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5803506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5.75KB
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竹是什么呢?
竹本固,不____________;竹性直,不____________;竹心空,不____________;竹节贞,不改志向。
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
A.通权达变趋炎附势见异思迁
B.见异思迁趋炎附势刚愎狭隘
C.趋炎附势通权达变刚愎狭隘
D.刚愎狭隘见异思迁通权达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
要能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趋炎附势”,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刚愎狭隘”,固执己见,心胸不宽广,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通权达变”,为了应付当前的情势,不按照常规做事,而采取适合实际需要的灵活办法。
本题应结合横线前面对竹特点的介绍来进行选择。
第一处,前面说“本固”,意思是“根基深厚牢固”,可以引申为“坚守原则,不会改变”,自然不会“见异思迁”;第二处,前面说“性直”,突出的是“直”,即“正直”“耿直”,这也就不会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应用“趋炎附势”;第三处,前面说“心空”,说的是心胸宽阔,应使用“刚愎狭隘”。
故选B。
2.下列选项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A.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修辞手法,知道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判断出是何种修辞。
本题要求选出“选项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C项,采用借代修辞手法,其他三项都是采用拟人修辞手法。
故选C。
3.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却告了相思回避B.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C.所以隐忍苟活D.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今异义词的辨析,A项“回避”:
古义,结束;今义,设法躲避、逃避(如责任)。
B项“沉溺”,古义是“陷入”;今义是表示人十分喜欢某人、某事、某物,所表现出的状态。
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C项“隐忍”的意思是忍耐克制,古今意思一样。
D项“扶持”,古义,留意;今义搀扶,扶助,护持。
4.下列节日和对联的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A.春节:
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
B.端午:
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C.中秋:
玉轮光满大千界银汉秋澄三五宵
D.重阳:
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传统节日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结合所给对联的特点和关键词理解辨识传统节日。
例如A“千门灯火”上灯、赏灯应为“元宵节”,另外从“夜如年”上来看也不是春节。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琴音乐是文人的音乐,它的主要特色是线性的。
。
;。
,。
广陵琴派将古琴作为修身养性之器,强调的是借操琴所获得的超越现实之上的精神解脱和逍遥境界。
①对听众而言,它呈现出的是声音艺术在时间中的一种流动
②而这无声处的精彩,正是古琴音乐的神韵之所在
③也形成了广陵琴韵细腻柔和的意趣,使其风格宁静而深沉,潇洒而飘逸
④当我们聆听古琴音乐时,往往会发觉它的旋律若有若无,若断若续
⑤这种神韵,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两家思想对古琴音乐艺术的影响
A.⑤④①③②
B.④①③②⑤
C.②①⑤④③
D.①④②⑤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①紧承首句,具体阐述,④转换到听众角度,②的“无声”与④“若有若无”相照应,⑤“神韵”一词紧承②,⑤③以“正……也……”相连结。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忠嗣传(节选)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
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
肃宗在忠邸,与之游处。
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
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
玄宗谓之曰:
“尔后必为良将。
”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
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
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专知行军兵马。
是秋,吐蕃大下,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
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
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
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
尝谓人云:
“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
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但训练士马,缺则补之。
军中皆日夜思战,因多纵间谍以伺虏之隙,时以奇兵袭之,故士乐为用,师出必胜。
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
“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
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
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玄宗因不快。
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
六载,会董延光献策请下石堡城,诏忠嗣分兵应接之。
忠嗣僶俯而从,延光不悦。
及延光过期不克,诉忠嗣缓师,故师出无功。
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称往任朔州刺史,忠嗣为河东节度,云“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
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
会哥舒翰代忠嗣为陇右节度,特承恩顾,因奏忠嗣之枉,词甚恳切,请以己官爵赎罪。
玄宗怒稍解。
十一月,贬汉阳太守。
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
明年,暴卒,年四十五。
(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有删节)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肃宗在忠邸,与之游处游:
游览
B.专知行军兵马知:
掌管
C.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抚:
安抚
D.量移汉东郡太守量:
权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三军翼而击之夫列子御风而行
C.缺则补之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D.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吾其还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3)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
9.请简要概括王忠嗣作为将领具有哪些才干和品质。
【答案】6.A7.B
8.
