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
- 文档编号:5699858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60
- 大小:167.54KB
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
《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央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级财政扶贫资金、部门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作为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贵州贫困人口分布广,老、少、穷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和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繁重。
扶贫开发已成为事关2020年我省能否基本消除贫困,能否缩小发展差距,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政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贵州要实现到2015年贫困人口比2010年减少一半、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奋斗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迫切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抓住发展“慢”这一主要矛盾,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方式,促进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有效衔接、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有机结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互促进,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
为此,“十二五”时期贵州必须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按照“大扶贫”的理念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围绕“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大胆探索、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将农村扶贫这一最大的民生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的示范区。
目录
第一章主要成效与经验3
第一节主要成效3
第二节基本经验6
第二章面临的形势9
第一节机遇和有利条件9
第二节挑战与困难13
第三章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15
第一节范围与对象15
第二节总体思路16
第三节基本原则17
第四节发展目标19
第四章重点任务21
第一节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21
第二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24
第三节大力实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工程28
第四节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31
第五节大力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32
第五章“三大区域”扶贫攻坚38
第一节“三大区域”基本情况38
第二节强力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41
第三节大力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42
第四节加强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46
第五节大力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47
第六节加大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扶助力度47
第六章保障措施48
第一节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48
第二节抓好“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49
第三节大力推进区域连片开发49
第四节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监管51
第五节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推进实施“大扶贫”战略52
第六节加强产业化扶贫支撑平台建设52
第七节大力实施“扶贫样板”工程54
第八节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54
第九节建立健全贫困动态监测及绩效考评制度55
附件:
图1:
贵州省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区域分布图………………57
图2:
贵州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图…………………58
图3:
贵州省产业化扶贫主导产业建设布局图…………………59
表1:
贵州省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重点项目
实施进度安排表………………………………………60
表2:
贵州省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投资估算
汇总表…………………………………………………65
表3:
贵州省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及减贫进度安排表……………69
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扎实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缓解发展差距、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攻坚阶段。
为加强对我省“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推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第一章主要成效与经验
“十一五”时期,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三个三”的扶贫开发基本思路,扎实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第一节主要成效
(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采取“开发式、救助式、搬迁式”三类扶贫措施,分类扶持不同贫困群体,农村贫困人口在扶贫标准不断上调的情况下持续减少。
2005年末,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777.7万人。
2007年7月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255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
2008年底,国家将绝对贫困标准与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并将扶贫工作标准上调到1196元,全省农村贫困人口585万人。
2010年底,扶贫工作标准提高到1274元,农村贫困人口418.0万人,比2005年减少了359.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9%下降到12.1%。
(二)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事业显著改善
坚持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基本农田75.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3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从2005年的0.38亩提高到0.64亩。
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全省建成通乡(镇)油路10403公里,通村公路74493公里,实现96.9%的乡镇通油(水泥)路,96.7%的建制村通公路,分别比2005年提高35.2和9.7个百分点。
解决了无电村和无电户的用电问题。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0.17万户。
“两基”工作通过国检,“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实现农村医疗点的村级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3029.17万人,参合率达到96.28%,比2005年提高32.57个百分点。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新成绩,参保人数达到223.72万人。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534万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2007年的742.5元提高到1186元。
(三)贫困人口收入快速增长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重点实施了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试点县从2007年的20个增加到2010年的43个,项目户人均收入4432元。
启动了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产业化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发展了一批特色种养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利用3900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撬动了16亿元信贷资金扶持245家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带动近30万户贫困群众增收。
实施“雨露计划”,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8.71万人,转移就业49.32万人。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末的1877元增加到2010年的3472元,其中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41元增加到3105元,年均增长13.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十一五”时期,全省完成造林面积38.93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66.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05年的34.9%提高到2009年的40.52%。
