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docx
- 文档编号:5763207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4.04KB
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docx
《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展开
第一讲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
1.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2.语文教学设计的双重扭曲:
以《背影》为例
3.介绍国外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和课后反思表
4.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
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环节
广大老师是想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大规模的、长时期的、集团性的。
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
从教法入手而困于教学内容
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顾及学生的学
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
1.对该班学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学生)。
2.该课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
3.为什么教学目标是适合这些学生的?
4.这些目标是怎样来支持学区课程以及内容标准的?
5.这些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相联系的?
6.计划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你怎样做?
学生怎样做?
7.在这一领域,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你打算怎样去克服这些困难?
8.你上课需要哪些教学器具(列举)?
9.你打算怎样去评价学生?
你用的评价程序是什么?
10.你对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理?
课后反思表
1.据我回想,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参与了教学活动?
2.学生都学到了我想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了吗?
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多少?
3.在教学中,我是不是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
如果改变了,为什么?
4.如果有机会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程,我会在教学时做出哪些调整?
为什么?
5.提供学生的作业样本,这样应该反映本班同学的能力水平以及你对学生提供的反馈。
合宜的教学内容
文本的教学解读——依据体式;根据学情
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与教学流程——组织“学的活动”;“学的活动”充分展开
案例:
《竹影》教学课例及分析。
讨论:
1.请用箭头画“教师,学生,教材(课程)的关系图”,并相互讨论。
2.根据提示,说明第二堂课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相互交流。
作业:
1.录自己的一堂课(录音笔等),写成课堂教学实录(最好不要修改),挂在课程的交流平台。
2.阅读课堂交流平台上的课堂教学实录至少三则,并对其中一则进行分析。
500字左右,挂在课程的交流平台。
资料:
王荣生、许志先《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调查及分析》《语文学习》2004-01
王荣生《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语文学习》2005-05//2005-06
王荣生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第二讲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1.概念:
阅读、阅读能力与阅读教学
2.文本的教学解读:
依据体式
3.名课研习:
支玉恒《只有一个地球》
4.课例讨论:
《柳永蝶恋花》《七根火柴》《清塘荷韵》
1.概念:
阅读、阅读能力与阅读教学
“从稍微狭窄一点的意义上来说,阅读意味着它是对某一特定文本进行解码和解释的具体而自愿的行为。
”
《作为话语的新闻》P145
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
阅读能力是具体的
“阅读方法”是什么呢?
阅读方法,也就是“怎么读”,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战略的——阅读取向:
阅读姿态、阅读样式
战术的——阅读方法:
在哪里、读什么
第一个层面是宏观的,具有战略意味,我们在上面用“阅读取向”来指称。
阅读取向由阅读目的(动机)、文本体式等决定,表现为一种特定的阅读样式,或称解读模式(惯例)。
第二个层面是微观的,具有战术的意味,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阅读方法”,实际上是在某一特定取向下阅读什么的问题。
阅读能力=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
哪一种阅读:
抱着什么目的,怎样看待文本?
如何阅读:
在文本的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
比如诗歌,孙绍振批评过某高考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该题要求学生指出对一首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文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以前”。
孙先生说,“显然,这是超越了时间和场景的具体性的,确定时间根本没有意义,暴露出命题者对诗歌理念上的外行:
抒情诗与散文不同之处,就是它是高度概括的,超越具体时间的确定性,有利于它的深邃概括。
”这里所说的“诗歌理念”,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读法”——在诗歌中的“时间”里读什么。
再比如现代小说,萨之山点评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第一段旁点道:
“请注意叙述语言,这是以一个十八岁男孩的感知和口吻来叙述的,有些夸大其词和虚张声势,如‘迎风飘飘’、‘定居’,掩饰着对陌生的‘成人世界’的复杂心态。
”这就是“读法”——在小说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东西。
阅读教学的三条线路
提供学生理解、感受所需要的百科知识;
帮助学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
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
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
指导学生:
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
2.文本的教学解读:
依据体式
《天上的街市》课后“理解·分析”题
思考下边的问题
诗中哪些是写实的句子,哪些是写想象的句子?
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
诗中怎样由联想进入想象?
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命运有什么不同?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这些“思考”的题目,来路本来就不那么正。
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情况下,读《天上的街市》或其他的诗歌,一般不会生发“哪些是写实的句子,哪些是写想象的句子?
”“诗中怎样由联想进入想象?
