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5731135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882.91KB
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考生须知: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第1-25题,非选择题第26-29题。
本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题目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5月27日凌晨2:
10,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于中午11时左右顺利登顶。
完成下列小题。
1.可能使珠峰变高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B.地震活动频繁
C.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外力风化侵蚀
2.登山队员在登顶珠峰过程中除高寒缺氧外还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①雪崩②强风③暴雨④滑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1.C2.B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珠穆朗玛峰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喜马拉雅山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边界(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使得区域隆起,因此可能使珠峰变高的原因是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符合题意;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可能使得珠穆朗玛峰海拔变低,排除A;地震活动频繁,并不能直接抬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排除B;外力风化侵蚀,往往是削低高山,填平低地,可能使得珠穆朗玛峰高度变低,排除D。
故选C。
2.登山队员在登顶珠峰过程中,除高寒缺氧外,珠穆朗玛峰上有大量积雪,坡度陡峭,有可能遇到雪崩,给登山造成困难,①符合题意;珠穆朗玛峰海拔高,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强度大,有可能遇到强风天气,给登山造成困难,②符合题意;珠穆朗玛峰海拔高,气温远低于0℃,因此出现暴雨的可能性不大,出现暴雪的可能性大,③不符合题意;珠穆朗玛峰坡度陡峭,地面多冰雪,可能遇到滑坠事故,给登山造成困难,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点睛】板块张裂地区(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大洋中脊等);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区(消亡边界)往往形成高大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等);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消亡边界)常形成海沟,以及山脉或岛弧(如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美洲西岸的山脉)。
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一段视频显示,1984年到2019年期间,北冰洋地区海冰面积出现大幅缩减。
完成下列小题。
3.北冰洋海冰总面积呈现出缩减趋势,则()
A.北冰洋航线受阻B.陆地海岸线后退
C.气温升高降水减少D.亚热带物种向北扩大
4.海冰面积变化导致北极地区
A.①增强,②减弱B.②增强,③减弱
C.①减弱,④增强D.③增强,④减弱
【答案】3.B4.C
【解析】
【详解】1.北冰洋海冰总面积呈现出缩减趋势,表明气候变暖,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会上升,沿海低地会被淹没,从而导致陆地海岸线后退,B正确;北冰洋海冰总面积呈现出缩减趋势,海冰对轮船的阻挡作用减弱,则北冰洋航线变得畅通,A错误;北冰洋海冰总面积呈现出缩减趋势,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北冰洋海水获得的太阳能量增多,气温可能升高,蒸发加强,空气中水汽增多,因此降水可能增多,而不是减少,C错误;北冰洋海冰总面积呈现出缩减趋势,表明全球变暖,北半球亚热带物种向北扩大,南半球亚热带物种则向南扩大,D错误。
故选B。
2.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地面反射、到达地面并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北冰洋地区海冰面积出现大幅缩减,海冰面积缩小,地面反射率减弱,即①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反射作用减弱,则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强,即②增强;全球变暖主要是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大气逆辐射增强,即③增强;北极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温度上升,则地面辐射增强,即④增强。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低地被淹没;破坏大气环流平衡,使得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并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频率增加;全球变暖使资源条件变化,如热量资源、水资源的变化;全球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如洪涝和干旱;全球变暖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灾害增多;全球变暖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条件,而影响人们生产领域;全球变暖使得疾病传播加剧,危害人类活动。
骆驼刺是豆科,属半灌木,高可达40厘米。
下图为骆驼刺。
完成下列小题。
5.决定骆驼刺植株形态和根系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土壤C.热量D.光照
6.在绿洲边缘种植骆驼刺的主要目的是()
A.集聚水分B.提供牧草
C.改土治沙D.提供燃料
【答案】5.A6.C
【解析】
5题详解】
骆驼刺生长在荒漠中,庞大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面部分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腾。
因此决定骆驼刺植株形态和根系特点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故选A。
【6题详解】
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
骆驼刺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在绿洲边缘种植骆驼刺的主要目的是改土治沙,C正确。
骆驼刺根系庞大,在绿洲边缘种植骆驼刺会导致骆驼刺与农作物争夺水分,A错误;提供牧草和燃料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D。
故选C。
2020年4月18日中午,从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看,我国东北多地虽然天气晴朗,但近地面覆盖着大范围灰色烟雾区,哈尔滨出现雾霾围城的现象。
下表为哈尔滨今年4月17~19日天气状况。
完成下列小题。
7.形成哈尔滨此次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沙尘天气影响B.燃煤取暖产生烟尘