2008年在55个县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试点三年来共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5549平方公里。
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96.0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
2007年启动农村清洁示范工程,四年共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50个,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2006-2010年对31291户/133100人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促进了迁出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
(五)“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在做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扶贫,基本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
深圳、宁波、大连、青岛四个对口帮扶城市,通过提供帮扶资金和物资,实施了一大批帮扶项目,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能力。
23个中直单位在定点扶贫3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时,帮助当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选派得力干部到贫困地区蹲点挂职,帮助当地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
省地县机关单位共派出近10万名干部下乡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筹措资金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
2010年以省委常委和副省长联系的19个定点帮扶乡镇为重点,开展3年为一周期的集团帮扶。
开展外资扶贫,积极组织实施日本政府贷款贵州环境与社会发展项目,顺利完成福特基金会环保与扶贫合作试验示范项目。
第二节基本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贫困乡镇建立了扶贫工作站,统筹协调扶贫工作。
建立和完善了扶贫工作责任制,如“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级管理、各负其责”、“机关单位定点挂钩扶贫”、“领导干部扶贫联系点”等,使扶贫开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在工作措施上,各级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逐年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及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二)坚持“三个三”的扶贫开发基本思路
采取“开发式、救助式、搬迁式”三种扶贫方式,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扶持。
围绕“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围绕“三个三”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突出重点,按贫困程度将934个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3973个重点村划分为一、二、三类,在扶贫工作中先难后易,渐次推进。
重点抓好水、电、路、沼气、通讯“五通”工程,开展“百乡千村”扶贫工程,稳步推进产业化扶贫,实施“雨露计划”,提高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积极探索符合贵州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
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相结合,按照“绿色生态、立体发展;调整结构、种养结合;一业为主、多品共生;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的思路,探索出了林牧结合、林药结合、林薯结合、林菜结合、林草结合、林果结合等山地农业扶贫开发模式。
推广“晴隆模式”,扩大草地生态畜牧业试点县,43个试点县中有37个县在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县之列,促进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农民增收“三位一体”。
推出了“整合资源、连片开发”、改“整村推进”为“整乡推进”的“印江经验”。
针对自然灾害频繁的省情,坚持“灾后恢复重建尤其是生产发展优先”的原则,促进扶贫开发与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
(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创新资金整合机制,抓住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的改革契机,20个试点县遵循“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在整村推进基础上,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推进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
实行“规划先行、主体明晰、谁积极支持谁”的“竞争入围”机制,实施以“市场取向、效益优先、结果导向”为核心的“以奖代补”产业化项目和以“省级领导联系、责任部门负责、社会力量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样板先行”的社会集团帮扶项目。
推行“源头控制、程序规范、行为遏制、下管一级、全程监控”的资金监管机制,强化扶贫资金监管。
(五)强化贫困人口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贫困人口参与,坚持扶贫项目到村、扶持到户,强化贫困人口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在整村推进中,运用参与式理念动员广大群众直接参与村级扶贫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在产业化扶贫中,让受益群众全程参与产业化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监督和管理。
在实施“雨露计划”中,充分尊重贫困农民的需求,采取适合贫困农民的培训方式,根据需求差异分别实施初级技工培训、普通农民工培训和农业产业化培训等,并根据他们的意愿帮助转产转业。
农民主体地位的增强,提高了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扶贫开发的效果。
(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优化整合扶贫资源
坚持党政主导,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大力推进集团帮扶,优化整合扶贫资源。
专项扶贫主要瞄准重点区域和贫困农户,以整乡(村)推进为基础,以整县脱贫为目标,重点培育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和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行业扶贫着眼于资源整合,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社会扶贫致力做好4个对口帮扶城市和中直定点扶贫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重点加强经贸协作、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扶。
加大省地县党建扶贫工作力度,按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本着“定点到乡、帮扶到村”的原则,开展集团帮扶。
积极做好外资扶贫工作和发动社会各界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
第二章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扶贫开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机遇和有利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执政理念的持续落实,“十二五”期间我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具有良好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制定了新一轮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强调要“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明确了方向和奋斗目标。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决定将省扶贫办升格为省政府直属的正厅级机构,加强对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列为“十二五”期间“十大民生工程”之首,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15年贫困人口比2010年减少一半、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新的十年农村扶贫纲要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见,并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持重点,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的贵州,“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扶贫开发攻坚的主战场,农村扶贫开发将会得到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重点倾斜。
同时,随着新的扶贫标准的施行,扶贫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国家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利于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