”以及教材编撰者“为什么这样修改?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无论是对诗歌的解读、鉴赏还是评论,似乎也无必要考虑这样的问题。
关于新闻教学内容的分析
新闻报道向来是语文教材内容之一,落实到教学内容,则主要是获取事实信息、学习新闻结构、揣摩语句内涵、学习表达技巧。
我们认为,这是需要斟酌的。
提高可读性是新闻报道自身的追求。
在长期的实践中,新闻在结构、语句表达以及排版形式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规范,这些规范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新闻“力求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甚至要求“不带一个让14岁智力的人感到迷惑的句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获取新闻报道的事实——关于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的信息,是不需要在中学语文课特意教的。
中学语文课需要教的,是把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
也就是说,在新闻阅读教学中,所谓获取信息,主要不是指报道的事实信息,而是指在报道的叙述中乃至报道的背后所隐蔽的信息。
因此,新闻阅读教学的要点,是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了解新闻结构是必要的,但了解的目的,不仅仅是明了“引题”“导语”等知识,而要把明了的知识转化为阅读图式的自觉。
过去的新闻教学,基本上是走“为学写而读新闻”的路子,所谓“读写结合”。
而“读写结合”又被狭隘地理解为按所读新闻的结构模式学写新闻。
把新闻写作当成一个结构模仿的问题,这是十分肤浅的,而且导致了一个很不正确乃至有害的观念:
新闻的真实性被简单地理解为表层的真实——“事实”的被建构性,“努力地通过进取心、机智、精力和智慧”发掘事实的真相,这些都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为公众提供对事件尽可能完整而准确的报道,被悄悄地篡改成了给报道者个人或集团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的“报喜”。
我们认为,学习写作从来不是单纯的语言表达问题,学写新闻必须让学生像新闻记者那样去写新闻。
我们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两桩有区别的事情;为理解而读新闻,与为学写而读新闻,是两种很不相同的阅读方式。
揣摩语句内涵,在新闻阅读不是一个通顺的说法。
一方面,新闻报道追求“直达读者”,崇尚简练质朴,一般情况下没有微言大义,因而也不需要揣摩。
另一方面,揣摩语句内涵在新闻阅读中通常不含褒义色彩,新闻阅读是理性的、分析的,“揣摩”实际上是鉴别、是分拨,以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从一些教材揣摩语句内涵的题目看,可能是混淆了新闻阅读与散文阅读,误把新闻当散文。
这有选文的原因,编入教材的新闻作品,往往是打破常规的优秀作品,有的还积淀为经典名篇,阅读这些作品,已超越了日常的报纸阅读,而上升到了名作鉴赏的境界。
但新闻毕竟是新闻,鉴赏新闻名作,一般不宜去刻意求索语句的微言大义;有一些看起来有深刻内涵的语句,在新闻作品中应该是可被感觉的,一般也不需要“揣摩”;即使需要“揣摩”的,比如《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一些语句,也要指出它们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它们对文学笔法的“借鉴”。
学习表达技巧,实际上是“为学写而读新闻”的延伸,而且把学写扩展为学习表达的技巧。
学习表达技巧,是写作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优秀新闻作品鉴赏的一个方面。
但是,第一,技巧不仅仅是写法,它不能被简单地还原为章法、句法。
“技巧有它自己的位置,它的正确作用是帮助准确传播。
”所谓好词好句,离开了特定的目的和语境就会变成辞藻的玩弄。
第二,所学习的表达技巧要对路。
在新闻作品中学习表达技巧,要学习的是其准确而客观的写实技巧,比如“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滥用大量副词修辞动词”,“区分报道语言与评论语言”,“在直接引语和转述中寻求平衡”等。
从一些教材的题目看,学习表达技巧,实际上被理解为学习某种写法,而写法又被理解成学生在其“好作文”(小文人语篇)中可资“应用”的写法,即“应用”在与新闻报道截然有别的抒情性散文或随笔的写作中。
为学写而读新闻+学习“好作文”的表达技巧,这是当前中学新闻教学的大误区。
3.名课研习:
支玉恒《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個地球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但是,地球又是一個半徑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但是,地球又是一個半徑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
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採,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必將越來越少。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
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這是宇航員遨遊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的感歎。
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
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吧!
支玉恒施教的《只有一个地球》
题解:
1.围绕“地球”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2.围绕“只有一个”的讨论——(让学生理解只有地球能够养育生命)。
朗读课文(采用“朗读权竞争”的方法)
转入学生默读,并让学生“猜”老师要问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段里,教师的表演相当精彩)
老师端出没有被学生猜中的“一个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酸甜苦辣,你是那一味?
”
学生谈“味”,并朗读课文中相应的语句,力图将“味”表现出来。
学生分别提到苦、酸、甜(由甜变苦)等;之后教师边范读边指导。
让学生就课文的五个方面内容(段落),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教师示范:
“啊!