C.工厂集中排放废气D.焚烧秸秆准备春耕
8.对此次雾霾影响范围的监测,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RSC.GPSD.VR
【答案】7.D8.B
【解析】
【详解】1.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哈尔滨此次雾霾天气出现在4月18月,出现地点是哈尔滨周边农村(哈尔滨出现雾霾围城的现象),此时正是哈尔滨周边农村准备春耕生产的时节,当地为了增加耕地土壤肥力,大量焚烧秸秆,造成空气中颗粒物污染增强,从而出现出现雾霾围城的现象,D符合题意;沙尘天气影响引起的雾霾现象,城市和乡村差别不大,不会出现雾霾围城的现象,排除A;如果是燃煤取暖产生烟尘、工厂集中排放废气引起的雾霾现象,应该城区比郊区严重,不会出现雾霾围城的现象,排除B、C。
故选D。
2.材料信息表明,从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看,我国东北多地虽然天气晴朗,但近地面覆盖着大范围灰色烟雾区,哈尔滨出现雾霾围城的现象。
由此可见,对此次雾霾影响范围的监测,主要利用了卫星云图,而卫星云图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即RS技术,B符合题意;GIS表示地理信息系统,不能直接监测雾霾影响范围,排除A;GPS表示全球定位系统,不能监测雾霾影响范围,排除C;VR技术表示虚拟现实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也不能监测雾霾影响范围,排除D。
故选B。
【点睛】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洋流()
A.①②流向相同B.③④性质相同
C.②③受东南信风驱动D.①④受盛行西风驱动
10.图中洋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A.①附近夏季多海雾B.②流经沿岸降水减少
C.③流经沿岸气温上升D.④促使污染物聚集
【答案】9.B10.A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①洋流位于北印度洋海区;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冬季呈逆时针、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因不能判定图示地区所处的季节,因此无法判定①洋流的流向,A错误。
图中③④均位于中低纬海区大陆西岸,为寒流;其中③为本格拉寒流、④为加纳利寒流。
B正确。
受东南信风驱动的应为自东向西流动的南赤道暖流,C错误。
受盛行西风驱动的洋流应位于中纬度且自西向东流动,D错误。
故选B。
【10题详解】
图中①洋流位于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对非洲大陆东北部而言,西南风为离岸风,导致①附近冷海水上泛,气温下降,因此夏季易形成海雾,A正确。
②为暖流,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因此会导致流经沿岸降水增多,B错误。
③为寒流,寒流降温减湿,因此会导致流经沿岸气温下降,C错误。
洋流会导致流经地区污染物扩散,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影响,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雷州半岛的徐闻县盛产菠萝,产业优势明显,许多大中企业纷纷落户。
菠萝不仅养活了一方人,也成了当地一景“菠萝的海”。
完成下列小题。
11.菠萝加工企业落户徐闻的主导区位因素()
A.市场B.科技C.劳动力D.原料
12.不利于徐闻菠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培育良种,树立品牌意识B.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
C.增施农药化肥,提高单产D.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就业
【答案】11.D12.C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徐闻县盛产菠萝,水果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徐闻县可以为菠萝加工企业提供生产原料,D对。
菠萝加工企业对于科技和劳动力需求不大,BC错。
菠萝加工后的产品面向市场不仅是徐闻当地市场,A错。
故选D。
【12题详解】
徐闻县菠萝产业的发展可以培育良种,树立品牌意识,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就业,ABD对。
而增施农药化肥,会产生土壤污染,影响产品品质,不利于菠萝产业可持续发展,C错。
故选C。
【点睛】徐闻县盛产菠萝,且菠萝作为原料,长距离运输容易腐烂变质,加工企业应接近原料地进行布局,所以菠萝加工业为原料指向型。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纬度0°~3°S之间,是非洲第一高峰。
下图为该山地自然带分布,完成下列小题。
13.甲地自然植被类型是()
A.热带荒漠B.热带草原
C.热带季雨林D.针阔叶混交林
14.乞力马扎罗山南坡有热带雨林分布而北坡没有,主要原因是北坡()
A.位于高原,海拔高,相对高差小
B.地处内陆,距海远,降水较少
C.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光照弱
D.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13.B14.D
【解析】
【详解】1.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受地势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水平自然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乞力马扎罗山山麓,其上是常绿阔叶林,其下热带雨林,按垂直自然带带谱规律判断,甲地自然植被类型是热带草原,B正确;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地处赤道附近,降水相对较多,山麓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热带荒漠,A错误;热带季雨林出现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在非洲没有分布,C错误;图中显示,甲地位于常绿阔叶林之下,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针阔叶混交林,D错误。
故选B。
2.水热条件决定植被类型。
乞力马扎罗山附近地区盛行风有明显季节变化,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当地盛行东南信风,东南信风由印度洋上吹来,属于湿润气流,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而北坡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少,因此北坡没有形成热带雨林,D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乞力马扎罗山南坡和北坡相对高差相似,相对高差不是南北坡植被差异的原因,排除A;与南坡相比,北坡距海远近差别小,距海远近不是两坡降水差异的原因,排除B;西南季风不是乞力马扎罗山附近地区的盛行风,且北坡不可能是西南季风迎风坡,光照弱不是没有形成热带雨林的原因,排除C。
故选D。
【点睛】根据垂直地带谱和水平地带性的关系,一般将世界垂直带谱分为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
在海洋性系统中,垂直带谱基本上重复水平自然带系统,大致按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寒荒漠—积雪冰川这一序列变化,自低纬至高纬,带谱结构趋于简单。
在大陆性系统中,在中纬度出现特殊的干旱、半干旱垂直带谱,即草原荒漠垂直带谱。
2020年4月中央财政安排16亿资金,支持东北三省实施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
它是一种将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春播时不翻动表土,直接在原茬上播种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完成下列小题。
