严重性问题,还是一般性问题;是内在实质性的问题,还是表面性的问题;是否需要及时处理,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3)事故原因。
阐明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应附具有说服力的资料、数据说明。
4)事故评估。
应阐明该事故所产生的影响,并应附有详细资料。
试件标准养护管理制度
1.混凝土试件
1)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3)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4)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2.水泥试件
1)水泥试件成型后作好标记,并立即放入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雾室或湿箱中水平养护,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直到规定的时间取出脱模。
2)水泥试件脱模做好标识后,立即水平或竖直在20±1℃的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朝上。
3)试件应放在不易腐烂的箅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间距,让水与试体的六个面接触。
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4)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
5)强度试验试体的养护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15min;
——48h±30min;
——72h±45min;
——7d±2h;
——28d±8h。
试验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1.各种试验报告,按原始记录的内容,加上报告日期和统一编号,经报告人、审核人、签发人签字,加盖有效印章方可发出。
2.试验报告签字人员资格和责任:
签发人:
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有试验报告的签发权,并对签发的试验报告负技术责任。
审核人:
具有相应上岗证的人员才有审核签字权,对试验报告的正确性负责。
报告人:
对出具的试验报告与原始记录一致性负责。
3.各类试验报告必须编号连续,不得缺号,并及时归档,由资料员按年度或单位工程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4.试验报告至少一式四份,第一份存档备查,其余三份报送需方。
试验工作质量控制规定
1.严格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试验方法进行原材料的取样复验和混凝土供应的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对原材料及混凝土的质量负责。
2.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一般不应少于两人,记录人员采用复诵法,以防止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差错。
3.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原材料质量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并按时上报有关领导。
4.技术负责人负责收集与混凝土有关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并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创新和技术储备。
5.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重大问题时,质检人员有权暂停生产,并提出处理意见。
6.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负责试验室人员的组织、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
7、及时向需方提供必须的各项技术资料。
8、因停水、停电而中断的试验、凡影响质量时,必须重新进行试验,并将情况记录在案备查。
9、因仪器设备故障损坏中断试验时,可用相同等级满足试验要求的代用仪器重新进行试验,无代用仪器设备且一时无法修复时,应及时送到有对外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
10.试验工作失误或试件本身的原因造成试验数据失真,所有试验数据作废,重新取样试验,试验报告以第二次试验数据为准,并由试验人员写出事故原因,当不能重新取样试验时,应对材料的使用作追溯性检测。
11、试验室应布局合理,相邻区域如有不相容的检测工作时(如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温度、湿度、光照和振动),应进行有效的隔离、并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12.试验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对全部试验数据进行认真整理、计算和审核。
试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其精度和使用处于正常状态,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1.所有试验仪器设备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2.试验员应熟悉试验仪器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否则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操作。
3.使用仪器设备时,应做到事当检查,事后维护保养,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不得到带故障操作,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以便得到及时解决。
4、按年度建立“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检定周期表”等。
5.仪器设备使用、维修、维护、保养要求:
1)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对检查对发现问题或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帮助解决。
2)主要仪器设备一般不应一人单独操作,并应有专人管理,做到管好、用好、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性故障,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并认真填写运转、维修及维护保养记录。
3)仪器设备的保养应遵循“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十字方针。
6.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标志
1)计量仪器设备应按周期检定规定实施检定,保证所用的计量仪器设备符合计量法规要求。
凡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一律不准使用,检定不合格应进行修理,修理后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无法修理申请报废。
2)计量仪器设备必须经有资质的计量主管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应使用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
3)所有计量仪器设备实行标志管理。
分别贴上三色标志:
合格证(绿色)、准用证(黄色)和停用证(蓝色)。
监督人员和使用人员要经常检查其状态标识的有效性。
7.所有仪器设备都应用设备编号,并且登记在相关的台帐中。
8.当试验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有关人员应及时核实对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应及时采取妥善处理措施。
9.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检验标准的有关要求,防止受到外部不良干扰而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10.各种用电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随用关电闸。
11.主要仪器设备应按要求建立档案(一机一档)。
委托试验管理制度
1.原材料进厂由材料员负责按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并委托试验室试验。
2.委托时应按要求填写“委托试验单”填写内容包括:
材料名称、生产厂家或产地、等级、规格或型号、代表数量、出厂编号及委托日期等,填写时应字迹整洁,严禁涂改,出现错误重新填写。
3.收样人应检查所送试样是否与委托单内容相符,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对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进行登记、编号和标识,送、收双方应在委托试验单上签字。
4.收样人员及时将样品移交试验人员进行试验,并办理移交手续。
样品管理制度
1.样品接收登记
