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真题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5789779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9.61KB
期末真题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期末真题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真题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真题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渌口区2020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题
语文
(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0分)
(一)单项选择(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A.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jīn)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càn)头。
B.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zhū)圣诸佛的悲天悯(mǐn)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C.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qiè)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zhān)鞋的底翻过来。
D.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ìn)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qióng)浆?
【答案】D
【解析】
【详解】D.有误。
忍俊不禁(jīn)。
【点睛】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珊珊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B.我深深闭了柴门,贮窗坐下,看我
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C.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D.那一夜,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姗姗来迟;
B.伫窗;
D.震动;
故选C。
【点睛】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回应优秀传统文化应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让青少年更好地认可、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冯骥才表示,要循循善诱。
②“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严谨耐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我们不仅要大声呼唤“工匠精神”,更要精心“工匠精神”。
③“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
A.联合培植契合B.联合培育适合
C.融合培植适合D.融合培育契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联合”意思是联系使不分散,“融合”的意思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据此第一空应填“融合”。
“培植”意思是培养(人才);扶植(势力)使壮大,“培育”意思是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
据此第二空应为“培育”。
“契合”意思是符合,“适合”意思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据此第三空应为“契合”。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点燃了亿万中国人民创造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激情。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D.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答案】A
【解析】
【详解】B.一面与两面不对应,把“不会”与“不能”删去;
C.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人”;
D.滥用否定词,把“不要”删去;
故选A。
【点睛】
5.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有非凡的想象力,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
他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B.“贵”字常常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
问人要做什么;贵庚:
问人吃饭了没有;贵姓:
问人姓;贵恙:
称对方的病;贵子:
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
称对方国家;贵校:
称对方学校。
C.《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后庭花,是教坊名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该曲是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答案】B
【解析】
【详解】B.有误。
贵庚:
问对方今年的年龄是多少。
【点睛】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6.
(1)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2)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
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3)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运用了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故园东望路漫漫
(2).马上相逢无纸笔(3).吟鞭东指即天涯(4).落红不是无情物(5).夜阑卧听风吹雨(6).铁马冰河入梦来(7).此夜曲中闻折柳(8).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漫、纸、涯、阑、折柳”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睛】
(三)综合性学习(7分)
7.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留心生活,随时都会有许多收货。
某校七年级一班开展“学习语文,关注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活动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
年度热词盘点
① ②
(2)【分组活动】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年度热词盘点”活动,搜集了2019年度盘点的汉字词,其中“刷”稳居2019年《新周刊》榜首。
其原因是:
2019年是狠狠“刷”的一年,人人都是“刷一代”,刷微博、刷微信、刷淘宝、刷直播、刷网剧——我刷故我在。
刷,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也是这个时代最生动的人类速写。
请盘点你
学习生活,试用一个字高度概括并工整地书写在下边田字格中,再作简要描述。
简要描述:
(3)【活动心得】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家纷纷发表感言:
“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生活是语文!
”
“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
……
请参与活动的你也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1)广告赏析,对联集锦等。
(2)示例:
“忙”初中生活很忙,忙得我像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忙得我想和以前的朋友偶尔聚聚也很难;忙得我每天只知道三点一线;忙得我且忙且珍惜!
(3)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活动形式设计。
设计活动时不能脱离“学习语文,关注生活”的主题,活动名称要易于识记。
示例:
网络流行语。
公益广告。
(2)本题考查理解运用汉字的能力。
根据题目要求,在做答时要抓住学习生活中的一种状态,简洁地概括即可。
示例:
乐初中生活很快乐,我认识了新老师,结识了新同学,学到了新知识,很快乐;我的课余生活多种多样,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我学会了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掌握了新知识,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
注意结合材料,明确发言的内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
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
二、现代文阅读(共43分)
(一)(15分)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他是在种橡树!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
他摇摇头说,不是。
那是谁的地?
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他说不知道。
看起来他并不在意。
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②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
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
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
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
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③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④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
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
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
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什么变化。
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
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片大树林了吧!
⑤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
现在,他不再放羊。
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
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
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
他一直在种树。
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⑥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
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
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⑦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
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
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
他是对的。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⑧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8.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加点词是什么词性?