15.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肥力,提高矿物质含量
B.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
C.减少风、水对裸露地表侵蚀
D.提高地温,降低耕种成本
16.用于覆盖地表的农作物秸秆中,可能有()
①玉米②小麦③水稻④甘蔗⑤甜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④
【答案】15.C16.A
【解析】
【15题详解】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是一种将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春播时不翻动表土,直接在原茬上播种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减少风、水对裸露地表的侵蚀,C正确。
春播时不翻动表土,直接在原茬上播种,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地表,增加肥力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
春播时不翻动表土,直接在原茬上播种,并不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B错误。
中央财政安排16亿资金,支持东北三省实施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说明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并不能降低耕种成本,D错误。
故选C。
【16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在东北三省实施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东北三省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和水稻,用于覆盖地表的农作物秸秆中应该有玉米、小麦和水稻的秸秆,①②③正确。
甘蔗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东北地区不适宜种植甘蔗,④错误。
甜菜的茎叶一般用作饲料,不用于覆盖农田,⑤错误。
A①②③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南方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北方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景观图”。
完成下列小题。
17.关于东部季风区叙述正确的有()
①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强
②植被以森林
主,受农耕影响大
③均属于外流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④红色风化壳分布很广,长江以南尤为普遍
⑤温度、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③④
18.下列景观描述与自然区对应正确的是()
A.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南方地区
B.雪域高原,江河源流长--青藏高寒区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北方地区
D.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答案】17.B18.B
【解析】
17题详解】
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显著,①正确;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植被以森林为主,同时为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区,耕作业发达,植被受农耕影响大,②正确;东部季风区与河流外流区并不完全重合,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③错误;长江以南以红壤为主,红色风化壳分布很广,④正确;东部季风区的南部地区,有部分热带气候,温度、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这种说法不准确,⑤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B。
【18题详解】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描述的为东北地区景观,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地貌广布,为我国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B正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为西北地区景观,C错误;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描述的为东部季风区南方景观,D错误。
综上所述,故选B。
【点睛】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它同时也量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位置、面积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临海45%
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大部分深居内陆30%
中国西南部,一是边缘高山峡谷区,二是内部高原区,青藏高原25%
自
然
环
境
气候
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高寒气候:
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
地形
地势
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三大平原;辽东、山东、东南丘陵;黄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
高原或高山和盆地内蒙古高原、准葛尔、塔里木盆地
高原、山地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水文特征
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
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湖
土壤
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
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盐分高)
原始土壤
植被
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热带雨林、季雨林
西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东南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山顶
森林—草原—荒漠
主导因素
气温随纬度变化
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
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人
类
活
动
农业
最重要农业区(种植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畜牧业、河谷农业
不利条件
人多地少,环境问题
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
影响程度
深刻微弱
经济文化
发达落后
交通
发达落后
补
充
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
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
(1)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地形崎岖
(2)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震)
