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方剂解读九.docx
- 文档编号:5735663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39KB
著名方剂解读九.docx
《著名方剂解读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著名方剂解读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著名方剂解读九
达原饮
出处:
《温疫论》
本方由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七味药物组成。
用于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之憎寒壮热,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苔垢腻等症。
有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之功。
膜原,又名募原。
《素问.举痛论》云: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王冰注:
“膜,谓恫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吴又可云:
“其邪去表不远,附近于胃。
……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
”薛生白云:
“外通肌肉,内通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宜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宜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本方能直达膜原,辟秽化浊,驱逐温疫秽浊之邪,故名“达原饮”。
达郁汤
出处:
《杂病源流犀烛》
本方由升麻、柴胡、川芎、香附、白蒺藜、桑白皮、橘叶诸药组成。
用于治疗抑郁伤肝,呕酸,阳痿不起等症。
有疏肝解郁、行气泄热之效。
本方之中,升麻升发清阳;柴胡疏肝开郁;川芎活血行气;香附理气解侈;白蒺藜平肝袪风;桑白皮清泄肺热;橘叶行气和胃。
全方用大量疏肝行气之药,服之可使肝气疏泄,诸郁消除。
“达”,有畅达之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木郁达之”之说,是言肝属木,性喜条达、升发,肝气郁结致病,便是“木郁”。
用本方正合《内经》旨意,使木郁畅达,故名“达郁汤”。
补中益气汤
出处:
《脾胃论》
本方由黄耆、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诸药组成。
用于脾胃气虚所致之身热有汗,头痛恶寒,渴喜冷饮、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或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证。
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
本方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
李东垣认为:
“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
乃制本方。
赵养葵曰:
“后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气不行,此气因劳而下陷于肾肝,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用升柴以佐参耆。
是方所以补益后天中之先天也……”(《古今名医方论》)本方调补中焦脾胃,益不足之气,故名“补中益气汤”。
补阳还五汤
出处:
《医林改错》
本方由黄耆、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诸药组成。
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者。
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王清任认为:
人身之阳气有十成,分布于周身,左右各得其半。
若阳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归并一侧则发生半身不遂。
本方由补气药与活血药相配伍,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有效方。
应用此方,可使气旺血行,瘀袪络通,从而促其所亏之五成还复,气血周流全身而十全。
故将其所拟之补气化瘀方剂,用于治疗斯证,命名为“补阳还五汤”。
北京长城制药厂出品的“消栓口服液”即根据本方制成,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患。
败毒散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
本方由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炙甘草诸药组成。
用于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所致之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胸膈痞满,鼻塞声重,咳嫩有痰,舌苔白腻,脉浮无力,及时疫,痢疾,疟疾,疮疡等有上述见症者。
有益气解表,散风袪湿之功。
“毒”泛指时行不正之气等致病因素。
本方于表散药中加入人参培其正气,以资驱败邪毒,从汗而解,故名“败毒散”。
由于方中益气扶正,当推人参为首功,故又名“人参败毒散”。
《补遗方》仓廪散,即本方加陈仓米,治各种痢疾,发热,心烦,头痛,食即呕吐诸症。
谷藏为仓,米仓为廪,取脾胃为“仓廪之官”意。
牵正散
出处:
《杨氏家藏方》
本方由白附子、僵蚕、全蝎三味药物组成。
适用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致之中风面瘫、口眼喎斜等症。
具有袪风化痰作用。
中风,亦称卒中。
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的病症。
本方适用于中风轻证,属中络类型。
方中白附子辛甘温,散而能升,善治头面之风,逐寒湿,驱风痰;僵蚕咸辛平,袪风化痰;全竭辛平,熄风镇痉;并用热酒调服,更能引药入络,宜达病所。
“牵正”者,指服本散后,风去痰消,经络畅通,可使已经歪斜之口眼恢复正常,故称“牵正散”。
黄龙汤
出处:
《伤寒六书》
本方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当归、人参,加桔梗、姜、枣组成。
原用于伤寒里热实证而气血两虚之候;后世医家用于治温疫病应下失下,正虚邪实者。
有扶正攻下之功。
“黄”,为中央脾土之色;“龙”,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这里称脾为“黄龙”。
《张氏医通》云:
“汤取黄龙命名,专攻中央燥土,土既燥竭,虽三承气萃集一方,不得参归鼓舞胃气,乌能兴云致雨?