(1)自古以来,富贵而名声埋没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载,只有卓越非同寻常的人能受到后人的称道;
(2)我不想使中原的力量疲乏,来捞取(求取)个人功名罢了。
(3)于是召见忠嗣入朝,命令三司详细审讯,忠嗣几乎被陷害致死。
9.通晓兵法,深谋远虑,体恤士兵,英勇无畏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做这种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A项,“游”,意为“交往,交游”。
故选A。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C。
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
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A项,介词,因为/介词,用;B项,都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C项,连词,表假设关系,相当于“那么”“就”/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D项,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婉商。
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首先浏览句子,看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然后分析所给的译文。
(1)得分点:
“摩灭”,埋没;“不可胜记”,无法记载;“倜傥”,卓越;“非常”,非同寻常。
(2)得分点:
“疲”,疲乏;“中国”,中原;“徼”,求取,获取。
(3)得分点:
“因”,于是;“推讯”,详细审讯;“陷”,被陷害,被动句。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重点考察对人物形象的概括。
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文中的人物事迹,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概括。
可以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段,通过语言、心理等概括人物性格。
第一段玄宗“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
谓之曰:
‘尔后必为良将’”,可以看出他通晓兵法;第二段“师人皆惧焉。
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吐蕃大败”,可以看出他英勇无畏;第三段引用他说的话,“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
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可以看出他体恤士兵;第四段皇帝项攻占石堡时,他说“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后来攻打石堡城时的确“延光过期不克”,可知他深谋远虑。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译文】王忠嗣,太原祁人。
原名训,九岁时,由于父亲为朝廷身死缘故,授为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在禁宫中供养多年。
肃宗在忠嗣的家舍里,与他游玩交往。
等到长大,雄毅而少言,受人尊重有武略,玄宗因为他是兵家子弟,和他讨论兵法,应对纵横,皆出意料。
玄宗对他说:
“你今后必然为良将。
”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划占领新城,有人说以忠嗣的才能足以完成,若要取胜,非他不可。
希望随即上奏请求,皇上诏令忠嗣赴河西。
攻下新城,忠嗣功绩显著,于是授予左威卫郎将,专管行军兵马。
这年秋天,吐蕃大兵南下,以报复新城被占,清晨敌军逼近官军,官军寡不敌众,士兵们都感到害怕。
忠嗣于是率领所部策马前进,左右冲杀,阻挡者无不躲开,冲出又折返,杀死数百人,贼兵开始混乱。
三军从两翼攻击,吐蕃大败。
忠嗣年少时以勇敢自负,到了身居将职,又以稳重守边为本职。
曾对人说:
“当国家安定的时候,作为将领的职责是抚恤军队而已。
我不想让中原的兵力疲敝,来捞取(求取)个人功名啊。
”只是训练兵马,缺少份量的一定要补上。
军中士卒都日夜思战,由于常常派遣侦探观察敌方的薄弱地方,然后出奇兵偷袭,因而士卒喜欢这样做,师出必胜。
玄宗正在考虑攻占石堡城,下诏令征询攻战的方法,忠嗣上奏说:
“石堡城地势险要坚固,吐蕃举全国之力守卫它。
如果以疲惫之师攻其坚固的城池,必将被敌杀死数万人,之后战事才能完成。
我想所得的不如所失的,请休兵秣马,观察势态发展再夺取它,这是上等计策。
”玄宗由此不高兴。
李林甫特别忌妒忠嗣,每天都在寻察他的过失。
六年,恰逢董延光献计请求攻占石堡城,皇上下诏命令忠嗣分兵接应他。
忠嗣勉强服从,延光不高兴。
等到延光逾期未攻下城堡,却上奏说是忠嗣延缓出兵,因此导致战事无功。
李林甫又命令济阳别驾魏林诬告忠嗣,声称自己过去在担任朔州刺史,忠嗣任河东节度使时,忠嗣曾经说:
“早年与忠王在宫中一起生活,我愿意尊奉太子。
”玄宗大怒,于是召见忠嗣入朝,命令三司详细审讯他,几乎被陷害致死。
适逢哥舒翰代替忠嗣为陇右节度,承蒙皇上宠爱,因而上奏说忠嗣为冤枉,辞语非常恳切,请求以自己的官职来替忠嗣赎罪。
玄宗怒气才稍稍消释。
十一月,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
七年,经权衡后又转任为汉东郡太守。
第二年,暴死,时年四十五岁。
【点睛】文言文翻译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
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
推断方法如下:
1.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
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
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
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5.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6.语境分析推断。
古代诗歌阅读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百花亭晚望夜归
白居易
百花亭上晚裴回①,云影阴晴掩复开。
日色悠扬映山尽,雨声萧飒渡江来。
鬓毛遇病双如雪,心绪逢秋一似灰。
向夜欲归愁未了,满湖明月小船回。
【注】①裴回:
徐行,留恋。
(1)诗歌首联有什么作用?
