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docx
- 文档编号:5805938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51.99KB
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docx
《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
摘要:
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绚烂的彩陶时代大致对应于前文明社会。
虽然不是每个流行过彩陶的社会都发展为文明社会,但几乎所有早期文明社会都经历过彩陶时代。
究其原因,彩陶时代和前文明社会在经济上基本都以农业为基础,彩陶技术和前文明社会的技术水平恰好相适应,彩陶的功能和前文明社会的社会习俗、宗教观念及艺术风格亦相适应。
彩陶可谓是前文明时期最杰出的大众的艺术,彩陶时代拓开了文明社会的先河。
狭义的彩陶,是指在器坯表面绘彩,然后一次性烧成的陶器。
在烧好的陶器表面绘彩的一般叫彩绘陶。
本文所谓“彩陶时代”指狭义彩陶流行的时代,而“前文明社会”指文明起源阶段的社会。
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彩陶时代大致对应于前文明社会(见图1)。
这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本文拟加以分析。
图1 亚欧大陆不同时期彩陶分布示意图
#01
亚欧大陆东半部,仅中国境内有过彩陶时代,主体在大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对应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早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波及西辽河流域。
1.肇始期(约公元前7000-前5000年)。
公元前7000年左右,在浙江的上山文化中就已出现原始彩陶,这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如果考虑到长江流域南部和华南地区的陶器已有2万年的历史,则上山彩陶的出现就反而显得姗姗来迟。
到了约公元前6000年,以钱塘江流域的跨湖桥文化和渭河汉水上游的白家文化为代表的东、西两大彩陶系统初步形成,前者多色鲜丽、图案复杂,后者崇尚红褐、点染随意,但基本上都为几何纹和符号。
2.发展期(约公元前5000-前4200年)。
基本仍分东、西两大系统,以西系更加发达。
西系以渭河流域和汉水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崇尚黑彩,以直笔几何纹为主,拘谨,舒朗,常见鱼纹、拟人面鱼纹题材;偏东的河北平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后岗类型则仅有少量简单红彩,并影响到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彩陶的出现。
东系彩陶以江淮东部的龙虬庄文化为代表,数量较少,黑或红彩,有四分构图内彩,有的题材略似半坡类型的拟人面鱼纹;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初期也有少量彩陶,与长江下游存在较多联系。
3.繁荣期(约公元前4200-前3300年)。
西系的弧笔花瓣纹彩陶虽有“一统天下”之势,但东系彩陶因素也向西流播,两系趋于融合。
花瓣纹彩陶的中心,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仰韶文化东庄庙底沟类型,彩陶比例和半坡类型相若,仍主要为黑彩,构图弧笔旋幻,灵动活泼,常见鸟纹。
花瓣纹彩陶还大范围流布到整个仰韶文化区,西至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南达汉水中游,北到阴山以北;影响则东北至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东至沿海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崧泽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南达洞庭湖至峡江地区的大溪文化。
4.变革期(约公元前3300-前3000年)。
东衰西盛,晋南、豫西、关中等仰韶文化核心区彩陶数量逐渐减少,纹样简化,终至基本消失,海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更已罕见彩陶;仰韶文化边缘地区彩陶仍然较多,并分化为不同的地方风格;甘青地区彩陶反而更加发达,纹样繁缛,以至于和仰韶文化有了较大区别,被称为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
