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2旧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5805545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0.14KB
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2旧人教版.docx
《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2旧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2旧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2旧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2旧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
了解或掌握帝国主义的“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的实质;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和原因;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2.能力方面:
(1)分析帝国主义“严守中立”及“南北议和”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归纳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辨证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情感目标:
1911年,孙中山领导和发动的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在20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满怀信心展望未来的时候,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有更多、更深的崇拜与感激。
因此,学好这段历史,对于青年学生激发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志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中华民国的成立是重点。
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历经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它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是重点。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一结局出现的主观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难点分析:
(1)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是难点。
作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得十分软弱。
它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甚至还不惜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和保护列强在华的各种权利、利益等为条件,寻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
尽管如此,由于革命党人致力于推翻“洋人的朝廷”,所以,南京临时政府仍不失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辛亥革命不失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是难点。
应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史实、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并辅之以必要的简明分析。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妥协性及其原因。
(3)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是难点。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朝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然而,中国的封建统治依然在继续。
学生往往忽略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同结束封建统治的区别,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问题。
同时,他们对于辛亥革命从本质上讲是一次失败革命的结论,也缺乏深刻的理解。
因此,教师应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状况等方面,分析、说明辛亥革命的巨大影响、不足之处及留给后人的惨痛教训。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请同学们回忆一个问题:
这两次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思考并由一名学生回答问题)
生:
(思考、回答问题)
师:
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一贯采取仇视和镇压的政策,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都是被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力镇压而失败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仍然采取了这种政策。
只不过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他们也在不断地变换干涉、镇压的手段。
下面,我们看一看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又耍出了怎样的花招。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实质
师:
同对待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一样,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积极策划并开始了武装干涉的活动。
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帝国主义策划、干涉中国革命的史实)
生:
(阅读、归纳)
师:
但由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帝国主义看到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加之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复杂尖锐,即使同一集团的列强之间在对华问题上也很难采取一致的行动。
于是,他们静观时变,采取了所谓“严守中立”的政策。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真的是要“严守中立”吗?
(启发学生思考)
生:
(思考并试分析)
师:
实际上,在“严守中立”的背后,隐藏着帝国主义更大、更险恶的政治阴谋。
什么阴谋呢?
(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
(思考,回答问题)
师:
(视学生回答情况,简要分析)《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在华统治工具。
辛亥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感到清政府已日薄西山,气数将尽,武力扶植未必奏效。
于是,他们便以“严守中立”作伪装,寻找新的代理人。
结果,帝国主义看中了既有军事实力,又有政治手腕的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认为袁世凯能够维护其在华利益。
因此,他们制造舆论,声称中国政局非袁世凯不能收拾,要求清政府赶快起用袁世凯。
通过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这才是帝国主义“严守中立”政策的实质和真正目的所在。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楷体小字和历史材料: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的言论”)
生:
(阅读)
师:
由于帝国主义的干预和支持,袁世凯重新被清朝起用。
他担任了比以前的权力大得多的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这样,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取代了满族贵族的统治地位,掌握了清朝政府的实权。
2.“南北议和”
师:
袁世凯上台后,对革命派和清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让学生阅读课文)
生:
(阅读)
师:
袁世凯上台后,出现了“南北议和”的政治局面。
这一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让学生思考)
生:
(思考)
师: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南北议和”是在帝国主义的干预、操纵下,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共同生产的一个怪胎。
首先,“南北议和”是在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压力下进行的。
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不仅陈兵舰于武汉江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威胁。
而且,他们直接参与并操纵中国的“南北和谈”。
在谈判桌旁,除了有南北双方代表伍廷芳、唐绍仪外,还有英、日、德、美、法、俄等国的代表参加。
帝国主义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帮助袁世凯趁机夺权,迫使南方革命党人就范。
其次,“南北议和”是南、北反动势力联合向革命党人施压的结果。
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对革命军进行武力镇压;在革命阵营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十分活跃,他们力主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
再次,“南北议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妥协性的突出表现。
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已经十分涣散,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有些革命党的领导人认为:
只要清帝退位,就是大功告成。
孙中山也曾发表声明,表示:
