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docx
- 文档编号:5739495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4.10KB
全国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docx
《全国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
2017年全国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2017·湖南十三校二联)“改变了几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这场运动( )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新中国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的开展,故选C项。
平均地权是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该思想并未实行,故A项错误;B项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影响,排除;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7·湖南四校联考)1962年3月,湖南省委总结浏阳一些社队自发推行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经验,并派出工作组到黔阳秀建大队搞产量责任制试点,探索农业发展道路。
湖南省委之所以如此探索是因为( )
A.人民公社制度遭到否定B.责任制起到解放生产力的作用
C.“共产风、浮夸风”盛行D.生产合作化运动遭遇阻力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
当时并未否定人民公社制度,故A项错误;1960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和调整,这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在于发展生产力,而“联产计酬责任制”就是解放生产力的尝试,故B项正确;“共产风、浮夸风”盛行于“大跃进”时期,1962年时已认识到“大跃进”的失误,不再盛行“共产风、浮夸风”,故C项错误;生产合作化运动出现在三大改造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7·广东深圳一模)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
“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补助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这一规定( )
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解析:
本题考查“八字方针”。
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与材料中“1962年”不符,故B项错误;为扭转“大跃进”以来的经济困难局面,1960年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与材料中“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相符,故C项正确;1978年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中“1962年”“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7·豫晋冀三省二调)毛泽东于1956年底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提出“新经济政策”: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这表明新中国( )
A.曾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探索B.已成功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C.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产生怀疑D.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
解析: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提出“新经济政策”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故A项正确。
答案:
A
5.(2017·河北冀州月考)德国学者韩博天说:
“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
”这种方法体现在( )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依据“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
”的信息说明是从一个地方试点然后推广的方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符合这一特点,故选择C项。
答案:
C
6.(2017·安徽六校联考)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度销声匿迹。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B.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D.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解析:
集市贸易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形式,它只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不是主要方面,故A项错误;新中国初期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B项错误;集市贸易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不属于“左”的范畴,故C项错误;集市贸易的取消是国家对经济进行计划管制的结果,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7·江西九江模拟)右图是漫画家李寸松创作于1958年的时政漫画《挡不住的阳光》,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
A.民众对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有所怀疑
B.作者认识到经济建设存在“左”倾错误
C.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解析:
时政漫画反映一定的现实。
材料中“污蔑”“诽谤”其实反映了有所怀疑,故A项正确。
答案:
A
8.(2017·江西宜春模拟)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
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原油
100万吨
160万吨
180万吨
210万吨
发电量
8.7亿千瓦
15.3亿千瓦
17.5亿千瓦
20.8亿千瓦
铁路货运量
250万吨
410万吨
474万吨
481万吨
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
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
解析:
“大办工业、农业运动”处于“大跃进”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1960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1975年,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开始全面整顿,国家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与表格相符,故C项正确;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复苏,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7·河南焦作模拟)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机械类型
世界
亚洲
中国
拖拉机
19.1
13.9
5.4
收割机
3.1
3.8
0.9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
解析:
“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是现象,而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恢复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妨碍了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故B项正确;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土地制度的改革,即家庭联产的实行是农民对机械生产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
B
10.(2017·河北衡水检测)1952年,各种所有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是:
国营经济占19.1%,合作社经济占1.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占0.7%,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占71.8%。
据此可知中国当时( )
A.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B.社会主义改造已开始
C.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D.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
解析:
结合材料中时间信息“1952年”可知A项错误,1952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可以分析出当时个体和私人经济比重占主导,D项错误,故选C。
答案:
C
11.(2017·广东清远模拟)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6-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
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
“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
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
材料的关键词是“效仿苏联”,即照搬苏联模式的表现。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特色的独创,苏联并没有出现过此类改造,不可以证明材料的观点,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以重工业为重点”学习了斯大林模式中的“重视重工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农业集体化”学习了苏联1928年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照搬了苏联模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12.(2017·河南洛阳调研)“1954年入秋以来,……中国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
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B.三年自然灾害
C.三大改造中存在着的“左”倾冒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
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与材料所给的时间不符,排除D;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但是存在着在改造过程中过急过粗的问题,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和农民积极性的提高,所以答案选C项。
答案:
C
13.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掌握的准确性。
题干中的时间是1956年,选项B、C都是在1956年,选项D“一五”计划虽然是在1957年完成,但其即将完成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选项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是在1958年。
答案:
A
14.(2017·辽宁沈阳质检)浦东开发开放后,中央政府先后于1990年、1992年和1995年3次比较集中地赋予一系列特殊政策,给予上海更大的资金支持和自主审批权。
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 )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B.浦东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
C.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化大潮D.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特点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对外开放,并非对内改革,故A项错误;中国最早开放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故B项错误;中国完全融入全球化大潮是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题干以浦东为例强调了“先后”“3次”“给予特权”,这体现了先行先试的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
D
15.(2017·湖北荆州质检)1979年,国务院第183号文件指出:
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
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
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
