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一轮 必修1 第3章 学考章末检测卷三.docx
- 文档编号:5760940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02.20KB
浙江高考一轮 必修1 第3章 学考章末检测卷三.docx
《浙江高考一轮 必修1 第3章 学考章末检测卷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一轮 必修1 第3章 学考章末检测卷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一轮必修1第3章学考章末检测卷三
学考章末检测卷(三)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 )
A.无机盐 B.甘油
C.水D.ATP
D [ATP作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参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物质运输、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
]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B.线粒体内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基质
C.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大
D.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基质→类囊体膜
C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线粒体内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线粒体内膜;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消耗的ATP增加,所以产生ATP的速率也随之增大,故C正确;叶绿体内ATP是在光反应中生成的,故运输方向是类囊体膜→基质。
]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地更新
C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因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不一定都是氨基酸,但不论是蛋白质还是RNA,其化学组成元素均包括C、H、O、N。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酶是一种有机催化剂,其既可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也可在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酶的活性会随着酶存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所以酶应不断更新才能够维持细胞代谢的稳定和高效。
]
4.将少许的二氧化锰和新鲜土豆匀浆分别加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检测两者产生的气体量。
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预测(如图所示),正确的是(实线为加入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量,虚线为加入土豆匀浆产生的气体量)( )
A B C D
C [新鲜土豆匀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因此反应速率较快,在相同的时间内,酶催化反应产生的气体量多,但是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是等量的,因此最终产物相对气体量是相同的。
]
5.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缓冲液可维持溶液的pH,所以缓冲液应在底物与酶混合之前加入,反应时间的测定则应在底物与酶混合之后开始,据此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
]
6.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甲 图乙
A.图甲中b表示二肽
B.图甲中a与b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C.适当降低温度,图乙中的M值不变
D.图乙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
D [图甲中分解的产物是2分子氨基酸,因此b表示二肽,A正确;图甲中a酶与b底物结合后,a酶的形状会发生变化,B正确;适当降低温度,影响的是酶的催化效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值,图乙中的M值不变,C正确;图乙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底物数量有限,D错误。
]
7.
右图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下方移动
B.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C.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D.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A [处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升高或降低温度,酶活性都会降低;b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都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检测;受酶的数量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
8.(2017·浙江金温台高二3月联考)下列能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是( )
A B C D
A [能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A正确。
]
9.慢跑是一种健康的有氧运动。
在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消耗氧气的是(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一和第二阶段
C [在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第三阶段即电子传递链需要消耗氧气,产生水,并产生大量ATP,C正确。
]
10.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氧→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D [在细胞溶胶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
]
1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和A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三阶段
C
1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厌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厌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中
D.需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及其内膜
D [厌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但是本质与需氧呼吸相同,都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A选项错误;在完全缺氧条件下,厌氧呼吸旺盛,有机物分解较快,不适合贮藏水果,B选项错误;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内没有与厌氧呼吸有关的酶,C选项错误;需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因此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中都含有与需氧呼吸有关的酶,D选项正确。
]
13.(2017·浙江金温台高二3月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B.需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不必在酶的催化下即可进行
C.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厌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丙酮酸
A [细胞呼吸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A正确;需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需要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错误;活的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时刻进行,C错误;厌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D错误。
]
14.(2016·浙江温州3月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厌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和氧反应生成水