美丽的一叶扁舟!
”
逐次讨论学生写的“抒情的句子”。
采用“发表权竞标”的方法,每一个方面的内容竞选出写得最好的两句“发表”在黑板上。
教师通过适当的增删、调序,将黑板上的十个“抒情的句子”“变成一段小小的散文”。
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实话实说”节目。
老师为主持人,学生分别扮演环保局长、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女宇航员、“破坏过环境”的公司老板。
《只有一个地球》确是一堂成功的课。
而成功的要诀,在我们看来,在于教师把握住了适宜的教学内容。
具体说是两个方面:
引导学生体验被课文唤起的情感
指导学生将所体验到的情感表现为“抒情的句子”
支老师对《只有一个地球》的理解,在文章体式上应该说是有偏差的。
说一篇文章是“说明性”的,同时又说它具有丰富的情感,这似乎有不通的地方——作者态度的“客观性”,是说明文与抒情文的主要区别点之一。
但支老师认为该课文“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在语感的把握上是正确的。
《只有一个地球》其实不是一般的说明文,而与国外所通行的“公共演讲”更为接近,类似于说服性的演讲稿。
说服性演讲,往往诉诸于听者和读者的情感,通过包含感情的事实陈述,唤起听读者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让听读者感受悲、愤、忧、喜,正是《只有一个地球》所要达到的效果;体验被课文唤起的情感,正是阅读或聆听《只有一个地球》的正确方式;将情感体验还归到文章的相应言辞,正是感悟言语表达的正确方式。
支老师的这堂课抓住了这些,在我们的语文知识开发尚很不完备的情况下,他聪明地“生产”出了合宜的教学内容。
不仅如此,他还聪明地感觉到,将蕴蓄于内心的情感用言辞固定、力求用恰当的语句——感叹句——将它表达出来,正是写作的自然样式,因而也是指导写作的正途。
上述两方面,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也是可以转化为语文教学公共财富的。
换句话说,《只有一个地球》的阅读课,再扩大一点,说服性演讲的听读教学,要抓住情感体验这个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写作教学,应该致力于指导学生准确地表达内心所蕴蓄的情感并运用恰当的句式。
如果要学习这堂课,我们以为,主要应该学习这两个方面。
而一旦把学习的要点放在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正确地把这两个方面当作《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就会发现,教学方法的选择空间其实是很充裕的,完全不必拘泥于支老师这堂课的教学方法枝枝节节。
4.课例讨论:
《柳永蝶恋花》《七根火柴》《清塘荷韵》
案例:
教研实录——《清塘荷韵》文本解读讨论录音。
东陆学校老师《清塘荷韵》课后小结。
讨论:
1.参考下列材料,从文本体式的角度,解读《安塞腰鼓》。
2.评价所列材料中的观点,发表你的意见,并相互交流。
作业:
1.从网上下载一篇新课文的“教学设计”三则,从文本体式的角度,判断其教学解读是否合宜,并陈述理由。
2.将上述作业挂在课程的交流平台。
资料:
王荣生《“阅读能力”与“阅读方法”》,《语文学习》2006-01
孙绍振著《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先霈著《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安塞腰鼓》课文
关于新闻教学内容的分析
第三讲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
2.课例讨论:
《百合花开》
3.文本的教学解读:
根据学情
4.名课研习:
钱梦龙《死海不死》
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
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
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
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背影》案例
董水龙《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 《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
1.文章有一条分界线,分开了回忆与现在两个部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为什么是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
3.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只是‘背影’”而不是其他像外貌或体态或品德之类呢?
2.课例讨论:
《百合花开》
百合花開
林清玄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裡,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
不知道什麼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
但是,它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純潔的念頭: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惟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辦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
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
終於,在一個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
百合的心裡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都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著百合:
“這傢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他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上長瘤了。
”
公開的場合,它們譏笑百合:
“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是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
偶爾也有飛過的蜂蝶鳥雀,它們也會勸百合不用那麼努力開花:
“在這斷崖邊上,縱然開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會有人來欣賞呀!
”
百合說:
“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生命;我要開花,是由於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釋放著內心的能量。
有一天,它終於開花了,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顏色。
這時候,野草與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朵地盛開著,它花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開花、結籽。
它的種子隨著風,落在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
幾十年後,遠在千百裡外的人,從城市、從鄉村,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花。
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有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潔溫柔的一角。
那裡,被人們稱為“百合谷地”。
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
“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
3.文本的教学解读:
根据学情
陈隆升
语文教师“学情分析”基本状况
605份教学设计类材料 115份说到学情
存在问题:
做过“学情分析”(考虑学生)的比例较低;
“分析”手段比较单一(经验式判断);
“分析”过程粗疏(只结论,少过程);
“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浅表印象)。
邹兆文
《我们的教学离学生的期待有多远——关于〈猫〉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的相关度调查》
《语文学习》2008年第10期
读了这篇文章,你最突出的感受(感想)是怎样的?
