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
- 文档编号:5736536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84KB
论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
《论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学生:
宋媛(指导教师:
孙自胜)
(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
摘要:
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坚持以工农联盟为主线,根据革命的发展形势不断丰富工农联盟思想,使工农联盟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在今天,正确把握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当代价值
TheAllianceofWorkersandPeasantsonMaoZedongThoughtandItsContemporaryValue
Student:
SONGYuan(FacultyAdviser:
SUNZisheng)
(DepartmentofLaw,HuainanNormalUniversity)
Abstract:
MaoZedongThoughtoftheworker-peasantallianceisanimportantpartofMaoZedongThought,isMarxism-LeninismandMaoZedonginsuccessiononthebasisoftheworker-peasantallianceideology,itsownnationalconditionsanddevelopedform.IntheprocessoftheChineserevolution,MaoZedongadherestotheworker-peasantallianceasthemainline,accordingtotherevolutionarydevelopmentsandconstantlyenrichtheworker-peasantalliancethoughtthattheworker-peasantalliancethinkinggraduallymatured.Today,correctlygraspthemaincontentoftheworker-peasantallianceMaoZedongThought,isconducivetopromotingChina'ssocialistmodernization.
Keywords:
MaoZedong;Thought;Worker-peasantalliance;theContemporaryvalue
前言
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工人运动期间意识到工人运动的成功离不开农民这一社会群体的帮助,必须把这个群体团结起来共同进行革命。
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列宁利用工人和农民的力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毛泽东对中国国情和革命现状加以分析形成了满足中国革命发展需要的工农联盟思想,最终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近年来,工农联盟问题鲜有人问津,学术界对于工农联盟的研究大多都是论文,专著极少,研究往往侧重于某一个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仅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论述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更是立足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来挖掘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工农联盟思想,列宁应用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早期的共产党员学习、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结合本国的实际状况,辩证地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工农联盟思想的论述。
(一)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总结欧洲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工农联盟思想,主要包括:
第一,论述工农联盟的原因。
首先,工人运动屡遭镇压,革命力量有所削减,必须要补充新的力量来壮大队伍。
其次,随着土地所有制的瓦解,失去土地的农民生存境况俞加恶劣,又由于他们自身的缺陷,他们无法完成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无法解放自己。
因而,他们必须同一个先进的阶级结盟来改变自身的处境,这个阶级就是工人阶级。
同时,这两个阶级都处于社会的底层,经济生活条件差,生活贫困,而“剥削者是同一个:
资本,只有资本的瓦解,才能使工人、农民的地位提高。
”第二,论述工农阶级如何进行联盟。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从事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是当时社会最先进的阶级,革命队伍必须由他们来领导;农民阶级虽然革命斗志昂扬,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差、文化素质低、思想觉悟低等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并且要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教育。
列宁利用工农联盟思想建立了工农苏维埃国家。
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革命斗争转化为经济建设,工农联盟的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即实行经济联盟,工人和农民以商品交换为中心建立经济关系。
列宁强调对农民经济利益的维护,绝对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巩固国家政权和发展国家经济。
(二)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现实基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个现实国情决定了“城市中心论”在中国未必能走通。
毛泽东立足革命形势的发展,辩证地运用和创新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
1、单纯的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大革命失败以后,工人运动频频受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中心论”依然是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而且“八七”会议明确指出,“本党系无产阶级政党,应该特别注意工人运动,因为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
”毛泽东在该思想的影响下,积极发动城市工人运动。
然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
到1928年初,中共在各地先后发动的多起工人武装起义几乎都失败了。
2、中国社会存在的现实阶级状况
(1)工人阶级
毛泽东认为,“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都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中国工人阶级诞生于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建设的工厂中,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壮大。
工人阶级掌握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多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思想相对开放,但是,他们也在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封建军阀的夹击下艰难地生存着,具有一定的革命意识。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他们之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无论哪种人都不如他们的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低下,”又遭受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所以刺激了他们的革命意识的觉醒。
因此,毛泽东肯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中国的无产阶级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相比具有自身特殊性:
一是他们在没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的同时,还肩负着三重“压迫”(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封建势力)。
二是他们是当时中国社会觉悟性较高的群体,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从自发到自觉地进行革命,最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三是无产阶级队伍中的绝大数来源于农村的破产农民,
这使得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也为两者结成同盟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管当时无产阶级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阶级,但是毛泽东还是看到了这个阶级的弱点
所在,例如中国的无产阶级队伍不如农民群体庞大;他们同世界无产阶级相比发展历史较短,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难以自发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
因此,毛泽东在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的同时,提出要对其进行改造和教育,使其明白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解放全人类。
(2)农民阶级
毛泽东在《国民与农民问题》中提到农民对于中国革命极其重要,农村人口是中国的主要人口,小农经济是中国的主要经济,农民问题自然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毛泽东不仅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农民阶级,而且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这个阶级。
1927年,他实地考察了湖南地区的农民运动,认为农民可以分为富农、中农、贫农三种,并且贫农占据农村绝大多数人口,是铲除封建势力的中心力量,即“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
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
”之后,毛泽东对富农、中农、贫农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首先,富农占农村人口比例小,既出租土地、放高利贷,又自己参加劳动,所以兼具封建地主与农民的双重身份,对中国革命一般持中立态度;中农通过自己的劳动发财致富,在经济上能够保证自己生存下去,也不剥削他人,但受到大地主阶级的压迫,因此他们愿意参加革命。
最后,贫农在帝国主义、封建地主等多重剥削下丧失了自己的土地或即使拥有土地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这使得他们的反抗意识最为强烈,因而,贫农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闭塞落后,农民的小农意识较强,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落后思想在农民身上表现地淋漓尽致。
所以,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同农民进行联合时,“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强调在农村展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结合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耐心教育,做好农民们的思想工作,从而为其他工作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3)资产阶级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伴随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这决定了他对帝国主义势力具有依附性。
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一方面受到外国及本国资本家的剥削,另一方面又受到中国封建势力的打压,这使得他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
所以,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性使得他在中国革命中总处于摇摆不定的位置,导致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乃至大革命的失败。
因此,资产阶级可以成为革命力量,但对其要进行思想改造,防止资产阶级思想在革命队伍里滋生,从而影响无产阶级队伍的纯洁性。
二、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创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工农联盟思想,又根据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工农联盟思想,使工农联盟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一)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萌芽
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到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引,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城市工人运动上,直至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的叛变,中国共产党才意识到无产阶级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要自己掌握兵权。
除此之外,毛泽东认识到依靠资产阶级的力量来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行不通的,无产阶级必须去寻找一个可靠的盟友。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现状进行了分析,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庞多,而且,农民极度憎恨旧的封建制度。
因此,农民是值得信赖和联合的社会群体。
(二)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基本形成
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工人运动面临巨大的挑战,既遭受国民党“右翼”分子的无情镇压,又缺乏正确理论的引导。
因此,中共不得不再次思考中国革命下一步该怎么走。
毛泽东吸取城市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意识到工人阶级必须要去寻找一个最可靠的同盟军,即农民阶级。
与此同时,毛泽东开始摆脱“城市中心论”的影响,通过对革命形势的分析,决定到广大农村地区与农民建立亲密的联系,并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工农民主政权。
(三)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调整
八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考虑到全民族的利益,主动放下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号召全国所有爱国人士一起对抗日本侵略者。
在这一特殊时期,毛泽东认为土地革命时期所提出的有些策略需要有所调整,如第一,除了强调工农两个阶级的力量外,还要与社会各个阶级团结一致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工农联盟仍占主导地位。
第二,调整对农村地主阶级、乡绅富豪的打压政策,联合比较开明的地主、富农、乡绅进行抗日。
这些策略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前线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物力、人力支持。
(四)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成熟
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达到新高潮,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人民队伍发展到120万人,解放区扩大到1亿人口。
这一时期,所有爱国人士都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号召,工农联盟队伍日渐强大,时刻准备推翻旧的统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中国。
这一时期,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趋于成熟。
(五)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发展
1949年以后,战后整个国家的经济亟待恢复。