”王旭高云:
“曰黄龙者,大黄得人参为佐,则能神其功用,如龙得云助,升腾上下,莫能测其变化也”。
(《王旭高医书六种》)陶氏此方,攻补兼施,既下脾胃燥结,又致津液润燥,专治脾胃之患,故称“黄龙汤”。
都气丸
出处:
《医宗己任编》
本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子组成。
用于肾虚气喘、呃逆等证。
有滋肾纳气之功。
本方又名七味都气丸,即从钱仲阳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来。
“都”者,有盛也、聚也之义;“气”即指肺肾之气而言。
缘肺为一身之气的大主,肾为元气发生之根本;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只有肺肾之气旺盛,才能维持全身气机之调畅。
本方诸药配伍、有补肾气,敛肺气之功,从而使一身之气保持旺盛,而聚集于一处,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故名“都气丸”。
凉膈散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叶、黄芩、连翘,加竹叶、蜜水煎服。
用于上、中二焦热邪炽盛所致之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等症。
有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王晋三云:
“膈者,膜之横蔽心下,周围相着,遮隔浊气,不便上薰于心肺者也。
不主十二经。
凡伤寒蕴热内闭于膈,其气先通心肺,膻中火燔烦热、自当上下分消。
”(《古方选注》)本方咸寒荡热于中,苦寒泄热于上,服之可使上、中二焦之邪热迅速消解,胸膈得以清凉,从而诸证可除,故名“凉膈散”。
斑龙丸
出处:
《古今医统》
本方由鹿角胶、鹿角霜、茯苓、柏子仁、菟丝子、补骨脂、熟地黄六种药物组成。
用于元阳衰惫、虚损阳痿诸证。
本方选血肉有情大补之品,有补益元阳之功。
谢观誉此方能“壮精神,除百病,养气血,补百损,育子嗣,常服延年益寿”。
严苍山云:
“鹿为纯阳之兽,角生巅顶,血肉有情之品,霜能升阳,胶能补血。
佐以菟、脂助肾之阳,熟地补肾之阴,柏子仁养心而悦脾,茯苓淡渗而不寒,较胜八味丸之草木无灵者多矣”。
(《汤头歌诀正续集》)王晋三云:
“鹿与游龙相戏,必生异角,故得称龙;鹿有文故称斑,用其角为方,故名‘斑龙’”。
(《古方选注》)方中既用鹿角胶,又用其角霜,以此为主,故称“斑龙丸”。
越婢汤
出处:
《金匮要略》
本方由麻黄、生石膏、生姜、炙甘草、大枣五种药物组成。
用于风水,证见一身悉肿,发热或无大热,汗出或无汗、恶风、或渴、脉浮等。
有宣肺泄热、利水消肿之功。
本方只所以名“越婢”者,说法不一:
成无己谓“脾治水谷,为卑脏若婢……是汤所以谓越婢者,以发越脾气,通行津液”。
(《注解伤寒论》)方有执谓“越,逾也、过也;婢,女子之卑者也”。
(《伤寒论条辨》)喻嘉言谓:
“石膏之辛凉,以兼解其寒,其柔缓之性,比之女婢。
”(《尚论篇》)钱潢谓:
“或以此治越人之婢而得效,遂以命方。
”(《伤寒溯源集》)近人柏德新谓:
“越婢实有使婢越级出其受压地位之意。
结合疾病,则有发越……‘肺之郁闭’。
”(《陕西中医》1981年5期)笔者以为此说甚是。
越鞠丸
出处:
《丹溪心法》
本方由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五种药物组成。
用于因气、血、痰、火、湿、食诸郁所致之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消化不良等症。
有行气解郁作用。
本方为通治六郁之剂,方中香附以开气郁;苍术以除湿郁;抚芎以行血郁;山栀以清火郁;神以消食郁。
所以又名“六郁丸”。
关于“越鞠”之名,有多种解释:
一种认为“越”为发越,“鞠”通郁,所以有“发越鞠郁”(吴鹤皋)之说。
一种认为“鞠”是古代一种皮球,“越鞠”喻将六郁如球般的一个个踢开。
又一种谓山栀亦名“越桃”,抚芎亦名“鞠藭”,本方取两药别名中第一字合名。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以后一种说法较为合理。
趁痛散
出处:
《校注妇人良方》
本方由酒炒牛膝、炙甘草、薤白、当归、桂心、炒白术、炒黄耆、独活、生姜九味药物组成,共为细末,水煎后服。
用于治疗妇人产后骨节疼痛,发热头重,四肢不举之症。
有益气活血,袪风胜湿之功。
“趁”有追逐之意。
本方之中黄耆、白术、炙甘草、当归益气养血;牛膝、独活袪风除湿;薤白、桂心、生姜温经散寒。
诸药共伍,服之可使疼痛得逐,四肢活动如常,故名曰“趁痛散”。
又《丹溪心法》有此方,组成不同,由没药、乳香、桃仁、红花、当归、羌活、地龙(酒炒)、牛膝、甘草、五灵脂、香附诸药为末,黄酒调服,主治历节痹痛。