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
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
解析:
农工商联合企业是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把农业生产同农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及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连成一个整体,实行供产销综合经营,农工商协调发展而组织的企业。
材料信息反映了此类企业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故A项正确。
答案:
A
16.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
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够。
”横批:
“已经过去”。
这副对联说明了( )
A.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看春联表达的整体意思。
从横批“已经过去”这一句话可以反映出人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欢迎。
答案:
D
17.(2016·四川资阳二模)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这一认识( )
A.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B.受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影响
C.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D.彻底打破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故A项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是在1982年十二大召开后,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说明国家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地位,这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此时计划经济仍然占一定的比重,故D项错误。
答案:
C
19.(2017·云南模拟)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
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解析:
此时中国积极建设“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并不完全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民生的内容只占一小部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答案:
C
20.(2017·黑龙江大庆调研)下表是中国国民收入(1952~1956)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接近0%
A.资本主义工商业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新民主主义经济D.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析:
从图表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在1956年已经接近0%,故A、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经济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与问题“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不符,故C项错误;从图表可知国营经济与合作经济所占比重最多,这两种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21.(2017·广东深圳模拟)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
“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这一规定( )
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解析:
为调整“大跃进”运动以来的经济,1960年贯彻“八字方针”,与材料中“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相符,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2017·云南检测)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各种票证,1993年2月后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票证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的变化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解析:
粮票反映出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废除粮票体现出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反映出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故B项正确。
答案:
B
23.(2017·湖南常德模拟)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关于“新阶段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
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解析:
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24.(2017·全国高考预测)有人概括21世纪初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是“全面融入世界”。
这一历程开始的标志是( )
A.加入WTOB.2008北京奥运
C.创立上海合作组织D.加入G20峰会
解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多边最惠国待遇下,有利于中国多方面开放市场,更好的融入世界,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高度的标志,故A项正确;2008北京奥运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综合实力和国家风范的机会,具有阶段性,不符合“全面融入世界”特征;故B项错误;创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属于地区性组织,与“全面融入世界”不符,故C项错误;加入G20峰会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25.(2017·湖北七市联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
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就达13次。
佛教盛行,景教、袄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
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
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
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材料二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
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
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
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三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
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等。
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
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
(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当今对外开放的特点。
(6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唐朝“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来往”说明其开放范围广;交往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等多方面,说明其开放领域宽;材料一中还涉及到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划定“蕃坊”特区管理侨民;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对外开放条件可以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交通和对外开放的意识和心态等角度答题。
第
(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中“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冲突中国开放便从“一边倒”转向西方,可见这期间中国对外开放特点受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影响较大,政治倾向性强,波动性大;第二小问,成因由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决定、受两极格局的影响、受美苏对华政策的影响、受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任选三个角度答题即可。
第(3)问,材料三中提到“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所以特点为对外开放的原则是立足国情,平等互利,进行经济技术交流;材料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即特点为对外开放成为基本国策;结合所学可知开放格局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相结合;从“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可归纳为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由“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可归纳为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答案:
(1)表现:
领域宽,突出经济交往,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范围广,涉及到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唐代;设置专门机构、划定特区管理对外事务。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条件: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疆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海陆交通发达。
(5分)
(2)特点:
先后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国家利益的支配,政治倾向性强,波动性大。
(2分)
成因:
由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决定;受到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受到美国苏联对华政策的影响;跟国内的政治气候有关。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3)特点:
①对外开放成为既定国策;②对外开放的原则是立足国情,平等互利,进行经济技术交流;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相结合的格局;④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⑤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26.(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
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
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摘自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
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
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材料三 1979~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79年
26.6
32.1
41.3
1980年
27.2
34.3
38.5
1981年
28.8
36.7
34.5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9年后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趋向。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趋向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5分)
解析:
第
(1)问,据“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概括。
第
(2)问,从工业基础极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历史 模拟 试题 分类 汇编 中国特色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