所以,这一时期工农阶级的主要工作是着重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最后实现整个社会制度的转变,即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三、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以工农联盟为主线,在不同时期结合社会实际对工农联盟思想予以补充。
从工农武装割据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到民主联合政府,最后到新中国的成立都是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应用和发展。
(一)工农武装割据
大革命失败以后,革命队伍转移到井冈山地区。
由于革命斗争形式的严峻和井冈山地区艰苦的条件,不少共产党员对革命队伍能否在此生存下去提出了质疑。
对此,毛泽东发表了多篇文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论述了革命队伍在农村生存下去并开展土地革命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1、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
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生产力和经济离不开武装斗争,利用土地革命来革新农村旧的生产关系,为革命队伍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而且,武装斗争是巩固和发展工农政权的有力保障。
在土地革命时期,鉴于现有的革命力量,中共暂时无法实现全国政权的统一,只能先在根据地建立小片政权,进而成片发展壮大。
毛泽东在井冈山期间,组织当地农民武装起来推翻旧社会的种种制度,建立了井冈山工农民主政权。
2、土地革命是根据地存在和壮大的基础条件
无产阶级若想利用农民这股革命力量,就必须让他们看到实际的物质利益,即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以及免受苛捐杂税的压榨。
因此,土地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出台多部与农村土地有关的法律来保障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相应地减免赋税,实现了农民的最大心愿。
除此之外,无产阶级发动农民在农村开展阶级斗争,号召农民打到、消灭地主阶级。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革命队伍停驻的安全港湾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过分强调工人运动的发动而忽视了农民革命,革命力量和革命运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因而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秋收起义失败以后,革命队伍逐渐转移到偏远的农村、山区。
然而,当时党内有不少人质疑农村红色政权能否生存下去。
于是,毛泽东发表了多篇文章,指出中国是一个“两半”社会,敌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封闭,敌人防守松懈,这有利于革命队伍的生存和壮大。
除此之外,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据整个国家人口的绝大部分,而且,“两半”社会下的中国农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反抗性、革命性较强,这促使农民群众积极加入革命队伍。
毛泽东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率领革命队伍走进农村,运用农村地区的地利、人员优势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政权,最后反攻城市,实现全国政权的统一。
(二)团结全民族抗日
八年抗战使处于内战中的中国人重新凝聚起来一致抗日。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大局出发,主动联合国民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抗日。
1、同资产阶级联盟
抗日战争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深陷水深火热当中,国内各阶级必须团结一致对抗外敌。
毛泽东强调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肃清党内长期存在的狭隘的关门主义——不相信许多中间阶级有参加抗日的作用。
大革命失败之后,国民党仍然是当时中国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对内对外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因此,工农阶级同强大的日本法西斯作战,必须争取这股力量。
然而,大资产阶级在根本上代表亲英美派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尽管参加革命,依然无法改变其根深蒂固的封建剥削思想。
小资产阶级力量较为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依附性强,革命立场总是摇摆不定。
总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盟具有暂时性,在与资产阶级的合作中,仍要把工农联盟放在首要位置。
2、重新科学界定农村各阶级
虽然毛泽东在其工农联盟思想形成之前就已经对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农村贫民群体的加入。
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改变以及大革命之后中共有关农村工作的深入开展,毛泽东重新分析了农村各阶级在抗战中作用。
首先,大地主阶级是外国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他们当中绝大部分的人会选择投靠帝国主义。
其次,资产阶级缺乏坚定的革命立场,尤其是大资产阶级顽固派,所以,对其既要联合又要斗争。
最后,在抗战时期,对待富农不宜采取土地革命时期的消灭政策,而应充分发动这些人积极抗日,与中农、贫农团结一致对抗敌人。
(三)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仍然对共产党实行打压和迫害政策,破坏了国共合作,进而影响到统一战发挥作用。
而后,社会各阶级纷纷要求国民党实行抗战民主,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1944年十月,周恩来作了“双十节演讲”,认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反映了全国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并提出了成立民主政府的具体步骤。
之后,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指出即将建立的民主联合政府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而成的政府,绝不等同于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这一新政府的建立有利于实行民主改革,缓解国内社会矛盾,也为抗战胜利后中国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四)对工农阶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工人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要想领导革命队伍取得最后的胜利——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就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
毛泽东多次强调,任何时候全党同志都要严于律己,虚心向其他阶级学习,提防非无产阶级思想,时刻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除了切实保障他们的物质利益外,必须要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农民的头脑中仍然保留了不少旧思想,对于违背革命要求的思想要进行改造,提高农民队伍的思想觉悟性,确保革命队伍时刻保持先进。
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做好教育农民的工作,只有改造农民落后的旧思想,才能使农民积极参与革命和建设。
(五)实行工农经济联盟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农联盟由工农阶级之间由政治联盟拓展到经济联盟。
毛泽东借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新经济政策,并始终立足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国情,意识到国家建设尤其是工业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
他指出,工农之间的经济联盟必须以等价交换为前提,确保所有劳动者之间平等互利的关系。
俗话说:
“亲兄弟,明算帐。
”工农阶级是最亲密的战友,两个阶级因为共同的利益结成联盟,只有将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小化,才能巩固新生政权。