散偏汤
出处:
《辨证录》
本方由白芍药、川芎、郁李仁、柴胡、甘草、白芥子、香附、白芷八味药物组成。
用于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经所致之半边头风,痛或左或右,无有定处,时轻时重,遇劳累、寒冷加剧。
有疏肝袪风,和血止痛之效。
方中白芍、川芎养血和血;郁李仁、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白芷、白芥子袪风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由于服用本方能驱散偏头风之疼痛,疗效相当显著,故称“散偏汤”。
紫雪丹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青木香、沉香、元参、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朱砂等十六味药物炮制而成。
用于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而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抽风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及小儿热盛惊厥。
有清热解毒,镇痉开窍之功。
本方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诸证,为临床较常用的开窍剂。
以其色和用命名,言此药如法制成之后,其色呈紫,状似霜雪;又言其性大寒,清热解毒之方,犹如霜雪之性,从而称之曰“紫雪丹”。
黑钖丹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黑锡、硫黄、沉香、木香、炒茴香、阳起石、葫芦巴、破故纸、肉豆蔻、金铃子、附子、肉桂诸药组成,酒糊为丸。
用于肾阳衰弱,阴寒内盛之上盛下虚证。
有温肾阳,散阴寒,降逆气,定虚喘作用。
本方组成特点是标本兼顾,补而不滞,温而不燥。
喻嘉言云:
“按此方用黑锡水之精,硫黄火之精,二味结成灵砂为君,诸香燥纯阳之药为臣,用金铃子苦寒一味为反佐,用沉香引入至阴之分为使。
凡遇阴火逆冲,真阳暴脱,气喘痰鸣之急症,舍此药更无它法可旋”。
(《医门法律》)诸药配伍,可使肾阳充旺,阴霾自散,下元得固,冲逆自平。
本方以黑锡为主,制成丹丸内服,故名“黑锡丹”。
温胆汤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本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诸药组成。
用于胆经虚热或痰热上扰所致之虚烦不得眠,惊悸、胸闷、口苦、呕吐等症。
有燥湿化痰,清热除烦之功。
本方名为“温胆”,实为清胆和胃之剂。
王晋三云:
“温胆汤,隔腑求治之方也。
热入足少阳之本,胆气横逆,移于胃而为呕,苦不眠,乃治手少阳三焦,欲其旁通胆气,退热为温,而成不寒不燥之体,非以胆寒而温之也”。
(《古方选注》)罗东逸云:
“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
(《医宗金鉴》)陈修园则持异议云:
“热除痰清而胆自宁和,即温也。
温之者,寒凉之也”。
(《时方歌括》)可见,本方“温胆”之意在于“清”也。
温经汤
出处:
《金匮要略》
本方由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诸药组成。
用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等证。
有温经散寒、和血袪瘀之功。
治疗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金匮要略》本有下瘀血之法,但若遇体虚有寒者,则非下法所宜,故另立比方,以温养血脉为主,使血得温而行,血行则无瘀而月经正常。
刘渡舟说:
“温经汤的治疗如春天的气候是温和而流畅,它不同于附子汤的治疗如夏日炎炎而以流火灼金为能事。
温应作‘和’字讲,应是温和经水的方子”。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本方温润并施,阴阳兼顾,使寒者温而燥者润,瘀血行而经血下,故名“温经汤”。
滋膵饮
出处:
《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方由黄耆、山茱萸、生地黄、山药、生猪胰子诸药组成,前四味药物煎汤,送服猪胰子。
用于治疗消渴病。
有补肾滋胰、生津止渴之效。
“膵”叫胰脏。
张锡纯接受当时西方有关生理、病理学说,认为消渴病是由胰脏功能失常所致,特别创制了这首风格迥异之方剂。