青藏高寒区:
(1)地形崎岖
(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3)地质灾害多发
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下图为2000-2016年鲁豫皖三省粮食主产区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图。
完成下列小题。
19.有关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农村人口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B.鲁皖农村人口老年抚养比高于全国
C.鲁农村人口老年抚养比增长幅度最大D.2011年豫皖农村老年人口数量相等
20.为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可行的是()
A.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B.实施鼓励生育政策
C.更加严格地限制人口流动D.实行土地买卖流通
【答案】19.C20.A
【解析】
【19题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
全国农村人口老年抚养比应是波动上升;皖农村人口老年抚养比低于全国,“鲁”大约在2004-2013年之间一直低于全国;鲁农村人口老年抚养比增长幅度最大;2011年豫皖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相等,但因两省人口总数不同,因此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并不相等。
故C正确,A、B、D错误。
【20题详解】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的影响表现为农村劳动力不足。
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便于机械化生产,因此可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A正确。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因此应以控制人口为主,适当调整人口生育政策,而不应该实施鼓励生育政策,B错误;严格地限制人口流动不利于社会发展,C错误;实行土地买卖流通不符合我国国情,D错误。
故选A。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下图为1990~2010年我国三个城市不同方位用地扩张速度的雷达图。
完成下题。
1990~2010年三个城市中()
A.上海用地扩张速度快于北京B.上海与北京城市扩张
方向相似
C.重庆城市扩张面积大于北京D.城市扩张模式均为“新区组团”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北京由1990年的平均半径15千米增长到2010年的平均22千米,增长半径约为7千米;同理上海增长约15千米,重庆增长约7千米。
上海用地扩张速度快于北京,A正确,C错误。
上海向东、西、南扩张明显,北京向东南、西北城市扩张明显,方向不同,B错误。
北京城市扩张是以原城市中心向周围扩张,新区不明显,不是“新区组团”式,D错误。
故选A。
【点睛】注意图中比例尺的不同。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22.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梁的桥面与其下溪谷的高差不可能超过()
A.45米B.70米C.90米D.110米
23.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农药可能来自()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22.D23.C
【解析】
【2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P和Q的海拔都是100米,而溪谷的海拔在0—50米之间,因此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在50—100米之间,该桥梁的桥面与其下溪谷的高差不可能超过110米,D正确;故选D。
【23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可以判断桥下水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甲、丁位于河流下游,所以A错、D错。
乙处在河流上游方向,地形是山谷,但根据等高线凸出方向,可以判断乙处水流流向西南,不经过桥下,B错。
丙在河流上游,且丙处是山谷,丙处的水流经过桥下,所以最有可能来自丙处。
C对,故选C。
【点睛】在计算等高线图中两点的相对高度时,只要判断出两点的高度范围,就可以根据“十字相差法”确定两点的相对高度。
下图为R地与北京市(40°N)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的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24.R地的纬度()
A.23.5°NB.20°NC.19.5°ND.0°
25.图中甲到丙时段()
A.甲日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5°SB.乙日R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C.乙到丙R地昼短夜长D.甲到乙R地正午日影朝南
【答案】24.B25.D
【解析】
【24题详解】
23.5°N与北京市(4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最大是16.5°,20°N与北京市(4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最大是20°,19.5°N与北京市(4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最大是20.5°,0°与北京市(4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最大是40°。
图中R地与北京市(40°N)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最大是20°,因此R地的纬度是20°N,B正确。
故选B。
【25题详解】
R地的纬度是20°N,北京市位于40°N,图中甲到丙时段,R地与北京市(40°N)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先变小后变大,符合此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是20°N~23.5°N~20°N,太阳直射23.5°N时R地与北京市(40°N)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最小,甲日、丙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0°N,乙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5°N,乙日R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6.5°,AB错误。
乙到丙太阳直射点从23.5°N向20°N移动,R地昼长夜短,C错误。
甲到乙太阳直射点从20°N向23.5°N移动,太阳直射点位于R地以北,R地正午日影朝南,D正确。
故选D。
【点睛】注意:
直射23.5°N时R地与北京市(40°N)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最小。
三、非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新疆略图,图2为火焰山景观图。
材料二: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主要由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布满道道冲沟。
盛夏,在灼热阳光照射下,热气流不断上升,红色砂岩熠熠发光,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故名火焰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学年 浙江省 丽水市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