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
9.选文采用了第几人称来叙事的?
有何好处?
10.选文第⑧段划线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植树的牧羊人》被拍成动画片后,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纷纷发表观后感。
下面是摘录的一些博客内容,请你在自己的博客上也发表一些评论。
痴心不改:
孤独的牧羊人虽说生活单调,但是他的生活还是有动力的,有盼头的。
他总是盼着这块土地能够蔚然成林,人们生活幸福。
低调者:
牧羊人的故事告诉我:
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幸福很难维持的,想获得长久的幸福,就要为更多的人考虑,要爱护环境、珍惜我们的资源。
你的博客名:
评论:
【答案】8.
(1)动作描写,通过“停”“戳”“放”“放”等动词,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牧羊人种橡子动作娴熟和认真的特点。
(2)数词,具体说明了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坚守信念,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
9.运用第一人称叙事。
“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10.“这”指的是在曾经干旱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表现了作者的惊喜和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
11.示例一:
有志之士;他胸怀大志,立足小事,从我做起。
他的心中早已绘制出一个森林茂密、人们在清新环境下幸福生活的蓝图。
示例二:
清新世界;恶劣的环境阻挠不了他,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改变环境而努力;战争的恐怖惊扰不了他,因为他本就是一个开辟新天地的人。
(意思对即可)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
赏析句子时首先考虑运用了描写,还是使用了修辞,或者词语运用准确。
然后结合句子的含义内容进行赏析。
(1)从“停、戳、放、盖”等动词可以看出属于动作描写,表现了牧羊人工作时的心无旁骛,说明他是一个极其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轻轻”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写出牧羊人覆盖泥土的认真,这些动词表现了牧羊人种橡子的细心认真,也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加点词属于数量词,数量词的使用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种下“十万”,成活“一万”,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但老人依然坚持种植,这衬托出了他坚持不懈的品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记叙人称及其作用。
本文写的是“我”的所见所想所感,用的是第一人称,通过“我”的口吻叙述见闻,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通过“我”的感慨,易于表达中心,表现出牧羊人的顽强毅力和无私大爱。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联系上文语句“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可知,“这”指代溪水,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作者自然是无比欣喜的感情,而正是牧羊人带来了这个现象,“了不起”表现了“我”对他的赞扬和敬佩。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示例格式,先写出关键词然后阐述看法。
结合文章主旨,表达一定的看法,语句通顺即可。
答案示例:
无私奉献,牧羊人不求名,不求利,在荒漠独自默默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是他的无私奉献换来了绿水青山。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还不清的“账”
程存孝
马蜂窝捅不得,但我就捅过,我和弟弟差点儿没被马蜂蜇死。
我十三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和弟弟跑到前大沟瞅小鸟,发现不断有“土蜂”从墙上一个小窟窿眼儿里进进出出。
我想,里边一定有很多蜂蜜,便撺掇弟弟一块儿捅了它,解解馋,弟弟说“行”。
于是,我们跑回家从头到脚武装起来:
我穿上夹袄夹裤,戴上手套,绑紧袖口、裤脚,用一张小筛面箩罩到脸上,再用一条毛围脖将脑袋、箩圈、脖子缠了个严严实实,将一块毛毯叠成两层,中间穿了一根绳子,披到身上,系紧;至于弟弟,只打算让他跟我做个伴儿,没打算让他上手。
所以,没让他多穿戴什么。
两个人“结束”停当,我扛了一把镢头,让他背了把破扫帚,便出发了。
到了那里,担心弟弟被土蜂蜇,让他趴在远处,因为马蜂只往上看。
我放心大胆地抡起镢头,照准那个窟窿眼儿就刨。
一镢头下去,刨出一个箩头大的圆洞,洞顶吊着一个洗脸盆大小的蜂巢。
这时,只见无数只黄蜂“嗡”地一下向我扑来。
但我不害怕,心想,我防护得这么严实,怕它咋的?
就继续抡起镢头刨。
又刨了一镢头,突然感到浑身像挨千刀万剐!
糟糕,土蜂们钻进我衣服里来蜇我了,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钻进来的。
我本能地扔下镢头就跑,但无数只毒蜂就像一团黄烟,将我团团围住,往死里蜇我。
在这生死关头,只见毫无防护的弟弟挥舞着扫帚拼命扑打蜇我的蜂群。
我立即高喊:
“别管我,你快跑!