有趣的是,彩陶时代的上述四期,恰好对应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彩陶时代的肇始期或新石器时代中期,上山文化晚期和白家文化已有原始农业;“卦画”、太阳、对顶三角、箭镞、×等形状的彩陶符号,或许已具特殊含义,与文字的起源当有关系;白家文化排列较有秩序的“族葬”,体现祖先崇拜、社会秩序和历史记忆。
这说明虽然当时尚处于平等社会阶段,但文明要素已经涌现,开始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
彩陶时代的发展期或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段,在半坡类型出现成组布局、门朝中央广场的环壕聚落,显示对于向心凝聚社会秩序的强化;半坡类型黑彩带钵上有较多刻划符号,后岗类型有蚌塑龙虎墓,可见记录系统、天文观测、原始宗教进一步发展。
彩陶时代的繁荣期或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仰韶文化出现具有军权象征意义的石钺,纪念碑性的彩陶“鹳鱼钺图”,几十万上百万平方米的中心聚落,数百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式”房屋;大汶口文化和崧泽文化出现随葬玉石钺等的富有大墓。
这显示战争日益频繁,军事首领地位凸显,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迎来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
彩陶时代的变革期或铜石并用时代早期早段,仰韶文化有了秦安大地湾、巩义双槐树等大型中心聚落和大型“宫殿式”房屋,崧泽文化出现随葬大量玉器的大墓,红山文化形成牛河梁大型宗教中心,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很多区域已经站在了文明社会的门槛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半坡类型的直笔彩陶拘谨有序,而社会崇尚秩序和集体主义;庙底沟类型的弧笔彩陶旋幻灵动,而社会趋于分化、崇尚威权。
彩陶风格和社会形态也正相吻合。
约公元前3000年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早期晚段,除西部地区外,中国大部地区彩陶已基本退出日常社会,彩陶时代结束;残留的个别彩陶,以及相对更多的彩绘陶,主要用于明器、祭器等。
这时期以良渚古城为中心的良渚文化已经明确进入早期国家和文明社会阶段,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也都和良渚文化相仿,西辽河流域社会则全面衰落。
约公元前3000年后,西部甘青宁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更加发达,一枝独秀,经历了马家窑、半山、马厂等不同阶段,影响扩展到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和新疆东部,并与克什米尔和中亚南部等地互动交流,形成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彩陶之路”。
约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间,在甘青和新疆还存在许多包含彩陶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
西部地区这些彩陶文化的社会,虽然存在一定的贫富分化,有的墓葬随葬上百件陶器,但并未出现大型中心聚落和王权,社会分化程度有限,基本都属于前文明社会。
#02
亚洲大陆西半部,最先在西亚开始出现和流行彩陶,彩陶时代的主体在大约公元前6800年至公元前3500年之间,主要对应有陶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大致也可分为四个时期。
和中国相比,西亚的早期彩陶产生以后,短时期内就比较发达,可谓后来居上。
1.肇始期(约公元前6800-前6500年)。
西亚虽然迟至公元前7000年左右才出现陶器,但在约公元前6800年以后,扎格罗斯山地和迪兹河流域的古兰(Gulan)、乔加·博努特(ChoghaBonut)、耶莫(Jarmo)、萨腊卜(Sarab)等遗址便有了原始彩陶,主要为简单的几何纹红、褐彩。
2.发展期(约公元前6500-前6000年)。
在伊朗西南苏萨地区的古苏西亚那期(ArchaicSusiana),两河流域偏早的哈苏纳文化(Hassuna)、萨马拉文化(Samarra),流行各种题材的红、褐、黑色彩陶。
古苏西亚那期彩陶直笔拘谨的风格类似半坡类型,但构图却要细密繁缛得多,尤其密集平行的直线、斜线、波线图案令人印象深刻,还有动物、人物形象。
