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训练1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docx
- 文档编号:5725499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2.05KB
高考历史二轮训练1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docx
《高考历史二轮训练1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训练1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训练1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
训练一 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
1.(2014·广东深圳调研)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
”该体制是( )
A.宗法分封体制B.“丞相”体制
C.监察体制D.科举选官体制
解析 据题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信息,可以判断为材料反映的是“监察体制”,故选C项。
宗法分封体制未形成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排除A项;材料中所指体制不仅包括中央也包括地方,排除B项;科举制为隋朝所开创,排除D项。
答案 C
2.(2014·浙江五校联考)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政治制度最有可能是( )
A.宗法制B.郡县制
C.行省制D.科举制
解析 据题干“垂二千年而弗能改”,说明这一制度已经实行了二千多年,并一直沿袭下来,秦朝确立的郡县制,其基本形式一直为后代沿用,故B项正确。
A项的宗法制与“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不符,排除;C项行省制是元朝创立,不过是300多年的时间,排除C项;科举制是隋朝时确立,也不过是1000多年的时间,排除D项。
答案 B
3.(2014·河南驻马店调研)《盐铁论·水旱》说:
“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 )
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解析 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已较广泛使用铁农具,人们认识到使用铁农具是发展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项。
A、B、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答案 C
4.(2014·重庆巴蜀中学诊断)王安石变法中,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的政策是( )
A.市易法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宋朝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抑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的是颁布市易法,设置市易务。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答案 A
5.(2014·江苏徐州质检)《史记·高祖本纪》载: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
A.天人合一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说明为高祖刘邦的皇权寻求理论支持,符合董仲舒君权神授的观点,故选C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天人合一思想,A项错误;“敬天法祖”属于宗法制的范畴,与题干材料不符,B项错误;材料没有天人感应的观点,D项错误。
答案 C
6.(2014·安徽淮南一模)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
“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
A.理一气二B.反省内心C.格物致知D.知行合一
解析 解读题干可知,“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其形态会随时间、地点、天气等条件发生变化,但这些事物是有“常理”的,再变也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深入体会这些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能将物象的活的精神凝聚于笔墨形式之间,与朱熹格物致知观点相同,故选C项。
B、D两项是心学观点,排除;A项不是求理方法,错误。
答案 C
7.(2014·山东德州校际联考)“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该思想在以下哪一事件中得以充分体现(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解析 据题干材料“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说明只学习西方器物,体现的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故选A项。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8.(2014·贵州六校联考)近代某官员上报:
“近访闻逆党方结密会,遍布支部于各省,到处游说运动,……或用歌谣,或用白话,沿门赠送,不计其数,入会之人,口以百计……。
其诡计最毒者,则专煽动军营中人,且以其党人投入军队。
”该逆党应该是( )
A.维新派B.义和团C.同盟会D.共产党
解析 据材料中“遍布支部于各省”,“则专煽动军营中人,且以其党人投入军队”,可以看出该党形成了全国性的组织系统,并注重在新军中培养自己的力量,再结合武昌起义的相关知识可以确定为同盟会,故选C项。
维新派、义和团、共产党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C
9.(2014·新疆乌鲁木齐一模)陈独秀的《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写道: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绝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内容是( )
A.中体西用思想B.民主共和思想
C.民主和科学D.新三民主义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信息,说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推崇“西洋的法子”的核心内容,即民主和科学思想,故选C项。
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思想,革命派提出民主共和思想,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都与题意无关,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10.(2014·重庆六校联考)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
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
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
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下列哪一条约?
(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比较简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马关条约》。
所以答案选B。
答案 B
11.(2014·河南郑州一模)《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
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
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B.“一边倒”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 据材料信息“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可知新中国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签订的条约,这正符合“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故选C项。
独立自主是基本外交方针,A项错误;B、D两项外交方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C
12.(2014·广东梅州五华县二模)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
“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横额:
“社会主义好!
