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答案 2 1.docx
- 文档编号:5719745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04KB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答案 2 1.docx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答案 2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答案 2 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答案21
中国道路
一、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
1.福利刚性指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只能允许其上升不能允许其下降的心理预期。
2.为什么不高兴?
时间问题,价格变动指数
人与人之间失去和谐便会不快乐
3.经济学关注的任何变量,都是相对量,经济学不关注任何意义上的绝对量。
4.需求是由供给决定的,D=f(s)
5.经济学就是经世致用之学,可以用它来解释我们的生活,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解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解释政府与个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解释国与国之间的金融、贸易以及其他国际经济关系,这是解释意义上的经世致用
6.经济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改善完善社会
7.从财富积累的角度说,更关注效率。
8.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的差距是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自然基础,不合理的收入制度与分配制度是社会矛盾的社会基础
9.中国历史上的三种移民方式:
灾害移民,商业移民,行政性移民。
商业性移民是为追逐商业利益,获得比较利益的好处而进行的大规模移民
10.劳动追逐资本
11.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包括心力再生产,体力再生产,脑力再生产。
12.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
总量,结构,微观行为,制度。
13、粮票是实现粮食供给的一种配额制度。
中国改革前的粮票分为三个层次。
14、黄河入海口改道是咸丰元年发生的自然灾害
15、把事情放到历史起点上去评价,叫做历史主义。
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要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
16、中国95%的人在黑河和腾冲连线的右边
17、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包括心力再生产,体力在生产,脑力在生产
18、马寅初:
学然后知不足,权然后知轻重
19、基本公共品是不能按照市场规则配置的
20、唐代的单嗣继承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1、计量单位越小表示物品越短缺
二、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
1.社会转型与体制转型的区别:
社会转型更多的是社会结构的变迁,体制转型更强调制度变迁。
2.在没有技术和资本介入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只有两种基本生产要素:
劳动和土地
3.第一次社会转型:
1919-1949年,救亡多于启蒙、解构多于建构的社会转型。
第二次社会转型:
1949年-1978年,以社会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转型。
第二次转型问题大于成就
背景一:
民国政府留下的经济残局:
国有资产名存实亡、重工业缺位、民生凋敝
背景二:
中共面临的三大任务:
:
工业化,文化建构,国家治理
经济领域社会集体主义的两大败笔:
生产领域的农村公社制和资源配置领域的国家托拉斯主义
第三次转型:
1978年-2003年,以经济市场化和非平衡发展为指向的社会转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逻辑起点:
农村:
1978,体制外突破,绕开制度壁垒
城市:
1984,体制外开放,体制内激活
中央与地方分权:
“特区”也是一种分权
结论:
中国道路是独特的,不可重复,因为不可重复,才更具有世界意义;非平衡发展是不得已的选择
第四次转型:
公民社会的全面建构
背景一:
60年经济增长中的数量和结构
背景二:
60年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单向流动
背景三:
基本公共品短缺与配置不足,基本卫生服务的城乡差别不要简单地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发达国家也看病难看病贵,而应该关注谁看病相对更难,谁看病相对更贵,这是民生领域的结构性困境
背景四:
经济市场化中的价值冲突和利益冲突
(1)功利主义的兴起于社会价值哲学的迷失
(2)地方主义与社会平衡的执政理念的冲突
(3)商业伦理和儒学伦理的冲突
(4)私人品充分供给而基本公共品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经济民主与公共资源配置方式的冲突
(5)公权力过多介入资源配置,使公权力被私利严重侵蚀
(6)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普通劳动被边缘化,导致社会基本价值的偏移
(7)社会管理不适应经济市场化的需要,导致社会运行成本上升;失去伦理约束的个人可能因利己而损人或因损人而利己,导致社会运行成本升高
(8)市场分割中的所有制歧视。
损害市场效率和国有企业收益的公允性,甚至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9)要素流动的利益取向与城乡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冲突
4.开放与改革同样重要
5、民国政府三大使命:
工业化,文化重建,共和制民主
6、孙中山和民国政府的三大遗憾:
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7、经济过热的表现:
通货膨胀
8、价格双轨并存不仅催生腐败,还加剧社会的乱象
9、工业化的两个途径,一是英国式的工业蚕食农业,二是商业移民
10、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
广义的城市人口包括有常住户口、未落常住户口、流动非常住户口。
现在统计城市化率,不包括第三个
11、1978年改革之初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下降是因为制造业的发展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增长;78年-8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时降低;81年-84年,中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经济过热;1984年农民开始放弃土地外出打工;中国在改革后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是1992年;9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指数和污染指数保持高度一致
12、垄断的高级形式是托拉斯
13、经济增长是增值税的税基
14、人们的结构性审美(也叫系列性审美)催生了捆绑销售的营销策略
15、第一次国有化运动是在1945年
16、五四运动没有达到民主科学的目的
17、攀枝花市先有厂后有市的地方
18、中共接收的民国政府的国有资产实际上是名存实亡的
19、更多的人获得一种向上的机制,这个社会总体上就是进步的