方中黄耆补中益气;山茱萸滋养肝肾;生地黄养阴补血;山药气阴双补;猪胰子以脏补脏。
诸药相伍,以滋补引起消渴病之“膵”脏,故名“滋膵饮”。
痛泻要方
出处:
《医方考》
本方由白术、芍药、陈皮、防风四味药物组成。
用于肝郁脾虚所致之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止,舌苔薄白,脉弦而缓等症。
有疏肝补脾之功。
肝脾不和之腹痛泄泻,称为“痛泻”。
吴琨云:
“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宜,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医方考》)本方药仅四味,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陈皮辛能利气止痛。
可疏肝健脾,理气和中,补中寓疏,标本兼顾,能泻肝木而补脾土,调气机以止痛泻,洵为治疗痛泻的重要方剂,故命名曰“痛泻要方”。
普济消毒饮
出处:
《东垣试效方》
本方由黄芩、黄连、陈皮、元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甘草诸药组成。
用于风热疫毒上攻之大头瘟、痄腮(即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等症。
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
大头瘟、痄腮,皆为感受热疫毒气,壅于上焦,攻冲头面所致。
疫毒应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病势向外,又当因势利导,疏散上焦风热之邪,清解心肺头面之疫毒。
“普”,言其广也;“济”,为救助也。
“消毒”,即消除毒疫之气。
东垣曾以本方治疗大头瘟、屡治屡验,存活甚众。
由于本方能够普救众生,济世活人,消除疫毒,故名“普济消毒饮”。
疏凿饮子
出处:
《济生方》
本方由羌活、秦艽、商陆、槟榔、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椒目、泽泻、赤小豆诸药组成。
用于遍身水肿,喘息口渴,二便不利者。
有疏风透表,通利二便之功。
本方为治水肿之峻剂,适于外而一身尽肿,内而口渴、便秘之上下表里俱病之侯。
方中既有宣降肺气,疏散表邪之药,又有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之药,使上下疏通,表里透达,内外照应,标本同治。
其分消上下内外之水势,发散水气之方,犹如夏禹治水,疏江凿河,开其闭塞,从而使水道通畅,江河顺流,不致横溢泛滥成灾矣。
故称“疏凿饮子”。
开噤散
出处:
《医学心悟》
本方由人参、姜黄连、石姜蒲、丹参、石莲子、茯苓、陈皮、陈仓米、冬瓜仁、荷蒂等十味药物组成。
用于治疗噤口痢疾,火盛气虚,下痢呕逆,不能饮食诸症。
有益气健脾,化湿和胃之功。
凡患痢疾而见饮食不进,或呕逆不能食者,称之为“噤口痢”。
多由湿热毒邪蕴结肠中,毒盛而伤害胃气,胃阴受劫;或因久病脾胃两伤,胃失和降,输化无力,气机阻塞所致。
本方中人参、茯苓、石莲子、陈仓米健脾益气;黄连、荷蒂、冬瓜仁清热利湿;丹参活血袪瘀;石菖蒲开窍化湿;陈皮理气和胃。
服反之可使脾气升而口噤开,湿热清而泄痢止,故名曰“开噤散”。
华盖散
出处:
《博济方》
本方由苏子、赤茯苓、桑白皮、橘皮、杏仁、麻黄、甘草诸药组成。
用于外感风寒,肺气失宣,痰阻气滞所致之咳嗽上气,痰吐不利,胸腹烦满,项背拘重,声重鼻塞,头目眩晕者。
有宣肺平喘,理气化痰之功。
“华盖”,古时谓帝王的车盖。
《古今注.舆服》:
“华盖,黄帝所作也……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作华盖也。
”这里指肺脏,因肺居诸脏腑之上,其色状宛如华美的车盖,向称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
且肺主一身气机之升降,本方主治之病机在宣降肺气。
方中集作用于肺经之药于一方,诸药相伍,使表寒解、肺气宣、痰涎化、喘咳平,故称“华盖散”。
阳和汤
出处:
《外科证治全生集》
本方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诸药组成。
用于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属于阴寒之症。
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
“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
本方为治疗外科阴性痈疽疮疡的著名方剂。