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这虽是他迫于当时形势的无奈之举,但也体现了资产阶级目光短浅、政治软弱的一面。
革命党人最终接受了“议和”的要求。
可见,“南北议和”实质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内外、南北的多方压力下,对袁世凯的一次妥协退让。
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的成立
师: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还远在美国。
1911年底,他从海外回到上海,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最后,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为什么要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
(思考、回答问题)
师:
(视学生回答情况,简要说明)虽然孙中山没有亲自领导和参加武昌起义,但这次起义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影响下进行的。
武昌起义不久出版的《中华民国公报》(1911年10月)中曾以“中华民国军政府总统孙”的名义向各省发出布告。
这说明自1894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到1905年组成中国同盟会,以及他组织和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已使其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是众望所归。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
《孙中山》、《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上海南京路上悬挂五色国旗,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大总统誓词》,并对插图作简要说明,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
生:
(阅读)
师: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不断暴露出革命性和软弱性的政治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大总统誓词》,找出孙中山提出的辞职条件,并思考:
孙中山作出“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的承诺,说明了什么)
生:
(阅读、回答问题)
师:
(视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说明)孙中山承诺解职,说明了面对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然而,孙中山不计个人名利,提出在“倾覆专制政府,拥护共和政体,使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的条件下,才解除临时大总统之职。
这又体现了其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师:
中华民国成立时,决定以五色旗为国旗。
(出示自制《五色旗》教学投影片,简要解释)五色旗的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所谓“五族共和”。
临时政府还决定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教给学生民国纪年与公历纪年的换算方法,并举数例让学习练习)
生:
(练习民国、公历两种纪年的换算方法)
2.中华民国的内外政策
师: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个什么性质的政权?
如何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并回答问题)
生:
(阅读,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
(视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分析)判断一个政权的阶级属性,首先应看其主要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而更重要的,是看其采取的政策、措施对哪个阶级最为有利。
下面,我们首先看看其人员的组成:
作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核心人物。
陆军总长兼参谋长黄兴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也握有重权。
此外,外交、教育、法制等部、局的总长、局长均为同盟会的会员。
其它六部的实际工作也都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
在拥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43名议员,其中同盟会员就占了33人。
由此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权,是“革命时代之政府也”。
接着,我们再看一看临时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让一名学生朗读《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表格中的内容)
生:
(朗读课文)
师:
南京临时政府的这些法令和措施,对哪个阶级最为有利呢?
生:
(学生分析并回答)
师:
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对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以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然而,我们从临时政府的政策措施中不难发现,它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缺陷表现在什么地方?
(让学生参考有关课文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
(思考、回答问题)
师:
缺陷突出表现在对外政策方面:
临时政府为求得到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在其“告各友邦书”中,竟然宣布:
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这种态度,使辛亥革命的光辉失色不少。
那么,辛亥革命是否具有反帝的性质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可选择两名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
生:
(思考、回答问题、辩论)
师: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上,确实表现出严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但这也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然而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奋斗不息。
目的是要“推翻洋人的朝廷”。
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仍具有反帝的性质。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师:
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其中有关参议院权力和内阁制的规定有哪些?
这些规定的目的何在?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历史材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析、回答问题)
生:
(阅读、分析,回答问题)
师:
(视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讲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其中,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的规定,内阁制中内阁总理对于临时大总统权力的制约规定等等,均明显具有维护共和制度的色彩和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的目的。
但是,这部宪法后来没有发挥制定者设想的那种作用,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统治,两年以后便废除了这部宪法。
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就被袁世凯窃取了。
(板书第三目标题)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条件
师:
袁世凯之所以能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让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师:
(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归纳)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包括:
帝国主义和立宪派、旧官僚的支持;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及袁世凯的权术和阴谋。
2.过程
师:
袁世凯是个老奸巨猾、觊觎清朝统治政权多年的政客和野心家,善于使用政治手腕。
当他得到孙中山的妥协保证后,又一次施展权术,对清政府和革命党人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
(让学生阅读课文、楷体小字,找出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具体表现)
生:
(阅读课文,找出具体实例)
师:
(强调指出)由于袁世凯施展种种诡计,不仅使宣统帝于1912年2月12日下诏书退位,而且还迫使革命派一再妥协,最终同意他在北京宣誓就职,临时政府迁都北京。
这样,孙中山提出的三项条件中,革命党人只落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纸空文了。
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除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果实至此被袁世凯篡夺。
(让学生阅读插图: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情形》)
生:
(阅读)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1.辛亥革命的性质
师: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决定这一性质的因素有哪些?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各出一名代表总结发言)
生:
(讨论、发言)
师: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简要归纳)考察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应看这场革命是由什么阶级领导的?