20、闲置是由短缺导致的,闲置又加剧了短缺
21、民生:
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设施
22、生产方式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态度
23、未富先老是后工业文明派生出的一个现象
24、社会结构的变迁在中国表现为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意识同时并存的时候,这个社会难免表现出诸多的矛盾。
社会转型难免会产生很多矛盾,这个矛盾可能来自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冲突,但更多地来自于经济社会结构中、经济社会变动当中观念上的差异。
25、功利主义在经济学中是中性词
26、市场经济派生出一个事实:
企业可能是追逐最大化利润的,个人可能是追求最大化效用的
27、每一个人对信息的具备有两种:
充分信息和完备信息。
净化充分信息得到完备信息。
我们做不到最完备的信息。
28、性价比,性指效用
29、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的代价或丧失的的潜在利益。
30、没有最优选择,只有次优选择。
31、成本锁定效应:
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不是无休止地持续下去的,我们总是在某一个时点上终止我们的选择,原因是选择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就叫做交易费用。
当成本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的行为就被这个成本锁定了,不再选择了。
32、对一个有效的选择来说,这个选择必须是具有非唯一性。
样本群体更大可以使选择更有效。
把诸多的条件放在一起考虑叫做权衡。
权衡之后做选择,选择之后做决策。
这个决策叫做理性决策,我们所做的决策只能是有限理性决策。
33、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说,如果每个人做到最优的同时,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那么社会财富就最大化。
34、市场经济的安排,不是要限制人的自私,而是要限制人的损人。
35、权利均衡原则:
让每一个个体在自立的同时不损人。
这个道理可以由经济学延伸到政治学。
36、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是最高的秩序,义是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
义在这里跟利是冲突的,所以便有“君子言义不言利”之说,这里讲的君子是正常的普通人,不是具有至上性的那种可看不可及的人。
为了让仁和义成为习俗,必须有礼,这个礼就是行为规则,也就是通常讲的规矩。
礼保持了乡村社会传统的的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礼可以使得一个善举长期持续下去。
礼也可以形成一种圈子效应,圈子的刚性如果上升为一种礼节,那么它极有可能损害效率。
为了实现仁义礼,需要智,也是基础教育。
信把善举长期化,把好的社会秩序长期维护下去,把好的规则长期执行下去。
37、人分为三种:
天子,君子,小人。
38、古希腊意义上的习俗指的就是伦理,伦理就是习俗
39、孔子坚持的教育理念:
有教无类。
无类的教育的只能是基础教育。
40、社会不能只有一种所有制,要有多种所有制,搞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不是完全排斥社会主义的,因为资本主义也是一种社会化的生存。
41、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精髓
42、人的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43、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说: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与劳动的结合便有了财富。
”
44、人是一种群体化生存的生物
45、政治学要解决权力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是国际政治中最基本的问题
46、商业伦理的的三个原则:
自利不损人、企业必须盈利、企业必须长期盈利
47、马克思说:
“欧洲中世纪城堡不是被枪炮利剑所摧毁而是被价值规律所摧毁。
”
马克思说:
“从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这句话是现代信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48、一个简单的商品交换过程,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我们借助于货币这个媒介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在传统社会它可能直接表现为物物交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友善的赠与。
49、社会契约:
使公权力不至于被滥用、被闲置
50、规则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也包括微观主体的再造
51、经济民主包括公众有自己的选择权。
经济民主更多的企业和个人通过选择自由来表达这个民主精神
52、世界上不存在无限度的自由,自由都是有限度的。
自由本身是一种权利,当你争取这个权利的时候,必须尊重别人的自由
53、配置给谁、配置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配置、如何配置是公共资源配置包含的4个基本问题。
公共资源的配置,市场是失灵的,不能用价格机制来平衡供求关系,公共资源的配置都是而且应该是政府主导。
市场失灵的地方,往往都是公共资源配置的地方。
54、基本住房制度应该当作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提供。
就业也应纳入公共品的配置,为想工作、有能力的人提供工作。
55、民生分为一般民生和基本民生,广义地说还包括与民生的实现相关的制度安排以及其他相关条件。
基本民生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础教育、基础医疗保险、基本社会保障)、基本公共设施(包括基本道路、基本住房、基本环境设施及其他维持生命存续的物质条件)和基本消费物品。
56、基本健康权是基本人权,它不跟钱多钱少有关,它跟抽象人有关。
基本受教育权也是人权。
57、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人生起点上的差异。
58、纳税者要依法纳税,要合理利用所收的税,这是现代公共财政要强调的两个方面。
59、环境安全是健康安全的一个重要基础。
所有与环境安全相关的因素都应纳入民生范围来管理
60、公共品是集中配置的
61、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说:
“一定量的劳动得自农业的收入要少于得自工业的收入,得自工业的收入又少于得自商业、服务业的收入。
”这又叫做佩蒂--克拉克定理。
62、在中国,劳动是不能被边缘化的
63、医疗领域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壁垒,技术壁垒,知识壁垒。
越不过这三个壁垒,不能行医
64、机构派生机构,工作派生工作,文件派生文件等这一规律叫做帕金森定律
65、中国在1985年开始用GDP衡量
66、经济快速增长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67、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中国走的途径是商业移民
68、民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69、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只能以稳妥的方式推进
70、五四运动起于北京,兴于上海
71、当货币成为建立并达成社会交往关系的中介的时候,选择就会变得非常重要
72、企业作为一个围观主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放在契约原则下生产才有意义