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方针,“三农”成为投入的战略重点之一,将有助于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贫困地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以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着力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三个重点工作,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目前,我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特别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正在逐步打破,扶贫开发的基础条件更加坚实,加上农村贫困人口生产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农户经营观念逐步转变、市场意识不断增强,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创造了条件。
(四)扶贫开发思路更加清晰,符合各地特点的扶贫开发模式基本建立
在坚持“三个三”的扶贫开发思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扶贫开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以控制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提高贫困地区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为主体,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产业化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局部地区分散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以及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科教文卫保计生等社会事业为重要补充的扶贫开发工作新格局,适应新形势的扶贫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
初步总结出了符合贵州各地特点的扶贫开发模式,如“晴隆模式”、“印江经验”、“长顺做法”和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等,为深入推进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无公害蔬菜、马铃薯、特色林果、油茶、中药材等,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了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今后贫困农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培育和壮大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了产业扶贫的层次和水平。
工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一个以优势资源为基础,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支柱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符合省情的特色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以自然生态、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成为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优势农产品企业和工业企业的集群发展,工业化发展加速,城镇化发展加快,为我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大力扶持和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扶贫攻坚合力基本形成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社会帮扶、共同致富”,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初步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
“大扶贫”格局的构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良好氛围,搭建起了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的合作平台,有助于整合和协调扶贫开发的各种资源和力量,聚集社会各界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资源,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创新和完善扶贫开发的方式方法,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推动今后我省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
第二节挑战与困难
(一)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自2000年以来,虽然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在持续减少,但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比重持续攀升。
按国家现行扶贫工作标准,2010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高达418.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3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5.55%,分别比2000年的9.25%、2005年的11.40%上升了6.30和4.15个百分点,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所占比重最高的省份。
2011年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后,我省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达到1149万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和贫困发生率都居于全国前列。
(二)致贫返贫成因复杂,扶贫攻坚难度大
我省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且95%左右集中分布在地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6个县(区、市),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资源不足,农村交通、农田水利等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设施落后,农村市场发育不足,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致贫因素复杂,并且因灾、因病或因市场风险的返贫压力大。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制约了我省扶贫开发的进程,减贫速度趋缓、扶贫攻坚难度增大。
(三)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差距大
“十一五”以来,我省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贫困人口的总体收入水平低,区域、城乡和农户间差距大。
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仍高达4.1︰1,远远高于同年全国3.2︰1的平均水平。
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民族自治州农民人均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1年的71元扩大到2010年的200多元,与全国30个州的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1年的2.5元扩大到2010年的500多元。
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9.4%,而且贫困县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较大,重点县中最高收入县与最低收入县之间的绝对差距由2005年的473元扩大到2010年的1102元。
(四)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城乡差距十分突出
“十一五”以来,我省以农村交通、饮水安全、农村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广播电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发展缓慢,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依然十分突出,制约我省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依然存在。
全省还有部分乡镇不通油路、部分建制村不通公路,偏远贫困乡村行路难、上学难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全省还有22.36%贫困村未通自来水,1299.8万农村贫困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有13.4%和8.7%的贫困人口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已经建设完成的教育、卫生设施质量不高,服务水平较低。
(五)扶贫投入水平低,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大
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中央和省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但中央补助我省扶贫资金的份额不足,2010年仅占全国扶贫资金总额的8.7%,与占全国15.55%的贫困人口差距较大,加上我省财力薄弱,投入有限,总体上扶贫开发投入水平较低,投入与需求的矛盾较大。
据测算,我省实施整村推进,每个贫困村需投入资金300万元左右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而全省目前平均每村只能投入50万元,扶贫资金缺口较大,且延缓了整村推进扶贫进程,2010年底全省尚有4094个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
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后,我省需要进行扶贫的贫困人口将大幅度增加,扶贫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第三章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范围与对象
(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十二 扶贫开发 规划