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5篇精选.docx
- 文档编号:5736858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2.11KB
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5篇精选.docx
《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5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5篇精选.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5篇精选
2020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5篇精选
2020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1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导防疫的张伯礼院士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导组电话,临危受命,当晚奔赴武汉疫情防控一线。
1月27日开始,张伯礼院士深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社区,给病人会诊,调查疫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研究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
他提出,必须马上对病患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
这一建议被采纳。
2月12日,张伯礼院士率领209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
该“中医国家队”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的专家组成。
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在张伯礼院士的带领下,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4个患者(轻症71%,普通型29%),治愈出院392人,其他患者在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后转诊他院。
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打太极、练八段锦、做按摩、做敷贴、做针灸等全套中医疗法的救治,截止到“休舱”时,实现了“三个零”:
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2月16日,由于过度劳累,张伯礼院士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
经检查,张伯礼院士的胆囊已经化脓、胆管结石嵌顿坏疽了。
19日,张伯礼院士在武汉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
手术后第三天,他就又投入救治工作。
3月19日,张伯礼院士迎来了72岁生日。
同一天,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现有疑似病例第一次全部归零。
张伯礼说,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4月8日,张伯礼院士原本计划在武汉解封之际回津,由于有些工作需要处理,就一直拖延到4月16日。
在这一周多时间里,张伯礼院士还忙于各种国际连线,为海外华人华侨解“疫”释疑,帮助国外抗击疫情,讲解新冠肺炎防治的中医处方,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等。
2020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5篇精选
2020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2
“我的最大心愿是培养出一批超越我的学生”
张伯礼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以拓展学生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他捐出“何梁何利奖”、“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百篇优博指导教师奖”40多万元奖金,设立“勇搏”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他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指导研究生、亲自给本科生授课。
他常说:
“一流的医生,应该坐下来会看病,站起来能演讲,闭上眼会思考,进了实验室能科研。
”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培养出站博士后、博士、硕士140多名。
他指导的3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其中一篇论文出自他的一名残疾学生。
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他提出“政治思想过硬、学会中医思维、临床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
倡导问疑精神和专业实践,创建了“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自主式学习联动”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从他的身上,学生们体会到了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从中学到了他为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有一次,他买进一台利用全血检测血小板聚集性的仪器。
在摸索实验条件、建立基础数据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新鲜血液进行反复测试,为此张伯礼连续8次抽取自己的静脉血。
他说:
“只要实验能取得进展,抽点儿血不算什么!
”
多年来,张伯礼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质量,致力于创建中医药高等教育规范。
20XX年,他主持制定了《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在6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了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和中医学专业的认证工作,对规范中医办学、保证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XX年他主持制定了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中医师前)教育标准(草案)》,提交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讨论,20XX年获审议通过,并向全世界发布,有力推动了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2020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3
自抗疫人民战争打响,这位中医大家挺身最前线,老当益壮、当仁不让,以“中药漫灌”的理念,科学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诠释了阻击疫情关键时刻一个中医药科学家和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仁心大爱,不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年逾古稀的张伯礼院士,从天津来到湖北,以科学报国的精神,充分发扬中医药特长,在疫情阻击战中指导建起一家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率领由来自天津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书写了挑战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为新冠病毒患者解除病痛,为阻击疫情蔓延争取了主动和时间,充分展示了中医药的科学魅力,印证了中西医结合在抗击疫情中的功力和成效。
张伯礼院士身患胆石症,在抗疫斗争前线微创切除胆囊,成为“无胆英雄”,他不曾从抗疫火线退下,而是毅然坚守,而且他的儿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执行院长张磊带领天津第十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也来到武汉,父子在一线红区共同抗击疫魔,如此情节,多么感人!
