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学案专题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5711909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2.43K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学案专题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学案专题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学案专题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学案专题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解析版
【2015考纲解读】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014高考在线】
1.(2014·浙江卷)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时代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
这表明( )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2014·四川卷)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014·天津卷)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2014·安徽卷)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重点知识梳理】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标志: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经济路线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意义: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现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内容:
措施
意义
农村改革
①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①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
③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城市改革
①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②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③所有制: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分配制度: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2)意义:
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①国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②国际: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中共十四大: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中共十五大: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意义:
①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②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③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拓展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1)含义: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特点: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④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举。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
(1)创办:
①1980年,国家正式划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②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
①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②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③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意义:
①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②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③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1985年以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②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特点:
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2)意义:
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4.开发和开放浦东
时间
1990年
目的
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条件
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
意义
成为上海新型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表现: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城市的开放体系。
(2)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例1、(2012·大纲全国高考)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这表明( )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例2、(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解析:
注意题中时间为1992年,联系当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超过1000万人不同程度的“下海”经商,正是A项的反映。
B、C、D三项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A
【特别提醒】
1.概念: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1)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的内容是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3)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必要性
(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3.改革的措施
(1)在农村采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2)在城市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也随之变化。
4.改革的效果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考点二、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例3、(2012·江苏高考)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例4、(2011·福建高考)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从图表可以看出,1984年以后,我国进出口开始出现较快增长,这与国家开放14个沿海城市有关,因此答案为B。
四个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因此A、C、D三项不正确。
答案:
B
【特别提醒】
(1)从开放的过程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渐进式开放,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的。
经历了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由沿海开放地区到内地这样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浅到深的渐进过程。
(2)从开放的前提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进行的。
开放的目的是在该前提下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
(3)从开放的领域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既包括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也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4)从开放的对象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开放。
无论何种性质的国家,我国都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他们的经济贸易关系。
【经典考题精析】
(2013·广东卷)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2013·江苏卷)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2013·天津卷)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天津达仁堂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营管理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变化对企业影响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运用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知识点分析。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销售由国家负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独立来组织生产和销售,导致其一时无法适应,感到“茫然”,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与上述分析不符,排除。
【当堂巩固】
1.1978年,安徽省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为抗旱救灾,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
没料到,这种应急措施竟然是中国农村的一声春雷。
“春雷”是指( )
A.成功抵御了自然灾害的侵袭
B.改变了农民贫困的局面
C.促成了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形式
D.促进了乡镇企业的成长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说明了( )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3.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解析:
选C 根据题干“南徙启帷幕”说明改革开放从南方拉开序幕,“脱开金锁走蛟龙”说明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历经了艰难取得一系列成就。
由此分析,答案应选C项。
4.中国的经济在1840年之后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都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
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
A.贸易是否具有自主权 B.国家是否独立
C.贸易是否对等D.贸易是否有利于中国
5.下图反映了1979年以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十一届三中会全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6.改革开放30年来,广交会从以往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成“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的目标,是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
这种变化反映了( )
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②中国与世界接轨不断深入 ③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史实,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考点 解析 专题 改革开放 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