(2)诗歌颔联是如何写景的?
请简要分析。
(3)全诗以“满湖明月小船回”一句结尾,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答案】⑴①照应标题,点明时间、地点;②写出了天气的阴晴不定;③为下文写景抒情作铺垫。
⑵视听结合,日色渐暮是视觉;雨声袭来是听觉;比拟,风雨渡江运用了比拟修辞,生动地写出了秋雨突至的凄凉景象。
⑶借景抒情(以景结情),诗人借船行湖上明月朗照的宁静辽阔景象抒发返家时的欣喜。
语言含蓄、隽永.
【解析】
【详解】
(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分析赏析语言,分析诗句的作用。
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
本题考查开头两句的作用,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
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
“百花亭”“晚”照应标题,点明时间、地点;“云影阴晴”写出了天气的阴晴不定;这两句诗渲染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愁”情作铺垫。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对诗歌写景技巧的赏析。
作答该题时,应在理解诗句含意的基础上分析其写景手法。
“日色悠扬”为视觉,“雨声萧飒”为听觉,视听结合;“渡”字又赋予风雨以人的情态,故为拟人。
分析得出以上两个术语,再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同时关注诗歌语言的风格特点。
本题考查结尾最后一句的作用,而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等作用。
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
本诗最后一句“满湖明月小船回”为景物描写,故术语为“以景结情”,其作用是使情感表达含蓄隽永;一个“回”字点明了作者要归家,而“满湖明月”又渲染了一种宁静辽阔的氛围,所以烘托的是归家时的喜悦。
以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景物描写的常见角度有以下方面:
时间--早晚、四季。
视角--远观、近看、仰望、俯瞰、平视.。
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
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等.。
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形声色。
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________________。
归有光《项脊轩志》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______,实所共鉴。
(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报任安书》)
(4)《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长亭送别》)
(6)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____。
(《渔父》)
(7)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论语.先进》)
(8)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答案】
(1).珊珊可爱
(2).皇天后土(3).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4).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5).柳丝长玉骢难系(6).新浴者必振衣(7).风乎舞雩(8).淡烟暮霭相遮蔽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
皇、愤、愤、骢、雩、霭。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以下题目。
东家女
彭瑞高
①连生把脚伸进被窝,背靠壁脚,从枕下拿出一件球衣,悄悄对我说:
“洗过了。
袖口也补好了。
还缝了一块垫肩!
”
②我取过球衣,看那密密细细的针脚,轻声问:
“是她?
”连生点点头,显出神秘而得意的样子。
③“她”,是指东家小女儿西凤。
这年冬,我们开河吃住在她家。
其实她家已没有几间房了,堂屋、东西厢房、耳房,都成了生产队仓库和会计室;她和她爸老磨头只住两间偏房。
老磨头是地主,一脚还瘸着,平时就在家摇个石磨,给人磨个芝麻米粉什么的。
我们睡在堂屋的地铺上,夜夜能听见石磨的呼噜呼噜声,还有老磨头的咳嗽声。
④没想到这么个糟老头,却生了两个出客女儿,大女儿东凤嫁得还很好,女婿是松江的手艺人,既能做木匠,又能画灶头,家境还不错;小女儿西凤比东凤模样更清秀,还读过初中,可惜因为成分高,至今还没嫁出去。
⑤也怪西凤眼高了些。
这些年,陆续有人来做媒,一一都给她回头了。
地富出身的,她一听就摇头,说,高成分的亏吃够了,不能再嫁地富门。
但媒人介绍的贫农子弟,要么长相不好,要么文化差,她都没谈。
她要的男方,成分要过得去,人也要过得去。
⑥前些天帮灶,西凤悄悄跟我打听连生的情况。
她劈头就问:
“连生怎么不去当兵?
超龄了吗?
”我就想,这女子精乖,当兵的事,其实可以探出许多情况来——年龄、出身、健康状况等。
我说:
“他才二十出头,超什么龄?
不过他家是中农,村里当兵还轮不上他。
”她又问:
“他上过学吗?
”我说:
“他是县中毕业的,你不知道啊?
”西凤说:
“怪不得他铺上放着《艳阳天》呢!
”
⑦借送茶的机会,西凤上工地偷看连生干活。
连生挑担总往河底跑,上河阶还两级一跨。
西凤一看就知道他是好身坯。
当天坐烟时,她就挑大的热山芋给连生吃;午饭时,还把他的饭压得特别瓷实。
⑧连生看出西凤的意思,放了胆向她靠拢。
他从工地回来,泥都不洗,就提起水桶挑水。
他跟我说,他往缸里倒水时,常发现西凤一边烧火一边从灶眼里觑他,那张脸给火映得红扑扑的,真是好看。
一说起这些,他两眼就贼亮。
⑨有一夜,连生回来特别晚。
我轻声问他:
“钻树林去了?