张伯礼院士是一位英勇无畏、敢于担当、忘我工作的抗疫英雄,一位白衣天使的代表,一位老共产党员的代表,一位天津人的代表。
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必将激励我们把抗疫斗争进行到底,夺取最后的胜利。
张伯礼院士离汉前写诗告别
4月16日,江夏方舱医院总顾问、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凯旋,离开了他苦战82天的武汉。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导防疫的张伯礼院士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导组电话,要求当晚到武汉。
72岁的张伯礼不惧危险,来到武汉。
1月27日开始,张伯礼院士深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社区,给病人会诊,调查疫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研究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
创建武汉首个中医方舱医院推动中医治疗新冠肺炎
2月12日,张伯礼院士率领209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
该“中医国家队”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专家组成。
随队进驻的还有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江夏中医方舱医院运行26天总计收治病人564人,治愈出院392人,其他休舱转诊他院。
据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副院长熊侃介绍,张院士作为总顾问,带领刘清泉院长及五省市400多中医专家,奋战在江夏中医方舱医院。
他亲自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区查房,为每一位患者拿脉、查看舌苔,了解病情。
一个上午出来,防护服早已汗的透湿。
晚上,张伯礼院士又召集五省市几名知名中医专家会诊,在张伯礼院士的指导下,制定了江夏中医方舱医院一号方、二号方。
后期,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基本做到了“一人一方”。
据张伯礼院士自己介绍江夏方舱医院有564个患者(轻症71%,普通型29%),五个中医医疗队(中医国家队)整建制接管。
患者吃的主要是中药,除了吃中药还要打太极、练八段锦、做按摩、做敷帖,做针灸,中医疗法全套都上。
截止到“休舱”,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这表明用中药完全可以达到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的目的,其疗效主要体现在缩短痊愈的时间、降低转成重症的比例。
患者用的药,主要是宣肺败毒、淸肺排毒汤,再就是少数配方颗粒(中成药)。
像密切接触的、发热的、留观的、疑似的人,用中成药,如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
针剂则用血必净。
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副院长熊侃说“张院长亲自带领一支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在他的全程、深入推动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中医对疫情介入的深度、广度、力度史无前例的”。
2020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4
“我的人生格言是做患者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张伯礼把“贤以弘德,术以辅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他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仍坚持每周出门诊,有时从外地赶回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在诊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处处为病人着想,从不开大处方,不作不必要的检查,不收病人任何礼物,为病人精心诊治,以高超的医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一次张伯礼看完门诊,刚出诊室就被一位病人家属拦住,家属哭着说:
“我们从农村来,没挂上号。
他(病人)得了肺癌,花了2万多也不见好,快撑不住了,您救救我们吧。
”张伯礼把病人让进诊室,仔细询问病人情况,认真查阅各种检查报告,发现病人虽消瘦、剧烈呛咳,但CT、支气管镜检查没有给出肯定结果。
病人咳嗽始于服用降压药“开博通”后,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判断呛咳很可能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病人心理负担重才导致消瘦。
他给病人调整了降压药,开了中药汤剂,亲切地对病人说:
“你很可能不是癌症,先喝点中药调理调理。
”一周后病人复诊时症状明显改善,又用了一段时间的中药,病人就康复了。
病人家属拉着张伯礼的手说:
“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接触过张伯礼的人都说,张主任一点儿没有专家的架子,他对病人永远都是那么耐心细致、和蔼可亲。
2003年非典肆虐。
张伯礼挺身而出,迅速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中医治疗非典总指挥。
他说:
“SARS(非典)是一场特殊的严峻考验。
它考验我们的党性,也考验我们的能力。
”他以“宁愿牺牲,不负人民,勇于担当,不负历史”的无畏精神,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非典患者,在控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激素减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他还组织了非典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赞扬。
30多年来,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张伯礼努力拼搏在科研、教学和医疗岗位上。
他说:
“当今中医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医药事业奋勇拼搏,鞠躬尽瘁!
”
2020开学第一课张伯礼个人观后感5
开学第一课里的张伯礼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
张伯礼,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当今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基人之一。
他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之道激励学生:
“要成大医,必先修身,‘无医德者不可为医’,为医者应有良好的医德”。
?
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崇高医德的一位老党员,在中医领域里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继承发展祖国传统医药,为人民健康服务。
”这是老共产党员张伯礼的坚定信念。
作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人,他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多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
20XX年,他提交的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获得通过,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凝结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穷智慧,也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
?
张伯礼把“贤以弘德,术以辅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他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坚持每周出门诊。
他处处为病人着想,从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不收病人任何礼物,为病人精心诊治。
?
同时张伯礼总是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即使工作在繁忙,也要走上讲台为本科生上课,走进实验室与研究生一起做实验搞科研。
他捐出“何梁何利奖”、“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百篇优博指导教师奖”的40余万元奖金,在学校设立了“勇搏”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
同样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张伯礼院士那种为病人、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一生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虽然我永远无法达到张院士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我可以像张伯礼院士那样以无限的热情关心病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讲奉献,心中有群众,办实事,不图虚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坚定地实践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学 第一 课张伯礼 个人 观后感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