哈苏纳文化彩陶也是直线元素为主,但构图比较疏朗。
萨马拉文化典型彩陶块体元素增加,复杂而充满韵律,活泼多样,四分内彩图案最具代表性,流行各种动物题材,充满旋动意象。
3.繁荣期(约公元前6000-前4000年)。
伊朗西南的苏西亚那期早、中、晚段和巴昆(Bakun)遗存,两河流域北部的哈拉夫文化(Halaf)、南部的欧贝德文化(Ubaid),安纳托利亚的哈奇纳尔遗存(Hacilar)、堪哈桑遗存(Canhasan)等,盛行彩陶,各种大小、直弧、纵横不同的纹样灵活组合,复杂多变,弧笔纹样尤其是花瓣纹增多,仍有较多四分构图的内彩,出现了仅在肩部装饰徽章式花纹的简化彩陶。
其中哈拉夫文化彩陶弧线纹增多,流行比较写实的飞禽、走兽、人物、植物等题材,尤以牛头形象最多。
哈奇纳尔文化以大色块元素和图案化的兽头(牛头)形象最具特色。
4.衰落期(约公元前4000-前3500年)。
作为西亚核心区的两河流域进入乌鲁克文化前期,彩陶已很少见。
只是有些边缘地区彩陶仍然较多,如伊朗高原中北部的锡亚尔克三期(Sialk)、希萨尔早期(Hessar)彩陶,构图纵横相间,流行成排成列的动物、人物纹样。
西亚彩陶时代的四期,也大体对应文明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彩陶时代的肇始期或有陶新石器时代早期,西亚农业和畜牧业初步发展,流行大乳肥臀的女性雕像和祭室,出现权杖头、铜器、印章、符号、原始筹码等,已经孕育着神祇崇拜、权力象征、青铜器、文字、商业等早期西方文明的因素,开始了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
彩陶时代的发展期或有陶新石器时代中期,两河流域中南部地区有了灌溉农业和刀、凿等铜工具,偏早阶段哈苏纳文化的村落有公共陶窑作坊、公共库房和中央广场,和半坡类型的社会类似;偏晚阶段在萨马拉文化出现带围墙和“瓮城”的聚落,高度一致的“品”字形建筑格局,家庭或家族地位开始凸显,社会等级出现。
彩陶时代的繁荣期或有陶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石并用时代早期,偏早的哈拉夫文化村落内建筑缺乏秩序,氏族社会趋于解体,出现跨村落的宗教区,社会复杂化趋势加强,进入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偏晚的欧贝德文化等出现大量易于制作的收割工具陶镰,农业产量迅速提高,聚落内部和聚落之间出现等级差别,神庙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出土石权杖头、泥质筹码、原始的泥版文书等,可能已经有了兼具神权和世俗权力的酋邦首领,两河流域南北空前统一。
彩陶时代的衰落期或铜石并用时代晚期,出现以灌溉为基础的集约化农业,农产量大增;村镇和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聚落层级增多,西亚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城市乌鲁克横空出世,并向周围急剧扩展影响,社会大范围整合,进入高级酋邦社会。
至约公元前3500年进入乌鲁克文化后期,两河流域发生“城市革命”,出现城邦王权和多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国家,进入文明社会。
受西亚的影响,公元前6000多年以后在东南欧、东欧、北非、中亚南部和印度河流域也都先后开始出现彩陶。
东欧的特里波列库库泰尼文化(TripoljeCucuteni)有发达的旋纹、花瓣纹彩陶,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文化彩陶图案近似,流行于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
该文化偏晚阶段出现面积三四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型聚落,但这些聚落是有中央广场的环形向心结构,聚落和房屋都只有大小之别而无功能上的显著差异,尚属于前城市或前文明社会阶段,之后逐渐消融于草原畜牧文化当中。
中亚南部彩陶流行于约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从早到晚依次为哲通文化(Jeitun,约公元前6000-前4200年)的细密平行线纹彩陶,安诺纳马兹加一期文化(AnauNamazgaI,约公元前4200-前3500年)的粗犷花瓣纹、折线纹彩陶,纳马兹加二至四期文化(NamazgaIIIV,约公元前3500-前2500年)的金字塔纹或锯齿纹彩陶。
青铜时代早期的纳马兹加四期有颇具规模的灌溉农业,出现阿尔丁特佩(AltynDepe)、萨拉子目(Sarazm)等初期城市。
至青铜时代中期的纳马兹加五期以后彩陶消失,进入较为繁荣的绿洲城市文明阶段。