方中补阴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之品与滋腻之品相伍,加上添入生精补髓,血内有情之鹿角胶,可使寒湿宣发而不伤正,精血得补而不恋邪,从而阴寒散,阳气和,就好像自然界阳光普照,大地和暖,寒凝顿消,阴霾四散,阴平阳和,万物呈祥一样,使阴疽之症迅速治愈。
故称“阳和汤”。
肾气丸
出处:
《金匮要略》
本方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八味药物组成。
用于肾阳不足,证见腰痛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小便不利或频数等。
有温补肾阳之功。
柯韵伯云:
“命门有火则肾有生气矣。
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治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且形之不足者,温之以气。
”(《古今名医方论》)王晋三亦云:
“肾气丸者,纳气归肾也……独取名肾气者,曰乙癸同源,意尤重于肾也”。
(《古方选注》)本方为温补肾阳之祖方,功能“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方中仅用少量温肾药于滋肾药中,寓有“少火生气”之义。
故名“肾气丸”。
亦按其药味称为“八味丸”或“附桂八味丸”。
《济生方》以本方重用附子,再加车前子、川牛膝名“济生肾气丸”或“加味肾气丸”,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效。
肾着汤
出处:
《金匮要略》
本方由甘草、白术、干姜、茯苓四味药物组成。
用于寒湿伤脾之身体重、腰及腰以下冷痛重着,转侧不利,但饮食如常,口不作渴,小便自利的肾着病;及阳气不行而致的胞痹证,证见少腹膀胱胀痛,小便不利。
有温脾袪湿之功。
肾着,病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多由肾虚寒湿内着所致。
古人形容本病有“腰中如带五千钱”之说。
本方有温脾肾、利水湿之效,药仅四味,然功效卓著。
由于专治肾着病,故称“肾着汤”。
又名“肾着汤”,“着”为着的本字。
亦据其所用药物命名,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或甘姜苓术汤。
《千金要方》肾着散,乃本方加桂心、牛膝、杜仲、泽泻而成,为标本兼治之方。
复脉散
出处:
《伤寒论》
本方由炙甘草、大枣、阿胶、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麦冬、麻仁诸药组成。
用于气虚血少之心悸短气,虚烦失眠,舌淡少苔,脉象结代者。
有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本方原名“炙甘草汤”,以其主药而命名。
费伯雄云:
“仲景原为伤寒脉结代,余邪未解者而设,故温散与清润并使,使外邪清,则正气醒而血脉复也”。
(《医方论》)成无己云:
“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
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
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
说明脉结代、心动悸,为心之阴阳气血俱虚所致。
本方能滋养血脉之本源,使结代之脉恢复正常,故名之曰:
“复脉汤”。
复元活血汤
出处:
《医学发明》
本方由柴胡、天花粉、当归、红花、甘草、炮山甲、桃仁、酒大黄诸药组成。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
有活血袪瘀,疏肝通络之功。
由于外伤损络,血离经脉,流溢脉外,停于胸胁,胸胁为肝经循行部位,血瘀则影响肝气,导致气滞,所以痛不可忍。
本方以活血袪瘀为主,兼以疏肝行气通络,诸药合用,可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肝气行而络脉通,胁痛平而元气复。
正如张秉成所云:
“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
(《成方便读》)故名“复元活血汤”。
敦复汤
出处:
《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方由党参、山茱萸、补骨脂、乌附子、核桃仁、生山药、茯苓、生鸡内金八味药物组成。
用于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以致肾弱不能作强,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痛,或黎明泄泻等脾肾阳虚引起之虚寒诸证。