72、在为政过程中公权的拥有者和公民的关系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
73、世界粮署不再向我国提供无偿粮食是在2006年
74、当前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斗争了。
转型期的社会矛盾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75、司法调解在解决转型期社会矛盾方面效果并不明显
三、中国农业组织:
演化问题与改进
1、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个国家经济社会的结构变迁
2、毛泽东说:
“中国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农民的问题,而农民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土地问题。
”。
3、土地,只有土地构成了中国农民生产要素和生活的条件
4、自由其实是一种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制约关系
5、孟子说:
“无恒产则无恒心。
”
6、中国共产党在2005年提出和谐社会建构
7、PPI: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8、提高利率是紧缩政策,降低利率是放松的货币政策
9、井田制——以劳代租
10、外部性:
任何人独立的行为都会对别人发生正的或负的影响
11、孙中山1912年正式颁布的治国方略里说要实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所屋
12、粮食与工业品的区别是农产品的可储存性很差
13、增产未必增收
14、为了增产增收,从1952年合作社进入第一个阶段——互助组时期。
15、合作社有三种形态,一种是初级生产合作社,一种是高级社
16、专业化有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7、初级社不仅在生产层面上满足专业化的分工,而且为了集中购买集中销售采取了商业合作,这个商业合作是现在的城乡商业合作社的前身,也是国家内贸部的前身,叫商业合作联社。
18、商业上必须进行有效的合作
19、法国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发祥地,而日本是东方社会主义的发祥地
20、存在总是有条件的,有它存在的理由,这是黑格尔所说的存在的条件性
21、农村信用社是两种信用组织的起源,一种是现在的中国农业银行,一种是中国农村基层信用社。
农业银行只与50年代的信用合作社有关。
小额贷款由农村信用社提供,大额的存贷业务由农业银行来提供
22、英雄崇拜时期,对英雄的崇拜可以淡化很多私利,但学着学着,崇拜就下降了,可见,英雄主义不能替代有效的机制
2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开头四个强音符是命运的叩门声
24、1955年毛泽东发出建立和巩固城乡工农联盟的指示后,农村的合作化加速了。
河南是农村合作化程度最高、农村合作化运动发展最快的的地区。
人民公社实际上就是原来的高级社。
人民公社从诞生起就被视为是农村的经济社会组织
25、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连续五个一号文件《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意见》反映了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视,但并没有让农民真正定心。
26、组织是一种生产函数。
组织是一种关于生产和交易的制度安排
27、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强调分工、专业化
28、市场经济下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29、嫉妒往往产生于没有明确分工的场合。
有效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30、越是发达的国家,对农民的支持力度越大
31、三农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的根本问题
32、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
33、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中是不可能理性的选择偷懒的
34、当前较高层次社会阶层的封闭性越来越强
35、有效的结构不仅提高效率,还减少制度运行成本
36、收入:
显性收入。
名誉、闲暇也都是收入
37、瘦肉精事件输入基本民生范围的事件
38、行政机关处置矛盾纠纷的首选形式是调解
39、是非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0、十七届三中全会规定中国的土地流转关系是永久不变
41、消费者频繁受骗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买卖双方共同遵守的商业伦理准则
42、稳定农村基本经管制度的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43、人要被两种机制套牢:
名誉套牢机制、职业套牢机制
方舟子之所以要挑选那些名人,是因为他要维系他的网络的社会效应,强化他的影响力。
44、心理损耗经济学叫做负效用
45、1984年以后增产不等于增收。
人民公社时期增产和增收是一致的
46、目前,全国流动性人口为两亿左右
47、市场:
产前、产中、产后
48、合成谬误:
每个人的决策都是理性的,但加在一起就是错误的
49、中国从1987年开始广种红富士苹果,到1989年红富士苹果集中上市,价格大跌。
1992年柑橘上市,又集中上市价格大跌。
50、农民所擅长的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
51、土地承包制下的小生产和市场化农业的社会化之间的冲突,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矛盾
52、工商业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来自市场,而农民所面对的不仅是市场,还有自然
四、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
1、社会成本是从社会角度来看的成本,等于生产成本加上给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损失
2、权利的有效界定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3、交易费用有两种:
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
外生交易费用是恒大于零的。
只要有商品的交易,就一定有外生交易费用。
内生交易费用是由制度设计导致的,有效的制度设计可以降低内生交易费用。
4、自觉是最高的境界
5、宪法规定,全民财产的所有权归全体人民,但人民委托国家行使财产所有权。
6、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
7、1979年用八个字来经营国有企业: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8、1979年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从经营权上开始,不是从产权层面上开始。
1996年卖了一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这叫做国有企业重组,包括所有权的重组、转移。
9、混合所有制:
既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又是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它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既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