工人生产的农业机器、化肥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为工业的发展赢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同时,农民生产出丰富的农产品满足了城市工人及居民的基本物质需要,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早期致力于工农联盟思想的研究和发展,始终强调工农联盟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里的极端重要性,在不同阶段都对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补充,保障了我国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毛泽东晚年时期,由于个人专断主义的滋长以及全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在有关工农联盟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失误。
所以,我们要在全面分析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事业。
(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我国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此为前提,否则就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注定是要失败的。
毛泽东曾说过,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并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建立新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所以,我国在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渗透,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为农民工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依据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和城市都相应进行了变革。
首先,各大城市的企业有所改变,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进行了适当的放权,企业活力大增。
因此,城市大小企业相继发展起来,用工需求增加,吸引了农村劳动力纷纷走进城市务工。
其次,农村不再实行高度公有化的公社制度,农村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这为农民走向城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渐渐地,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一股潮流,一方面,农民工既为城市建设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带动了农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工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既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也加剧了城市的环境压力。
当前,农民工作为工人与农民的结合体,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切实保障好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解决好这一社会难题。
目前,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农民工处于社会底层。
虽然农民工走进了城,有了自己的工作。
但是他们从事的都是一些劳动强度大的脏活、累活,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马路上、工地上。
尽管他们为一个城市的建设付出了很多,但是很多时候仍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第二,农民工没有充分享受到现代政治文明成果。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包括工人、农民在内的所有的劳动者都参与了国家方方面面的建设,理应享受自己的建设成果。
近几年虽然出现了农民工人大代表,但是人数很少。
虽然人大代表每年都会提出改善农民工处境的议案,但是这些提议的实际功能往往有限。
这些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农民工的选举权、决策权等基本政治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第三,农民工的社会利益没有得到应用的保障。
如农民工“讨薪难”这个问题仍然是社会难题,而且农民工在参与城市建设的同时,他们在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毛泽东一直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切实解决好农民关心的问题,保障好他们最起码的物质利益,才能让他们积极参加革命以形成工农联盟,从而获得革命的胜利。
而且他还始终强调要对农民进行思想上的改造,改造农民落后的小农思想。
同样在今天,我国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减免农业税,再到农业补贴政策无一不是切切实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的发展也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使得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产品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也日益高涨。
除此之外,我国在农村地区成立村民委员会,农民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行使自己的参政权利。
然而,农民工作为出门在外的农民或者是流动的工人,他们的利益同样需要得到维护。
首先,鉴于农民工行行使政治权利的不便,应适当增加农民工人大代表的比例,让他们选出自己信赖的且文化水平较高的代表来表达他们的心声,切实地维护好他们的权利。
其次,各个城市的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继续改善农民工群体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以及社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工作,尤其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各地政府必须予以重视,通过教育来提升潜在农民工队伍的文化水平。
最后,整个社会要改变对待农民工群体的态度,尤其是城市少数自诩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
毛泽东曾说过知识分子只有真正走进工农群体,才能通过劳动来感悟自身真正的价值所在,毕竟劳动造就了高智慧的人类。
(三)为城乡和谐发展提供经验
中国的城市与农村自古以来似乎就被某种隐形的东西隔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亦是如此,始终未能达到城乡一体化。
虽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各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城市与中西部地区的各方面差距逐渐缩小,城乡逐步走向融合。
但是,城乡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始终没能实现很好的融合。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时期,就比较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城市、农村各自的优缺点,在城市开展革命不顺利的情况下毅然走到农村去开展土地革命。
之后,随着革命队伍的壮大,再次返回到城市,在城市展开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的同时,毛泽东并没有忽视农村的发展,他利用“一化三改造”的方式很好地实现了工农之间的经济联盟和城乡间的合作发展。
然而,由于他晚年时期思想上出现的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压知识分子等等,既影响了工农联盟内部的团结,也不利于城乡的和谐发展。
所以,我国要辩证地利用毛泽东的工农联盟思想来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地越来越好,三大产业比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业、农业比重逐年下降,两大产业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毛泽东 工农联盟 思想 及其 当代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