”但他就是不听,只顾扑打我身上的毒蜂,以至于将很多毒蜂引到了他身上。
一个九岁的孩子瞬间便成了一个活动的“马蜂窝”!
我们跑出百米远之后,蜂群仍然穷追不舍,蜇得我都感觉不到疼了。
我穿戴得太厚,也没用,实在跑不动了!
索性将围脖、箩子、毯子扔掉,满地打滚儿。
令我惊骇不已的是,弟弟还是只顾朝我身上拍打,打了前胸打后背,我却毫无办法帮他,只有打滚儿的份儿。
事后,我不解地问他:
“当时叫你跑,你为什么不跑?
就不怕蜇死你?
”他竟羞得满脸绯红道:
“哥,你看你说的,谁让你是俺哥呢?
”直到现在,我想起他这句话都想掉泪。
待我们丢盔卸甲、灰头土脸跑回家里时,弟弟脸色煞白,“咚”的一声裁倒在地。
这可把全家吓蒙了。
俺娘撩起弟弟的衣襟惊诧道:
“是谁打你们了?
打得红青黑烂、膀眉肿眼,没个人样了。
”
在俺娘的再三追问下,我只好嗫嚅着道出了实情。
俺爹听后嚷道:
“你个傻种,土蜂都是吃虫子的,哪来的蜜让你解馋?
你弟弟要有个三长两短,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时,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气也出不动了。
奶奶一看大事不好,对俺爹嚷道:
“还不快去割黄蒿搓,再晚人就没了。
”
只见俺爹顺手从墙上取下一张镰,跑到庄下割黄蒿。
很快就割了一小捆,把我俩的衣裤脱个精光,抱到炕上,拿黄蒿在我们身上不停地搓,搓了前边搓后边。
由于身上肿得厉害,不一会儿,我俩都变成了明晃晃的“绿种人”,活像两个绿色的大塑料娃娃。
为防止搓破皮化脓,俺娘将两大捆黄蒿先用铡草刀铡碎,再用碾子碾成绿糊糊,昼夜摊到我俩身上,不停地更换,往外吸毒。
经过十来天的“绿色洗礼”,我俩算是都活过来了,不过,身上都蜕了一层绿皮。
从此,我感到欠下弟弟一笔“账”,也欠下全家一笔“账”,永远也还不清。
(选自《意林》2019年13期)
12.请结合文中的语句,简要概括“我”欠下弟弟一笔怎样的“账”。
13.体会文中加点词“撺掇”的意思与下列哪句话中“撺掇”的意思相同()。
A.你这边房子七八也待盖了,撺掇匠人,早些装修、油漆停当。
B.一时庄家忙动,仗赖你娘子又好在厨房撺掇。
C.他怪我撺掇师父念“紧箍儿咒”。
D.王婆和那妇人谢道:
“难得何九叔撺掇,回家一发相谢。
”
14.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要求作简要回答。
⑴这时,只见无数只黄蜂“嗡”地一下向我扑来。
(该句中的动词“扑”能否改为“飞”,为什么?
)
⑵我立即高喊:
“别管我,你快跑!
”(该句使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
15.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16.本文标题中的“账”运用了双引号,表示其有特殊含义,你认为它指的是什么?
如果将标题改为“掏马蜂窝的那件往事”,从效果上看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案】12.在生死关头,毫无防护的弟弟不顾危险,拼命扑打蛰“我”的蜂群,将毒蜂引到自己身上,差点被蛰死。
13.C
14.
