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及教案学情分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docx
- 文档编号:5743316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08KB
作业及教案学情分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docx
《作业及教案学情分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及教案学情分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及教案学情分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真诚的等待,耐心的帮助,恰当的疏导,不仅给孩子知识,还给孩子智慧,不仅给孩子智慧,更给孩子快乐!
学情分析(作业1)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数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之前,要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起点水平和认知倾向。
在学情分析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协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要坚持“以生为本”。
只有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需要、起点水平和认知倾向等实际情况,才能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想学生之所想,讲学生之所缺,解学生之所惑,帮学生之所需,为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如何密切地配合好,与老师对学生情况是否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所以在写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有关于学情分析的内容。
其中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说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
但是只是这样的话又有点片面。
如果只是从知识的角度来了解学生,虽然很重要,但是似乎不够全面,因此想从关注学生需求的角度,谈谈学生学习之前的各种情况。
学情分析理论主张“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学生起点分析中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2、从学生的兴趣动机分析中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3、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分析中把握课堂教学设计
总之,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是学生思维的播种者。
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须在拨动学生的心弦上下功夫。
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吃透学生的学情,摸透学生的心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扎实有效地上好课。
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在上课时候,其实他有各个方面的很多需求。
对于这方面,如果我们老师对学生需求了解的多一些,了解的全面一些,了解的深入一些,那么对课堂教学和老师之间达成默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是非常有好处的。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圆的认识》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各部分名称,理解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在同圆中的关系,圆的画法,圆的位置和大小的确定因素。
2、结合实际事例的介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和创新意识。
3、开放性问题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潜意识,培养学生的超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的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通过“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感悟圆在生活中的意义、价值与作用。
教学备具:
教师:
课件圆形纸板圆规尺子学生:
圆形纸板圆规尺子
教学流程:
一、图片欣赏话题交流巧揭课题
师:
同学们欣赏完这么多美丽的图片之后,你觉得在你眼帘频繁出落的是什么形状?
生:
圆形
师:
请同学们简单说说:
〈1〉、圆与现实生活有着怎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是人后来制造的,还是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
(学生畅谈见解)
有些说:
“人后来制造的”;有些说:
“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
……(议论纷纷)
师: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认识圆,好吗?
揭示标题:
圆的认识
二、画—感—折—察—论—识
1、画一画、感一感
师:
有学生会画出圆的形状吗?
(会画的学生,独立完成;不会画的学生,相互学习)
师:
画完圆的形状后,请同学们感受所画圆的特征及其画法。
2、折一折、察一察
师:
请同学们将课前准备的圆纸片至少对折3次。
师:
将折完后的圆纸片展开,察一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老师想看看谁发现得最多。
3、小组讨论,参照课本,总结汇报
师:
请各小组代表将本组的发现向大家汇报,共同学习。
结果反馈:
A、圆是由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属平面图形;
B、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C、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D、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E、直径和半径有以下的关系:
d=2r或r=d÷2
F、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G、圆的画法: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圆。
三、练习拓展知识巩固提高完善
1、半径0.5米厘米
直径6分米米
2、我是小法官,对错由我判。
(对的打“√”,错的打“×”)
a、直径一定是半径的2倍。
()
b、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
c、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
( )
d、通过圆心的直线叫做直径。
( )
e、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相当于半径的长度。
()
3、发挥想象,灵巧操作
<1>、给你两枚钉子和一条一定长度的绳子,你有办法画出圆来吗?
〈2〉、任意画出一个圆,再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字母表示)
四、大谈特谈畅所欲言知识延伸
师:
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圆有哪些认识?
想想,如果你是发明家,你会利用圆发明什么?
生活中没有了圆,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设计反思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除此外,我还认为教师更是学习活动的设计师。
一节生动的,令人难忘的,使学生获益匪浅的课堂,都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
好的教学设计,既反映着一节好的课堂教学思路,又是一堂好课的必备前提和重要保障,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着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核心理念。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对本节课的设计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轻巧、恰度导入,创造新颖、和谐、积极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生动的、有趣的、新颖的素材,且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
”课初,我借用课件给学生们提供了有关于圆的图片的欣赏活动。
欣赏的素材,都选自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此景的介入,使学生课前经常出现的心情不定,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飘忽,甚至有些烦躁的心理状态,一下子转入轻松、平稳、肃静、清醒的求知状态,欣赏过程中,知识陆续、不知觉地扎根于学生的潜意识囊里。
随后,我适机引出富有争议的、探讨的、叼人欲念的话题:
“〈1〉、圆与现实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2〉、圆是人后来制造的,还是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
”问题一出,立刻激起刚刚受完美景洗礼的学生们一度投入到思维的海河中,接着回到自由畅谈,表现自我的彼岸。
此时,我趁着学生热烈激昂言论的情景,握准言论的焦点和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滑移到下一个问题,即本节课学习研究的主题:
“圆的认识”。
如师: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认识圆,好吗?