北非尼罗河流域彩陶时代约在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3300年之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涅伽达一期(NaqadaI)文化有交叉线纹彩陶,铜石并用时代的涅伽达二期文化有船、树、女人等题材的装饰彩陶。
社会则由氏族社会逐渐演变为拥有众多地方性小国诺姆(Nomes)的前国家社会,再整合成更大范围的初始国家社会。
至约公元前3300年以后进入涅伽达三期或者“零王朝”所代表的早期国家时期,彩陶基本消失。
巴基斯坦西南和印度河流域,在约公元前4800年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梅尔伽赫(Mehrgarh)三期以后,开始流行动物、植物纹和几何纹彩陶,尤以巴基斯坦南部的纳尔(Nal)阶段彩陶最为复杂繁缛、色彩斑斓。
至公元前3千纪前半叶已经出现卡利邦岗II(Kalibangan)等原初城市社会。
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进入以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为代表的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之后,彩陶并未消失,反而更加奢华精美,只是数量减少,或许主要变成宗教祭祀用品。
东南欧爱琴海地区从约公元前6400年以后,就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赛斯克罗文化(Sesklo)等当中出现折线、三角等直笔几何纹彩陶,后出现旋纹等弧笔彩陶,有了防御设施严密的卫城,步入前文明社会。
例外的是,公元前3千纪至前2千纪的青铜时代,基克拉迪文化(Cycladic)、克里特文明(Crete)和迈锡尼文明(Mycenaean)等仍然流行各种动植物、人物等题材的彩陶,制作愈加精美;公元前1千纪的古希腊彩陶更是精美异常,达到顶峰。
#03
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之所以能够大致对应,有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彩陶和前文明社会基本都以农业为基础
农业生产保证了更稳定的定居生活,为彩陶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条件;农业促使人口增加、技术进步、社会复杂,是文明起源的必要前提。
进一步来说,彩陶和农业都离不开土。
彩陶多为泥质陶,所需泥料一般为较细腻的第三纪红土、早期黄土和淤积土,最容易在植被比较稀少的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获得;而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主体为黄土、类黄土以及冲积平原地貌,土壤深厚,水热条件适中,正好适合发展谷物农业。
白家文化、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就主要分布在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黄土地区——黄土高原,在这里很容易找到制作泥质陶所需的第三纪红土和早期黄土,又有适合粟、黍类旱作农业发展的良好自然条件,粟(黍)作农业保障了该地区彩陶文化数千年的连续发展和文明的起源。
仰韶文化还曾被称为“黄土的儿女”所创造的文化或者“黄土高原的产儿”。
特里波列库库泰尼文化彩陶也基本分布在东欧黄土区,以种植小麦、大麦、黑麦等麦作农业为主。
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彩陶则以有丰厚土壤的冲积平原为基础,有比较发达的麦作农业。
(二)彩陶技术和前文明社会的技术水平相适应
由于易熔黏土的易得和制作的简便,陶器自产生之初就作为一种普通的生活用品存在。
作为陶器中特殊的种类,彩陶的彩料主要是赤铁矿、锰矿、磁铁矿、石膏等,比一般陶土难寻,却还谈不上珍稀;彩陶多是制作较精细的泥质陶,绘彩更需费心费时,对制作技术的要求比一般陶器要高,但又不像青铜器、玉器那样达到很高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彩陶陶器本体的颜色多为红色、红褐色、黄色等,一般需要在陶窑中以开放式的氧化焰气氛烧成,但这类陶窑比半封闭式的还原焰陶窑要相对简单。
这就决定了彩陶当为人类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陶器制作积累了较多经验之后的产物,但多数情况下还不属于高技术产品,正好与前文明社会阶段的技术水平相适应。
在文明社会形成期前后这段时间,多数地区彩陶趋于衰落或消亡,但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就中国境内来说,约公元前3300年,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中期、大溪文化晚期、崧泽文化末期良渚文化早期,在彩陶极度衰落的同时,出现了轮制陶器技术、以还原焰烧制灰陶的技术、窑内渗碳烧制黑陶的技术。