(1)不能;“扑”这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黄蜂数量之多、速度之快,“飞”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语言描写;表现了“我”担心弟弟被蜂群蛰伤的焦急与害怕的心情。
15.结构上:
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内容上:
揭示文章主旨,表达了“我”对弟弟及家人的感激和愧疚之情。
16.亲情;“还不清的‘账’”更好,因为这个题目设有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它是文章的文眼,暗含文章主旨,“掏马蜂窝的那件往事”则显得平淡直白了些。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这里要求概括“我”欠下弟弟一笔怎样的“账”,注意要扣住“弟弟”这一人物来概括。
阅读文章可知,“我”和弟弟前去捅蜂窝,结果“我”被蜂群蜇到,在生死关头,毫无防护的弟弟不顾危险,拼命扑打蜇“我”的蜂群,将毒蜂引到自己身上,差点被蜇死。
据此概括即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分析
文中加点词“撺掇”的含义是“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
A项“撺掇”是“催促”之意;
B项“撺掇”是“张罗,安排”之意;
C项“撺掇”是“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之意;
D项“撺掇”是“帮助”之意;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理解。
第①问,该句中的动词“扑”不能改为“飞”,因为“扑”写出了黄蜂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当时情况紧急,弟弟只能用身子扑下来,而“飞”则没有此种效果。
第②问,“别管我,你快跑!
”显然是语言描写,当时情况紧急,十分危险,“我”朝着弟弟高喊“别管我,你快跑”,流露出“我”担心弟弟被蜇伤的焦急与害怕。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作用的分析。
最后一段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分析。
“我感到欠下弟弟一笔‘账’,也欠下全家一笔‘账’,永远也还不清”在文末总结全文,照应标题“还不清的‘账’”。
同时,文章表达了“我”对弟弟及家人的感激和愧疚之情,最后一段能揭示文章这一主旨,表现了他们对“我”的帮助是无价的,“我”感激之至。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作用。
含义上,本文标题中
“账”实际上是弟弟及家人对“我”的浓厚亲情,能表达“我”对弟弟及家人的感激和愧疚之情。
作用上,“还不清的‘账’”这个题目设置了悬念,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暗含了“我”对弟弟及家人的感激和愧疚之情这一主旨。
如果将标题改为“掏马蜂窝的那件往事”,则直白而无韵味。
所以“还不清的‘账’”更好。
点睛:
标题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
①象征意义;②语带双关;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文章线索;⑥文眼;揭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新颖。
具体哪种作用要联系具体题目具体分析作答。
(三)(10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
行者叫道:
“头痛,头痛!
”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花帽。
三藏又恐怕扯断金箍,住了口不念。
不念时,他就不痛了。
伸手去头上摸摸,紧紧的勒在上面,已生了根了。
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
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
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
那师父见他这等,又不忍,住了口,他的头又不痛了。
行者道:
“我这头,原来是师父咒我的。
”三藏道:
“我念得是紧箍经,何曾咒你?
”①行者道:
“你再念念看。
”三藏真个又念,行者真个又痛,只教:
“莫念,莫念!
念动我就痛了!
”三藏道:
“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
”行者道:
“听教了!
”“你再可无礼了?
”行者道:
“不敢了!
”
【乙】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②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
17.下面描述正确的两项是()
A.甲段文字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乙段文字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鲁迅。
B.甲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乙段文字选自名著《朝花夕拾》中的《琐记》。
C.甲段文字作者是清代学者吴承恩;乙段文字作者是近代思想家鲁迅。
D.甲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乙段文字选自名著《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
18.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很多,大多是为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请根据这一提示就文中画线句子作答。
(1)明明奇痛无比,画线句子①中孙悟空为何要求三藏再念念看?
(2)画线句子②体现“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19.“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是否赞同三藏用紧箍咒来约束孙悟空的行为;是否赞同父亲以严来约束我读书。
(任选一个角度)
【答案】17.AD18.
(1)想确认自己的头疼是否跟师父念紧箍经有关。
(2)表现作者为了看会而迫切想背出书却不能的无奈、痛苦和急切之情。
19.第一个问题:
赞同,因为起初的孙悟空妖性未除,行事不受约束,任意妄为。
第二个问题:
不赞同,父亲的做法,不顾孩子的感受,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的陈旧和父亲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解析】
【17题详解】
AD描述正确。
B甲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乙段文字选自名著《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
C.甲段文字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乙段文字作者是现代思想家鲁迅。
【18题详解】
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
(1)从上文的情节看,“你再念念看”这句话是说孙悟空想确认自己的头疼是否为师父念紧箍经所致。
(2)从上文的情节“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来看,此时此刻,父亲要求“我”静下心来背书。
所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这句比喻,表现“我”背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 湖南省 株洲市 渌口区 学年 年级 学期 语文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