一句亲切、温和、富于商量、征求意见的问语,顺利尔雅地导入了新课。
这样轻巧、恰度的导入,稳固了课堂的教学秩序,维持学生的求知、思考的热情欲望,促使课堂积极、和谐地继续开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自我展示与合作交流的平台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构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大力倡导的新理念、新观念。
《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曾说:
“教师不仅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动手操作、思考,也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合作、探讨,相互学习,相互弥补,从而使学生们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逐渐形成独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于是,我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的实施中,遵循理念扮演着主导的角色,以学生学习、探索新知为核心,借着问题、言语等多方面、多角度去激励学生,为学生构建了自我展示、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画、感、折、察、论、识等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达成共识,新知落现。
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生活介入,开放延伸,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师——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的引路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教师在旁的指点、开导、叮嘱、呵护、鼓励。
此外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创造性地运用课本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的介入,为学生的想象和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在设计新课导入和课末大谈特谈、畅所欲言等教学环节时,特意介入生活的思索,基于学生理想的形成、持续发展,而富有创意、开放、超前地把知识延伸到生活,延伸到学生面向的未来。
如:
〈1〉、如果你是发明家,你会利用圆发明什么?
〈2〉、生活中,没有了圆,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如此挑战性强、趣味性浓的话题激出,不但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求知意向,更加符合知识演变的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潜意识,学生在思索、想象、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个性、胆识、想象力、创新意识、超意识。
学生从学有用的数学延伸到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感悟,尤其是感悟到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价值与作用。
学生学习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
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的把教学内容转化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简易方程
所在班级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
我所教的这个班级有学生六十几个,班额比较大,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积极性高,数学基础还可以。
因为在前面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这部分内容时,接受的很好,我想学习简易方程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简易方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教学的,在解方程式,学生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四种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
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3、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难点】的值,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知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
1、出示表: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
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
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
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
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
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补充
1、
(1)某商店上午卖出3台微波炉,下午卖出6台微波炉,每台。
元,上午比下午少卖()元。
(2)四(3)班有x人,每人7本练习本;四
(2)班有48人,每人有y本练习本。
(x<48)
7x表示()。
48y表示()。
48-x表示()。
7x+48y表示()。
2、解方程:
80-4x=684×5+x=30
46-13-x=1020x-28=52
x-(30+8)=114x÷3=60
3、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从80里减去3x得11,求x。
(2)60比一个数的5倍多5,求这个数。
4、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三角形面积是6000平方米,底是400米,求高。
(2)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若干小时后,这辆汽车不仅到达乙地,还超过乙地30千米,汽车已行了几小时?
(2)一捆电线长155米,装了38盏电灯还剩3米,平均每盏灯用线多少米?
教后反思:
新课程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号二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以或除以一个数的方法来解,这不仅给学生解答带来不便,也给教学带来不便。
1. 解答变得复杂
原教材中,解方程的方法是根据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来解答的,如解答2x+2=6这样一个方程只要2x+2=6 而现在 2x+2=6
解:
2x=6 解:
2x+2—2=6—2
x=3 2x=4
2x÷2=4÷2
x=2
这样来解答,就十分的麻烦,虽然在学生熟练以后,也可以省略几步,但是一省略学生就很容易出错。
2. 难度下降,题目难度不下降
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方程之后,课本中对解方程的难度也有所下降,不再出现X在后面的方程题了,如:
45—X=23。
但是要求学生列方程解答时,能保证学生不列出X在后面的方程吗?
难道我们去规定学生不能列出这样的方程?
显然这是不行的。
没办法只能教学生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是太麻烦了。
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
3. 内容看着少教着多
难度下降后,看起来教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以实际上后而是多了。
教师要给他们补充X在后面的方程的解法。
要教他们列方程时怎么避免X在后面这样方程的出现等等。
新课程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号二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以或除以一个数的方法来解,这不仅给学生解答带来不便,也给教学带来不便。
1. 解答变得复杂
原教材中,解方程的方法是根据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来解答的,如解答2x+2=6这样一个方程只要2x+2=6而现在2x+2=6
解:
2x=6解:
2x+2—2=6—2
x=32x=4
2x÷2=4÷2
x=2
这样来解答,就十分的麻烦,虽然在学生熟练以后,也可以省略几步,但是一省略学生就很容易出错。
2. 难度下降,题目难度不下降
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方程之后,课本中对解方程的难度也有所下降,不再出现X在后面的方程题了,如:
45—X=23。
但是要求学生列方程解答时,能保证学生不列出X在后面的方程吗?
难道我们去规定学生不能列出这样的方程?
显然这是不行的。
没办法只能教学生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是太麻烦了。
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
3. 内容看着少教着多
难度下降后,看起来教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以实际上后而是多了。
教师要给他们补充X在后面的方程的解法。
要教他们列方程时怎么避免X在后面这样方程的出现等等。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比划、描述课桌长度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初步经历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感悟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解读直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厘米的意义,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比较、交流、总结,丰富长度单位的表象同时掌握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3、在估计学生熟悉的物体长度的活动中,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习估测的方法,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学生自主、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师:
小明为了保护课桌,想请妈妈买块布来做桌布,你想他妈妈该了解些什么呢?