B.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C.只有第二阶段可以生成ATP
D.两个阶段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D [氢和氧反应生成水发生在需氧呼吸第三阶段,A错误;人体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B错误;厌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才有ATP产生,C错误;厌氧呼吸场所为细胞溶胶,D正确。
]
15.(2016·浙江宁波3月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内的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B.柠檬酸循环只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被还原成乳酸
D.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以运输到肝脏再生成葡萄糖
D [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内的丙酮酸被氧化分解为CO2和水,A错误;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和嵴上,B错误;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细胞溶胶中被还原成乳酸,C错误;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以运输到肝脏再生成葡萄糖,D正确。
]
16.(2017·杭州质检)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H+通过主动转运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
B.通常,在光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物质A的释放速率已达到最大值
C.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物质N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
D.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绿光,而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B [图中H+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同时合成ATP,这一过程不属于主动转运,A项错误;通常,在光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光合作用已达到光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即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已达到最大速率,因此物质A(即O2)的释放速率已达到最大值,B项正确;物质N为NADP+,碳反应中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C项错误;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几乎不吸收绿光,D项错误。
]
17.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
B.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C [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包括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溶于无水乙醇,C项错误;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研磨时加入SiO2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因此A、B、D三项正确。
]
18.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
B.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卜素
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
D.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
D [叶片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二者均吸收蓝紫光,A正确;当叶绿素含量高时呈现绿色,含量少时则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B正确;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C正确;黄绿色叶片在光下时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在光反应过程中能产生ATP用于碳反应的进行,D错误。
]
19.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
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
此实验证明( )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光照下叶绿体的类囊体能产生还原剂
C.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
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有关
B [在光照下,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产生还原剂[H],该物质能将蓝色的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
]
20.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碳反应中C5和C3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低CO2浓度中的某一项。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
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NADPH和ATP的积累
D.若CO2浓度降低,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
D [光合作用过程中,降低光照强度,ATP与NADPH生成减少,三碳酸还原受阻,短时间内三碳酸的合成不变,最终导致三碳酸含量上升,五碳糖的含量下降,故甲是三碳酸,乙是五碳糖。
若降低CO2浓度,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少,三碳酸的合成降低,去路暂时不变,导致三碳酸含量下降,五碳糖含量上升,故甲是五碳糖,乙是三碳酸。
若甲是三碳酸,乙是五碳糖,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若甲是五碳糖,乙是三碳酸,需要消耗二氧化碳,A错误;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或降低CO2浓度,B错误;根据分析,Ⅱ阶段甲上升不一定是因为叶绿体中NADPH和ATP的积累,C错误;低CO2浓度下的光饱和点也低,D正确。
]
21.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胡萝卜素缺失突变体。
对其叶片进行红光照射,光吸收值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1条
B.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4条
A [考查绿叶中色素的种类、色素条带的位置、色素吸收光的情况。
故选A。
]
22.植物叶片中有一种酶,是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反应C5+CO2→2C3。
由此推断这种酶( )
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B.在低温环境中会失活,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C.是固定CO2的关键酶,其催化活性可能比其他酶低
D.由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合成,与细胞核基因无关
C [题干反应是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在低温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酶的空间结构并没有改变,故低温下酶不会失活;该酶是固定二氧化碳的关键酶,根据该酶在叶片中含量最高,推知该酶的活性可能比其他酶的活性低;根据题中的信息,不能确定该酶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还是由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的,或者由两类基因共同控制合成的。
]
23.(2017·宁波期末测试)阳光穿过上层植物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而移动。
下图为红薯叶在光斑照射前后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a点叶肉细胞间隙O2浓度最高
B.ab段变化的原因是ADP和NADP+浓度的限制
C.光斑移开后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仍会进行一段时间
D.Ⅰ、Ⅱ所指示的阴影面积是相等的