”。
上联和下联分别指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运动、农村合作化运动
C.农村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及时间信息,反映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三十年前是指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三十年后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故选A项。
农村合作化运动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与题干不符,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13.(2014·湖南长沙质检)“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
至于无法可循的案例,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
”这段誓词的宣誓人任职于古代雅典的( )
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
解析 解读注意题干信息“无法可循的案例,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可知是与司法审判有关,公民大会为古代雅典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五百人会议为国家行政机关,陪审法庭为国家司法机关,十将军委员会为国家军事机关,故选C项。
A、B、D三项错误。
答案 C
14.(2014·重庆南开中学考前诊断)“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
……怎么办呢?
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只有经济建设发展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该论述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信息,“军政费用”与“经济建设”要有一个“比例”,注重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据此可以判断这段论述出自《论十大关系》,故选C。
答案 C
15.(2014·安徽宣城调研)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
“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
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A.国王B.议会
C.内阁D.最高法院
解析 观察题干材料,迁移所学,内阁是英国的国家行政机关,但是内阁首相又是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因此又可以控制立法权,故选C项。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A项错误;议会主要是掌握立法权,B项错误;最高法院主要是掌握司法权,D项错误。
答案 C
16.(2014·湖北武昌调研)1602年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付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
该公司的历史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解析 题干材料展示了西方殖民扩张中独特的组织形式——东印度公司,故选B项。
东印度公司建立时间晚于新航路开辟,A项错误;荷兰霸权已经衰落,故其不能反映这个时段的历史,C、D两项错误。
答案 B
17.(2014·重庆六校联考)“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
解析 德、赛两先生是指民主与科学,西方宣扬民主与科学旗号的是在启蒙运动中,上升到批判封建政治制度的高度。
故选C。
答案 C
18.(2014·江苏盐城测试)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
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
解析 据题干材料出现的“宇宙物质受到力的控制”、“数学方式表现”、“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判断“普遍法则”是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选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题干不符,排除B;牛顿经典力学在相对论之前,排除C;量子论是描述微观物质的,排除D。
答案 A
19.(2014·山东济宁一模)据某史学著作:
“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
”文中的“事件”是( )
A.北约组织建立B.朝鲜战争
C.柏林墙修筑D.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 由材料中“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
”可知是指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下的一次核争锋,虽然双方剑拔弩张,但终究不敢发动核战争,最终苏联退让,撤走在古巴部署的导弹,因此选D。
答案 D
20.(2014·黑龙江调研)《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
“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
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
”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
A.两极格局B.单极世界
C.多极化和多元化D.“一超多强”
解析 据题干“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信息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以及题干材料强调“文明的冲突”,说明众多文明形成下的多元化特征,A、B两项错误,C项正确;“一超多强”是多极化加强的体现,但题干未涉及到世界主要国家的实力问题,排除D项。
答案 C
21.(2014·陕西渭南调研)“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具有这些特点的经济模式或体制是( )
A.中央统制经济B.计划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D.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解析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故选C项;A、B、D三项错误。
答案 C
22.(2014·云南昆明模拟)杨宁一教授在其著作《20世纪的文明演进》中写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①。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文中①②处可能出现的文字是( )
A.近代化 全球化B.制度化 近代化
C.一体化 自由化D.制度化 全球化
解析 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表明这些组织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秩序,要加强制度化建设,①指制度化,材料“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重点强调的是整体世界的发展,②指是全球化,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近代化、一体化和自由化,排除A、B、C三项。
答案 D
23.(2014·湖北荆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成祖在位时,大学士职官的设立,填补了皇帝和帝国官僚体制之间的空白,大学士开始在政策问题上备皇帝顾问,这些措施都没有背离明太祖建国的任何基本制度上的设想;相反的倒是弥补了现存制度的缺陷,它们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
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常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议国事,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
——摘自[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
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
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后来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宣告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宪法上的先例:
凡内阁失去下议院的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1784年,内阁首相小威廉·庇特试图通过改革内阁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的个人专制,起先未得到下议院赞同,庇特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们的支持,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
