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 走进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师版.docx
- 文档编号:5704436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05.08KB
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 走进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师版.docx
《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 走进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 走进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师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走进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师版
专题1《走进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试题精选
(共30小题)
1.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
(1)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研磨成匀浆后检测,请在表格中填写正确的结果
(2)图中显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逐渐上升,由此可推测油菜种子成熟过程糖类和脂肪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
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
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
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
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____试剂,淀粉可用________来检测。
(3)实验器材:
一种茅草根、所需试剂、研钵、烧杯、试管、沙布、漏斗、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用研钵将一种茅草根磨碎,过滤,取其滤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各加入2mL滤液。
③往A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④往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5)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分析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可简写为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
(3)图中表示R基的标号是__________,写出以上氨基酸中的R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找出肽键的结构式并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岛,树木杂草茂盛,树上栖息着小益鸟和猫头鹰,地面上有田鼠、青蛙和蛇,此外,还有大量的昆虫、细菌和真菌等,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回答:
(1)该岛上全部的猫头鹰组成了__________。
(2)该岛上的一只田鼠属于__________。
(3)整个小岛组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
(4)该岛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
5.Ⅰ.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性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可能有葡萄糖存在?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实验材料:
葡萄糖溶液、正常尿液、待测尿液、斐林试剂甲液、NaOH、斐林试剂乙液、CuSO4、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第一步:
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
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相应的液体。
1号加2mL葡萄糖;2号加__________________;3号加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新制的________试剂1mL,温水浴(50℃~65℃)2min。
第四步:
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的现象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试管不出现上述现象;
(3)若3号试管实验现象与1号试管相同,说明尿液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葡萄糖;
若3号试管实验现象与1号试管不相同,说明尿液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葡萄糖。
Ⅱ.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那正常人的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质?
为弄清这一问题,另一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鉴定尿液有无蛋白质时,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蛋白质存在,则相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从以下各项中选择合适的步骤序号并排序:
________。
①向试管中注入2mL正常人尿液
②将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混合,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③加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④加0.1g/mL的NaOH溶液1mL,振荡摇匀,观察现象
⑤50-65℃水浴
⑥30℃水浴。
6.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2条多肽链,一条链含有21个氨基酸,另一条链含有30个氨基酸,下图表示的是牛胰岛素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图中的前胰岛素原其实也是一条肽链,在其成为胰岛素的过程中,信号肽序列和多余序列将被切除,同时相关的—SH间发生反应生成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将两条肽链连接在一起,最后成为有活性的成熟的胰岛素分子。
请据此回答:
(1)前胰岛素原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构成信号肽序列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胰岛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个肽键(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SH存在于氨基酸分子结构式的________中。
(3)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至少有________个—NH2,至少有________个—COOH。
(4)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分子后,分子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
(5)20种氨基酸可合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这说明了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__________________。
7.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
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备选材料: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
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1)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
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分析:
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Ⅰ.根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
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________,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把以上烘干的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从以下A、B中选)( )
A.先放入8%的盐酸中水浴加热处理后再做下一步操作
B.先滴加混合染色液处理后再做下一步操作
Ⅱ.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斐林试剂使用时注意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再注入试管,该试剂与还原糖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用到显微镜的实验是( )
A.还原糖的鉴定B.蛋白质的鉴定
C.脂肪的鉴定D.淀粉的鉴定
9.如图分别是蓝藻(A图)和衣藻(B图)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B在结构上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此看出细胞具有________性。
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________,由此看出细胞具有________性。
(2)蓝藻有很多种,水体富营养化,海水中出现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就含有很多种此类生物。
团藻、颤藻、念珠藻,属于蓝藻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蓝藻细胞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物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_______(自养/异养)型生物。
(4)C图所示的生物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两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内才能进行。
(5)真核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10.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看清,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夹住。
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
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
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