A [图中随a、b、c、d点叶肉细胞不断释放O2,O2浓度不断增加,A项错误;ab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光反应强度大,此时碳反应速率仍较慢,碳反应提供的参与光反应的ADP和NADP+数量有限,限制了光反应速率的进一步提高,B项正确;光斑移开后一段时间,仍有CO2的吸收,表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仍在进行,C项正确;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O2量等于吸收的CO2量,Ⅰ表示O2与CO2的差值,Ⅱ表示CO2与O2的差值,故Ⅰ、Ⅱ所指示的阴影面积相等,D项正确。
]
24.下面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图解。
请分析判断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说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完整的结构单位
B.装置b因缺少有关酶及C5而不能产生含14C的有机物
C.适当增强光照、增加CO2浓度及适当提高温度对本实验最终c试管中含14C有机物的产量无影响
D.本实验能证明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了反应必需的条件
C [光合作用分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ATP和NADPH。
从图中①②所示的位置及后续实验可知①是类囊体膜,②是叶绿体基质;装置b中无有机物生成的原因是缺少有关酶和固定CO2的五碳糖。
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分析,适当增强光照、增加CO2浓度及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本实验最终c试管内含14C有机物的产量。
分析3个试管的产物知,光反应和碳反应彼此联系,不能分割,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完整的结构单位。
]
25.麦穗籽粒干重中50%以上来源于其麦穗下的叶片,其他可由颖壳、麦芒和叶鞘等非叶片光合器官提供。
研究发现靠近麦穗越近的叶片其光合速率越高,且对籽粒干重的贡献率越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去除麦穗后,穗下第一片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有所降低
B.去除离麦穗最近的一片叶,其第二片叶的光合速率会降低
C.为确定叶鞘对麦穗籽粒干重的贡献,可对其遮光处理
D.麦芒细胞的光合产物除了自身消耗之外还能运出组织
B [去除麦穗后,穗下第一片叶片的有机物输出受阻,有机物积累,光合速率会降低,A项正确;去除离麦穗最近的一片叶,其第二片叶会由于光合产物的输出有利光合作用加快,B项错误;设置对叶鞘的遮光处理的对照,确定叶鞘的光合作用的贡献,C正确;根据题目信息,麦芒细胞的光合作用,能增加麦穗籽粒干重,D项正确。
]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共20分)
26.(6分)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__________,会产生乙醇的试管有__________,根据试管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场所。
(均填试管编号)
(2)需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__上的酶无法合成ATP。
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解析】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其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其场所是细胞溶胶。
(1)分析表格可知,试管A中加入的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无法在细胞溶胶中继续氧化分解。
试管B中加入的是葡萄糖,无氧条件下,在细胞溶胶中能继续氧化分解,产生CO2和乙醇。
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能分解丙酮酸,所以C试管中有CO2和H2O产生,而D试管无。
分析试管E、F,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把C6H12O6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从而可以判断,能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C、E,能产生乙醇的试管有B、F。
根据试管B、D、F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
(2)根据题中的信息,DNP对[H]+O2→H2O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而不能形成ATP,由于[H]和氧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因此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合成ATP。
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不受影响,但产生的ATP将会大大减少。
【答案】
(1)C、E B、F B、D、F
(2)线粒体内膜 能
27.(7分)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现,当向小球藻的离体叶绿体培养体系中供给Pi、ADP、NADP+时,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糖;当向体系中供给ATP、NADPH([H])时,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合成糖。
请回答:
(1)光合作用包含两个阶段,即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
以上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利用ADP的场所是__________,消耗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尔文用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发现14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
CO2→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
在适宜的条件下,当CO2浓度为0时,光反应也不能进行。
请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予以验证(只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碳反应的进行依赖NADPH和ATP,自然条件下,碳反应在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的作用下而正常进行,故直接决定碳反应能否进行的关键因素不是光,而是NADPH和ATP。
碳反应阶段分CO2的固定(CO2+C5→C3)和C3的还原[C3→(CH2O)]两个过程,14C由CO2转移到C3,再转移到(CH2O)。
要证明无CO2光合作用不能进行,需要以是否有CO2为自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答案】
(1)光反应 碳反应 ATP、NADPH是光反应的产物
(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的基质
(3)C3 (CH2O)
(4)分别用含CO2和不含CO2的溶液培养小球藻,光下观察小球藻是否有气泡产生,不含CO2组没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该结论
28.(7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而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结构,通过磷酸转运器完成蔗糖的合成(见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除了是光合作用相关产物的组成成分外,也是叶绿体内________和磷脂的组成成分。
(2)图中A在光下裂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三碳糖磷酸可以用于合成________。
(3)卡尔文循环中,1分子的CO2与1个核酮糖二磷酸结合,会形成2分子________。
一般情况下,CO2还原后生成的三碳糖磷酸大部分被用于________,部分三碳糖磷酸在________部位形成淀粉。
【解析】
(1)叶绿体内含有少量DNA和RNA,磷是叶绿体内ATP/ADP、NADP+/NADPH和其他光合作用相关产物的重要构成成分,也是核酸和磷脂等的重要构成成分。
(2)图中A为水,其在光反应中被裂解为H+、O2和电子。
据图示可知三碳糖磷酸可在叶绿体内转变为淀粉或在叶绿体外转变为蔗糖。
(3)卡尔文循环中,1分子的CO2与1个核酮糖二磷酸结合,会形成2分子三碳酸,三碳酸分子在ATP和NADPH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合成的三碳糖磷酸大部分用于RuBP(核酮糖二磷酸)的再生,部分离开卡尔文循环被利用。
【答案】
(1)核酸(或DNA、RNA)
(2)H+、O2和电子(缺一不可) 蔗糖、淀粉(缺一不可)
(3)三碳酸(或3磷酸甘油酸) RuBP(核酮糖二磷酸)的再生 叶绿体基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高考一轮 必修1 第3章 学考章末检测卷三 浙江 高考 一轮 必修 学考章末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