你能联想到社会生活的哪些现象?
在内容和写法方面,还有什么疑问吗?
请提出来交流。
4.名课研习:
钱梦龙《死海不死》
钱梦龙施教的《死海不死》
选定篇目与题解:
1.让学生“猜”要学的课文;2.问:
标题上的两个“死”字意思一样吗?
帮助学生回忆地理课所学的知识。
(地理位置;得名原因;海水趣事。
)
让学生看课文和课后习题,商议“什么可以不教?
”(让学生交流已懂的)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三个“死”(死海真的要死了)
两个词语(游弋,谕告,由老师提出的。
)
换一个角度:
“哪些知识还需要老师教的?
”
1.说明文——知识小品——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
2.重点学习“趣味性”
课文中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
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引起你的兴趣?
标题
故事
设问句
第一、二段圈词语,比较两种表达的效果
材料的组织
高难度问题:
课文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两个作业。
名课的经验:
钱梦龙施教的《死海不死》
一、请同学们讨论“什么可以不教?
”
二、换一个角度:
“哪些知识还需要老师教的?
”
三、高难度问题:
“课文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
《死海不死》片段
新闻报道向来是语文教材
师:
下面是不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
你们认为要学好这篇课文,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
大家前后左右可以议论议论。
(学生看书、小声议论)
师:
(继续启发)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
师:
(指生<6>)他说得比较完整;(指生<2>)他补充得也很好。
看来同学们的悟性都很高,知识也掌握得很好,学习这篇课文原本要求重点学习的“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确数与约数的区别和作用等等,都可以不教;关于知识小品的文体特点,同学们也自己从课文中悟出来了,也不用我再喋喋不休地介绍了。
就是说,同学们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不需要老师教的地步,我真为同学们高兴!
不过,关于知识小品的特点,尤其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问题,同学们大概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建议同学们接下来再化点时间深入讨论一下。
限于时间,我想从“三性”中选择一个来讨论,就作为这堂课学习的重点。
同意吗?
生(众):
同意!
师:
三性中选择哪一个?
生
(1):
趣味性。
师:
这几位同学说得都很好,但他们说的都是比较明显的趣味性的表现。
有些趣味性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这就要用点心思了。
谁再来说?
(教师继续提示)建议大家从材料的组织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好好琢磨琢磨。
邻座的同学可以议论一下。
生(4):
我想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
作者用了一些设问句,如“那么,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
”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还注意前后呼应,如前面说“真是‘死海不死’”,文章结尾却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前后两个“死”字互相呼应,可是意思却不一样。
这些都会使读者觉得很有趣味。
师:
嗯,说得不错。
看谁还能从语言表达方面作些补充?
生(5):
文章的第一、第二段写得好,我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被它吸引住了。
师:
你再朗读一遍,体会体会,它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5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生(5):
它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出乎意料,甚至有点惊讶。
师:
好!
体会得很准。
大家再一起体会一下:
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产生这样的效果的?
请把这些词语圈出来。
注意了,这对我们运用语言是很有帮助的。
谁来说?
生(6):
作者连续用了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还用了表示出乎意料和惊讶的词,比如,第一段里“但是,谁能想到……竟……甚至……连……”,第二段里“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
师:
瞧,这两位同学(指生<5>、生<6>)对语言的感觉多敏锐!
现在再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这两小段各读一遍(指定两位学生),注意,第一位同学把她(指生<6>)刚才找出的一些词语略去不读;第二位同学把这些略去的词语读得强调些,把那种出乎意料的惊讶语气读出来。
然后大家一起比较一下,两种语言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二人分别朗读)
师:
两人读得不错。
大家体会一下,两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7):
第一种表达显得平平淡淡,第二种表达引起读者的惊讶和好奇,所以,所以就……(语塞)
师:
所以就增强了……
生(7):
趣味性和吸引力。
师:
这样比较一下,我们发现,同样的意思,可以表达得平平淡淡,很一般,也可以表达得很有趣,很有吸引力。
可见选择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就会有怎样的效果。
这正是语言的王国为什么总是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
除了语言表达,材料的组织也很有关系,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也往往会影响阅读的兴趣。
课文里有个很典型的例子,谁能找出来说一下?
(学生翻书、寻找)
第四讲设计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
1.概念:
“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
2.问题症结:
以“教的活动”为基点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内容 选择 教学 环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