11.“瘦素”是最近由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的人体中一种重要激素,它能控制人的食欲。
注射“瘦素”后,人的食欲会下降,从而对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肥胖是由体内脂肪过多引起的,检验脂肪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颜色反应是________。
(2)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期的救援中,从废墟下救出的生还者女性较男性多。
其原因在于女性皮下脂肪厚,在没有食物和饮水的条件下,女性的生存期限会比男性长。
请从脂肪的元素组成及主要作用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否起到减肥作用,请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
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实验步骤: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
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食欲状况,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
12.如下图所示为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________,上述图示化合物的具体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构成________的基本单位,在该核酸分子中,含有两种嘧啶碱基,其代表字母及对应的名称分别为[ ]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观察两种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染色,可观察到细胞核呈现______________色,细胞质呈现________色。
(4)组成DNA的核苷酸有________种,但如果数量不限,在连接成长链时,由于__________千变万化,因此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HIV、SARS病毒等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_分子中。
13.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
(1)若A为某生物大分子,其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在其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
(2)若B为某生物大分子,其彻底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B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则在人和动物的________、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3)若C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最可能是____________,C的元素组成与D相比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若D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细胞内合成,则其单体是________。
14.某同学有喝牛奶的习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合物知识后,他想知道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下面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验原理]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请补充表格中a、b、c、d处内容:
(1)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预测A、D两个试管的现象及其结论:
若A试管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品牌牛奶中含有还原糖;若A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品牌牛奶中没有还原糖。
若D试管____________,证明该品牌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若D试管____________,证明该品牌牛奶中没有蛋白质。
(3)分析该实验设计:
试管A和________________构成对照实验,对照组为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成分之一,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________。
(2)如果单糖A经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为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③是________;如果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为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③是________。
(3)如果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单糖A是________,形成的物质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④,其中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则单糖A是__________,形成的物质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物质的结构通式如图结构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此类物质通称为________,它是构成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生物界中此类物质约有________种,决定其种类的是通式中的________。
若此物质中含有两个氨基,它们的位置应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它与另一个同类分子结合时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化学键叫做________,可表示为____________,反应后的产物是________。
(4)牛胰岛素是由51个此类物质组成的两条多肽链,共有________个肽键,两条肽链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17.如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个水分子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__。
(2)图中③对应的结构名称________。
(3)各个氨基酸的区别就在于________的不同,图中表示该基团编号是________。
(4)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示为____________。
(5)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
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
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氢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19.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
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分析)。
(2)该化合物是环状________肽,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个________种,其中有________个氨基酸的侧链基团相同,请写出侧链基团________。
(3)该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
(4)该化合物具有10个氧原子,其中________个位于R基上。
(5)该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
20.材料一:
2013年1月11日三聚氰胺商品指数为87.46,自2012年12月16日起,27天陆续上涨了1.462%。
2008年以来,三聚氰胺一度成为国人的梦魇。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分子式为C3H6N6,低毒,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对生殖、泌尿系统造成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材料二:
食品工业中常常需要检测蛋白质的含量,但是直接测量蛋白质的含量在技术上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所以业界常常使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的方法,即通过测定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化学组成上看,三聚氰胺与蛋白质含有的共同元素有________,后者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为:
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所述的检测办法有个缺点,即只要在食品、饲料中添加一些含________量高的化学物质,就可在检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达标的假象,这正是一些不法商家在食品、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
(3)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________反应来定性检测待测物中有无蛋白质存在。
(4)据报道,小动物食用了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麦麸的宠物食品后导致肾衰竭死亡。
某课题小组为验证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麦麸的宠物食品的危害,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
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甲组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
每天检测小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小鼠死亡的数目。
请分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观察分析ABC三种多糖分子组成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多糖中最常见的是________(填图中代号),你食用该物质后经过消化分解成________,才能被消化道相应部位吸收,然后在你体内可以合成________(填图中代号)并主要储存在____________中。
(2)A、B、C三种物质在人体内很难消化的是________(填图中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草食动物虽有发达的消化器官,也要借助某些________的帮忙才能分解这类多糖。
(3)A、B、C三种物质是否具有相同单体________(填“有”或“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 走进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师版 生物 高考 专题 复习 走进 细胞 组成 分子 教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