轮制陶器坯体更加均匀紧致,标准化程度和制陶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灰陶比红陶耐碱性、耐久性更好,黑陶更加坚固,烧制灰、黑陶所用的上部变小的半封闭式窑和“饮窑封顶”等方法,技术上更为复杂。
这样看来,彩陶的消失和灰、黑陶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技术上的优胜劣汰,而且这些新的制陶技术在进入文明时代后风行于大江南北。
而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西王类型等,在彩陶衰落的同时并无轮制出现,陶器反而变得更加粗陋,仅能从陶窑结构的变化和灰陶的出现看出至少在烧制技术方面发生了革新。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中亚南部、印度河流域的情况和中国黄河、长江流域近似。
在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之间的乌鲁克文化前期,彩陶衰落的同时,两河流域开始流行轮制陶器,以实现批量化、标准化的陶器生产,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尼罗河流域、中亚南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也是彩陶消失、轮制陶器流行;印度河流域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彩陶大为减少,轮制陶器流行。
与中国境内不同的是,西方这些地区的轮制陶器大部分为红、黄色,少量灰陶也是浅灰、黄灰色,罕见深灰陶和黑陶,可见仍主要采用氧化焰烧陶。
例外的是迈锡尼、古希腊文化利用快轮拉坯技术制作彩陶。
(三)彩陶功能和前文明社会相适应
彩陶多数不仅是普通生活用品,而且是“新石器时代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具有比一般陶器更突出的界定社会、愉悦民众的功能。
进一步来说,彩陶承载的信息比较笼统和模糊,适合表达某些共同的社会习俗和宗教观念,而不方便传达确切、具体的信息;不同的彩陶图案和色彩,更容易界定“横向”的或“族”一类的社会空间;彩陶艺术的生动绚烂,更适合抒发广大民众的劳动和生活热情。
这些都正好与相对平等、崇尚集体、充满热情的前文明社会相适应。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以文字来传达宗教、贸易、政治、军事等确切信息,以珍贵物品来界定“纵向”社会空间或强调上层阶级地位,以更奢华铺张的艺术形式来愉悦精英阶级,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非精英阶级的审美权利,彩陶自然就趋于衰落甚至消失了。
中国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西方的古苏西亚那期、哈苏纳文化、哲通文化等,彩陶都以拘谨的直笔为主,流行致密的平行线纹,显得规矩有序;每种风格的彩陶分布范围都比较有限,多半只占据大河的一两条支流的范围;社会则崇尚和平、平等、秩序和集体主义。
中国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西方的苏西亚那期、欧贝德文化、安诺纳马兹加一期文化、特里波列库库泰尼文化等,彩陶都以灵动的弧笔为主,各种纹样组合复杂,显得变幻多端;某些风格的彩陶范围大为扩展,如庙底沟式彩陶扩展至大半个中国,欧贝德彩陶北扩至几乎整个两河流域;社会则趋于暴力、不平等和阶级分化。
庙底沟时代或者欧贝德时代之后,中国中东部地区以磨光黑陶和玉器等作为强化社会阶级的“礼器”,这个所谓的“玉器时代”也是文字产生的关键时代。
西亚、埃及、中亚南部、印度河流域等地区以青铜器、黄金、青金石等强调上层阶级地位,进入青铜时代,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出现。
可见亚欧大陆无论东西,彩陶时代衰落基本都伴随着文明社会兴起。
唯一例外的是希腊,精美彩陶和其他珍贵物品一样,成为上流社会追捧的商品和艺术品。
总之,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绚烂的彩陶时代大致对应于前文明社会:
虽非每个流行过彩陶的社会都发展为文明社会,但几乎所有早期文明社会都经历过彩陶时代。
彩陶可谓是前文明时期最杰出的大众的艺术,彩陶时代拓开了文明社会的先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彩陶 时代 文明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