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辛亥革命发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时期。
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的贫困与落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消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师:
(让学生阅读有关辛亥革命功绩的四段课文并各用一句话概括每个段落的意思)
生:
(阅读,概括)
师:
(在学生阅读、概括的基础上,逐条分析)辛亥革命的功绩之一,是使中国的政权和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
(思考、回答问题)
师:
辛亥革命前,统治中国的是腐朽的清王朝,是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辛亥革命爆发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
尽管这种政体后来名存实亡,但这毕竟是历史的一个进步。
辛亥革命的功绩还表现在人民的权利和观念上(让学生结合南京临时政府的有关法令说明,并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思考哪些史实能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生:
(思考、回答问题)
师:
(结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措施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内容说明)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正像初中学过的史实那样,后来无论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还是张勋复辟,都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没有逃出失败的下场。
师:
辛亥革命的功绩之二,是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如何理解?
(让学生结合前面内容思考)
生:
(思考,回答问题)
师: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
辛亥革命的功绩之三,是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引导学生回忆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保护、鼓励工商业的法令)
生:
(回忆)
师:
南京临时政府在其存在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的法令,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使民族资产阶级倍受鼓舞。
在民国初期形成了兴办实业的热潮。
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迅速壮大起来。
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产业工人仅有50万~60万,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发展到200多万。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师:
辛亥革命的功绩之四,是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亚洲大国。
其政局变动和革命运动必然会影响周边国家。
在欧洲还保留着许多君主、亚洲还是君主制一统天下的时候,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辛亥革命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加深印象)
生:
(阅读,按要求在书中做出标记)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师:
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辛亥革命,功绩巨大,影响广泛。
然而,从根本上说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两个“没有”,以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生:
(阅读)
师:
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表现在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致使共和政体名存实亡。
更重要的是,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那么,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
(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思考)
生:
(思考、回答)
师: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是指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是指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
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师:
首先是“纲领”问题。
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
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引导学生从资产阶级对内、对外的做法上思考)
总之,资产阶级革命派幻想在不正面反对帝国主义的条件下获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在不彻底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资本主义。
这就决定了他们领导革命必然失败的命运。
师:
其次是“农民”问题。
敢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发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之一。
因为“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把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有可能。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在这方面做得又怎样呢?
生:
(思考、回答)
师:
土地问题是农民的中心问题。
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平均地权”的主张并没有实行。
因此,他们在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革命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毛泽东曾经说过:
“一切革命同志须知: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
师:
辛亥革命失败的另一个主观原因是“政党”问题,即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未能胜任其历史使命,为什么呢?
生:
(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
武昌起义时,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没有在武昌领导起义,致使武昌起义群龙无首,政权落入黎元洪手中。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同盟会已处于十分涣散的状态,内部分歧十分严重。
随着同盟会的公开活动,大批旧官僚、政客混入了同盟会,使同盟会日益丧失其原来革命政党的性质和作用。
许多同盟会的会员同立宪派、旧官僚打得火热,为猎取个人的权位而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团体。
与此同时,妥协之风日盛。
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同盟会中陷于孤立状态。
以致于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不得不致电袁世凯,表示:
“暂时承乏”,“虚位以待”。
师:
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军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师:
革命,是进步力量摧毁反动势力的暴力行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股反动势力,就必须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
否则,其结果必然是失败,辛亥革命便是明证。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在20世纪初的中国,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应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
(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分组讨论、并让每组出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生:
(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概括)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必须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
小结(略)
课后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1旧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根据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关系,党成立后中国出现的工运高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条件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一大”有关内容和“二大”有关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诞生的,党要搞好自身建设,要制定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和方针政策,必然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我党“一大”,“二大”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体会认识问题的过程。
(2)训练学生学习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
如何看待“二七惨案”的教训,可归纳为几个层次。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重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必然的。
诞生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发生的变化。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运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我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作了干部和组织的准备。
加上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指导,使条件成熟。
(2)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有关内容是重点,通过分析这一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2.难点分析:
“二七惨案”的经验教训是难点。
要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后的状况引出思考,得出结论:
必须联合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课堂教学设计
师:
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正是在20世纪中国人民正规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了。
请思考辛亥革命有哪些功绩?
生:
(思考并回答)
师:
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思想的解放,以及中国人民战胜卖国的封建政府,打乱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
但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失败的。
讨论并思考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这场革命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上册 中华民国 成立 教案 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