自此之后,在英国又开创了一个先例:
倘若内阁在下议院失去多数议员的信任,它可以解散它,重新选举,如果新议员们对这一内阁表示信任,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就应辞职,而让下议院的多数派去组阁。
——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制建立的主要政治影响。
比较明朝内阁与前代中书省的权力区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后近百年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演变的主要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异同点。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首先抓住材料信息从制度建设和王权强化两方面概括影响;第二小问,从两者的地位、议事决策的方式两方面进行对比。
第
(2)问,第一小问,注意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从行政权转移、国王与内阁关系、内阁与议会关系三方面来概括阶段特征;第二小问,从国王与议会权力的消长来概括趋势。
第(3)问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主要从两者的作用上回答;不同点要注意把握两者的最大区别。
答案
(1)影响:
有效提高中央行政效率;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强化;形成新的中央行政运行体制并影响后世;埋下宦官专权等腐败政治现象的隐患。
区别:
与中书省相比,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与中书省相比,尽管后来内阁首辅具有最后决定权,但各殿阁大学士可参与发表意见,具有合议性质,减少了首辅独裁的机会(如回答内阁制下最后的裁决权一直掌握在君主手中、从未被阁臣所操纵或内阁大学士官职较低等也可)。
(2)特征:
由国王掌控行政权到大臣掌握行政权,产生内阁责任制;由国王控制内阁到内阁从属于议会;议会中的下议院对内阁具有否决权和组阁权。
趋势:
王权不断衰落,议会权力不断增长(回答由国王拥有至上权力到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也可)。
(3)相同:
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权力制约和权力均衡的作用(回答都起到提高行政决策和行政事务效率作用也可)。
不同:
明朝内阁制是君主权力加强的产物,成为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制度保障,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就是封建王权不断衰落、议会权力不断增长的过程,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成长的过程。
24.(2014·重庆市万州区高三一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当时有所谓三公、九卿,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
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只要城市居民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
中国到秦、汉时代,国家疆土,早和现在差不多,户口亦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而且中国的立国规模,并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
何况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我们要责望当时(秦汉)的中国人,早就来推行近代的所谓民选制度,这是不是可能呢?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
……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
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
……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秦汉时期与希腊政治体制差异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央“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的职责。
(2)依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4)结合以上材料拟一主题加以说明。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从中西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中国方面抓住材料关键词“统一”“疆土”“人口”“农业国”,希腊方面抓住关键词“城市”“人口”等,并结合书本知识来进行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书本知识回答即可。
第
(2)问,第一小问,抓住关键句“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从两方面概括作者观点;第二小问,结合书本知识回答即可,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进行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对内自己打架造成麻烦”概括即可,进步性结合书本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注意时间限制“改革开放以来”,结合书本知识,从三大民主制度重建与完善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两方面来概述成就。
第(4)问,首先要归纳材料蕴含的主题,比如国情和时代条件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再结合史实进行论证,论证时要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
(1)原因:
中国是大一统国家,地域广袤,人口众多,以农立国;雅典是城邦国家,小国寡民,岛屿众多,工商业发达。
职责: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
(2)观点:
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新社会。
趋势:
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逐步取代了君主制及帝制)。
原因: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共和派与其它政治派别之间斗争及妥协。
(3)局限性及进步性:
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相互争斗,意见难以统一,影响行政效率;但三者之间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
成就: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4)主题:
国情和时代条件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
说明:
政治体制和国情及时代条件要交代清楚。
25.(2014·云南昆明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为立宪君主。
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国家财政。
通过这样一个改造,英国政府变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财权与政权高度吻合,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
这是一次巨大的制度创新,英国从此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卞姗姗《现代化史观与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
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挥相当的作用。
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绝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政治制度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并分析影响其政治主张的因素。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信息“确立了议会统治,王权逐渐虚设”,从国王和议会两方面归纳;第二小问,整合书本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分析,从现代化视角出发,着眼于民主政治、工业革命、近代科学形成、自由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二轮 训练 中西方 政治文明 演变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