有温补脾肾阳虚之功效。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
“土曰敦阜”。
是说脾居中央,属土,具敦厚阜高之性。
脾土又受肾阳的温煦,才能运化正常。
脾肾阳虚,必然会导致虚寒诸证丛生,从而出现上述所云之病症。
服用本方,可温补脾肾,使阳气得以振发,敦土之正常功能得以恢复,故名“敦复汤”。
暖肝煎
出处:
《景岳全书》
本方由当归、枸杞、小茴香、茯苓、肉桂、乌药、沉香、生姜诸药组成。
用于肝肾阴寒所致之小腹疼痛,疝气等症。
有温补肝肾、行气止痛之功。
本方主治肝肾虚而有寒凝气滞之疝气痛。
由于肝属厥阴,其经脉绕脐络少腹而循阴器,寒凝肝脉,气机阻滞则发为寒疝气痛之证。
方中当归、枸杞温补肝肾;小茴香、肉桂温经散寒;乌药、沉香温通理气;茯苓淡渗利湿;生姜温散水寒之气。
温补肝肾以治其本,散寒行气以治其标,标本兼顾,服之可使肝脉得暖,气机调畅,阴寒驱散,症痛得止,故称“暖肝煎”。
脾约麻仁丸
出处:
《伤寒论》
本方由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组成,和蜜为丸。
用于肠胃燥热,大便硬,小便数之证。
有润肠通便之功。
“脾约”,病名出《伤寒论》,指脾虚津少,肠液干燥,以致大便坚硬难出的病症。
成无己曰:
“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
(《伤寒明理论》)本方以麻子仁为主药,辅以理气除满,养阴润燥之品,使腑气通、津液行,缓下而不伤正,主治脾约之证,亦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者,故名“脾约麻仁丸”。
资生健脾丸
出处:
《兰台轨范》
本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陈皮、麦芽、神、薏苡仁、芡实、砂仁、白扁豆、山楂、甘草、桔梗、藿香、白豆蔻、黄连十八味药物组成,炼蜜为丸,米饮送服。
用于妊振妇女脾虚呕吐,或胎滑不固,或男子食欲不振等症。
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
罗东逸云:
“是方以参、术、苓、草、莲、芡、山药、扁豆、薏苡之甘平,以补脾元;陈皮、、麦、砂、蔻、藿、桔之香辛,以调胃气;其有湿热,以黄连清之、燥之。
既无参苓白术散之滞,又无香砂枳术丸之燥,能补能运,臻于至和,于以固胎,永无滑堕。
丈夫服之,调中养胃,名之资生,信不虚矣”。
(《古今名医方论》)是言本方健脾和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故名之。
资寿解语汤
出处:
《杂病源流犀烛》
本方由羚羊角、桂枝、羌活、甘草、防风、附子、酸枣仁、天麻诸药组成,加竹沥、姜汁水煎服。
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舌强不语者。
有扶正袪邪,化痰熄风之功。
本方为治中风证邪在于经者。
《医学正传》云:
“若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但手足不遂,言语蹇涩者,此邪中于经也”。
本方既可平肝熄风,又能温经化痰,标本兼治,正邪均顾,中风邪在于经者服之,可使语言流利,举止灵活,寿命得以延长。
故称“资寿解语汤”。
葆真丸
出处:
《女科证治准绳》
本方由鹿角胶、杜仲、山药、茯苓、熟地黄、菟丝子、山茱萸、五味子、川牛膝、益智仁、远志、小茴香、川楝子、巴戟天、补骨脂、葫芦巴、柏子仁、穿山甲、沉香、全蝎二十味药物组成,蜜丸,温酒送下。
用于肾虚、五劳七伤、妇女不孕症等。
有补养肝肾、益精壮阳之功。
“葆真”,有保全天真之意。
《庄子》有“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
《淮南子》有“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
以上均说明葆全元真之气的重要性。
本方峻补肾阴、肾阳,培固先天之本。
故而服之可使元真得保,身体健康,因以此命名。
萱草忘忧汤
出处:
《医醇誊义》
本方由桂枝、甘草、白芍药、陈皮、半夏、郁金、合欢花、贝母、茯神、柏子仁、金针菜十一味药物组成。
用于忧愁太过,抑郁不乐,洒淅寒热,痰气不清之症。
有疏肝解郁,安心安神之效。
金针菜,又名“萱草”。
花康《安生论》曾云: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本草图经》)谓其能“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著名 方剂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