”他说:
“没的事,就在桥口聊聊。
”我问:
“有戏吗?
”他一笑,没说什么。
⑩这夜过后,西凤对连生更体贴了。
她才不管我们取笑呢,放开手脚给连生洗衣服、晒被子;还在每日放工后,把他畚箕上的泥巴剔干净,让他的担子减轻些。
完工前几夜,她千针万线给连生做了一双鞋,是蚌壳式的棉鞋,黑布面、千层底,手摸着就暖和,把我们眼热死了。
⑾新开河终于竣工,大队人马即将解散。
拔寨前夜,连生半宿过后才回来睡下。
西凤一清早就过来给他打铺盖,眼圈红红的,两人都不说话,但西凤一抬眼一低眉间,千般离绪都有了。
⑿五一前,连生捎信来让我去喝喜酒。
我提前去送礼,问:
“是西凤嫁过来呢,还是你做上门女婿?
”连生说:
“什么呀,你当那是真的?
新娘又不是她.”
我吃惊地问:
“那是谁?
”他说:
“是我县中同学,我们订婚好几年了。
”
⒀我送了礼金,但没去喝酒。
12.结合全文看,小说第①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小说为什么写西凤的姐姐东凤?
14.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1)连生挑担总往河底跑,上河阶还两级一跨。
(2)“是西凤嫁过来呢,还是你做上门女婿?
”
15.有人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试据此探究本文的悲剧色彩。
【答案】12.
(1)打破平常的叙述模式,突兀开篇,吸引读者阅读。
(2)引出小说主要人物。
(3)侧面表现西凤的能干、细心,以及积极向连生求爱的心理。
13.1)衬托,突出西凤模样清秀,有知识。
(2)对比,以东凤的“嫁得还很好”来强化西凤爱情的悲剧色彩,启人深思。
14.
(1)行动描写。
连生知道西凤在偷看,故意表现得强力能干,以博取西凤的好感,意在诱骗。
刻画出连生可耻的形象。
(2)语言描写。
通过意义不相容的选择问句,表明在“我”的意识中连生与西凤结婚已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反映了“我”的朴实性格,也反衬出连生的虚伪与不义。
15.
(1)小说主人公西凤不但清秀、能干、有知识,而且与她姐姐比较,更表现出不甘于命运安排、积极追求美好婚姻的可贵精神,对爱人无私付出、悉心呵护,最终却落得被欺骗、被抛弃的命运,悲剧色彩浓郁。
(2)由于“成分”的限制,西凤追求爱情的范围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西凤对命运的抗争带有很强的无奈感和宿命的色彩。
(3)西凤爱情悲剧的根源与其说是遇人不淑,不如说是时代使然,这就使小说的悲剧色彩更深一层。
【解析】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小说,小说开头的一个部分,常常给人一种引注意力的作用。
本文的第一段运用了一些生活的细节,将读者迅速带入文本,能够迅速让读者进入文本,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了文章的主要人物。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结构,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明确小说开头结构的具体作用,同时要把握小说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小说开头部分写西凤的姐姐东凤,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通过两者之间的一种比较,形象写出西凤模样清秀,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特点。
同时突出西凤爱情的悲剧色彩,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深入思考文本的核心内容要点。
结合文本的主要内容对句子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一般是从语言特色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句是一种动作性的描写,通过连生挑担子的动作性,生动别致的写出连生故意表现自己的一种欲望,以博取他人的好感,实际上突出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二句是典型的语言描写,反映出“我”的性格朴实,从另外一个角度上也流露出连生虚伪不容易的特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要点,从不同角度看待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站在历史的高原角度去分析小说,主人公的相关人物形象,这是解答文本价值的基本能力。
本文在主要表现主旨的时候突出的是一种悲剧的人生色彩,小说主人公西凤是一位贤德大方得体、清秀好看的人物,但是其命运不济,却落的个被人欺骗被人抛弃的人生色彩;西凤的人生悲剧色彩,实际上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自己对命运抗争造成的。
点睛: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如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自然环境即人物活动的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
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
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对社会、历史,我们的认识越深刻。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综艺亟待优化升级
朱传欣
①几年来,网络综艺市场保持高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学年 江苏省 睢宁 高级中学 上学 第一次 调研 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