试验室在受理委托检验时,负责对送样样品的完整性和用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检查,样品状况应符合接收要求并登记编号。
2.样品识别
收样员应在接收样品包装上或样品瓶上标出明显标识,标识包括“未检”、“已检”、“留样”等字样。
3.样品留样
样品留样入库应有专人负责,接收后应及时登记入库,并分类存放,做到账物一致,样品室要通风干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4.样品有效期
样品保留的有效期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胶凝材料的存放期应不少于三个月,外加剂的存放期应不少于六个月。
5.样品处理
样品的保留超过有效期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处理,并作好处理记录。
异常情况及质量监督制度
在生产或检测过程中,异常情况有可能发生。
为了避免出现异常情况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1.检测工作异常情况
当出现在检测过程中因特殊情况中断工作或无法得出完整检测数据的情况时,采以如下处理措施,以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
1)因意外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等)而中断检测工作,凡影响检测结果者,必须重新进行试验,并将情况记录备查。
2)当试验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而中断检测时,可用相同等级的、满足工作要求的备用或代用仪器重新检验。
无备用或代用仪器,或备用、代用仪器不能满足要求时,不能用于重新检验。
应及时采取其他措施解决样品的检验。
3)出现异常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应确保检测工作质量不受不良影响,并有记录以便追溯。
2.生产过程异常情况
混凝土在生产和出厂检验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必要时可停止生产。
1)生产计量装置进行校准时,发现误差超过规定范围,应检查装置的灵活性。
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出现忽然很小或很大,或浆体含量忽然很小或很大情况。
质检人员应配合操作人员校准设备计量系统,检查骨料是否上错料仓,同进测定骨料含水率,如果与这些情况无关,也许是胶凝材料需水量有较大的变化或新到减水剂减水率发生较大变化造成,应保持水胶比不变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并对胶凝材料和减水剂重新取样进行验证。
发生以上情况也有可能是运输车刷罐时水未放净造成。
如果是计量系统故障问题引起,应在维修及校准正常后方可继续生产。
3)出现异常情况后,如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时,有关人员应向技术负责人及生产经理汇报。
原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1.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检验和试验。
3.定义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单位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来料检验由试验室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
(1)试验室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2)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3)试验室制定《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5.明确来料检测要项
(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2)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6.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
(1)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3)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4)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客户的要求。
7.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1)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2)尺寸检测。
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3)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4)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8.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1)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抽检。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抽检比例待定)
9.试验室制定《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由试验室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
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10.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试验室准备来验收和检验工作。
11.来料后,由库房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并及时通知试验室检验专员到现场检验。
12.来料专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库房按《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检验,并填写《产品进厂检验单》。
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检验日报。
13.检验完毕后,对合格的来料贴上合格标识,通知库房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14.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规定的程序执行。
15.检测中不合格的来料应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置,不合格的来料不允许入库。
将其由来料库移入不合格品库,并进行相应标识。
16.来料检验和试验的记录由试验室来料检验组按规定期限和方法保持。
17.检验时,如来料检验专员无法判定是否合格,应立即请相关部门会同验收,来判定是否合格。
会同验收的参与人员,必须在检验记录表内签字。
18.回馈来料检验情况,并将来料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记录,每月汇总于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月报内。
19.来料检验专员根据来料的实际检验情况,对检验规格提出改善意见。
20.来料检验专员定期校正检验仪器、量规,保养试验设备,以保证来料检验结构的正确性。
具体参见《量具管理办法》。
21.检验合格
(1)经来料检验专员按照《检验方案》要求操作。
验证,不合格品个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定为该批来货允收。
(2)来料检验专员应在《产品进厂检验单》上签名,通知库房收货。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过程的真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删除。
1.原始记录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记录表,其格式根据检测的要求不同可以有所不同。
原始记录表主要应包括: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或批号、代表数量、生产单位或产地;主要仪器及使用前后的状态;检验编号、检验依据、检验项目、环境温湿度;检验原始数据、数据结果、试验日期等。
2.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填写,并有试验人员与审核人员签名。
3.审核人员必须认真审核,确保检验数据、计算结果及评定无误。
4.为及时向需方提出试验报告,试验组应及时将原始记录移交资料室,并由资料室整理保管。
5.原始记录中数据不允许随便更改、删减,如需更改时,应在错误处画两条平行线,并由当事人签名或加盖个人印章。
6.试验人员和审核算人员必须是经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统一培训、考核并获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有签署权。
7、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验室 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