[预计学生回答]要了解桌面的大小,课桌有多长,有多宽。
2、师:
请同桌两位同学合作,借助身边的物品选择自己的方法来试一试,比划出桌面有多长。
注意在合作的过程中要轻轻的商量,尽量不要影响其他同学,比一比哪些同桌合作得好?
(如果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可以引导学生用身边的东西去比一比)
[预计学生活动]学生用手,用铅笔,用橡皮,用书本,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活动。
]
3、你用了什么工具,比划出的结果是多少?
在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比划的?
[预计学生比划的结果(教师板书)]
手掌宽铅笔长橡皮长尺子(厘米)……
课桌长6掌多4支不到11块56厘米……
4、师:
为什么比划出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5、如果要选择一种描述出的结果通知妈妈买桌布,你觉得选择哪一种比较合适些?
二、实践操作,建构意义
1、出示直尺,介绍尺子的来历。
教师借助下面的图片(略)介绍尺子(统一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
2、师:
你们认识直尺吗?
观察一下,向同学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有关直尺的知识。
3、师:
你们能介绍一下尺子上的1厘米吗?
1厘米到底有多长?
请你指一指。
4、师: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5、师:
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你能不用尺子上的刻度画出1厘米吗?
请同桌帮助检查一下,你的同桌画的是1厘米长吗?
6、师:
老师这里有一根小棒,请你仔细观察一下,猜一猜,这根小棒大约是几厘米?
估计的准吗?
7.师:
你们是怎么量的?
请同学演示测量方法。
三、学习拓展,解决问题
1、师:
请你估计一下你的手掌宽、铅笔的长,橡皮的长分别是多少?
并量一量。
2、师:
现在你知道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吗?
3、师:
你们能不用尺量出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多少,测出你家到学校大约是多少吗?
教学反思
一、好问题的设计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法宝。
学生学习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
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的把教学内容转化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课桌有多长”?
“1厘米有多长”?
“不用尺子测出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
”这三个问题是本课的核心,这也是本节课的三个大环节,学生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认识了直尺和厘米,建立了厘米的意义,实现了在生活中拓展应用。
二、学生已有经验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学生对长度单位了解了多少?
这是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重点思考的内容。
在尝试过程中我们发现城里部分二年级的孩子在教学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尺子,知道用尺子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但这些孩子对长度单位“厘米”的理解是不清晰的,表象也没有建立。
学生不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尺(厘米为单位)来测量。
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比较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先认识尺子,建立长度单位厘米的意义和表象,学会应用尺子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通过时光倒流到没有尺子的时代,来体验尺子的作用和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另一种是先借助各种身边的物体表示课桌的长,体会不同的工具表示出的数据不同,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从而认识直尺,学习厘米的意义,建立厘米表象,学会正确测量方法。
第一种方案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但学生对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理解不是非常深刻;第二种方案注重对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的理解,在教学时,遵循了知识产生的过程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已有认知起点。
经过不同地区学生试验比较发现,同一种设计在不同的班级中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认识较多的班级的学生采用第一种方案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长度单位认识较少的班级的学生采用第二种方案比较容易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较好地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教材编写的逻辑意图综合把握教学目标,灵活的设计教学活动。
三、恰当的目标定位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经常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教材的编写要求,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
目标定位在哪里?
这往往是老师备课时“痛苦”所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孩子在自己的数学活动中,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作为长度单位的认识这一内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要孩子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经历“同样的长度用不同长度单位测量出的结果不同,体会不同的长度用不同的单位去测量结果相同”这样的过程,在反思活动结果的过程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出国际计量单位“厘米和米”。
但从实际的教学活动来看,要让二上年级的学生真正体会到需要国际单位产生的必要性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可以体会“不同的单位测出的结果是不同”同时感受到“长的长度单位测出的数较小,短的长度单位测出的数较大”这两点,对于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有一定的难度。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
统一长度单位是人们进行比较精确交流的时候产生的,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还很少有交流物体长度的经历,要在40分钟里面让学生积累这样的经验产生认知的冲突有一定的困难。
我在设计教学时把目标定位到让孩子经历体验统一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这样的高度,而在课堂实施时,总感觉到学生的体验没有到位,可能就是教学目标定位过高的原因吧。
所以在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时,最重要的依据还是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起点。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自主计算、借助计算器计算的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体会计算器的作用,在借助计算器进行教学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师:
你们最喜欢星期几?
为什么?
生:
星期六、星期天。
师:
为什么?
生:
星期六、星期天不用上课。
师:
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一个挨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它叫做“依次”,(教师板书:
依次。
)
一个星期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重复出现”,(板书:
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
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
生活中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业 教案 情分 教学 重要 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