10、全民所有制: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立的经济范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体理性模式,是指全体人民作为一个共同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其产权具有不可分性,由全体人民作为一个共同体共同行使产权。
现阶段以国家所有制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全民财产产权。
11、每一级委托每一级代理都存在信息失真、信息渗漏、信息误导。
12、财产权利界定的功能:
便于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对财产受损者有效地补偿
13、产权可以影响效率
14、经济市场化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起点
15、效用包括:
有用性、审美价值、安全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6、计划者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
无道德风险、信息完备
17、政府操纵叫做看得见的手
18、影响CPI更多的是食品
19、社会运行的动力是社会需要
20、计量模型模拟出来的结果与现实相比基本相同
21、人们很难做出预期的最优决策是因为成本锁定效应
22、因不合作博弈所有带来的预期混乱以至于一个人都蒙受了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加总起来构成了社会总的成本
23、1998年8月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
24、处理中国农民土地权利问题要坚持公平优先
25、费孝通认为,社会物质生活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和生活方式
26、权力界限的明确划分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减少事后的不确定性
27、土地承包责任制下农民除了追求产量最大化外,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产量最大化达到收入最大化
28、《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标志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新型土地制度的正式确立
29、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一直伴随土地制度改革全过程
30、农业生产责任制恢复和发展的过程,实质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
31、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一种平衡机制
32、孙本文的社会运行“四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心理要素、文化要素
33、将能耗和环保指标纳入考核指标是在十一五期间
34、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化的经济,赢得市场经济竞争的因素是效率
35、社会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属于中观层次的控制对象
36、社会整合过程通常是自下向上的
37、“党的十二大以后,稳定和深化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成为农村土地政策的主题”这种说法是错的
五、发张中的结构性问题
1、中国经济不可忽略的因素:
人口因素,制度因素
2、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中期,处在高增长阶段
3、工业化提高的两个标志:
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显著上升,重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显著上升。
工业化提高的同时,城镇化率也会提高
4、发展包括总量(GDP、就业、国民收入分配)和结构(城乡结构、地区关系、资源供求关系、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增长与发展是否协调、国内需求与对外贸易是否相对平衡)
5、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长期目标
6、基本民生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设施、基本消费品、基本消费安全
7、“只要产权式明确的,那就只有一次配置,无法改变”这种说法是错的
8、社会整合机制的对象只有利益
9、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是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
10、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外围结构和内核结构两个部分组成
11、每单位的GDP增长多少可以直接转化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工资加倍这个承诺的基本条件
12、“积极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这种说法是错的
13、“每个人的决策时正确的,那么所有人的正确决策加起来也是正确的”这种说法是错的
14、三种资源配置方式:
自然配置、计划者配置、市场配置
六、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得与失
1、体力的再生产靠公共卫生和医疗,智力的再生产靠孔子意义上的教育
2、三大货币政策手段:
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让势
3、中国的市场化仅限于经济领域
4、中国最早的亿元村是大邱庄
5、中央台统计出来,俄罗斯的人最懒
6、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是由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7、房价高低主要取决于地价
8、要素市场是高层次市场,产品市场相对是低层次市场。
从产品市场来看,中国已经超额完成了市场化。
即过度市场化;如果从要素市场来看。
中国远远没有完成市场化。
从产品市场来看,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从要素市场来看,中国还不是市场经济国家
9、1984年日本国铁私有化
10、道德风险、品质风险、伦理风险
11、人们将华盛顿共识视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
12、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投资、消费、出口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民生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15、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
16、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贸易
17、人们将华盛顿共识成为新自由主义的政权宣言
18、经济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民主制度的确立
19、高分子材料学在国际上的真正发展是在1979年之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
20、双轨制具有很强的过渡性,并不是最优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答案 经济学 智慧 解读 中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